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
有网友拍到
斗门镇接霞庄
白鹭蹁跹、飞鸟成群
画面太惊艳了!
优美的身姿,自由的气息
白鹭优雅地盘旋在蓝天上
同样的一幕
也在白蕉镇小托村精彩上演
戳视频感受下
▼


我在这里买房子,看中的就是这条河涌

斗门区8条黑臭水体即五福涌、鸡咀涌、新青正涌、合禾涌、白头翁涌、咸坑河、沙龙涌和新青工业园排洪渠,经过3年的整治,全区累计完成投资4.3亿元(其中截污工程2亿元),目前取得阶段性成效。9月份,省生态环境厅、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通报,斗门区8条黑臭水体全部达到消除黑臭或基本消除黑臭,消除比例为100%。
现在,当你路过新青正涌
你会发现
曾经人人避之不及的它
变成了斗门人交口称赞的河流
清澈见底,鱼虾成群,美!
整治前


距新青正涌不远
在五福涌的源头近来也有动作
这里将建起一个
面积约3万平方米的湿地公园
水蒲桃、落羽杉、柳叶马鞭草、
水生美人蕉、菖蒲……
附近的居民幸福感蹭蹭上升!
沿五福涌而行
涌岸一侧的榕树郁郁葱葱
一直延伸到珠峰大道
这是斗门已经建成的
7.3公里碧道的一部分
其中
最名副其实、生机勃勃的碧道
要属“斗门网红”
黄杨河湿地公园了
资料图/黄杨河湿地公园
在滨水观景台休憩
沿着河堤路健步而行
绵延弯曲的石板路、
风中摇曳的时花、亲水芦苇荡、
红树林等水生湿生植物群……
美不胜收
黑臭水体渐清渐好
让充满活力的滨水经济带
“活”了起来
黄杨河现代服务业产业带
目前正在加快打造
“我在这里买房子,
看中的就是这条河涌。”
在新青正涌下游翠湖苑置业的
葛先生表示
如果没有水的话
斗门就谈不上水乡特色了
从黑臭水体整治到水环境改善
从碧道建设到人水和谐
斗门区生态友好型城乡建设的
水生态内涵
正在逐步得到显现
带来更多民生福祉
投入2.4亿元建设12个区级样板村
在打造滨江田园生态新城进程中
斗门不仅推进主城区的“美化绿化净化”
还在大力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
建设生态友好型美丽村庄
绿水滋养的排山古村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让一个个农村变美
也让农民充分释放着
建设美丽宜居家园的情怀
中国十大最美乡村的南门村、
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村的莲江村、
中国美丽乡村百佳范例的石龙村、
全国文明村镇的南澳村、
省级文明村镇的红星村……
一个个美丽村庄里游客纷至沓来
品美食、住民宿
感受生态美丽宜居乡村的内涵
不仅有高颜值,还有料有内涵
已经举办15届的民间艺术大巡游、
33届青少儿艺术花会、
18届戏剧曲艺大赛、
14届沙田民歌大赛、
9届“斗门水上婚嫁”集体婚礼
……

如今
越来越多的游客齐聚斗门
感受活色生香的文化大餐
实践证明
经济发展不能以破坏生态为代价
生态本身就是经济
保护生态就是发展生产力
不信?来看看斗门这家企业
是如何“变现”的?
为这事,投资7000多万元!


斗门超毅实业有限公司废水处理设施
重环保的企业是良心企业
为他们点赞!
斗门区坚持实体经济立区、强区
生态经济成为全区新的经济增长点
绿色GDP的占比越来越大
对斗门区加快建设
珠江口西岸智能制造示范区
意义深远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完善生态文明领域统筹协调机制,构建生态文明体系,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斗门区在“绿水青山”自然禀赋的基础上,建设生态友好型美丽城乡,将生态建设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建设融为一体,既保护好生态环境,又协调好生态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共赢,成为群众美好生活的好去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样板。

青山绿水常在,金山银山不愁
一起行动,守护今日斗门的
每一处青山绿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