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
培育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产业集群 加快打造创新发展先行区
——珠海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化经济特区“五大战略定位”综述之三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科技创新再度成为“热词”。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中,坚持创新驱动发展被置于具体任务的第一位,解决科技创新痛点、难点、堵点,处处都有顶层设计的印记。
3月29日,广东省委、省政府发布《关于支持珠海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化经济特区的意见》,除了“现代化”“国际化”两个核心关键词,还赋予珠海五个战略定位,其中就包括支持珠海打造创新发展先行区。
经济特区“再升级”,创新发展“再提速”。《意见》提出,要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化科技创新体制改革,汇聚全球高端人才,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培育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产业集群,推动经济发展从要素驱动转向人才驱动、创新驱动。
可以说,国家、省在政策层面给出了“最强配置”,珠海更要步履坚定,向创新高峰迈进!
就在前不久,2021年珠海市科技创新年会暨创新珠海年度颁奖盛典在珠海大会堂举行。这场持续两个多小时的盛会,以“刷屏”态势传遍珠海科技企业圈。有企业家在微信朋友圈写道:“仿佛看到了(上世纪)90年代‘科技重奖’的风采!”
“珠海一直以来非常扎实地围绕科技人才、科技创新发力。迈入新时代,更需要我们发挥科技精神,团结科技力量,一起来进行更好的创新。”时隔29年,再度站上珠海科技创新最高领奖台,82岁的广东亚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游景玉深有感触地说。
创新是特区的根与魂,是特区与生俱来的重要使命。珠海人民始终牢记,2018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珠海视察时强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宏伟目标时不我待,要有志气和骨气加快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和实力,努力实现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把创新发展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天下事,非新无以为进!“十三五”期间,珠海实体经济持续壮大的同时,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全市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超过2200家,全社会研发经费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从2.64%提升到3.15%,每万人口专利拥有量从22.3件提升到91.5件,两项指标均居全省第二。
从中山大学“天琴计划”、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珠海)到携手中科院合作建设横琴先进智能计算中心,珠海积极争取,引进大科学装置、重点实验室、重大创新平台,用一个个实实在在的项目,支撑科技创新体系建设。
“鲲龙”AG600大型水陆两栖飞机首飞,云洲智能领航中国无人艇产业,格力电器努力实现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因创新催生而来的高精尖产品和技术,在各领域不断填补空白,成为珠海高质量发展的新支点。
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从药物、疫苗、检测等方面的科研攻关水平,到5G、人工智能、云计算等蓬勃发展的新技术,创新始终是闪耀珠海的“硬核”力量,也为经济发展开辟出新的增长空间。
敢“闯”的珠海同样擅“创”!这背后,是珠海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不断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创新体系的积累沉淀。
中流击水,奋楫者进。面向“十四五”,珠海战略红利、政策红利、区位红利、窗口红利将集中释放,正加快建设枢纽型核心城市和现代化国际化经济特区,实现从“小而美”向“大而强”“大而优”转型。
在市委八届十次全会提出的2021年“十二项重点工作”中,就包括要着力建设创新发展先行区,坚持创新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努力实现高水平的自立自强。要加快广珠澳科技创新走廊建设,争取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和基础科研平台落户,探索更加紧密的跨境科技创新合作机制,强化战略科技力量。
“大力推动横琴、高新区两大创新平台建设,加强与港澳创新资源协同配合,聚焦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市委书记郭永航表示。
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珠海将争取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落户,推动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支持领军企业组建创新联合体,开展一批具有前瞻性、战略性的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在人工智能、区块链、量子科技、生命健康等前沿领域抢占战略制高点,不断增强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
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乘着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东风”,华为、腾讯、360等高科技企业先后牵手珠海,展开深度合作。
集成电路、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打印设备……面对风起云涌的新一轮科技革命,“进击”的珠海在乘风破浪中前行,努力寻找每一次经济新脉动,加快培育五大千亿级产业集群。
大湾区澳珠极点上,产业协同蹄疾步稳,创新合作引擎轰鸣——
10年前,还在澳门大学求学的陈天蓝从来没想过,有一天,他会带着技术团队来到一河之隔的横琴·澳门青年创业谷,把科研成果在这里转化落地。
从粤澳合作中医药科技产业园、横琴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到珠海高新区港澳科技成果转化基地,越来越多“量身定制”的高层次人才服务平台加速崛起,吸引集聚着志存高远、锐意创新、朝气蓬勃的优质人才与国际化团队,在珠海扬帆起航。
不久前,经过层层筛选,13个顶尖科创项目入库澳门大学-华发集团联合实验室,将在珠海华发集团资助下开展应用试验,并探索产业成果转化。这种投资关口前移、孵化服务前移的全链条服务模式,既可助推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和珠海产业转型升级,也成为拉动粤港澳大湾区跨境产学研合作进一步深化的创新之举。
产学研“合璧”,创新力“凝聚”。横琴正积极配合澳门参与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建设,分别与澳门大学、澳门科技大学签订合作协议,打造产学研示范基地,并引进澳门4所国家重点实验室在横琴设立分部。
在基础设施“硬联通”和政策“软联通”的保障下,珠澳两地的人才交流也越来越频密和深入,在其驱动下,澳珠极点发展不断开启提速增质的“加速器”。
在去年举行的珠澳国际人才交流大会上,珠澳两地共同签署《关于推进澳珠人才协同发展的合作协议》,宣布将携手共建大湾区人才高地。
“通过强化珠澳创新人才的流动、创新链条的连接、创新要素的驱动,支持珠海加快建成广珠澳科技创新走廊沿线重要节点城市,辐射带动珠江口西岸发展,形成一个闭环的创新链,从而助力粤港澳大湾区成为市场更活跃、科技水平更高、创新能力更强的国际一流湾区。”澳门大学校长宋永华说。
深化科技创新体制改革、汇聚全球高端人才、推动经济发展从要素驱动转向人才驱动、创新驱动,在此次省委、省政府发布的《意见》中,也提出了“支持珠海研究赋予科研人员人财物更大的自主支配权”“健全科研资金跨境使用、科技成果跨境转移转化、高层次人才跨境流动等机制”“优化实施‘珠海英才计划’,对引进高精尖缺人才可以不受事业编制、岗位设置、工资总额限制”“对引进战略科学家和具有颠覆性技术的创新创业团队可以‘一事一议’‘一人一策’”等支持科技创新的举措。
“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跃升,以产业创新牵引科技发展,以制度创新激发创新活力,以开放创新提升珠海的能级量级。”暨南大学产业经济研究院教授顾乃华说,如何答好这些课题,对珠海乃至广东的发展都十分关键。
据市科技创新局局长王雷介绍,我市正在加快编制珠海科技创新“十四五”规划,将在重大科学装置落地、创新平台建设、核心关键技术突破、人才引进、科技创新投入等方面着手突破。同时,珠海计划通过立法的形式,进行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改革。
不断改革,不断突破,创新发展先行,勇当标杆示范——这,也是一座青春之城、活力之都的“创新宣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