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滨江-深圳南山-重庆江北”国际云论坛奏响“未来教育之春”

“教育的未来唯一不变的是改变。”南山区政协副主席、区教育局局长如是表示。新时代的教育面临诸多机遇和挑战,全球化、互联网、后疫情所带来的观念变化正不可抑止地对教育结构和行为产生巨大冲击,并不断重塑未来教育形态。在此背景下,近日,杭州发现教育研究院联合杭州市滨江区、深圳市南山区、重庆市江北区三地教育行政部门,连线中日两国四地,推出“未来教育之春”国际教育云论坛。

日本学习院大学文学部教授佐藤学,中国教育技术协会首席专家、中国教育装备行业协会研究院副院长施建国,浙江师范大学杭州幼儿师范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李克建教授,重庆江北李大圣院长等专家参加论坛,并做主旨演讲。与会教育专家共同探讨了第四次工业革命挑战与教育的有效应对和协同创新。与会专家还发出倡议:“所有面向未来的最好方式,就是回到本来的样子,让教育回归本质。”

“空中论坛”让今天的思想碰撞出未来的火花

“未来教育之春”空中论坛分设一个主论坛和三个分论坛,主论坛会场设在杭州闻涛中学,主题为“教育的新视野和新格局”。另设杭州分论坛、重庆江北分论坛、深圳南山分论坛。其中,南山分论坛在机关幼儿园举行,聚焦学前教育“为每个不可预知的生命赋能”。同时,南山区还分设区教育局和区机关幼儿园两个会场,南山区中小学校长、幼儿园园长现场切磋交流、观看直播,该区中小幼教师也通过端口分享在线收看了各论坛直播。

"未来教育之春"杭州主论坛会场

此次论坛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方式,采用局长视角、名家视野、专家论点、社会广角等多种形式,对中国东部、南部和西南内陆地区的基础教育实践进行思考与提炼,探讨教育变革所生发的学校生命力量,以期厘清各种教育思潮中的核心元素,反思基础教育模式,从中概括出学校管理、课程建设、教学改革、师生发展中的经验做法,研究学校及幼儿园在不同时空的定位,以及与社会融合的可能性。

论坛中,论坛总设计师、省特级教师、著名教育学者赵群筠担任“圆桌对话”环节主持人,南山区教育局刘根平局长、江北区教委马培高主任、滨江区教育局来江飞局长,分别以区域教育发展视角从管理与规划高位阐释了教育的责任与使命,并在圆桌对话环节中展现出各自对未来教育的思考。

记者了解到,继“空中课堂”之后,深圳南山常态化利用互联网技术提升教育管理质量,实施现代教育向未来教育的过度,“空中论坛”模式已经成为南山延展教育边界、开拓领先视域、提升教师能力的一大利器,2020年,“‘我们的复学之路’云论坛:北京海淀-杭州滨江-深圳南山三地教育对话”、“山河对话——2020大湾区中小学德育工作,深圳南山-广州天河双城论坛”均取得良好效果,并引发业内关注。

佐藤学:未来社会的学生要具备八种能力

日本学习院大学文学部教授、教育学博士(东京大学)、日本学术会议第一部原部长、日本教育学会原会长佐藤学以《第四次产业革命与教育的未来》为题带来专题讲座。

佐藤学教授跨洋连线带来精彩专题讲座,现场同声传译

佐藤学提出,受到新冠疫情影响,未来10年,中国和印度极有可能成为世界两大位列前茅的经济体。特别是中国,得益于良好的疫情后恢复生产、学习的情况,与世界上很多国家仍在停课或半停课的情况相比,中国已经完全恢复了学生受教育的权力。

他分析:“我们正处于第四次产业革命时代,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的发展给世界带来了巨大变化,2020年的统计分析显示:全球29%的原有劳动工种已被机械所取代,更有专家预测在2025年现有52%的工种将被机械化取代,其中就包括教育行业的14%的工种。这意味着现在读书的孩子将要面对一个与当下完全不同的劳动市场,一个人工智能高度发展时代的劳动力市场,不转变教育方式,孩子将无法适应未来。”

佐藤学认为,未来社会学生要具备八种能力,包括:国际素养、创新能力、计算机素养、交际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管理学习能力、统筹学习能力和应用能力、问题解决能力与协同合作能力、自主积极的持续学习能力。他还特别强调,未来教育中,教师应将计算机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探究的工具,不断促进学生思考,而不是仅仅作为教师课堂展示的介质。

刘根平:思考的都是问题,行动才是答案

“最后的窗口期应该是2060年,今年出生的人到2060年刚好40岁,正是下一个时代的中坚力量,所以今天的教育谋划的一定是2060年的发展,是未来。”深圳市南山区政协副主席、区教育局局长刘根平以“科技驱动教育创新——谈技术与教育的共同生长”为主题进行主旨发言。

刘根平在杭州主论坛上做主旨发言

刘根平介绍,近年来,南山聚焦科技创新教育,坚持规划先行,深化要素协同,完善保障机制,推进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在基础教育领域走出了一条创新人才培养的新路。

他深度剖析了教育所面临的的诸多挑战,并提出应当从教育思想、目标、内容、方法、学习方式、结果、评价和组织形式上全面重构教育,以“积极地创造”来应对未来的不确定性。如,强化顶层设计,明确科技创新教育目标清单;激活教育的“第三空间”,把博物馆、图书馆、科技企业、实践基地变成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深入推进“中小学—大学(企业)伙伴计划”,实现资源共享;倡导教师实现从teacher(教师)到leader(领导者)的转变,让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引领者、导航者;广搭平台,构建创新文化氛围等,充分发挥基础教育早发现、早培养的优势,进一步深化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大学、科研机构、企业协同,推进育人方式变革,共同培养符合新时代要求的创新型、复合型人才。

“思考的都是问题,行动才是答案!”据悉,目前南山全区中小学建设了近90个创新实验室、100多个学生科技社团,开发实施了150多个创新教育项目,挂牌了26个学生实践基地,陆续产生了一批实质性项目成果。近3年,南山区173名学生获评中国少年科学院“小院士”,数量占全市一半以上。

“关于未来教育的变与不变,会改变的是时间,不变的永远是改变。”刘根平提出,未来国家之间的竞争最终是科技实力的竞争,要靠人才、靠创新。基础教育阶段应当为他们未来成为创新人才打好基础,这是基础教育的本质所在。“科技创新教育对学生潜能的开发非常重要,教育的对象是人,对人的潜能开发,科技教育是非常重要的领域,‘钱学森之问’讲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问题,主要指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这一过程要保护好学生们的好奇心,激发他们的想象力,激发他们动手动脑的能力。”

深圳南山分论坛:为每个不可预知的生命赋能

“为每个不可预知的生命赋能”,南山分会场论坛当日下午在南山区机关幼儿园召开。南山区委教育工委书记马颖丽,南山区人大代表教育监督小组组长、南山区委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特聘特约督学于丽凤,区教科院教师研训部银艳琳部长出席分论坛。值得一提的是,浙江师范大学杭州幼儿师范学院副院长李克建教授,重庆市江北区学前教育科肖静雪科长等嘉宾不远千里来到深圳,参加了南山分论坛现场活动。深圳电视台主持人海洋、南山区大新幼儿园园长李春玲分别担任论坛活动主持与学术主持。

马颖丽从特区初建探索期、特区建设腾飞期、优质均衡高原期、双区定位加速期讲述了南山学前教育过去三十年的跨越发展,再以政策扶持、大幅增加财政投入、多元办园UGEK模式、内涵发展实施三大策略诠释新时代的区域顶层设计,详细解读幼有善育,为潜力无穷的儿童赋能,争创世界一流的南山学前发展目标。

论坛上马书记进一步阐述南山将从“更加公平、更高质量、更富活力”三个角度来呈现幼有善育的理想样态,建设高质量的幼儿园环境、高质量的幼师团队、高质量的管理及服务等。南山学前教育将紧紧围绕建设世界级创新型滨海中心城区这个奋斗目标谋划各项工作,为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创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城市范例,交上耀眼的五年发展成绩单,做好南山区的“时代答卷”,劲写新时代南山发展新篇章。

重庆市江北区学前教育科肖静雪科长从政策扶持加大财政补助、多路径扩大公办资源、丰富普惠资源的学前教育财政投入保障机制,构建质量检核提升普惠含金量、协同管理形成最强合力的普惠性民办幼儿园监管机制,与人员待遇提高、平台建设的队伍建设与发展机制,三大机制解读了重庆市江北区国家学前教育改革发展实验区建设路径探索构建,分享践行公益普惠、共享教育之美的重庆江北学前教育质量打造的实践智慧。

另外,深圳市南山区机关幼儿园园长刘红丽,重庆新村幼教集团总园长刘静,杭州市滨江区白金海岸学前教育集团园长华萍,三地园长分别阐释了新时代园长们的管理思考。

浙江师范大学杭州幼儿师范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李克建教授,以跨时间、跨空间、跨层级、跨学科四个维度切入,阐释当下正在孕育的未来教育形态,借由托幼机构层面、班级层面、儿童个体层面三个层面的教育质量评价工具系统解读,演说世界各国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的共同趋势,从评价工具的代际更新及其不同层面起到的教育助推性、支架性,带领大家从国际研究的角度深入理解未来高质量幼儿园教育的内涵与核心特征。

【读特新闻+】

嘉宾观点分享

重庆市江北区教育委员会主任马培高以《江北区推行未来学校建设的行知路线》为题,通过“在变与不变中找准未来学校建设的方向”,阐述了未来学校建设的四个“变”与“不变”——管理方式会变,但教育本质不变;课程教学会变,但教育价值追求不变;评价标准会变,但育人功能不变;教师角色会变,但职业地位不变。马培高主任介绍了重庆江北区在推进未来学校建设的路径选择和以STEAM教育为突破口,深化未来学校建设的做法。

滨江区教育局局长来江飞以《教育的定力与变革》为题,对未来教育从“道”的层面剖析了教育的本质和初心。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在于两个关键词:定力与变革。这他与大家共同探讨什么是良好的教育、中国基础教育的优势、师生校园生活的高质量。他提出,教育需要改变,需要创新,才能更加接近教育的本质和规律,变革是活力、是求真。我们要对 “五育并举,融合发展”要有新的认识与实践,要让数字赋能教学,要深化教育评价改革,要反思教学方式,让教育回归本质。

中国教育技术协会首席专家、中国教育装备行业协会研究院副院长施建国带来《技术赋能教育创新的愿景与路径》。他指出,要确立教育信息化的战略地位,明晰教育信息化发展方向和路径,未来学校教育将会依托技术的掌控与引导能力,逐步走向适应每一个学生的“精准供给”。同时,“科技赋能教育,教育反哺科技”,未来需要更多的创新者、敢于思考者和勇于尝试者,所以未来教育需要解放思想、拥抱技术,以跟进时代甚至引领时代的特征成为科技进步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先棋手。

重庆江北李大圣院长在“面向未来的教师混合式学习”分享中指出,从教育的角度来理解未来,是对学校变革的诉求,是对更好的教师的期盼,也是对教育现代化的一种向往。而面向未来的教师,应该是读懂学生的分析师,重组课程的设计师和联结世界的策划师。全面发展的教师才能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而好的教育者定然是好的学习者。作为教育的设计者,还要为教师提供智慧学习的环境和个性化的持续性专业支持。

文字:深圳特区报记者 李丽 通讯员 赵小平 图片:深圳特区报记者 李丽 通讯员 赵小平 编辑:赵聪 责任编辑:赵思华
“杭州滨江-深圳南山-重庆江北”国际云论坛奏响“未来教育之春”
读特客户端 2021-04-14 10:44

“教育的未来唯一不变的是改变。”南山区政协副主席、区教育局局长如是表示。新时代的教育面临诸多机遇和挑战,全球化、互联网、后疫情所带来的观念变化正不可抑止地对教育结构和行为产生巨大冲击,并不断重塑未来教育形态。在此背景下,近日,杭州发现教育研究院联合杭州市滨江区、深圳市南山区、重庆市江北区三地教育行政部门,连线中日两国四地,推出“未来教育之春”国际教育云论坛。

日本学习院大学文学部教授佐藤学,中国教育技术协会首席专家、中国教育装备行业协会研究院副院长施建国,浙江师范大学杭州幼儿师范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李克建教授,重庆江北李大圣院长等专家参加论坛,并做主旨演讲。与会教育专家共同探讨了第四次工业革命挑战与教育的有效应对和协同创新。与会专家还发出倡议:“所有面向未来的最好方式,就是回到本来的样子,让教育回归本质。”

“空中论坛”让今天的思想碰撞出未来的火花

“未来教育之春”空中论坛分设一个主论坛和三个分论坛,主论坛会场设在杭州闻涛中学,主题为“教育的新视野和新格局”。另设杭州分论坛、重庆江北分论坛、深圳南山分论坛。其中,南山分论坛在机关幼儿园举行,聚焦学前教育“为每个不可预知的生命赋能”。同时,南山区还分设区教育局和区机关幼儿园两个会场,南山区中小学校长、幼儿园园长现场切磋交流、观看直播,该区中小幼教师也通过端口分享在线收看了各论坛直播。

"未来教育之春"杭州主论坛会场

此次论坛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方式,采用局长视角、名家视野、专家论点、社会广角等多种形式,对中国东部、南部和西南内陆地区的基础教育实践进行思考与提炼,探讨教育变革所生发的学校生命力量,以期厘清各种教育思潮中的核心元素,反思基础教育模式,从中概括出学校管理、课程建设、教学改革、师生发展中的经验做法,研究学校及幼儿园在不同时空的定位,以及与社会融合的可能性。

论坛中,论坛总设计师、省特级教师、著名教育学者赵群筠担任“圆桌对话”环节主持人,南山区教育局刘根平局长、江北区教委马培高主任、滨江区教育局来江飞局长,分别以区域教育发展视角从管理与规划高位阐释了教育的责任与使命,并在圆桌对话环节中展现出各自对未来教育的思考。

记者了解到,继“空中课堂”之后,深圳南山常态化利用互联网技术提升教育管理质量,实施现代教育向未来教育的过度,“空中论坛”模式已经成为南山延展教育边界、开拓领先视域、提升教师能力的一大利器,2020年,“‘我们的复学之路’云论坛:北京海淀-杭州滨江-深圳南山三地教育对话”、“山河对话——2020大湾区中小学德育工作,深圳南山-广州天河双城论坛”均取得良好效果,并引发业内关注。

佐藤学:未来社会的学生要具备八种能力

日本学习院大学文学部教授、教育学博士(东京大学)、日本学术会议第一部原部长、日本教育学会原会长佐藤学以《第四次产业革命与教育的未来》为题带来专题讲座。

佐藤学教授跨洋连线带来精彩专题讲座,现场同声传译

佐藤学提出,受到新冠疫情影响,未来10年,中国和印度极有可能成为世界两大位列前茅的经济体。特别是中国,得益于良好的疫情后恢复生产、学习的情况,与世界上很多国家仍在停课或半停课的情况相比,中国已经完全恢复了学生受教育的权力。

他分析:“我们正处于第四次产业革命时代,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的发展给世界带来了巨大变化,2020年的统计分析显示:全球29%的原有劳动工种已被机械所取代,更有专家预测在2025年现有52%的工种将被机械化取代,其中就包括教育行业的14%的工种。这意味着现在读书的孩子将要面对一个与当下完全不同的劳动市场,一个人工智能高度发展时代的劳动力市场,不转变教育方式,孩子将无法适应未来。”

佐藤学认为,未来社会学生要具备八种能力,包括:国际素养、创新能力、计算机素养、交际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管理学习能力、统筹学习能力和应用能力、问题解决能力与协同合作能力、自主积极的持续学习能力。他还特别强调,未来教育中,教师应将计算机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探究的工具,不断促进学生思考,而不是仅仅作为教师课堂展示的介质。

刘根平:思考的都是问题,行动才是答案

“最后的窗口期应该是2060年,今年出生的人到2060年刚好40岁,正是下一个时代的中坚力量,所以今天的教育谋划的一定是2060年的发展,是未来。”深圳市南山区政协副主席、区教育局局长刘根平以“科技驱动教育创新——谈技术与教育的共同生长”为主题进行主旨发言。

刘根平在杭州主论坛上做主旨发言

刘根平介绍,近年来,南山聚焦科技创新教育,坚持规划先行,深化要素协同,完善保障机制,推进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在基础教育领域走出了一条创新人才培养的新路。

他深度剖析了教育所面临的的诸多挑战,并提出应当从教育思想、目标、内容、方法、学习方式、结果、评价和组织形式上全面重构教育,以“积极地创造”来应对未来的不确定性。如,强化顶层设计,明确科技创新教育目标清单;激活教育的“第三空间”,把博物馆、图书馆、科技企业、实践基地变成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深入推进“中小学—大学(企业)伙伴计划”,实现资源共享;倡导教师实现从teacher(教师)到leader(领导者)的转变,让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引领者、导航者;广搭平台,构建创新文化氛围等,充分发挥基础教育早发现、早培养的优势,进一步深化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大学、科研机构、企业协同,推进育人方式变革,共同培养符合新时代要求的创新型、复合型人才。

“思考的都是问题,行动才是答案!”据悉,目前南山全区中小学建设了近90个创新实验室、100多个学生科技社团,开发实施了150多个创新教育项目,挂牌了26个学生实践基地,陆续产生了一批实质性项目成果。近3年,南山区173名学生获评中国少年科学院“小院士”,数量占全市一半以上。

“关于未来教育的变与不变,会改变的是时间,不变的永远是改变。”刘根平提出,未来国家之间的竞争最终是科技实力的竞争,要靠人才、靠创新。基础教育阶段应当为他们未来成为创新人才打好基础,这是基础教育的本质所在。“科技创新教育对学生潜能的开发非常重要,教育的对象是人,对人的潜能开发,科技教育是非常重要的领域,‘钱学森之问’讲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问题,主要指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这一过程要保护好学生们的好奇心,激发他们的想象力,激发他们动手动脑的能力。”

深圳南山分论坛:为每个不可预知的生命赋能

“为每个不可预知的生命赋能”,南山分会场论坛当日下午在南山区机关幼儿园召开。南山区委教育工委书记马颖丽,南山区人大代表教育监督小组组长、南山区委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特聘特约督学于丽凤,区教科院教师研训部银艳琳部长出席分论坛。值得一提的是,浙江师范大学杭州幼儿师范学院副院长李克建教授,重庆市江北区学前教育科肖静雪科长等嘉宾不远千里来到深圳,参加了南山分论坛现场活动。深圳电视台主持人海洋、南山区大新幼儿园园长李春玲分别担任论坛活动主持与学术主持。

马颖丽从特区初建探索期、特区建设腾飞期、优质均衡高原期、双区定位加速期讲述了南山学前教育过去三十年的跨越发展,再以政策扶持、大幅增加财政投入、多元办园UGEK模式、内涵发展实施三大策略诠释新时代的区域顶层设计,详细解读幼有善育,为潜力无穷的儿童赋能,争创世界一流的南山学前发展目标。

论坛上马书记进一步阐述南山将从“更加公平、更高质量、更富活力”三个角度来呈现幼有善育的理想样态,建设高质量的幼儿园环境、高质量的幼师团队、高质量的管理及服务等。南山学前教育将紧紧围绕建设世界级创新型滨海中心城区这个奋斗目标谋划各项工作,为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创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城市范例,交上耀眼的五年发展成绩单,做好南山区的“时代答卷”,劲写新时代南山发展新篇章。

重庆市江北区学前教育科肖静雪科长从政策扶持加大财政补助、多路径扩大公办资源、丰富普惠资源的学前教育财政投入保障机制,构建质量检核提升普惠含金量、协同管理形成最强合力的普惠性民办幼儿园监管机制,与人员待遇提高、平台建设的队伍建设与发展机制,三大机制解读了重庆市江北区国家学前教育改革发展实验区建设路径探索构建,分享践行公益普惠、共享教育之美的重庆江北学前教育质量打造的实践智慧。

另外,深圳市南山区机关幼儿园园长刘红丽,重庆新村幼教集团总园长刘静,杭州市滨江区白金海岸学前教育集团园长华萍,三地园长分别阐释了新时代园长们的管理思考。

浙江师范大学杭州幼儿师范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李克建教授,以跨时间、跨空间、跨层级、跨学科四个维度切入,阐释当下正在孕育的未来教育形态,借由托幼机构层面、班级层面、儿童个体层面三个层面的教育质量评价工具系统解读,演说世界各国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的共同趋势,从评价工具的代际更新及其不同层面起到的教育助推性、支架性,带领大家从国际研究的角度深入理解未来高质量幼儿园教育的内涵与核心特征。

【读特新闻+】

嘉宾观点分享

重庆市江北区教育委员会主任马培高以《江北区推行未来学校建设的行知路线》为题,通过“在变与不变中找准未来学校建设的方向”,阐述了未来学校建设的四个“变”与“不变”——管理方式会变,但教育本质不变;课程教学会变,但教育价值追求不变;评价标准会变,但育人功能不变;教师角色会变,但职业地位不变。马培高主任介绍了重庆江北区在推进未来学校建设的路径选择和以STEAM教育为突破口,深化未来学校建设的做法。

滨江区教育局局长来江飞以《教育的定力与变革》为题,对未来教育从“道”的层面剖析了教育的本质和初心。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在于两个关键词:定力与变革。这他与大家共同探讨什么是良好的教育、中国基础教育的优势、师生校园生活的高质量。他提出,教育需要改变,需要创新,才能更加接近教育的本质和规律,变革是活力、是求真。我们要对 “五育并举,融合发展”要有新的认识与实践,要让数字赋能教学,要深化教育评价改革,要反思教学方式,让教育回归本质。

中国教育技术协会首席专家、中国教育装备行业协会研究院副院长施建国带来《技术赋能教育创新的愿景与路径》。他指出,要确立教育信息化的战略地位,明晰教育信息化发展方向和路径,未来学校教育将会依托技术的掌控与引导能力,逐步走向适应每一个学生的“精准供给”。同时,“科技赋能教育,教育反哺科技”,未来需要更多的创新者、敢于思考者和勇于尝试者,所以未来教育需要解放思想、拥抱技术,以跟进时代甚至引领时代的特征成为科技进步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先棋手。

重庆江北李大圣院长在“面向未来的教师混合式学习”分享中指出,从教育的角度来理解未来,是对学校变革的诉求,是对更好的教师的期盼,也是对教育现代化的一种向往。而面向未来的教师,应该是读懂学生的分析师,重组课程的设计师和联结世界的策划师。全面发展的教师才能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而好的教育者定然是好的学习者。作为教育的设计者,还要为教师提供智慧学习的环境和个性化的持续性专业支持。

文字:深圳特区报记者 李丽 通讯员 赵小平 图片:深圳特区报记者 李丽 通讯员 赵小平 编辑:赵聪 责任编辑:赵思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