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金湾区平沙镇的东部,有一个美丽的休闲广场叫五一三广场,广场上矗立着一座造型别致的不锈钢雕塑,这座雕塑的名字叫“雁落平沙”。雕塑上,18只大雁在平沙的蓝天下展翅飞翔,寓意当年18名干部来到平沙,书写围海造地建设农场这一段气壮山河的历史画卷。
今年5月13日是平沙农场建立66周年的纪念日。5月11日,记者在斗门区一栋建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老房子里探访了如今唯一健在的18名干部之一、曾任平沙农场副场长兼武装部部长的刘德忠。今年90多岁的刘德忠精神矍铄,随着他的回忆讲述,当年那段激情燃烧战天斗地的艰苦奋斗岁月的画面,一一展现开来。
围海造地沧海变桑田
“我出生于1929年,老家是河南许昌襄城县。1947年参加革命,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独立团,挺进大别山与敌人决战。”刘德忠说,“后来又参加抗美援朝募集兵源送到鸭绿江边。”
1951年,刘德忠随部队南下广东,担任罗定县苹塘区(现罗定市苹塘镇)区委书记。
1955年1月,省委、省政府决定成立“国营平沙机械农场”。当年5月13日,上级抽调林智敏、孙显忠、郝树来、杨功启、邓广顺、邓宝康、邓开炬、蔡庭安、伍海山、张一雷、尚光、区日明、余炳生、刘德忠、吕万英、黄仪娴、田粦瑞、李株园共18名干部到平沙筹建农场。
“当时没有办公场所,也没地方住。”刘德忠说,“我们便向平塘村借了一间牛栏作为临时场部,挂起了‘国营平沙机械农场’的牌子。搭了几间草棚居住。”
“回忆起当时的情景,那真叫一个苦。”刘德忠介绍,那时的平沙,只有靠近山边的地方有自然村落,四处是一片滩涂和荒野,地面河流满布老鼠及各种蛇类、虫类,没有电力,淡水不够用,经常要用小船从南水运水过来用。海滩上,长满了满身都是坚硬尖刺的老鼠簕和芦苇。淤泥下布满了锋利如刀的蚝壳,一不小心踩下去鲜血就会浮出水面。人站在淤泥上,久不移动还会像木桩一样往下沉。
“我当时在围垦指挥部负责围垦管理工作,我爱人陈秋媛是农场的首个卫生员。我们工作都很忙,当时一岁大的女儿只好托给别人照看。”刘德忠说。
1956年1月,指挥部从周边县区征集7000多名民工来到围垦工地,拉开了平沙建场人工围垦大会战的帷幕。围垦大会战时,指挥部设立中心医疗站,配有5名卫生员和6张病床。“当时道路不畅通,水网又多,下生产队为群众治病或者接生,都是划着小船下去的。”刘德忠说。
刚开始围垦时值冬春,寒风凛冽,冷雨纷飞,他们每天从早到晚浸在海水齐腰深且冻得刺骨的泥塘里钊泥、捧泥、推泥等超强度劳动。那时的工棚前后,荒滩田野,田基路边,到处都有蛇鼠盘踞出没,铺天盖地的蚊子日夜像轰炸机般嗡嗡叫,人们劳动时不得不全身涂满泥巴,连吃饭、开会也得躲在蚊帐里进行。
“当年为什么选择到这么艰苦的地方来拓荒?”今年已经70年党龄的刘德忠语调铿锵地说:“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组织安排到哪里就到哪里干,从来没有挑三拣四拈轻怕重的坏毛病!”
刘德忠介绍,硬是凭着肩扛手拉,经过半年艰苦奋战,终于在1956年6月完成建场首期大围垦任务。大堤从五一三广场的山边闸起延伸到涌浪闸再向西至大虎东角嘴,全长18.5公里,造地近6万亩。此后30多年间,平沙又进行了多次大围垦,共造陆地10.22万亩(约68平方公里),可耕地面积约9万亩,建造海水养殖围约4万亩,合计筑堤约80公里。
种植甘蔗开启甜蜜事业
“田地造好后,我们开始试种甘蔗和水稻,可是由于水质太咸,出现大面积死亡。”刘德忠说,“专家调查后得出平沙不适合种植水稻和甘蔗的结论,令平沙农场面临何去何从的十字路口。”
好在当时农场的“当家人”林智敏敢作敢为,他带领技术人员研究,通过海水调淡等方法,逐步降低农场土壤里水质的咸度,终于获得成功。平沙开始大面积种植甘蔗,1958年,平沙农场万亩甘蔗平均亩产8000斤,实现大丰收。
接着,平沙农场又广种玉米、小麦、高粱、番薯、木瓜、香蕉等各类农作物,农场经济蓬勃发展,住房、道路、文化、教育、卫生等各项事业也蓬勃发展,职工生活条件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1957年8月,平沙农场建起了酿酒作坊,日产40度高粱酒500斤,平沙的工业由此起步。1958年2月,酿酒作坊搬来4个大石碌,用牛牵引榨蔗煮糖,日榨甘蔗20吨。后来引进机械设备生产蔗糖,产量不断扩大。高峰时期,平沙拥有全国最大的甘蔗连片种植基地,年产5万多吨“平沙牌”优质白砂糖。蔗糖产业成为平沙农场的主导产业,平沙糖厂也成为当地举足轻重的纳税大户。我国上世纪70年代末期的电影《甜蜜的事业》就是以平沙为外景地拍摄。
改革开放唱大风
上世纪八十年代,改革开放的浪潮澎湃,敏锐的平沙人再次勇立时代潮头。
刘德忠说,1983年,广东省华侨农场管理局从日本引进一条三鲜伊面生产线准备拨给下属农场使用。当时别的农场都不要,只有平沙农场负责人敏锐地察觉到这是搞活市场经济的好机遇,便果断要了这套生产线,交给平沙副食厂(华丰公司前身)。厂长熊毅武大胆实施分配制度等多种改革措施,极大地激发了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由于产品质量过硬,深受消费者喜爱,平沙华丰食品公司从一条生产线起步,市场份额迅速扩大,成为当时国内速食面第一品牌,分厂遍布全国各地,成为全国最大的速食面生产基地。“食华丰,路路通”的广告语响彻大江南北。
后来,刘德忠调到斗门工作,先后担任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兼办公室主任、斗门县政协办公室主任等职,1989年离休。
据了解,为了纪念平沙拓荒者的艰苦奋斗壮举和可歌可泣的动人事迹,上世纪九十年代,平沙管理区建造了五一三广场,在广场上修建了一座由著名雕塑家潘鹤、潘奋父子共同设计制作的以18只大雁雕塑为主体的大型不锈钢雕塑“雁落平沙”。多年来,人们经常在此缅怀拓荒前辈,继承前辈战天斗地光荣传统。这里也成为让后辈通过看得见摸得着的艺术形式,品读共产党人在南海之滨谱写壮丽诗篇的红色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在金湾区平沙镇的东部,有一个美丽的休闲广场叫五一三广场,广场上矗立着一座造型别致的不锈钢雕塑,这座雕塑的名字叫“雁落平沙”。雕塑上,18只大雁在平沙的蓝天下展翅飞翔,寓意当年18名干部来到平沙,书写围海造地建设农场这一段气壮山河的历史画卷。
今年5月13日是平沙农场建立66周年的纪念日。5月11日,记者在斗门区一栋建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老房子里探访了如今唯一健在的18名干部之一、曾任平沙农场副场长兼武装部部长的刘德忠。今年90多岁的刘德忠精神矍铄,随着他的回忆讲述,当年那段激情燃烧战天斗地的艰苦奋斗岁月的画面,一一展现开来。
围海造地沧海变桑田
“我出生于1929年,老家是河南许昌襄城县。1947年参加革命,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独立团,挺进大别山与敌人决战。”刘德忠说,“后来又参加抗美援朝募集兵源送到鸭绿江边。”
1951年,刘德忠随部队南下广东,担任罗定县苹塘区(现罗定市苹塘镇)区委书记。
1955年1月,省委、省政府决定成立“国营平沙机械农场”。当年5月13日,上级抽调林智敏、孙显忠、郝树来、杨功启、邓广顺、邓宝康、邓开炬、蔡庭安、伍海山、张一雷、尚光、区日明、余炳生、刘德忠、吕万英、黄仪娴、田粦瑞、李株园共18名干部到平沙筹建农场。
“当时没有办公场所,也没地方住。”刘德忠说,“我们便向平塘村借了一间牛栏作为临时场部,挂起了‘国营平沙机械农场’的牌子。搭了几间草棚居住。”
“回忆起当时的情景,那真叫一个苦。”刘德忠介绍,那时的平沙,只有靠近山边的地方有自然村落,四处是一片滩涂和荒野,地面河流满布老鼠及各种蛇类、虫类,没有电力,淡水不够用,经常要用小船从南水运水过来用。海滩上,长满了满身都是坚硬尖刺的老鼠簕和芦苇。淤泥下布满了锋利如刀的蚝壳,一不小心踩下去鲜血就会浮出水面。人站在淤泥上,久不移动还会像木桩一样往下沉。
“我当时在围垦指挥部负责围垦管理工作,我爱人陈秋媛是农场的首个卫生员。我们工作都很忙,当时一岁大的女儿只好托给别人照看。”刘德忠说。
1956年1月,指挥部从周边县区征集7000多名民工来到围垦工地,拉开了平沙建场人工围垦大会战的帷幕。围垦大会战时,指挥部设立中心医疗站,配有5名卫生员和6张病床。“当时道路不畅通,水网又多,下生产队为群众治病或者接生,都是划着小船下去的。”刘德忠说。
刚开始围垦时值冬春,寒风凛冽,冷雨纷飞,他们每天从早到晚浸在海水齐腰深且冻得刺骨的泥塘里钊泥、捧泥、推泥等超强度劳动。那时的工棚前后,荒滩田野,田基路边,到处都有蛇鼠盘踞出没,铺天盖地的蚊子日夜像轰炸机般嗡嗡叫,人们劳动时不得不全身涂满泥巴,连吃饭、开会也得躲在蚊帐里进行。
“当年为什么选择到这么艰苦的地方来拓荒?”今年已经70年党龄的刘德忠语调铿锵地说:“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组织安排到哪里就到哪里干,从来没有挑三拣四拈轻怕重的坏毛病!”
刘德忠介绍,硬是凭着肩扛手拉,经过半年艰苦奋战,终于在1956年6月完成建场首期大围垦任务。大堤从五一三广场的山边闸起延伸到涌浪闸再向西至大虎东角嘴,全长18.5公里,造地近6万亩。此后30多年间,平沙又进行了多次大围垦,共造陆地10.22万亩(约68平方公里),可耕地面积约9万亩,建造海水养殖围约4万亩,合计筑堤约80公里。
种植甘蔗开启甜蜜事业
“田地造好后,我们开始试种甘蔗和水稻,可是由于水质太咸,出现大面积死亡。”刘德忠说,“专家调查后得出平沙不适合种植水稻和甘蔗的结论,令平沙农场面临何去何从的十字路口。”
好在当时农场的“当家人”林智敏敢作敢为,他带领技术人员研究,通过海水调淡等方法,逐步降低农场土壤里水质的咸度,终于获得成功。平沙开始大面积种植甘蔗,1958年,平沙农场万亩甘蔗平均亩产8000斤,实现大丰收。
接着,平沙农场又广种玉米、小麦、高粱、番薯、木瓜、香蕉等各类农作物,农场经济蓬勃发展,住房、道路、文化、教育、卫生等各项事业也蓬勃发展,职工生活条件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1957年8月,平沙农场建起了酿酒作坊,日产40度高粱酒500斤,平沙的工业由此起步。1958年2月,酿酒作坊搬来4个大石碌,用牛牵引榨蔗煮糖,日榨甘蔗20吨。后来引进机械设备生产蔗糖,产量不断扩大。高峰时期,平沙拥有全国最大的甘蔗连片种植基地,年产5万多吨“平沙牌”优质白砂糖。蔗糖产业成为平沙农场的主导产业,平沙糖厂也成为当地举足轻重的纳税大户。我国上世纪70年代末期的电影《甜蜜的事业》就是以平沙为外景地拍摄。
改革开放唱大风
上世纪八十年代,改革开放的浪潮澎湃,敏锐的平沙人再次勇立时代潮头。
刘德忠说,1983年,广东省华侨农场管理局从日本引进一条三鲜伊面生产线准备拨给下属农场使用。当时别的农场都不要,只有平沙农场负责人敏锐地察觉到这是搞活市场经济的好机遇,便果断要了这套生产线,交给平沙副食厂(华丰公司前身)。厂长熊毅武大胆实施分配制度等多种改革措施,极大地激发了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由于产品质量过硬,深受消费者喜爱,平沙华丰食品公司从一条生产线起步,市场份额迅速扩大,成为当时国内速食面第一品牌,分厂遍布全国各地,成为全国最大的速食面生产基地。“食华丰,路路通”的广告语响彻大江南北。
后来,刘德忠调到斗门工作,先后担任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兼办公室主任、斗门县政协办公室主任等职,1989年离休。
据了解,为了纪念平沙拓荒者的艰苦奋斗壮举和可歌可泣的动人事迹,上世纪九十年代,平沙管理区建造了五一三广场,在广场上修建了一座由著名雕塑家潘鹤、潘奋父子共同设计制作的以18只大雁雕塑为主体的大型不锈钢雕塑“雁落平沙”。多年来,人们经常在此缅怀拓荒前辈,继承前辈战天斗地光荣传统。这里也成为让后辈通过看得见摸得着的艺术形式,品读共产党人在南海之滨谱写壮丽诗篇的红色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我已经到底线啦-
暂时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