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多名大湾区青年挥汗跨海超级工程 谱写劳动荣光
新华社 2021-05-04 07:10:15

从珠江两岸到碧海港湾,从跨海超级工程到城市重点基建,粤港澳大湾区的青年建设者们在“五一”假期坚守劳动岗位,挥洒汗水,用奋斗书写着青春。

在广州市荔湾区珠江岸边的“三馆合一”项目工地上,建设场面如火如荼。这个广东省重点工程由广东美术馆、广东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中心和广东文学馆组成,建成后将成为岭南文化新地标。

36岁的马培华是承建该项目的中建三局广州分公司钢筋班班长,他负责近6万平方米的钢筋作业面,管理着80多名绑扎工和配料工。

“‘身体’结实不结实全看筋骨硬不硬。无论是钢筋加工还是绑扎,都需要特别地细心,型号、尺寸、位置,都要严格对照图纸,马虎不得。”马培华说。他一手拿图纸一手拿记事本,在施工区认真巡查,黝黑的脸上有条白色帽带痕,非常显眼。

郭东彬是中建三局广州分公司技术部门负责人,他说,项目现场“年轻人挑大梁”,现场管理人员平均年龄只有27岁,但小伙子们不怕吃苦,干劲十足。

黄茅海跨海通道鸟瞰图。(黄茅海跨海通道管理中心供图 )

在珠海市西侧的黄茅海水域,跨海超级工程“黄茅海通道”正在有序推进。2000多名建设者将汗水挥洒在大海上,用勤劳的双手谱写着劳动荣光。

逢山开路,遇水修桥。距离黄茅海通道项目不远,是珠机城际金海大桥的钢梁架设施工现场,32岁的支荣在电脑上比划着,琢磨着如何精确并快速地调整大节段钢梁的位置。

金海大桥连接珠海横琴新区与珠海金湾机场,是珠三角入海口上架设的第一条公路、轻轨两用桥。

支荣在施工现场计算钢梁位置。(中铁大桥局供图)

从西南交通大学毕业后,支荣在技术岗位上一干就是7年,目前他担任中铁大桥局五公司项目部副总工程师,负责现场钢梁架设的组织协调和技术指导。

“为了找准合适的作业时间段,很多时候需要‘日未出而作、日落而未息’,一天中有两顿饭在施工现场吃,每天回来衣服上都是白色的汗渍,还伴有酸味。”说起工作的“囧”,支荣笑了起来。

辛苦是青年建设者们发扬工匠精神的“调料”。在安装27号墩钢塔吊具时,需要在运输船上用浮吊配合安装,技术难度很大。由于受水流影响,运输船、浮吊会晃动,而吊具与连接件之间的缝隙只有16毫米,但安装质量的偏差需控制在5毫米以内。支荣率领他的团队现场攻关,改进作业方法,用7天时间完成整个吊具的安装,比之前的安装方式节省了3天时间。

“年轻人就是要在艰苦的工作环境中磨炼,才能学到更多的知识。作为一名基层党员干部,在工程建设的关键时刻,我们要走在最前面,做出表率。”他说。

编辑:唐祺珍 责任编辑:田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