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港的“朋友圈”更大了。厦门港口管理部门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截至今年6月底,厦门港集装箱班轮航线达178条(其中外贸航线136条),航线数量创历史新高,通达全球54个国家和地区的152个港口。
繁忙的码头上,龙门吊、桥吊等大型设备迎送着来自世界各地的集装箱。这些设备顺畅运行的背后,是码头维修人员的默默守护。随着厦门智慧港口建设的推进,部分桥吊、龙门吊司机可以在室内驾驶舱远程操控设备,但维修人员仍然坚守在码头上。无论严寒酷暑、风雨交加,他们在龙门吊、桥吊之间穿梭,确保设备的健康运行,被称为“码头医生”。
今天,我们跟随记者走进厦门港RCEP航线、对台航线以及“丝路海运”航线的主力运营码头之一——厦门海天码头,看看“码头医生”是如何“出诊”的。
出诊
全副武装徒手攀爬钢铁巨人
走过悬空台阶如履平地
吕阳波,是一名拥有11年“出诊”经验的“码头医生”,专门负责龙门吊的维修和保养。龙门吊即集装箱门式起重机,高达二十多米,重约130吨,是码头上的钢铁巨人,为它做“体检”和“保养”绝非易事。
尽管天气炎热,吕阳波仍全副武装:蓝色长袖工作服、黑色鞋子、黄色安全帽、白色帆布手套,还有装满各种维修工具的工具包。他说,如果遇到特定项目还得带更多专用工具,总重量差不多10公斤。
准备就绪后,吕阳波与组员进入港区。眼前车来船往,耳边是此起彼伏的船舶汽笛声,一片繁忙景象。他们走到一个25米高的龙门吊前停下,准备登上龙门吊小车顶平台对设备进行养护。记者看到,这里有一个垂直于地面的铁制爬梯,吕阳波背着工具包徒手攀爬,动作利落。记者紧随其后,手指被横梁棱角硌得生疼,速度也慢了许多。
攀过爬梯,还要走一段悬空台阶,每层有二十多个台阶且十分狭窄,只能一人通过。悬空感让记者十分紧张,而吕阳波却如履平地。他说,有时候一天要来回走十几趟,习惯了。
体检
设备不说话也能“望闻问切”
听辨“噪音”作为诊断依据
当天“出诊”,吕阳波不是去“看病”的,而是给龙门吊做“体检”。“我们要主动上门,不能等设备出现故障再去维修,否则会耽误作业,影响生产效率。”他强调,设备和人一样,体检能及早发现隐患“治未病”,确保码头装卸运输工作顺畅、高效。
面对不会说话的龙门吊,“码头医生”同样通过“望闻问切”进行“诊断”。在龙门吊最上方的小车顶平台上,吕阳波仔细巡检了一圈,检查钢丝绳是否磨损、防压滑轮润滑情况是否良好,并凭经验检查了起升刹车。
“望”过之后,便是“闻”。螺丝刀等维修工具,在“码头医生”手中就是“听诊器”。吕阳波说,机器设备发出的声音对别人来说是噪音,但在他耳中却是重要的诊断依据。他借助螺丝刀等工具听设备内部的声音,以判断其运行状态是否正常。
“问”,则是通过询问设备的操作员,了解操作环节中遇到的具体问题。
急救
遇到“疑难杂症”
奔波十几趟是常事
刚刚检查完小车平台,吕阳波便接到了紧急支援请求:大车出现故障,需要立即“救治”。凭借丰富的经验,他初步判断是电气房接触器出现了问题,整理好工具回到地面,他立即赶往电气房。
如果说,电路如同设备的“血脉经络”,那么电气房就是整个系统的“大脑”。“所有的电气元件指令都从这里发出,一旦出现故障,整个机器都将陷入瘫痪。”吕阳波仔细检查了一遍电气房的设备,经过测试确认了最初的判断。他迅速更换了损坏的部件,故障排除,机器随即恢复正常运行。
“遇到复杂难解的故障,来回奔波十几趟是常有的事。”吕阳波说。不同类型的故障有不同的解决方案,从普通的维保定检,到小修、中修、大修,在遇到频繁重复的故障时,“码头医生”们还要进行“会诊”,共同制定解决方案。
酷暑时节,烈日炙烤着集装箱码头。运转中的大型机械表面温度极高,与这些烫手的大家伙“亲密接触”,吕阳波的衣服很快就被汗水湿透。“很正常,湿了的衣服被太阳晒干,然后又湿透,一天基本上要换两套衣服,早上一套,下午一套。”他一边说,一边低头专注维修,手上没停,汗水流到眼睛也顾不上擦一下。
记者手记
参与89项技术改造 累计节省近580万元
海天码头是全省单体体量最大的集装箱码头,去年集装箱吞吐量超270万标箱。由100多名“码头医生”组成的队伍,肩负着总价值16.2亿元设备的维修保养工作,吕阳波便是这支队伍中的一员。
他利用业余时间跟随老师傅学习,出师后不断总结实践经验。11年来,他不断优化设备维修维保工艺,积极参与港口设备的改造升级工作,有效解决了旧系统频繁故障、碳排放过多及防摇系统易损等问题。据统计,他主持参与的89项技术改造项目,累计为港口节省了近580万元的维修费用。
站在二十多米高的龙门吊前,吕阳波的身影显得渺小,但正是有了这些不畏艰难、无私奉献的“码头医生”,厦门港才能保持高效运转,为加快建设厦门东南航运中心增添动力。
厦门港的“朋友圈”更大了。厦门港口管理部门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截至今年6月底,厦门港集装箱班轮航线达178条(其中外贸航线136条),航线数量创历史新高,通达全球54个国家和地区的152个港口。
繁忙的码头上,龙门吊、桥吊等大型设备迎送着来自世界各地的集装箱。这些设备顺畅运行的背后,是码头维修人员的默默守护。随着厦门智慧港口建设的推进,部分桥吊、龙门吊司机可以在室内驾驶舱远程操控设备,但维修人员仍然坚守在码头上。无论严寒酷暑、风雨交加,他们在龙门吊、桥吊之间穿梭,确保设备的健康运行,被称为“码头医生”。
今天,我们跟随记者走进厦门港RCEP航线、对台航线以及“丝路海运”航线的主力运营码头之一——厦门海天码头,看看“码头医生”是如何“出诊”的。
出诊
全副武装徒手攀爬钢铁巨人
走过悬空台阶如履平地
吕阳波,是一名拥有11年“出诊”经验的“码头医生”,专门负责龙门吊的维修和保养。龙门吊即集装箱门式起重机,高达二十多米,重约130吨,是码头上的钢铁巨人,为它做“体检”和“保养”绝非易事。
尽管天气炎热,吕阳波仍全副武装:蓝色长袖工作服、黑色鞋子、黄色安全帽、白色帆布手套,还有装满各种维修工具的工具包。他说,如果遇到特定项目还得带更多专用工具,总重量差不多10公斤。
准备就绪后,吕阳波与组员进入港区。眼前车来船往,耳边是此起彼伏的船舶汽笛声,一片繁忙景象。他们走到一个25米高的龙门吊前停下,准备登上龙门吊小车顶平台对设备进行养护。记者看到,这里有一个垂直于地面的铁制爬梯,吕阳波背着工具包徒手攀爬,动作利落。记者紧随其后,手指被横梁棱角硌得生疼,速度也慢了许多。
攀过爬梯,还要走一段悬空台阶,每层有二十多个台阶且十分狭窄,只能一人通过。悬空感让记者十分紧张,而吕阳波却如履平地。他说,有时候一天要来回走十几趟,习惯了。
体检
设备不说话也能“望闻问切”
听辨“噪音”作为诊断依据
当天“出诊”,吕阳波不是去“看病”的,而是给龙门吊做“体检”。“我们要主动上门,不能等设备出现故障再去维修,否则会耽误作业,影响生产效率。”他强调,设备和人一样,体检能及早发现隐患“治未病”,确保码头装卸运输工作顺畅、高效。
面对不会说话的龙门吊,“码头医生”同样通过“望闻问切”进行“诊断”。在龙门吊最上方的小车顶平台上,吕阳波仔细巡检了一圈,检查钢丝绳是否磨损、防压滑轮润滑情况是否良好,并凭经验检查了起升刹车。
“望”过之后,便是“闻”。螺丝刀等维修工具,在“码头医生”手中就是“听诊器”。吕阳波说,机器设备发出的声音对别人来说是噪音,但在他耳中却是重要的诊断依据。他借助螺丝刀等工具听设备内部的声音,以判断其运行状态是否正常。
“问”,则是通过询问设备的操作员,了解操作环节中遇到的具体问题。
急救
遇到“疑难杂症”
奔波十几趟是常事
刚刚检查完小车平台,吕阳波便接到了紧急支援请求:大车出现故障,需要立即“救治”。凭借丰富的经验,他初步判断是电气房接触器出现了问题,整理好工具回到地面,他立即赶往电气房。
如果说,电路如同设备的“血脉经络”,那么电气房就是整个系统的“大脑”。“所有的电气元件指令都从这里发出,一旦出现故障,整个机器都将陷入瘫痪。”吕阳波仔细检查了一遍电气房的设备,经过测试确认了最初的判断。他迅速更换了损坏的部件,故障排除,机器随即恢复正常运行。
“遇到复杂难解的故障,来回奔波十几趟是常有的事。”吕阳波说。不同类型的故障有不同的解决方案,从普通的维保定检,到小修、中修、大修,在遇到频繁重复的故障时,“码头医生”们还要进行“会诊”,共同制定解决方案。
酷暑时节,烈日炙烤着集装箱码头。运转中的大型机械表面温度极高,与这些烫手的大家伙“亲密接触”,吕阳波的衣服很快就被汗水湿透。“很正常,湿了的衣服被太阳晒干,然后又湿透,一天基本上要换两套衣服,早上一套,下午一套。”他一边说,一边低头专注维修,手上没停,汗水流到眼睛也顾不上擦一下。
记者手记
参与89项技术改造 累计节省近580万元
海天码头是全省单体体量最大的集装箱码头,去年集装箱吞吐量超270万标箱。由100多名“码头医生”组成的队伍,肩负着总价值16.2亿元设备的维修保养工作,吕阳波便是这支队伍中的一员。
他利用业余时间跟随老师傅学习,出师后不断总结实践经验。11年来,他不断优化设备维修维保工艺,积极参与港口设备的改造升级工作,有效解决了旧系统频繁故障、碳排放过多及防摇系统易损等问题。据统计,他主持参与的89项技术改造项目,累计为港口节省了近580万元的维修费用。
站在二十多米高的龙门吊前,吕阳波的身影显得渺小,但正是有了这些不畏艰难、无私奉献的“码头医生”,厦门港才能保持高效运转,为加快建设厦门东南航运中心增添动力。
-我已经到底线啦-
暂时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