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新春第一会”过后,横琴高质量之路如何走?

南海风潮起,琴岛春意融。广东省“新春第一会”如约开启,新质生产力翻涌激荡,正以前所未有的强度塑造区域发展竞争力。5日下午,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下称“合作区”)高质量发展大会召开,扎实推动第二阶段各项工作,吹响合作区高质量发展暨“澳门+横琴”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号角

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
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

向融而进、向新而行、向强而立,过去一年合作区在高质量发展中拔节生长。如今,合作区第一阶段目标任务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对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的支撑作用日益彰显。

数据显示,在合作区就业生活居住的澳门居民大幅增加,澳资企业超6600户、较3年前增长44%,“四新”产业占比提高到55%以上,“澳门+横琴”正在成为丰富“一国两制”实践的新示范、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新高地、实现国家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新平台。

2025年,是合作区开启第二阶段发展目标的关键一年。合作区执委会主任张永春指出,将牢记合作区服务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初心,紧紧扭住“澳门+横琴”新定位,凝心聚力、乘势而上续写琴澳一体新篇章。

产业图谱

“四座”横琴岛释放发展引力

中医药广东省实验室(横琴实验室)内,不少研发人员正忙碌研发,利用全球首个“一站式、无人化”中药新药创制平台开展科研。从中药化学成分分离提取到药物活性测试,新平台实现了全流程智能化、数字化、工程化、自动化,大幅度提高研发效率。

粤澳合作中医药科技产业园实验室。
粤澳合作中医药科技产业园实验室。

“扎根横琴这片中医药的沃土,凭借‘琴澳一体化’的独特区位优势,我们全力打造中医药高端科技支撑平台。我们将积极培育中医药新质生产力,不遗余力地将横琴实验室打造成为国家中医药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的策源地,努力把中医药这一宝贵财富继承好、发展好、利用好。”中医药广东省实验室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刘良说。

从一颗“种子”,到一片“森林”。自挂牌成立以来,合作区紧紧围绕《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总体方案》赋予的战略定位,大力发展“四新”产业,与澳门“1+4”适度多元发展策略高度协同,与大湾区其他地区的产业实现错位发展。截至2024年11月底,合作区“四新”产业企业31506家,“四新”产业企业数量和发展活力逐年提升,产业结构变革的推动力已经形成

澳门面积33.3平方公里,“桌子上唱大戏——摆布不开”,而106.46平方公里的横琴,是党中央为澳门长远发展开出的一剂“良方”。

粤澳合作中医药科技产业园。
粤澳合作中医药科技产业园。

作为促进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的新平台,过去三年,合作区在“四新”产业方面开展很多琴澳合作尝试,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强化琴澳产学研融合,推动“澳门研发+横琴转化”模式落地;落地“澳门注册+横琴生产”模式,持续延展澳门品牌工业发展空间;打造“一程多站”旅游品牌,推出“一会展两地”模式;推动实施多功能自由贸易账户、QFLP、QDLP等业务,进一步丰富澳门金融业态;配合澳门深入实施协同引才计划,推动形成“澳门引才+横琴创业”模式等。

产业是生产力变革的重要载体,发展新质生产力很大程度要落到开辟产业新赛道、塑造产业新优势上。2025年,合作区将紧扣“澳门+横琴”做文章,推动琴澳两地产业实现更深层次的融合发展,加快培育和形成新质生产力,壮大经济新动能。

具体来看,合作区将推动数字贸易枢纽港、全空间智能无人体系、绿色能源国际认证平台、国际先进技术应用中心等重点项目取得新进展、新突破,以项目为牵引,助力澳门在国家对外开放中更好发挥“内联外通”独特作用,吸引更多国际资本、国际人才、国际先进技术和产业项目等优质要素资源汇聚琴澳,在高水平“走出去”、高质量“引进来”中实现共赢。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澳门平台+国际资源+横琴空间+成果共享”产业联动发展新模式将进一步动能,一批促进澳门经济适度多元的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落地合作区,不断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琴澳现代化产业体系,打造国际健康岛、活力岛、数字岛、财富岛。

融合新态

把琴澳一体化提升到更高水平

这个新春佳节,横琴口岸旅检大厅人潮如织、川流不息。

“刷卡、按指纹、看镜头”,不用20秒,横琴居民熊女士通过赴澳门旅游“一签多行”签注,经口岸合作快捷查验通道丝滑通关,准备跟朋友去澳门看展览。“之前每年只能过关几次,很多展览都没机会参观,现在有了‘一签多行’签注以后,澳门只要有办展我随时都可以过去,真的非常方便。”

横琴口岸。
横琴口岸。

今年1月1日起,横琴赴澳门旅游“一签多行”政策正式实施,横琴居民赴澳门旅游便利性大幅提升,交流互往频次明显加密。政策实施首月,已超1.6万人次使用“一签多行”签注经横琴口岸入出澳门,琴澳两地居民双向奔赴持续升温

以横琴口岸为连接点,琴澳两地距离被不断缩短。不久前,澳门轻轨“横琴线”正式通车,居民旅客可经此前往澳门国际机场、氹仔码头,以及妈阁庙等多个澳门核心区域,琴澳“硬联通”不断升级。此外,横琴口岸客货车联合一站式车道、随车人员验放厅的开通启用,让更多澳门居民在横琴享受同城化的生活环境。

过去一年,合作区成为国内首个实施分线管理政策的特殊区域,琴澳一体化迈出关键一步。如今,“一线”免(保)税、“二线”出口退税等政策正充分释放红利。

广药(珠海横琴)医药进出口有限公司财务负责人张美英分享道:“我们在电子税务局中操作了退税的相关流程,不需要提供任何纸质资料,整个流程只花了5分钟,非常方便快捷,很快我们就收到了退税款,大大提升了我们资金的使用率。”

横琴口岸客货车查验通道。
横琴口岸客货车查验通道。

分线管理政策实施以来,合作区“一线”“二线”人、车、货物通行顺畅有序,经横琴口岸出入境旅客日均6.2万人次,车辆约6700辆次,“二线”各通道出区车辆日均5.3万辆次。合作区免税进口主体数量达99户,超3000名澳门居民申请适用允许携带相关动植物产品进入合作区政策,累计预约登记携带相关动植物产品超7000次

新的一年,合作区将进一步围绕产业发展、民生融合、海关监管、税制一体化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存在的堵点、痛点、难点问题,充分研究结合内地、澳门乃至国际最先进规则做法,大胆探索、敢于创新,不断破解规则制度衔接壁垒,真正将“两制之利”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

家园新貌

美好生活向“新”进阶

“我在这里非常幸福,对比澳门的房子,我在澳门新街坊只需要不到一半的价钱,可以从两房无阳台变成三房有阳台,而且整个生活空间和幸福感都大大提升。”今年春节,澳门居民黄滋才与家人们在横琴“澳门新街坊”的新家里一起度过。

“澳门新街坊有衔接澳门制度的濠江学校和卫生站,还有长者服务中心和家庭服务中心,充分考虑到小孩和长辈的需求,为澳门居民在横琴生活打造全方位趋同澳门的服务。”黄滋才高兴地分享“双城生活”。

横琴澳门新街坊。
横琴澳门新街坊。

放眼横琴全岛,濠江中学附属横琴学校迎来256名澳门新生,引入了澳门的办学理念,丰富合作区教育选择。首批296种澳门药品获批在合作区指定医疗机构使用,一盒盒澳门药品从澳门跨境来到横琴,经过贴标赋码后就上架了“澳门新街坊”卫生站,趋同澳门居民的用药习惯。推动内地与澳门共推通讯优惠套餐,琴澳间手机长途和跨境漫游费大幅降低……

一个个“小切口”场景不断涌现,切实增加琴澳居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开启新程,合作区将紧扣“澳门+横琴”的战略定位,持续发力深化构建琴澳一体化民生服务体系,逐步推动“澳门新街坊”项目落地实施的各项趋同澳门标准试点政策覆盖合作区全域。例如,以澳门新街坊民生驿站打造合作区“1+N”社会民生服务体系,标准化试点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琴澳品牌”;加快优质公办高中、合作区气膜体育馆等项目建设,推进十五运会场馆改造项目竣工验收……

一系列惠民举措,将“持续完善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体系,打造优质生活环境,为澳门同胞在此生活、就业、创业提供便利”,力争实现合作区从“宜居宜业”到“乐居乐业”,成为澳门居民人人向往的“桃花源”。

潮头逐浪勇击桨,无边胜景在前方。

琴澳愈加深入的交融正是“一国两制”在新时代新征程上的生动书写,而“产业向新”“民生向融”正成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密码所在。

编辑:卢伟 责任编辑:谢石
广东“新春第一会”过后,横琴高质量之路如何走?
南方+ 2025-02-06 16:03

南海风潮起,琴岛春意融。广东省“新春第一会”如约开启,新质生产力翻涌激荡,正以前所未有的强度塑造区域发展竞争力。5日下午,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下称“合作区”)高质量发展大会召开,扎实推动第二阶段各项工作,吹响合作区高质量发展暨“澳门+横琴”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号角

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
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

向融而进、向新而行、向强而立,过去一年合作区在高质量发展中拔节生长。如今,合作区第一阶段目标任务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对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的支撑作用日益彰显。

数据显示,在合作区就业生活居住的澳门居民大幅增加,澳资企业超6600户、较3年前增长44%,“四新”产业占比提高到55%以上,“澳门+横琴”正在成为丰富“一国两制”实践的新示范、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新高地、实现国家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新平台。

2025年,是合作区开启第二阶段发展目标的关键一年。合作区执委会主任张永春指出,将牢记合作区服务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初心,紧紧扭住“澳门+横琴”新定位,凝心聚力、乘势而上续写琴澳一体新篇章。

产业图谱

“四座”横琴岛释放发展引力

中医药广东省实验室(横琴实验室)内,不少研发人员正忙碌研发,利用全球首个“一站式、无人化”中药新药创制平台开展科研。从中药化学成分分离提取到药物活性测试,新平台实现了全流程智能化、数字化、工程化、自动化,大幅度提高研发效率。

粤澳合作中医药科技产业园实验室。
粤澳合作中医药科技产业园实验室。

“扎根横琴这片中医药的沃土,凭借‘琴澳一体化’的独特区位优势,我们全力打造中医药高端科技支撑平台。我们将积极培育中医药新质生产力,不遗余力地将横琴实验室打造成为国家中医药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的策源地,努力把中医药这一宝贵财富继承好、发展好、利用好。”中医药广东省实验室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刘良说。

从一颗“种子”,到一片“森林”。自挂牌成立以来,合作区紧紧围绕《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总体方案》赋予的战略定位,大力发展“四新”产业,与澳门“1+4”适度多元发展策略高度协同,与大湾区其他地区的产业实现错位发展。截至2024年11月底,合作区“四新”产业企业31506家,“四新”产业企业数量和发展活力逐年提升,产业结构变革的推动力已经形成

澳门面积33.3平方公里,“桌子上唱大戏——摆布不开”,而106.46平方公里的横琴,是党中央为澳门长远发展开出的一剂“良方”。

粤澳合作中医药科技产业园。
粤澳合作中医药科技产业园。

作为促进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的新平台,过去三年,合作区在“四新”产业方面开展很多琴澳合作尝试,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强化琴澳产学研融合,推动“澳门研发+横琴转化”模式落地;落地“澳门注册+横琴生产”模式,持续延展澳门品牌工业发展空间;打造“一程多站”旅游品牌,推出“一会展两地”模式;推动实施多功能自由贸易账户、QFLP、QDLP等业务,进一步丰富澳门金融业态;配合澳门深入实施协同引才计划,推动形成“澳门引才+横琴创业”模式等。

产业是生产力变革的重要载体,发展新质生产力很大程度要落到开辟产业新赛道、塑造产业新优势上。2025年,合作区将紧扣“澳门+横琴”做文章,推动琴澳两地产业实现更深层次的融合发展,加快培育和形成新质生产力,壮大经济新动能。

具体来看,合作区将推动数字贸易枢纽港、全空间智能无人体系、绿色能源国际认证平台、国际先进技术应用中心等重点项目取得新进展、新突破,以项目为牵引,助力澳门在国家对外开放中更好发挥“内联外通”独特作用,吸引更多国际资本、国际人才、国际先进技术和产业项目等优质要素资源汇聚琴澳,在高水平“走出去”、高质量“引进来”中实现共赢。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澳门平台+国际资源+横琴空间+成果共享”产业联动发展新模式将进一步动能,一批促进澳门经济适度多元的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落地合作区,不断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琴澳现代化产业体系,打造国际健康岛、活力岛、数字岛、财富岛。

融合新态

把琴澳一体化提升到更高水平

这个新春佳节,横琴口岸旅检大厅人潮如织、川流不息。

“刷卡、按指纹、看镜头”,不用20秒,横琴居民熊女士通过赴澳门旅游“一签多行”签注,经口岸合作快捷查验通道丝滑通关,准备跟朋友去澳门看展览。“之前每年只能过关几次,很多展览都没机会参观,现在有了‘一签多行’签注以后,澳门只要有办展我随时都可以过去,真的非常方便。”

横琴口岸。
横琴口岸。

今年1月1日起,横琴赴澳门旅游“一签多行”政策正式实施,横琴居民赴澳门旅游便利性大幅提升,交流互往频次明显加密。政策实施首月,已超1.6万人次使用“一签多行”签注经横琴口岸入出澳门,琴澳两地居民双向奔赴持续升温

以横琴口岸为连接点,琴澳两地距离被不断缩短。不久前,澳门轻轨“横琴线”正式通车,居民旅客可经此前往澳门国际机场、氹仔码头,以及妈阁庙等多个澳门核心区域,琴澳“硬联通”不断升级。此外,横琴口岸客货车联合一站式车道、随车人员验放厅的开通启用,让更多澳门居民在横琴享受同城化的生活环境。

过去一年,合作区成为国内首个实施分线管理政策的特殊区域,琴澳一体化迈出关键一步。如今,“一线”免(保)税、“二线”出口退税等政策正充分释放红利。

广药(珠海横琴)医药进出口有限公司财务负责人张美英分享道:“我们在电子税务局中操作了退税的相关流程,不需要提供任何纸质资料,整个流程只花了5分钟,非常方便快捷,很快我们就收到了退税款,大大提升了我们资金的使用率。”

横琴口岸客货车查验通道。
横琴口岸客货车查验通道。

分线管理政策实施以来,合作区“一线”“二线”人、车、货物通行顺畅有序,经横琴口岸出入境旅客日均6.2万人次,车辆约6700辆次,“二线”各通道出区车辆日均5.3万辆次。合作区免税进口主体数量达99户,超3000名澳门居民申请适用允许携带相关动植物产品进入合作区政策,累计预约登记携带相关动植物产品超7000次

新的一年,合作区将进一步围绕产业发展、民生融合、海关监管、税制一体化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存在的堵点、痛点、难点问题,充分研究结合内地、澳门乃至国际最先进规则做法,大胆探索、敢于创新,不断破解规则制度衔接壁垒,真正将“两制之利”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

家园新貌

美好生活向“新”进阶

“我在这里非常幸福,对比澳门的房子,我在澳门新街坊只需要不到一半的价钱,可以从两房无阳台变成三房有阳台,而且整个生活空间和幸福感都大大提升。”今年春节,澳门居民黄滋才与家人们在横琴“澳门新街坊”的新家里一起度过。

“澳门新街坊有衔接澳门制度的濠江学校和卫生站,还有长者服务中心和家庭服务中心,充分考虑到小孩和长辈的需求,为澳门居民在横琴生活打造全方位趋同澳门的服务。”黄滋才高兴地分享“双城生活”。

横琴澳门新街坊。
横琴澳门新街坊。

放眼横琴全岛,濠江中学附属横琴学校迎来256名澳门新生,引入了澳门的办学理念,丰富合作区教育选择。首批296种澳门药品获批在合作区指定医疗机构使用,一盒盒澳门药品从澳门跨境来到横琴,经过贴标赋码后就上架了“澳门新街坊”卫生站,趋同澳门居民的用药习惯。推动内地与澳门共推通讯优惠套餐,琴澳间手机长途和跨境漫游费大幅降低……

一个个“小切口”场景不断涌现,切实增加琴澳居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开启新程,合作区将紧扣“澳门+横琴”的战略定位,持续发力深化构建琴澳一体化民生服务体系,逐步推动“澳门新街坊”项目落地实施的各项趋同澳门标准试点政策覆盖合作区全域。例如,以澳门新街坊民生驿站打造合作区“1+N”社会民生服务体系,标准化试点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琴澳品牌”;加快优质公办高中、合作区气膜体育馆等项目建设,推进十五运会场馆改造项目竣工验收……

一系列惠民举措,将“持续完善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体系,打造优质生活环境,为澳门同胞在此生活、就业、创业提供便利”,力争实现合作区从“宜居宜业”到“乐居乐业”,成为澳门居民人人向往的“桃花源”。

潮头逐浪勇击桨,无边胜景在前方。

琴澳愈加深入的交融正是“一国两制”在新时代新征程上的生动书写,而“产业向新”“民生向融”正成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密码所在。

编辑:卢伟 责任编辑:谢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