争当时代先锋 听珠海获省“两优一先”表彰人员分享奋斗故事
珠海特区报 2021-07-03 09:49:08

近日,全省“两优一先”表彰大会举行,各条战线、各个领域、各项工作中作出突出贡献的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和先进基层党组织受到表彰。我市8名个人、6个党组织获全省“两优一先”表彰。记者专访了部分获奖代表,听他们分享奋斗的故事,感受初心的力量。

获表彰名单:

珠海欧比特宇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颜军;珠海市教育研究院党支部书记、院长袁长林;珠海市斗门区井岸镇尖峰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杨跃龙;中海福陆重工有限公司结构部预制3队队长朱化学共4人获评“全省优秀共产党员”荣誉称号。

珠海市委组织部组织二科科长、四级调研员徐留根;珠海市香洲区前山街道福石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张晓珍;珠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二级主任科员,茂名高新区七迳镇张屋村党支部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队长赖国明;珠海市金湾区红旗镇三板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周卫红共4人获评“全省优秀党务工作者”荣誉称号。

珠海市斗门区斗门镇上洲村党总支、珠海市香洲区南屏科技工业园党委、珠海交通集团有限公司党委、珠海科技学院党委、珠海市卫生健康局机关党委、珠海横琴跨境说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党支部获评“全省先进基层党组织”荣誉称号。

袁长林:

书写珠海教育“春天的故事”

“山高水‘长’,我只是浪花一朵;青山翠‘林’,我只是树木一棵。” 广东省优秀共产党员、珠海市教育研究院院长袁长林说,能够获评广东省优秀共产党员,是省委对珠海市教育工委领导下的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认可,是对教育系统各级学校的关爱,是对辛勤付出的教职员工的赞誉。

来到珠海快20年了,袁长林曾获得珠海市名教师、南粤优秀教师、广东省特级教师、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章、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等多项荣誉,他经常说是珠海教育给了他一切。他说:“我时刻牢记我是一名共产党员,信念坚定、对党忠诚、勇于担当、无私奉献,在不同岗位不同征程中砥砺艰苦奋斗、牺牲奉献、开拓进取的坚毅品格,以许党报国,献身教育的热烈心态,一往无前、风雨无阻的精神状态,夙夜在公、只争朝夕的奋斗姿态,为珠海教育做贡献。”

袁长林:用辩证思维把握教育形势。

在做科任老师的时候,他以身作则,在教育教学上刻苦钻研,讲题必先做;在做学校管理人员的时候,他率先垂范,坚持六点半到校,正人先正己;在教科研工作中,他事必躬亲,在自己完成的每一件事中熟悉教科研工作的每一个环节和要点,每周坚持深入学校座谈调研,他也率先向全市分享他自己“明珠课堂”的课例。

谈起做教育的经验,袁长林认为,做事情要统筹规划,要发挥团队的战斗品性,最重要的是要多谋善断、认准立干。他一直坚持“愿干就是德、多干就是勤、干成就是能”的原则,在“明珠课堂”教学改革体系、教研员队伍建设、教研体系构建、教学管理调研、作业管理与设计、教育质量检测等方面,带领全院教科研工作者积极尝试,取得了很好的成效。此外,他表示,本立而道生,本固而木荣,制度建设是教科研工作顺利开展取得成效的根本。

“在新征程中,开局就是决战,起步就是冲刺。”袁长林说,接下来,希望和教育界同仁一起用历史的眼光看待时代发展,用辩证思维把握教育形势,用全局观点谋划珠海教育发展,“教育发展没有局外人,砥砺奋进没有旁观者,让我们一起努力,在市委教育工委、市教育局决策部署下,续写珠海特区教育‘春天的故事’新篇章。”

颜军:

科技创新铺就实业报国之路

“党的光辉照我心”“党建引领创新 创新实现梦想”“芯科技 兴中国”……走进珠海欧比特宇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墙上随处可见的醒目标语,标注着这家高科技企业与党的领导、祖国奋进的关系,也是该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颜军以科技创新铺就实业报国之路的生动注释。

怀揣实业报国之心,2000年,颜军带着在国外多年积累的技术和资金回到国内,在珠海高新区创办了欧比特(珠海)软件工程有限公司。随后,他带领团队攻坚克难,终于在三年后,成功研制出国内第一块基于SPARC V8处理器架构的嵌入式S698芯片,填补了我国在航空航天芯片的空白,打破了国外的垄断和技术封锁。其后,他瞄准了三维立体封装前沿技术,历经数年,反复设计和试制,建成了亚洲第一条符合宇航标准的“SIP立体封装微系统数字化生产线”。

颜军:带领企业的党员们,进行更多的科技创新。

“不断创新突破,才能在行业越走越远”,这是颜军一直坚守的理念。2014年,颜军积极响应国家“鼓励民营资本参与国家空间基础设施建设”的号召,将发展思路瞄向了遥感卫星星座及卫星大数据领域,启动“珠海一号”遥感微纳卫星星座重大科研项目,开启了商业航天的逐梦之旅。目前,“珠海一号”卫星星座已实现12颗卫星在轨运行。颜军也成为了国内第一位发射卫星星座的民营上市公司企业家,开辟了民企参与国家空间基础建设(卫星星座)的先河。

回首多年创业历程,红色基因始终与欧比特相生相伴。颜军告诉记者,“企业高质量发展,必须要坚持党的领导,充分发挥好党组织和党员的战斗堡垒、先锋模范作用,才能带领企业克服一个个困难,实现一个个突破。”

作为公司党委书记,颜军始终牢记中国共产党员的使命与担当,带领企业捐款助力脱贫攻坚及教育事业;利用自身卫星对地观测技术优势,积极参与国际救援活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颜军带领公司共产党员坚守一线,在“火神山”和“雷神山”医院的建设过程中,通过“珠海一号”卫星的监测、拍摄,为相关部门提供可靠数据支撑。

“成为一名共产党员,是我这辈子干得最正确的事。”提及未来计划,颜军说,要带着企业的党员们,进行更多的科技创新,“永远跟党走,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朱化学:

传递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在中海福陆重工有限公司巨大的厂区里,正在建造的亚洲设计水深最深的陆丰151导管架焊接施工现场,总能看到一名身穿橙色工装、身材颀长的中年人冒着烈日在各个焊接工位来回巡视,不时给予焊工们指点,他就是该公司结构部预制3队队长朱化学,前几天他荣获“广东省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1997年,高中毕业的朱化学进入海洋石油装备制造行业,从事焊工工作。焊接看似简单,深入学习才知道其中大有文章。由于海洋钢结构的服役环境恶劣,一旦焊缝开裂,将会造成难以预想的严重后果,因此,海洋工程钢结构焊接对技术和质量要求极高。

为了追求技术上的进步,他一有时间就泡在厂房里,当别人在休息时,他却在不停练习焊接技术。“我亦无他,惟手熟尔”,经过日日夜夜的练习和多次磨砺,他最终熟练掌握了深海工程手工电弧焊6GR、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6GR等先进焊接技术,取得多项国际焊接资质证书,多次受邀担任大型职业技能比赛的裁判。

朱化学:培养更多的大国工匠。

对待钢结构焊接工作,他一直抱着近乎苛刻的严谨态度,“有些人是为了焊接而焊接,我们是为了焊好而焊接”,尽管他拥有过硬的技术和丰富的经验,每次工作他都会认真思考,不断调整比对,研究最佳方案。小管径焊接机械装置,就是根据他二十多年来积累的相关数据而设计,这项设计使施工效率至少提高了20%,节省人工35%。像这样的革新设计,朱化学和团队完成过很多项,其中有8项就获得了国家专利。这些新技术得到迅速推广和应用,不仅有效提高施工效率和焊接质量,还为企业节约了大量成本。

朱化学深知,我国蓬勃发展的海洋装备制造行业,需要大量高技术人才。为此,他因材施教,义务组织开展多场焊接技术培训,积极培养专业人才,车间食堂、公司会议室、学校教室……这些地方都曾是朱化学的培训场所,教学足迹遍布企业内外。

“6G管焊接坡口角度为60度正负5度,需预留间隙2-4毫米。间隙需要多大,钝边需要多大,电流、电压都需要配比好,很多人都没有注意到这些问题。”每一次培训,他都将多年积累的“独家”经验和技术倾囊相授,在他手把手的指导下,同事们获得了多项荣誉。

朱化学说:“作为一名党龄16年的党员,我将牢记使命,积极传递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为培养更多更优秀的焊接技能人才作出更大贡献。”

周卫红:

甘做乡村振兴“孺子牛”

周卫红,现任红旗镇三板村党总支书记、村民委员会主任。多年来,他扎根基层一线,甘当“孺子牛”,服务广大基层群众。在他的带领下,三板村于近年先后获评“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广东美丽乡村特色村”“广东省文化和旅游特色村”等荣誉称号。6月29日,他获评为广东省优秀党务工作者。

荣誉的取得并非空穴来风。依托近20年的基层工作经验,周卫红深知凝聚村“两委”队伍的重要性。“基础不牢,地动山摇。村‘两委’是引领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础。只有队伍做大做强,工作做实做优,才能让基层党务工作见实效。”周卫红对记者表示。为此,他以为民办实事为抓手,促进村“两委”成员走在群众前列,用实际行动提升党员干部的工作经验和责任心。

周卫红(右)多年扎根基层一线。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在乡村振兴的大潮中,周卫红意识到,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三板村发展的基础。为此,他带领党员自发拆除自家危旧房、无偿腾退住宅用地用以扩宽道路。同时,每天走巷入户发动群众积极参与人居环境整治。在近3个月的奔走中,每天20000多步的微信步数记录了他的付出。“对于不理解、不配合的村民,我们就坚持去宣传说理,一次不行就两次,两次不行就三次。”周卫红说。

他的真诚与执着也深深地打动了村民。其后,全村顺利清拆43户河岸临建及附着物,累计拆除危旧房近2万平方米。在此基础上,三板村根据新的规划,在一河两岸建起近2万平方米绿化景观带,并建成成太广场、广生公园、龙舟码头等水乡旅游新地标,让三板村人居环境焕然一新。

产业发展是幸福生活的根基。周卫红聚焦三板村的天然水网条件,确立做大做强水产养殖主业的思路,带领村党组织开办了多个水产养殖合作社,通过规范养殖黄鳍鲷带领村民增收致富。2020年,三板村黄鳍鲷养殖面积达4000余亩,年产值达1亿元,村民人均年收人达5.5万元。

党群齐心、生态宜居、产业兴旺……现在,三板村已经成为了远近闻名的美丽村庄。为此,周卫红积极利用三板河、红旗河等资源,打造了“幸福河畔”“鹭鸟天下”湿地公园、珠海市皮划艇训练基地等一批富有特色的文化旅游项目,年接待游客达5万人次。乡村旅游也成为了村民致富的一条新路。

赖国明:

八年坚守扶贫第一线

赖国明是市市场监管局驻茂名市高新区七迳镇张屋村第一书记,也是一名有着23年党龄的共产党员。自2013年驻村扶贫以来,他连续8年奋战在脱贫攻坚第一线,相继转战茂名市信宜市北界镇东村和金垌镇幸福村、高新区张屋村3个贫困村,尽心竭力为当地群众办好事、解难题,带领乡亲们走上致富路。

75盒贫困村档案,230户贫困户建档资料,见证着这位基层扶贫干部务实的工作作风。“我们下乡扶贫时,也是摸着石头过河。最首要的是要跟村民们打成一片,让他们知道扶贫干部是为他们服务的,他们的利益就是我们的利益。”通过走村入户、深入调研,赖国明努力探寻让群众脱贫致富的方法。经过再三的“望闻问切”,最终确立了以百香果种植带动贫困户脱贫奔康的扶贫思路。

赖国明(中)带领乡亲走致富路。

在发动幸福村村民种植百香果时,赖国明发挥党员带头作用,开展党员与贫困户结对子帮扶,以党员示范带领贫困户种植百香果特色产业,让党员尽心竭力为群众办实事。很快,百香果种植在幸福村形成规模,也点燃了村民心底的希望,激起了他们脱贫致富的斗志。2019年11月,幸福村65户185人达到贫困户退出标准。转战张屋村后,赖国明也成功地把幸福村的扶贫经验“复制”到张屋村。2020年4月,该村73户217人达到贫困户退出标准。

8年扶贫岁月里,赖国明的两个孩子先后出生,最需要父亲陪伴和照顾的时刻,他却全身心扑在扶贫第一线,心中始终挂念着村民们。在赖国明的影响下,他的家人不仅理解和支持他的工作,更是积极参与扶贫事业。去年6月,为了帮助张屋村贫困户销售百香果,他携手妻子和两个孩子亮相珠海电视台直播节目,齐当“推销员”,为消费扶贫卖力吆喝。

转战别的贫困村后,村民还不断发信息给他,说:‘赖书记,你是党的好干部,希望你多回来看看,我们是永远的朋友。’”这些信息,赖国明一直保存在手机上,他认为这些真诚的话语,是对他扶贫工作的鞭策,也让他觉得这份工作无怨无悔。

“这是对我8年扶贫工作的肯定,也是扶贫一线党务工作者的集体荣誉。”赖国明说,接下来的乡村振兴工作,不比精准扶贫容易,也许会更困难。“我希望接下来投身乡村振兴的同志们,能认认真真把工作做细做实,把国家、省的优惠政策实实在在地落实到乡村,使乡村环境、教育医疗等方面都能得到质的提高。”

统筹:宋一诺
采写:王晓君 宋一诺 康振华 陈雁南 甘丰恺
图片:朱习 钟凡 张洲 部分受访者提供 编辑:庞晓丹 责任编辑:赵思华
争当时代先锋 听珠海获省“两优一先”表彰人员分享奋斗故事
珠海特区报 2021-07-03 09:49:08

近日,全省“两优一先”表彰大会举行,各条战线、各个领域、各项工作中作出突出贡献的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和先进基层党组织受到表彰。我市8名个人、6个党组织获全省“两优一先”表彰。记者专访了部分获奖代表,听他们分享奋斗的故事,感受初心的力量。

获表彰名单:

珠海欧比特宇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颜军;珠海市教育研究院党支部书记、院长袁长林;珠海市斗门区井岸镇尖峰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杨跃龙;中海福陆重工有限公司结构部预制3队队长朱化学共4人获评“全省优秀共产党员”荣誉称号。

珠海市委组织部组织二科科长、四级调研员徐留根;珠海市香洲区前山街道福石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张晓珍;珠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二级主任科员,茂名高新区七迳镇张屋村党支部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队长赖国明;珠海市金湾区红旗镇三板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周卫红共4人获评“全省优秀党务工作者”荣誉称号。

珠海市斗门区斗门镇上洲村党总支、珠海市香洲区南屏科技工业园党委、珠海交通集团有限公司党委、珠海科技学院党委、珠海市卫生健康局机关党委、珠海横琴跨境说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党支部获评“全省先进基层党组织”荣誉称号。

袁长林:

书写珠海教育“春天的故事”

“山高水‘长’,我只是浪花一朵;青山翠‘林’,我只是树木一棵。” 广东省优秀共产党员、珠海市教育研究院院长袁长林说,能够获评广东省优秀共产党员,是省委对珠海市教育工委领导下的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认可,是对教育系统各级学校的关爱,是对辛勤付出的教职员工的赞誉。

来到珠海快20年了,袁长林曾获得珠海市名教师、南粤优秀教师、广东省特级教师、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章、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等多项荣誉,他经常说是珠海教育给了他一切。他说:“我时刻牢记我是一名共产党员,信念坚定、对党忠诚、勇于担当、无私奉献,在不同岗位不同征程中砥砺艰苦奋斗、牺牲奉献、开拓进取的坚毅品格,以许党报国,献身教育的热烈心态,一往无前、风雨无阻的精神状态,夙夜在公、只争朝夕的奋斗姿态,为珠海教育做贡献。”

袁长林:用辩证思维把握教育形势。

在做科任老师的时候,他以身作则,在教育教学上刻苦钻研,讲题必先做;在做学校管理人员的时候,他率先垂范,坚持六点半到校,正人先正己;在教科研工作中,他事必躬亲,在自己完成的每一件事中熟悉教科研工作的每一个环节和要点,每周坚持深入学校座谈调研,他也率先向全市分享他自己“明珠课堂”的课例。

谈起做教育的经验,袁长林认为,做事情要统筹规划,要发挥团队的战斗品性,最重要的是要多谋善断、认准立干。他一直坚持“愿干就是德、多干就是勤、干成就是能”的原则,在“明珠课堂”教学改革体系、教研员队伍建设、教研体系构建、教学管理调研、作业管理与设计、教育质量检测等方面,带领全院教科研工作者积极尝试,取得了很好的成效。此外,他表示,本立而道生,本固而木荣,制度建设是教科研工作顺利开展取得成效的根本。

“在新征程中,开局就是决战,起步就是冲刺。”袁长林说,接下来,希望和教育界同仁一起用历史的眼光看待时代发展,用辩证思维把握教育形势,用全局观点谋划珠海教育发展,“教育发展没有局外人,砥砺奋进没有旁观者,让我们一起努力,在市委教育工委、市教育局决策部署下,续写珠海特区教育‘春天的故事’新篇章。”

颜军:

科技创新铺就实业报国之路

“党的光辉照我心”“党建引领创新 创新实现梦想”“芯科技 兴中国”……走进珠海欧比特宇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墙上随处可见的醒目标语,标注着这家高科技企业与党的领导、祖国奋进的关系,也是该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颜军以科技创新铺就实业报国之路的生动注释。

怀揣实业报国之心,2000年,颜军带着在国外多年积累的技术和资金回到国内,在珠海高新区创办了欧比特(珠海)软件工程有限公司。随后,他带领团队攻坚克难,终于在三年后,成功研制出国内第一块基于SPARC V8处理器架构的嵌入式S698芯片,填补了我国在航空航天芯片的空白,打破了国外的垄断和技术封锁。其后,他瞄准了三维立体封装前沿技术,历经数年,反复设计和试制,建成了亚洲第一条符合宇航标准的“SIP立体封装微系统数字化生产线”。

颜军:带领企业的党员们,进行更多的科技创新。

“不断创新突破,才能在行业越走越远”,这是颜军一直坚守的理念。2014年,颜军积极响应国家“鼓励民营资本参与国家空间基础设施建设”的号召,将发展思路瞄向了遥感卫星星座及卫星大数据领域,启动“珠海一号”遥感微纳卫星星座重大科研项目,开启了商业航天的逐梦之旅。目前,“珠海一号”卫星星座已实现12颗卫星在轨运行。颜军也成为了国内第一位发射卫星星座的民营上市公司企业家,开辟了民企参与国家空间基础建设(卫星星座)的先河。

回首多年创业历程,红色基因始终与欧比特相生相伴。颜军告诉记者,“企业高质量发展,必须要坚持党的领导,充分发挥好党组织和党员的战斗堡垒、先锋模范作用,才能带领企业克服一个个困难,实现一个个突破。”

作为公司党委书记,颜军始终牢记中国共产党员的使命与担当,带领企业捐款助力脱贫攻坚及教育事业;利用自身卫星对地观测技术优势,积极参与国际救援活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颜军带领公司共产党员坚守一线,在“火神山”和“雷神山”医院的建设过程中,通过“珠海一号”卫星的监测、拍摄,为相关部门提供可靠数据支撑。

“成为一名共产党员,是我这辈子干得最正确的事。”提及未来计划,颜军说,要带着企业的党员们,进行更多的科技创新,“永远跟党走,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朱化学:

传递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在中海福陆重工有限公司巨大的厂区里,正在建造的亚洲设计水深最深的陆丰151导管架焊接施工现场,总能看到一名身穿橙色工装、身材颀长的中年人冒着烈日在各个焊接工位来回巡视,不时给予焊工们指点,他就是该公司结构部预制3队队长朱化学,前几天他荣获“广东省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1997年,高中毕业的朱化学进入海洋石油装备制造行业,从事焊工工作。焊接看似简单,深入学习才知道其中大有文章。由于海洋钢结构的服役环境恶劣,一旦焊缝开裂,将会造成难以预想的严重后果,因此,海洋工程钢结构焊接对技术和质量要求极高。

为了追求技术上的进步,他一有时间就泡在厂房里,当别人在休息时,他却在不停练习焊接技术。“我亦无他,惟手熟尔”,经过日日夜夜的练习和多次磨砺,他最终熟练掌握了深海工程手工电弧焊6GR、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6GR等先进焊接技术,取得多项国际焊接资质证书,多次受邀担任大型职业技能比赛的裁判。

朱化学:培养更多的大国工匠。

对待钢结构焊接工作,他一直抱着近乎苛刻的严谨态度,“有些人是为了焊接而焊接,我们是为了焊好而焊接”,尽管他拥有过硬的技术和丰富的经验,每次工作他都会认真思考,不断调整比对,研究最佳方案。小管径焊接机械装置,就是根据他二十多年来积累的相关数据而设计,这项设计使施工效率至少提高了20%,节省人工35%。像这样的革新设计,朱化学和团队完成过很多项,其中有8项就获得了国家专利。这些新技术得到迅速推广和应用,不仅有效提高施工效率和焊接质量,还为企业节约了大量成本。

朱化学深知,我国蓬勃发展的海洋装备制造行业,需要大量高技术人才。为此,他因材施教,义务组织开展多场焊接技术培训,积极培养专业人才,车间食堂、公司会议室、学校教室……这些地方都曾是朱化学的培训场所,教学足迹遍布企业内外。

“6G管焊接坡口角度为60度正负5度,需预留间隙2-4毫米。间隙需要多大,钝边需要多大,电流、电压都需要配比好,很多人都没有注意到这些问题。”每一次培训,他都将多年积累的“独家”经验和技术倾囊相授,在他手把手的指导下,同事们获得了多项荣誉。

朱化学说:“作为一名党龄16年的党员,我将牢记使命,积极传递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为培养更多更优秀的焊接技能人才作出更大贡献。”

周卫红:

甘做乡村振兴“孺子牛”

周卫红,现任红旗镇三板村党总支书记、村民委员会主任。多年来,他扎根基层一线,甘当“孺子牛”,服务广大基层群众。在他的带领下,三板村于近年先后获评“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广东美丽乡村特色村”“广东省文化和旅游特色村”等荣誉称号。6月29日,他获评为广东省优秀党务工作者。

荣誉的取得并非空穴来风。依托近20年的基层工作经验,周卫红深知凝聚村“两委”队伍的重要性。“基础不牢,地动山摇。村‘两委’是引领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础。只有队伍做大做强,工作做实做优,才能让基层党务工作见实效。”周卫红对记者表示。为此,他以为民办实事为抓手,促进村“两委”成员走在群众前列,用实际行动提升党员干部的工作经验和责任心。

周卫红(右)多年扎根基层一线。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在乡村振兴的大潮中,周卫红意识到,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三板村发展的基础。为此,他带领党员自发拆除自家危旧房、无偿腾退住宅用地用以扩宽道路。同时,每天走巷入户发动群众积极参与人居环境整治。在近3个月的奔走中,每天20000多步的微信步数记录了他的付出。“对于不理解、不配合的村民,我们就坚持去宣传说理,一次不行就两次,两次不行就三次。”周卫红说。

他的真诚与执着也深深地打动了村民。其后,全村顺利清拆43户河岸临建及附着物,累计拆除危旧房近2万平方米。在此基础上,三板村根据新的规划,在一河两岸建起近2万平方米绿化景观带,并建成成太广场、广生公园、龙舟码头等水乡旅游新地标,让三板村人居环境焕然一新。

产业发展是幸福生活的根基。周卫红聚焦三板村的天然水网条件,确立做大做强水产养殖主业的思路,带领村党组织开办了多个水产养殖合作社,通过规范养殖黄鳍鲷带领村民增收致富。2020年,三板村黄鳍鲷养殖面积达4000余亩,年产值达1亿元,村民人均年收人达5.5万元。

党群齐心、生态宜居、产业兴旺……现在,三板村已经成为了远近闻名的美丽村庄。为此,周卫红积极利用三板河、红旗河等资源,打造了“幸福河畔”“鹭鸟天下”湿地公园、珠海市皮划艇训练基地等一批富有特色的文化旅游项目,年接待游客达5万人次。乡村旅游也成为了村民致富的一条新路。

赖国明:

八年坚守扶贫第一线

赖国明是市市场监管局驻茂名市高新区七迳镇张屋村第一书记,也是一名有着23年党龄的共产党员。自2013年驻村扶贫以来,他连续8年奋战在脱贫攻坚第一线,相继转战茂名市信宜市北界镇东村和金垌镇幸福村、高新区张屋村3个贫困村,尽心竭力为当地群众办好事、解难题,带领乡亲们走上致富路。

75盒贫困村档案,230户贫困户建档资料,见证着这位基层扶贫干部务实的工作作风。“我们下乡扶贫时,也是摸着石头过河。最首要的是要跟村民们打成一片,让他们知道扶贫干部是为他们服务的,他们的利益就是我们的利益。”通过走村入户、深入调研,赖国明努力探寻让群众脱贫致富的方法。经过再三的“望闻问切”,最终确立了以百香果种植带动贫困户脱贫奔康的扶贫思路。

赖国明(中)带领乡亲走致富路。

在发动幸福村村民种植百香果时,赖国明发挥党员带头作用,开展党员与贫困户结对子帮扶,以党员示范带领贫困户种植百香果特色产业,让党员尽心竭力为群众办实事。很快,百香果种植在幸福村形成规模,也点燃了村民心底的希望,激起了他们脱贫致富的斗志。2019年11月,幸福村65户185人达到贫困户退出标准。转战张屋村后,赖国明也成功地把幸福村的扶贫经验“复制”到张屋村。2020年4月,该村73户217人达到贫困户退出标准。

8年扶贫岁月里,赖国明的两个孩子先后出生,最需要父亲陪伴和照顾的时刻,他却全身心扑在扶贫第一线,心中始终挂念着村民们。在赖国明的影响下,他的家人不仅理解和支持他的工作,更是积极参与扶贫事业。去年6月,为了帮助张屋村贫困户销售百香果,他携手妻子和两个孩子亮相珠海电视台直播节目,齐当“推销员”,为消费扶贫卖力吆喝。

转战别的贫困村后,村民还不断发信息给他,说:‘赖书记,你是党的好干部,希望你多回来看看,我们是永远的朋友。’”这些信息,赖国明一直保存在手机上,他认为这些真诚的话语,是对他扶贫工作的鞭策,也让他觉得这份工作无怨无悔。

“这是对我8年扶贫工作的肯定,也是扶贫一线党务工作者的集体荣誉。”赖国明说,接下来的乡村振兴工作,不比精准扶贫容易,也许会更困难。“我希望接下来投身乡村振兴的同志们,能认认真真把工作做细做实,把国家、省的优惠政策实实在在地落实到乡村,使乡村环境、教育医疗等方面都能得到质的提高。”

统筹:宋一诺
采写:王晓君 宋一诺 康振华 陈雁南 甘丰恺
图片:朱习 钟凡 张洲 部分受访者提供 编辑:庞晓丹 责任编辑:赵思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