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0日,广东省人民检察院发布海洋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公益诉讼典型案例。南都记者从中获悉,李某等8人非法占用珠海淇澳岛海岸线国有土地,搭建缯棚及烧烤、餐饮、捕鱼等设施,污染近岸海域水体,威胁中华白海豚的生存环境。对此,检方立案调查,并推动拆除缯棚等设施,恢复原貌。
据介绍,国家一级保护水生动物中华白海豚被称为“海上大熊猫”,是海洋近岸生态系统的旗舰物种和指示物种,在全世界仅存6000头左右。广东珠江口中华白海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我国中华白海豚分布最密集、数量最多的区域。该保护区基地就位于珠江口伶仃洋上与香港、澳门隔海相望的淇澳岛上,省级红树林湿地自然保护区也位于这里。
近年来,李某等8人非法占用淇澳岛海岸线8410平方米国有土地,搭建了8处缯棚及烧烤、餐饮、捕鱼等设施,经营餐饮、烧烤产生的垃圾随意丢弃在岸滩,生活污水直排入海,破坏海岛自然岸线,污染近岸海域水体,威胁对开海域中华白海豚的生存环境。
2022年2月,珠海市人民检察院(以下简称“珠海市院”)利用“珠海数字检察卫星遥感法律监督模型”系统,在线排查公益诉讼案件线索,发现淇澳岛海岸沿线新增了不少建(构)筑物。经调查核实,查明李某等8人违反规定,占用岸线土地非法搭建缯棚等设施,损害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于2022年3月11日决定立案。
随后,珠海市院与辖区管委会、镇政府、自然资源、海洋综合执法等部门就有关问题进行诉前磋商,形成一致意见,由镇政府牵头,会同自然资源、海洋综合执法等部门启动联合执法工作。
2022年4月18日,珠海市院向有关部门发出检察建议,督促依法履行各自职责,对淇澳岛海岸线非法搭建的8处缯棚等建(构)筑物和烧烤、餐饮等附属设施进行清理拆除,恢复海岛岸线原貌,并建议加强日常巡查执法。有关部门收到检察建议后,在两个月时间内完成全部清拆工作。
南都记者了解到,自2021年以来,全省检察机关共立案办理海洋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公益诉讼案件1038件,通过发出检察建议、开展磋商等方式推动有关行政机关积极履职674件,行政机关回复整改率99.9%,发出民事公益诉讼诉前公告204件,对于诉前无法解决的公益损害问题,坚持以“诉”的确认体现司法价值引领,向法院提起公益诉讼134件,诉请海洋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并获得法院裁判支持3200余万元,督促清理固体废物1万余吨,涉及海域面积约28万亩。
7月10日,广东省人民检察院发布海洋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公益诉讼典型案例。南都记者从中获悉,李某等8人非法占用珠海淇澳岛海岸线国有土地,搭建缯棚及烧烤、餐饮、捕鱼等设施,污染近岸海域水体,威胁中华白海豚的生存环境。对此,检方立案调查,并推动拆除缯棚等设施,恢复原貌。
据介绍,国家一级保护水生动物中华白海豚被称为“海上大熊猫”,是海洋近岸生态系统的旗舰物种和指示物种,在全世界仅存6000头左右。广东珠江口中华白海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我国中华白海豚分布最密集、数量最多的区域。该保护区基地就位于珠江口伶仃洋上与香港、澳门隔海相望的淇澳岛上,省级红树林湿地自然保护区也位于这里。
近年来,李某等8人非法占用淇澳岛海岸线8410平方米国有土地,搭建了8处缯棚及烧烤、餐饮、捕鱼等设施,经营餐饮、烧烤产生的垃圾随意丢弃在岸滩,生活污水直排入海,破坏海岛自然岸线,污染近岸海域水体,威胁对开海域中华白海豚的生存环境。
2022年2月,珠海市人民检察院(以下简称“珠海市院”)利用“珠海数字检察卫星遥感法律监督模型”系统,在线排查公益诉讼案件线索,发现淇澳岛海岸沿线新增了不少建(构)筑物。经调查核实,查明李某等8人违反规定,占用岸线土地非法搭建缯棚等设施,损害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于2022年3月11日决定立案。
随后,珠海市院与辖区管委会、镇政府、自然资源、海洋综合执法等部门就有关问题进行诉前磋商,形成一致意见,由镇政府牵头,会同自然资源、海洋综合执法等部门启动联合执法工作。
2022年4月18日,珠海市院向有关部门发出检察建议,督促依法履行各自职责,对淇澳岛海岸线非法搭建的8处缯棚等建(构)筑物和烧烤、餐饮等附属设施进行清理拆除,恢复海岛岸线原貌,并建议加强日常巡查执法。有关部门收到检察建议后,在两个月时间内完成全部清拆工作。
南都记者了解到,自2021年以来,全省检察机关共立案办理海洋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公益诉讼案件1038件,通过发出检察建议、开展磋商等方式推动有关行政机关积极履职674件,行政机关回复整改率99.9%,发出民事公益诉讼诉前公告204件,对于诉前无法解决的公益损害问题,坚持以“诉”的确认体现司法价值引领,向法院提起公益诉讼134件,诉请海洋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并获得法院裁判支持3200余万元,督促清理固体废物1万余吨,涉及海域面积约28万亩。
-我已经到底线啦-
暂时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