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日,斗门镇人民政府向移动、电信、联通等运营商发出《对斗门镇乱张贴广告电话进行停机处理的函》。记者了解到,运营商将对12个“牛皮癣”所留电话号码按照相关规定予以强制停用。(《珠江晚报》2月28日04版)
非法小广告俗称城市“牛皮癣”,既让管理部门头痛,也让老百姓厌烦。上面的内容可谓五花八门,从开锁、通厕、修家电,到招聘、招生、卖房子,再到办假证、各类卡套现……这些小广告不仅影响市容市貌,也有损城市文明形象,有的甚至还涉及违法犯罪,给社会和群众带来不小的危害。
各地治理城市“牛皮癣”十多年,各种招数用尽,但实际作用和治理效果都很有限。就算是采取强制停机的措施,也未必能根治,这头电信部门作了停机处理,但那头“制癣者”马上又会换一个新号码。正因为治标不治本,每次整治一段时间后,这些到处张贴的小广告又会死灰复燃、卷土重来。
城市“牛皮癣”为什么这么牛,一个重要原因还是执法不到位。非法小广告整治涉及城管、市场监管、公安、电信等多个部门,“九龙治水”往往导致执法效率不高,甚至是部门之间相互扯皮。针对这一点,要以落实《珠海市文明行为条例》为契机,完善和细化相关管理规定,建立健全常态化联合执法机制,改变以往“一阵风”式的执法模式,坚决做到“发现一起、处理一起”,使乱张贴小广告的行为无处遁形。
对“制癣者”处罚太轻,也是“牛皮癣”治理难的原因之一。当乱张贴小广告获取的收益远远大于处罚代价时,“制癣者”难免会一而再、再而三地屡犯不改。因此,有必要加大处罚力度,提高罚款额度,把屡罚屡犯者纳入诚信“黑名单”,实施联合信用惩戒,让“制癣者”真正付出代价,才能让他们彻底收手,形成有效震慑力。
此外,小广告难以根治的一个重要原因,还在于群众对于生活服务类信息有较大“刚需”。在持续整治城市“牛皮癣”的同时,也要堵疏结合,把提供生活服务信息纳入社区服务体系建设,完善和规范此类信息发布渠道,如在住宅小区或楼栋入口合理位置设立信息公告栏。不少地方的治理经验表明,为小广告提供一个合法“安身处”,既能满足业主对生活服务信息的需要,又能有效减少小广告“满天飞”。
治理城市“牛皮癣”,考验着城市治理的水平。要用绣花的功夫、钉钉子的精神,把治理小广告作为提升城市治理水平和加强城市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措施常抓不懈,才能还城市一个干净整治的面貌,让非法小广告从人们视线里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