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年帮助845人脱贫 珠海扶贫干部真情洒乡间
珠海特区报 2021-03-25 08:28:03

我叫赖国明,是茂名市高新区七迳镇张屋村驻村第一书记兼扶贫工作队队长、珠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二级主任科员。从2013年5月开始驻村扶贫到现在,我转战茂名市信宜市北界镇东村、金垌镇幸福村、高新区张屋村3个贫困村,8年来共帮助202户贫困户845人脱贫。

脚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每到一个村,我喜欢在村里走走,倾听民情,帮他们排忧解难,用真心换取他们的信任。在幸福村,40多岁的低保户陈超艺曾游手好闲,还要80多岁的老母亲为他做饭。扶贫先扶志,我决定采用“激将法”,唤醒懒散的陈超艺。此后,只要在村里碰面,我都会和他聊起同村村民的致富例子。眼见身边人一个个过上了好日子,陈超艺终于坐不住了,请我“带一带”他。于是,我引导陈超艺种起3亩百香果,还介绍他参加免费培训班,学习包点制作技术。走上致富路的陈超艺感激地说:“通过劳动改变自己,通过自己改变生活。如果不是赖书记点醒我,真不知道自己会迷茫多久。”看到他的转变,我感觉自己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脱贫攻坚,产业先行。我心里清楚,如果没有产业支撑,脱贫致富将是一句空话。在发动种植百香果时,思想闭塞的幸福村村民因担心技术和销路而不愿种植,就算我磨破嘴皮,他们还是不敢“冒险”。为了打消村民的顾虑,我做出了一个决定:包车带领40名村民到广西容县石头镇百香果基地参观。通过实地了解,村民们才转变观念,激起了脱贫致富的斗志,把百香果变成了“黄金果”。此后,我又把幸福村的扶贫经验成功复制到张屋村。扶贫期间,我引导村民种植百香果1000亩、香水柠檬和藿香各50亩,引进龙头农业企业带动经营,通过“公司+合作社+农户(贫困户)模式”和水肥一体化种植技术,使贫困户人均年增收2000元。

8年的扶贫路十分艰辛。记得2018年9月28日那一天,为了参加珠海市对口帮扶(支援)地区名优特农副产品展销会,我连夜驱车从茂名赶回珠海。凌晨4时,在蜿蜒崎岖的山路上,一只山猫突然窜出来,我避让不及,车子侧翻在路边的竹林,车轮下是三四米的深沟。还好,竹林救了我。想起当时的场景,我仍心有余悸。

回首这八年,我既平凡又光荣。在这期间,我经历了各种艰辛,但看到村民们幸福的笑脸,看着一栋栋危房变成了崭新的小洋房,看着一条条泥巴路变成宽敞的水泥路,看着荒废的土地变成了郁郁葱葱的产业基地,我感到十分欣慰。在这8年里,我体会到为人民服务的快乐,和村民们相处建立了感情,越来越舍不得这片土地。

离开幸福村的那天,村长动情地说:“好兄弟,你为我们村作出了这么大的贡献,村民们不会忘记你的,欢迎你常回来看看!”这让我更加坚定了在扶贫之路继续走下去的信念。

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既然加入了脱贫攻坚战场,便要奋力前行。

文字:廖明山 陈雁南 编辑:周晓晴 责任编辑:彭赞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