湾韵丨悦读(2024年6月21日)

古道文脉藏春秋

——读聂作平《山河做证:古道上的中国文脉》

□ 李 钊

“万物有所生,而独知守其根”。千百年来,一代代诗人和作家行走于山河之间,用诗词和华章在人类发展的历史长轴上,写就光芒万丈的壮丽篇章,使千里江山放射出万古不灭的奇光异彩,让中国文脉流畅地倾泻于九州大地,融汇成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血脉。作家聂作平所著的《山河做证:古道上的中国文脉》是一部人文地理随笔集,作者一头扎进五千年中华历史中,跋涉于山河古道间,通过对历史现场的实地寻访,将杜甫、柳宗元、李商隐、苏轼等人的心路历程和一生经历,放置于时代背景下重新认识,呈现出物理世界之外更广袤的精神世界,揭开更为深远悠长且绵延不绝的中华文脉。

无论古今与中外,不谈主动或被迫,作家常于身体和精神的跨山越河中,探寻着千百年来高歌者、失意者、孤独者的心灵,追索五千年中华文脉的形成,创作出无数文学性和思想性兼备的佳作。贬谪是古代知识分子的一种特殊存在形态, 唐宋时代文人遭遇贬谪的现象十分普遍, 但贬谪文人在此期间创作的文学作品却是光彩照人的。杜甫忧国忧民的作品和沉郁顿挫的诗风并非凭空而来,作者沿着开封城外一座破烂不堪的古吹台留下的隐秘线索,追随杜甫的足迹从西安、天水到成都,兵荒马乱的时局、颠沛流离的命运,以及理想和现实的割裂,在从南到北的流亡过程中交错和重叠,使他的思想与情感发生了巨变,真切地感受到民间的疾苦与命运的残酷,进而造就其诗歌中的深厚思想和广阔境界。再如李商隐,贬谪过程中,他为重返长安,“回到那座熙熙攘攘的名利之都”,不惜多次写诗表达对高官的羡慕和赞美,更希望如今出没于天子周遭的故人拉自己一把,可一直未能如愿。直到从陕入蜀,饱经生活波折的他,方寻到自己心灵的归途,以一首首沉郁顿挫的诗歌,与杜甫成为隔代知己,也让其闪耀在历史的天空里。万千河山、条条古道,一代代文人行走过的道路,构筑起他们的精神世界,汇聚成绵延五千年的中国文脉。

湮没的古道、尘封的遗迹、漫野的生机,走进被时间定格的一幕幕幽微的历史场景之中,与古人进行精神对话,既能回望古代文人跋涉人生求索理想的过往,也可在寄情抒怀的华章中拷问自己的心灵。孤独是伟大而神圣的,这种心态是古代文人摆脱不了的精神困境,也是文人独立不倚的精神品格的写照。柳宗元从冠盖满京华的长安被贬谪到山遥水远的永州,始终无法摆脱无边无际的千万孤独,直到他放下对重返朝堂的坚持,在柳州刺史任上推行新政,革旧立新,尽最大可能造福当地民众,深受老百姓的爱戴,这一刻他终于不再孤独。幸与不幸是相对的,流贬柳州是柳宗元的不幸,却是柳州天大的幸事,可当他过世后,柳州吏民为他修建柳侯祠,这对古代文人而言,又何尝不是一件幸事呢?

苏东坡的一世起伏辗转、羁旅行走,造就了笑对人生百态的苏东坡,也让他渐渐看懂了人生这条悠长的路途。他的笔下不谈敏感政事,只书风景旖旎,观百姓疾苦,他在杭州任地方官期间,清理西湖淤泥,修建苏堤,向朝廷申请减免百姓赋税,推广高效的种植方法,造福当地百姓;他在黄州、惠州、儋州生活期间,以“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超然心态,开荒耕地,自给自足,发明东坡肉、烤羊脊等美食,在狭小有限的空间里,感受着生命的小小幸福。他们是不幸的,也是幸运的,面对人生逆旅时,他们没有选择消极沉沦,而是用积极向上的言与行,让中国文人所秉持的优秀品质,矗立在人心之中。

古道文脉藏着春秋,也藏着当下和未来。当历史的灯火照耀当代,透过这部充满深刻思考和人性关怀的作品,我们或许可以明了,当我们陷入生活的沼泽,只要保持坚韧不拔的精神、追求自己心中的理想,一定可以超脱所有的困境,用内心的光亮照亮生活的道路与坎坷。

如何修炼“中国胃”

——读《君幸食:一场贯穿古今的中餐盛宴》

□ 林 颐

扶霞·邓洛普,一个热爱中国饮食的英国人。

曾经,扶霞也鄙夷“中国人啥都吃!”那是20世纪90年代,扶霞来中国留学之际但很快扶霞的胃就被中国美食征服了,她甚至报考了烹饪学校,接受了中餐厨师培训。

中国读者对于扶霞的认识,大多开始于《鱼翅与花椒》。那是一本相当可爱的书,记录了一个英国姑娘用嘴和舌头获得的关于中国味道的切身感受。一个原本对中国饮食抱有偏见的外国人,逐渐转化成了中国饮食的“推广大使”,扶霞不断写文章,陆续出版《鱼翅与花椒》《寻味东西》等多部中国饮食书籍,这部《君幸食:一场贯穿古今的中餐盛宴》是她的新作。

相比《鱼翅与花椒》,《君幸食:一场贯穿古今的中餐盛宴》讲“吃”的直观感受少了,而描述“怎样吃”的内容增加了,也就是说,它有很多谈论历史文化的内容。这是自然而然的发展过程。初接触新事物之时,我们总是注重感官体验,而当我们发生兴趣继而产生热情后,往往忍不住想要研究“为什么”“到底是怎样的”这类更深层的问题,进入这个事物的内部,花时间去理解它所内涵的文化价值和意义。扶霞的写作,就体现了这个过程的衍变。

就“吃”而言,感官体验始终是重要的。扶霞很会写吃。“笃、笃、笃,菜刀在砧板上翻飞,鸭子先被对半分开,接着连骨带肉地被切成整齐的肉块。”寥寥数语,就能勾画场景,让人垂涎欲滴。“一条五花肉,肉皮被烤得金黄酥脆,鼓起可爱的泡泡”,“表面烤出铜光的整鸡在顶灯的照耀下熠熠生辉”,“烤鸭喜气洋洋地斜挂着,表皮微微褶皱,光亮如漆”……不是资深吃货,不是饕餮客,很难有那么细致的描摹啊!

经过了三十多年,扶霞对于中国饮食的喜爱和认识,已经不再局限于这些与“外国胃”几乎没什么壁垒、看上去就好吃的食物了,扶霞的兴趣现在转向了更加具有“中国特色”的食物,并且乐于从中挖掘中国饮食的更多乐趣和文化内涵。

扶霞说:“粥,是中国人的终极心灵食物……”她引用陆游的诗句:“世人个个学长年,不悟长年在目前。我得宛丘平易法,只将食粥致神仙。”煮粥得小火慢煨,需要很长时间。由此引出了“煲电话粥”的现代说法。像这类饮食诠释,就完全是中式的,外国没有的。

说“宋嫂鱼羹”,就强调“羹”最能说明中餐烹饪的历史和特色。《礼记·内则》里说:“羹食,自诸侯以下至于庶人无等。”中国人喜欢将各种食材搭配在一起,用对比鲜明的食物创造出一种近乎魔法的和谐。对于中餐的“食疗”效果,扶霞也略知一二,她用苦瓜排骨汤对付“上火”,医好了眼睛的疼痛发炎,让外国医生大为惊奇。她赞叹中国烹饪的刀工,“菜肴切割,是艺术,是手工艺。”她能够把蒸菜区分为粉蒸、清蒸、旱蒸、烧蒸、炸蒸、膏蒸、瓤蒸,还有“扣”,将食材装入碗中,蒸熟后倒扣在碗中……恐怕我们不少中国人自己都很难搞懂这些名堂啊。

饮食,是人类最容易沟通交流的媒介,但人们也容易因此保持顽固的立场。扶霞致力于消除外国人对中国饮食的偏见。她认为中国饮食很健康,比如,中国人普遍爱吃绿叶菜,深谙烹菜之道,这是西方人望尘莫及的。中国各具地方特色的豆腐美食,让人叹为观止,中国人竟然还能把海蜇皮这种看上去没法处理的东西弄得口感爽脆,让她也学会了用冷静、平和的眼光来看待哪怕只有一丁点可食用潜力的东西。中餐食材的搭配,中国美食的创造性,体现了饮食的多样性和可持续的食物体系的更多可能。

扶霞说,如果不感受安静、平和、清淡的乐趣,只有酸甜苦辣这些重味的刺激,是无法充分领略中国美食的魅力的。她说她意识到自己已经变成“中国舌头”的那一刻,是发现自己逐渐爱上了白粥和水煮白菜,和对糖醋鱼、麻婆豆腐一样喜欢,这才是她心中真正“中国化”的表现。让我们恭喜扶霞,她真正修炼出了“中国胃”,懂得了中国饮食,也可以说,懂得了中国文化的精髓——淡味,是真味。

脚的流浪与手的书写

——读艾芜《南行记》

□ 王建华

1925年夏天,成都省立第一师范学校肄业学生汤道耕只身南行,从成都出发,在云南和缅甸等地山野间“穷游”。六年间,赤脚走过的地方,双眼看到的人和事,被他用笔写出,这就是他的处女作也是成名作——短篇小说集《南行记》。

今年是汤道耕(笔名艾芜)诞辰一百二十周年。我用一天时间读完了《南行记》,这一天,也就装下了他六年的流离漂泊和八千里的光脚板流浪。可是,一天时间,又怎么装得下这段遥远的苦旅、这般厚重的文化?

就是这样一场苦旅,艾芜却用平实朴素的笔调,写出了底层人民的艰辛悲惨、质朴淳厚,写出了边地的神秘、异域的风情。这个一边用脚流浪,一边用手书写的青年,人生经历那样崎岖坎坷,文字却又那样富有人情味。

《人生哲学的一课》无疑让身处盛世的人们惊讶、愤怒、思索……小说中,被饥饿威逼着的“我”,被迫在黄包车夫、脚夫、小贩、小伙计间讨价还价,只为卖掉身上唯一一双草鞋,以便暂时填饱肚子。然而,拉黄包车需要铺保,当机器厂学徒需要保证金,至于做厨子,更要半夜起来侍候太太老爷……“我”懊丧、愤怒,只得又走进春城的瑟瑟秋风里。这“人生哲学的一课”,简直就是那个时代的一个缩影,让人不得不思考感叹新旧社会的巨大差距。

《山峡中》的“我”与偷盗团伙蜷缩在荒野破庙里,像是被世界抛却了,又像是被世界围困着。本是一群本领各异的劳动者,却成了铤而走险的盗窃者;本应是善良淳朴的乡民,却成了害死同伴的凶徒。“我”看不下去,决意离开。不料,一觉醒来,老头子、夜白飞、鬼冬哥、夜猫子等一干人竟全都不见了,只有灰堆、木人儿和三块银圆,真切地呈现在面前,使“我”疑心身处梦中。这离奇的遭遇,让“我”心头升起的除了遐思和怅惘,或许也有淡淡的希望。

而《松岭上》更像一个荒诞不经的梦。“我”没想到,日日陪伴身旁的卖货老头,竟是他人口中的“老妖怪”“老魔鬼”,有着不堪的过往。但那白花花的须发,在黑郁郁的松林中,又显得那样静穆和蔼。

不论是《山峡中》里的群盗,还是《松岭上》里的孤老,无不揭露了旧社会把人变成鬼的罪恶。而《洋官与鸡》中洋官野蛮占地、拆房,《我诅咒你那么一笑》中“英国绅士”侮辱女性,更说明类似的压迫侵害在南行路上屡见不鲜。读完全书,我沉思良久,终于明白了为什么艾芜笔下的南国异域,就连山风松涛都在凌厉怒吼。

这样的流浪,哭中带着笑,悲愤中蕴含着希望,艰苦中夹杂着浪漫。艾芜像一个南征的将帅,以笔为枪,横槊赋诗,将南国风情一一勾勒,将家国传奇一一书写。这种饱含情感的书写,让流浪也变得诗意伟大起来。这大概就是《南行记》的最大意义:这一切,由艾芜来到、看见并说出。因此,相比如今匆匆赶赴一地,匆匆打卡,匆匆拍照,匆匆离开的旅行,我更欣赏艾芜的赤脚流浪和如椽书写。不,不只是欣赏,是直叫人心驰神往。

关于路和书的关系,自古就有很多阐述。古人常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今人也道“路,就是书”。宋代朱熹谓读书有三到:心到、眼到、口到。在那个动荡的年代,艾芜无法安坐阅读,他只能用“脚到”孤独而艰难地对读书作着自己的诠释,一如他在《南行记》后记所说:“我始终以为南行是我的大学……”

或许,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我要去流浪”的隐秘梦想,只是现实将我们紧紧捆缚。一方面,我们希望像艾芜那样,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另一方面,我们又贪恋安稳舒适的生活。所以,在莽莽丛林和葳蕤庭院间、在忍饥挨饿和暖衣饱食间、在日晒雨淋和养尊处优间,我们总是患得患失,不敢迈出脚步。相比之下,艾芜的义无反顾真是既让我们羡慕,又让我们汗颜。

如今,盛世繁华,交通便捷,当我们坐着飞机、高铁、汽车周游世界的时候,脑海里兴许会浮现出一个孤独而坚定的南行背影,他用脚的流浪和手的书写铸成一座丰碑,提醒着我们始终不要忘记路和书的关系。

在文字里栖心

□ 董国宾

在人生的滩涂上,我有时会忙乱地四处奔波,礁石的棱角像个锤子,砸疼了我的脚。终于有一天,我安分地走进了博大的书籍里。

天空收起了翅膀,黑漆漆的夜将人们送进梦乡。人们在甜美的梦里自由地往前走,或在酣眠中回味着美好和幸福。这样宁静的夜里,昏黄的灯光下,我捧起了张抗抗的书。一篇精美的散文《向日葵》,走进了我心灵的浅滩。《向日葵》里说:“太阳西下,阳光已在公路的西侧停留了整整一个下午,它给了那一大片向日葵足够的时间改换方向,如果向日葵确实有围着太阳旋转的天性,应该是完全来得及付诸行动的。”这段话像个小拳头,敲打着我的小脑瓜,我一下子似乎明白了许多。

无边的夜色下,我的思想在书海里穿行,心像栖在青草地,时光也变得柔软起来。谧静的夜里,毕淑敏的美文《造心》,迅速攫住了我的目光,里面的每个字似乎都跳起来。“优美的心,不必华丽,但必须坚固。”我在这文字的芳草地上大口呼吸清新的空气,焦渴的心像滚落在花丛中。我一步一步走进《造心》深邃的思想里,“造心”就是提升自己的道德水准和素养,一点点集聚在苦难中前行的毅力和勇气,并坚固善待他人的仁慈之心和豁达心态。品读毕淑敏的这篇美文,我患得患失的心豁朗起来,仿佛走进一片开阔和宽松,漆黑的夜也像闪过一道光。

在文字的绿茵上大步往前走,在季羡林先生《听雨》里,我听到了季羡林先生不一样的心跳和境界。听雨本寻常,季先生却写得质朴自然,生动入心,读着读着便走进了美里,心也跟着飞到一个高度。“静静地坐在那里,听到头顶上的雨滴声。”季先生在“滴答”的雨声里,听出了“金声玉振”“黄钟大吕”,听出了“大珠小珠落玉盘”,还听出了“如弹素琴”“如舞霹雳”“如兔起鹘落”。最后,季先生终于发出埋在心底的声音:“在大大小小高高低低,有的方正有的歪斜的麦田里,每一个叶片都仿佛张开了小嘴,尽情地吮吸着甜甜的雨滴。”季先生时刻牵念耕作的农民和赖以生存的土地,用优美的文字,在一场平凡的听雨经历中,道出了人生的境界。安静的时光里,读国学大师季羡林先生饱含人文关怀的《听雨》,让我立刻把心静下来,远离尘嚣和浮躁,走向沉实和美好。

岁月像旷野一样敞开,流淌的文字如一条清澈的河,让我枯寂的心灵飞溅出生命的浪花和激情。我在书海里捡拾贝壳,在一篇又一篇美文里采摘花朵,当读到吴昆的《大一号与小一号的智慧》时,我又一次震动了。这篇哲理美文,简短的文字穿透生活,在你我他的小经营中,捧出思想的高度和智慧。卷饼摊摊主把卷饼做得大一点,奶茶店店主将奶茶杯变得小一点,“大一号或小一号,看似不起眼,却蕴藏着大智慧。”这智慧里,小本经营的卷饼摊摊主和奶茶店店主,通过细致观察和思考,从百姓实际需求出发,为奔忙的人们节省了一点时间和开支,也因此赢得了顾客的青睐,生意异常火爆。《大一号与小一号的智慧》中,事虽小,但在博大的人文思索中,让我思想洞开。在一点一滴的小日子里,我们只要有爱,都是一片绿茵,都可生长美的花朵。

在时光的河上泛舟,在阅读的青草滩上成长,心博大而温软,岁月静好而安适。

旧书重读

□ 黎 洁

旧书是过去时代的忠实记录,字里行间或隐或现地弥漫着某个时代独特的味道。旧书已泛黄,散发着古朴遥远的气息,甚至线装脱散,或封面撕毁,页码残缺,但每一本旧书都诉说着一个美丽的故事,一段不寻常的经历。

我时常由一本旧书,联想到遥远的村庄、童年的伙伴以及故乡的狗尾草。也时常由旧书里的人和事,联想到自己艰难的求学、仓促的青春以极苦涩的恋情。那本来模糊的记忆,会突然之间以及其鲜明的形象在脑中浮现。

有一些旧书,翻阅过程就仿佛是做着一场清梦。这样的书,如路遥的《平凡的世界》和汪国真的诗集,只让人想起一路走过的青葱岁月。它们曾陪伴我度过最为躁动不安的日子,使我难以忘记。遗憾的是,很多年以后,我却再也没有去重读过它们。

重读旧书,是和过去的岁月谈话。淡淡的思绪在曾经忘却的记忆里,找到了一方幽静的港湾。重读旧书的滋味,好比走进一条古老的巷子,我们寻寻觅觅,想从中找回那种旧时光里的脚步,那熟悉的影像,使我们感觉亲切的气息,怀念着流走的光阴之河。重读旧书的滋味,好比再一次重游故地,让人徒然地生出很多感悟,以及深深的眷恋之情。那滋味,又好比遇到了久别的好友,许多祝福的话语,在文字中打成温情的结,让彼此的心跳再一次碰撞。

阅读旧书,还使我远离寂寞,摒弃浮躁,得到一种美的享受。在旧书中,我喜欢读上个世纪80年代出版的《星星》《诗刊》杂志。流沙河、公刘等著名诗人的诗,寥寥数语,短短数行,便把我带入一种美妙的境界,或余音袅袅,或高山流水。

我也喜欢读旧版的明清小说,读梁实秋、林语堂的小品,尤其爱读冰心的散文,细细咀嚼,犹如漫步于青青芳草地,在无言的感怀中享受那一份平淡的宁静。当然,我最喜欢的是唐诗宋词中散发着古远气息的长短句,读他们,有一种经典音乐般的美,如七弦古琴的低低哀诉,如春花月夜的绵绵温柔,如金戈铁马的雄壮,如大漠风沙的豪迈。

虽然旧书有的文字深奥难懂,但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只要反复读,在书读得越来越旧的时候,我们也可以慢慢体会文章真正的思想内涵,把优美的句子、精巧的构思烂熟于心。而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丰富,回过头来再读读自己曾经读过的文章,又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旧书不厌百回读,一本好书,一篇美文,是熠熠发光的明珠,读着它们,梦中也噙香。

封面图:曾遥
编辑:吴颖琼 责任编辑:丹梅
湾韵丨悦读(2024年6月21日)
珠海特区报 2024-06-21 07:36

古道文脉藏春秋

——读聂作平《山河做证:古道上的中国文脉》

□ 李 钊

“万物有所生,而独知守其根”。千百年来,一代代诗人和作家行走于山河之间,用诗词和华章在人类发展的历史长轴上,写就光芒万丈的壮丽篇章,使千里江山放射出万古不灭的奇光异彩,让中国文脉流畅地倾泻于九州大地,融汇成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血脉。作家聂作平所著的《山河做证:古道上的中国文脉》是一部人文地理随笔集,作者一头扎进五千年中华历史中,跋涉于山河古道间,通过对历史现场的实地寻访,将杜甫、柳宗元、李商隐、苏轼等人的心路历程和一生经历,放置于时代背景下重新认识,呈现出物理世界之外更广袤的精神世界,揭开更为深远悠长且绵延不绝的中华文脉。

无论古今与中外,不谈主动或被迫,作家常于身体和精神的跨山越河中,探寻着千百年来高歌者、失意者、孤独者的心灵,追索五千年中华文脉的形成,创作出无数文学性和思想性兼备的佳作。贬谪是古代知识分子的一种特殊存在形态, 唐宋时代文人遭遇贬谪的现象十分普遍, 但贬谪文人在此期间创作的文学作品却是光彩照人的。杜甫忧国忧民的作品和沉郁顿挫的诗风并非凭空而来,作者沿着开封城外一座破烂不堪的古吹台留下的隐秘线索,追随杜甫的足迹从西安、天水到成都,兵荒马乱的时局、颠沛流离的命运,以及理想和现实的割裂,在从南到北的流亡过程中交错和重叠,使他的思想与情感发生了巨变,真切地感受到民间的疾苦与命运的残酷,进而造就其诗歌中的深厚思想和广阔境界。再如李商隐,贬谪过程中,他为重返长安,“回到那座熙熙攘攘的名利之都”,不惜多次写诗表达对高官的羡慕和赞美,更希望如今出没于天子周遭的故人拉自己一把,可一直未能如愿。直到从陕入蜀,饱经生活波折的他,方寻到自己心灵的归途,以一首首沉郁顿挫的诗歌,与杜甫成为隔代知己,也让其闪耀在历史的天空里。万千河山、条条古道,一代代文人行走过的道路,构筑起他们的精神世界,汇聚成绵延五千年的中国文脉。

湮没的古道、尘封的遗迹、漫野的生机,走进被时间定格的一幕幕幽微的历史场景之中,与古人进行精神对话,既能回望古代文人跋涉人生求索理想的过往,也可在寄情抒怀的华章中拷问自己的心灵。孤独是伟大而神圣的,这种心态是古代文人摆脱不了的精神困境,也是文人独立不倚的精神品格的写照。柳宗元从冠盖满京华的长安被贬谪到山遥水远的永州,始终无法摆脱无边无际的千万孤独,直到他放下对重返朝堂的坚持,在柳州刺史任上推行新政,革旧立新,尽最大可能造福当地民众,深受老百姓的爱戴,这一刻他终于不再孤独。幸与不幸是相对的,流贬柳州是柳宗元的不幸,却是柳州天大的幸事,可当他过世后,柳州吏民为他修建柳侯祠,这对古代文人而言,又何尝不是一件幸事呢?

苏东坡的一世起伏辗转、羁旅行走,造就了笑对人生百态的苏东坡,也让他渐渐看懂了人生这条悠长的路途。他的笔下不谈敏感政事,只书风景旖旎,观百姓疾苦,他在杭州任地方官期间,清理西湖淤泥,修建苏堤,向朝廷申请减免百姓赋税,推广高效的种植方法,造福当地百姓;他在黄州、惠州、儋州生活期间,以“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超然心态,开荒耕地,自给自足,发明东坡肉、烤羊脊等美食,在狭小有限的空间里,感受着生命的小小幸福。他们是不幸的,也是幸运的,面对人生逆旅时,他们没有选择消极沉沦,而是用积极向上的言与行,让中国文人所秉持的优秀品质,矗立在人心之中。

古道文脉藏着春秋,也藏着当下和未来。当历史的灯火照耀当代,透过这部充满深刻思考和人性关怀的作品,我们或许可以明了,当我们陷入生活的沼泽,只要保持坚韧不拔的精神、追求自己心中的理想,一定可以超脱所有的困境,用内心的光亮照亮生活的道路与坎坷。

如何修炼“中国胃”

——读《君幸食:一场贯穿古今的中餐盛宴》

□ 林 颐

扶霞·邓洛普,一个热爱中国饮食的英国人。

曾经,扶霞也鄙夷“中国人啥都吃!”那是20世纪90年代,扶霞来中国留学之际但很快扶霞的胃就被中国美食征服了,她甚至报考了烹饪学校,接受了中餐厨师培训。

中国读者对于扶霞的认识,大多开始于《鱼翅与花椒》。那是一本相当可爱的书,记录了一个英国姑娘用嘴和舌头获得的关于中国味道的切身感受。一个原本对中国饮食抱有偏见的外国人,逐渐转化成了中国饮食的“推广大使”,扶霞不断写文章,陆续出版《鱼翅与花椒》《寻味东西》等多部中国饮食书籍,这部《君幸食:一场贯穿古今的中餐盛宴》是她的新作。

相比《鱼翅与花椒》,《君幸食:一场贯穿古今的中餐盛宴》讲“吃”的直观感受少了,而描述“怎样吃”的内容增加了,也就是说,它有很多谈论历史文化的内容。这是自然而然的发展过程。初接触新事物之时,我们总是注重感官体验,而当我们发生兴趣继而产生热情后,往往忍不住想要研究“为什么”“到底是怎样的”这类更深层的问题,进入这个事物的内部,花时间去理解它所内涵的文化价值和意义。扶霞的写作,就体现了这个过程的衍变。

就“吃”而言,感官体验始终是重要的。扶霞很会写吃。“笃、笃、笃,菜刀在砧板上翻飞,鸭子先被对半分开,接着连骨带肉地被切成整齐的肉块。”寥寥数语,就能勾画场景,让人垂涎欲滴。“一条五花肉,肉皮被烤得金黄酥脆,鼓起可爱的泡泡”,“表面烤出铜光的整鸡在顶灯的照耀下熠熠生辉”,“烤鸭喜气洋洋地斜挂着,表皮微微褶皱,光亮如漆”……不是资深吃货,不是饕餮客,很难有那么细致的描摹啊!

经过了三十多年,扶霞对于中国饮食的喜爱和认识,已经不再局限于这些与“外国胃”几乎没什么壁垒、看上去就好吃的食物了,扶霞的兴趣现在转向了更加具有“中国特色”的食物,并且乐于从中挖掘中国饮食的更多乐趣和文化内涵。

扶霞说:“粥,是中国人的终极心灵食物……”她引用陆游的诗句:“世人个个学长年,不悟长年在目前。我得宛丘平易法,只将食粥致神仙。”煮粥得小火慢煨,需要很长时间。由此引出了“煲电话粥”的现代说法。像这类饮食诠释,就完全是中式的,外国没有的。

说“宋嫂鱼羹”,就强调“羹”最能说明中餐烹饪的历史和特色。《礼记·内则》里说:“羹食,自诸侯以下至于庶人无等。”中国人喜欢将各种食材搭配在一起,用对比鲜明的食物创造出一种近乎魔法的和谐。对于中餐的“食疗”效果,扶霞也略知一二,她用苦瓜排骨汤对付“上火”,医好了眼睛的疼痛发炎,让外国医生大为惊奇。她赞叹中国烹饪的刀工,“菜肴切割,是艺术,是手工艺。”她能够把蒸菜区分为粉蒸、清蒸、旱蒸、烧蒸、炸蒸、膏蒸、瓤蒸,还有“扣”,将食材装入碗中,蒸熟后倒扣在碗中……恐怕我们不少中国人自己都很难搞懂这些名堂啊。

饮食,是人类最容易沟通交流的媒介,但人们也容易因此保持顽固的立场。扶霞致力于消除外国人对中国饮食的偏见。她认为中国饮食很健康,比如,中国人普遍爱吃绿叶菜,深谙烹菜之道,这是西方人望尘莫及的。中国各具地方特色的豆腐美食,让人叹为观止,中国人竟然还能把海蜇皮这种看上去没法处理的东西弄得口感爽脆,让她也学会了用冷静、平和的眼光来看待哪怕只有一丁点可食用潜力的东西。中餐食材的搭配,中国美食的创造性,体现了饮食的多样性和可持续的食物体系的更多可能。

扶霞说,如果不感受安静、平和、清淡的乐趣,只有酸甜苦辣这些重味的刺激,是无法充分领略中国美食的魅力的。她说她意识到自己已经变成“中国舌头”的那一刻,是发现自己逐渐爱上了白粥和水煮白菜,和对糖醋鱼、麻婆豆腐一样喜欢,这才是她心中真正“中国化”的表现。让我们恭喜扶霞,她真正修炼出了“中国胃”,懂得了中国饮食,也可以说,懂得了中国文化的精髓——淡味,是真味。

脚的流浪与手的书写

——读艾芜《南行记》

□ 王建华

1925年夏天,成都省立第一师范学校肄业学生汤道耕只身南行,从成都出发,在云南和缅甸等地山野间“穷游”。六年间,赤脚走过的地方,双眼看到的人和事,被他用笔写出,这就是他的处女作也是成名作——短篇小说集《南行记》。

今年是汤道耕(笔名艾芜)诞辰一百二十周年。我用一天时间读完了《南行记》,这一天,也就装下了他六年的流离漂泊和八千里的光脚板流浪。可是,一天时间,又怎么装得下这段遥远的苦旅、这般厚重的文化?

就是这样一场苦旅,艾芜却用平实朴素的笔调,写出了底层人民的艰辛悲惨、质朴淳厚,写出了边地的神秘、异域的风情。这个一边用脚流浪,一边用手书写的青年,人生经历那样崎岖坎坷,文字却又那样富有人情味。

《人生哲学的一课》无疑让身处盛世的人们惊讶、愤怒、思索……小说中,被饥饿威逼着的“我”,被迫在黄包车夫、脚夫、小贩、小伙计间讨价还价,只为卖掉身上唯一一双草鞋,以便暂时填饱肚子。然而,拉黄包车需要铺保,当机器厂学徒需要保证金,至于做厨子,更要半夜起来侍候太太老爷……“我”懊丧、愤怒,只得又走进春城的瑟瑟秋风里。这“人生哲学的一课”,简直就是那个时代的一个缩影,让人不得不思考感叹新旧社会的巨大差距。

《山峡中》的“我”与偷盗团伙蜷缩在荒野破庙里,像是被世界抛却了,又像是被世界围困着。本是一群本领各异的劳动者,却成了铤而走险的盗窃者;本应是善良淳朴的乡民,却成了害死同伴的凶徒。“我”看不下去,决意离开。不料,一觉醒来,老头子、夜白飞、鬼冬哥、夜猫子等一干人竟全都不见了,只有灰堆、木人儿和三块银圆,真切地呈现在面前,使“我”疑心身处梦中。这离奇的遭遇,让“我”心头升起的除了遐思和怅惘,或许也有淡淡的希望。

而《松岭上》更像一个荒诞不经的梦。“我”没想到,日日陪伴身旁的卖货老头,竟是他人口中的“老妖怪”“老魔鬼”,有着不堪的过往。但那白花花的须发,在黑郁郁的松林中,又显得那样静穆和蔼。

不论是《山峡中》里的群盗,还是《松岭上》里的孤老,无不揭露了旧社会把人变成鬼的罪恶。而《洋官与鸡》中洋官野蛮占地、拆房,《我诅咒你那么一笑》中“英国绅士”侮辱女性,更说明类似的压迫侵害在南行路上屡见不鲜。读完全书,我沉思良久,终于明白了为什么艾芜笔下的南国异域,就连山风松涛都在凌厉怒吼。

这样的流浪,哭中带着笑,悲愤中蕴含着希望,艰苦中夹杂着浪漫。艾芜像一个南征的将帅,以笔为枪,横槊赋诗,将南国风情一一勾勒,将家国传奇一一书写。这种饱含情感的书写,让流浪也变得诗意伟大起来。这大概就是《南行记》的最大意义:这一切,由艾芜来到、看见并说出。因此,相比如今匆匆赶赴一地,匆匆打卡,匆匆拍照,匆匆离开的旅行,我更欣赏艾芜的赤脚流浪和如椽书写。不,不只是欣赏,是直叫人心驰神往。

关于路和书的关系,自古就有很多阐述。古人常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今人也道“路,就是书”。宋代朱熹谓读书有三到:心到、眼到、口到。在那个动荡的年代,艾芜无法安坐阅读,他只能用“脚到”孤独而艰难地对读书作着自己的诠释,一如他在《南行记》后记所说:“我始终以为南行是我的大学……”

或许,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我要去流浪”的隐秘梦想,只是现实将我们紧紧捆缚。一方面,我们希望像艾芜那样,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另一方面,我们又贪恋安稳舒适的生活。所以,在莽莽丛林和葳蕤庭院间、在忍饥挨饿和暖衣饱食间、在日晒雨淋和养尊处优间,我们总是患得患失,不敢迈出脚步。相比之下,艾芜的义无反顾真是既让我们羡慕,又让我们汗颜。

如今,盛世繁华,交通便捷,当我们坐着飞机、高铁、汽车周游世界的时候,脑海里兴许会浮现出一个孤独而坚定的南行背影,他用脚的流浪和手的书写铸成一座丰碑,提醒着我们始终不要忘记路和书的关系。

在文字里栖心

□ 董国宾

在人生的滩涂上,我有时会忙乱地四处奔波,礁石的棱角像个锤子,砸疼了我的脚。终于有一天,我安分地走进了博大的书籍里。

天空收起了翅膀,黑漆漆的夜将人们送进梦乡。人们在甜美的梦里自由地往前走,或在酣眠中回味着美好和幸福。这样宁静的夜里,昏黄的灯光下,我捧起了张抗抗的书。一篇精美的散文《向日葵》,走进了我心灵的浅滩。《向日葵》里说:“太阳西下,阳光已在公路的西侧停留了整整一个下午,它给了那一大片向日葵足够的时间改换方向,如果向日葵确实有围着太阳旋转的天性,应该是完全来得及付诸行动的。”这段话像个小拳头,敲打着我的小脑瓜,我一下子似乎明白了许多。

无边的夜色下,我的思想在书海里穿行,心像栖在青草地,时光也变得柔软起来。谧静的夜里,毕淑敏的美文《造心》,迅速攫住了我的目光,里面的每个字似乎都跳起来。“优美的心,不必华丽,但必须坚固。”我在这文字的芳草地上大口呼吸清新的空气,焦渴的心像滚落在花丛中。我一步一步走进《造心》深邃的思想里,“造心”就是提升自己的道德水准和素养,一点点集聚在苦难中前行的毅力和勇气,并坚固善待他人的仁慈之心和豁达心态。品读毕淑敏的这篇美文,我患得患失的心豁朗起来,仿佛走进一片开阔和宽松,漆黑的夜也像闪过一道光。

在文字的绿茵上大步往前走,在季羡林先生《听雨》里,我听到了季羡林先生不一样的心跳和境界。听雨本寻常,季先生却写得质朴自然,生动入心,读着读着便走进了美里,心也跟着飞到一个高度。“静静地坐在那里,听到头顶上的雨滴声。”季先生在“滴答”的雨声里,听出了“金声玉振”“黄钟大吕”,听出了“大珠小珠落玉盘”,还听出了“如弹素琴”“如舞霹雳”“如兔起鹘落”。最后,季先生终于发出埋在心底的声音:“在大大小小高高低低,有的方正有的歪斜的麦田里,每一个叶片都仿佛张开了小嘴,尽情地吮吸着甜甜的雨滴。”季先生时刻牵念耕作的农民和赖以生存的土地,用优美的文字,在一场平凡的听雨经历中,道出了人生的境界。安静的时光里,读国学大师季羡林先生饱含人文关怀的《听雨》,让我立刻把心静下来,远离尘嚣和浮躁,走向沉实和美好。

岁月像旷野一样敞开,流淌的文字如一条清澈的河,让我枯寂的心灵飞溅出生命的浪花和激情。我在书海里捡拾贝壳,在一篇又一篇美文里采摘花朵,当读到吴昆的《大一号与小一号的智慧》时,我又一次震动了。这篇哲理美文,简短的文字穿透生活,在你我他的小经营中,捧出思想的高度和智慧。卷饼摊摊主把卷饼做得大一点,奶茶店店主将奶茶杯变得小一点,“大一号或小一号,看似不起眼,却蕴藏着大智慧。”这智慧里,小本经营的卷饼摊摊主和奶茶店店主,通过细致观察和思考,从百姓实际需求出发,为奔忙的人们节省了一点时间和开支,也因此赢得了顾客的青睐,生意异常火爆。《大一号与小一号的智慧》中,事虽小,但在博大的人文思索中,让我思想洞开。在一点一滴的小日子里,我们只要有爱,都是一片绿茵,都可生长美的花朵。

在时光的河上泛舟,在阅读的青草滩上成长,心博大而温软,岁月静好而安适。

旧书重读

□ 黎 洁

旧书是过去时代的忠实记录,字里行间或隐或现地弥漫着某个时代独特的味道。旧书已泛黄,散发着古朴遥远的气息,甚至线装脱散,或封面撕毁,页码残缺,但每一本旧书都诉说着一个美丽的故事,一段不寻常的经历。

我时常由一本旧书,联想到遥远的村庄、童年的伙伴以及故乡的狗尾草。也时常由旧书里的人和事,联想到自己艰难的求学、仓促的青春以极苦涩的恋情。那本来模糊的记忆,会突然之间以及其鲜明的形象在脑中浮现。

有一些旧书,翻阅过程就仿佛是做着一场清梦。这样的书,如路遥的《平凡的世界》和汪国真的诗集,只让人想起一路走过的青葱岁月。它们曾陪伴我度过最为躁动不安的日子,使我难以忘记。遗憾的是,很多年以后,我却再也没有去重读过它们。

重读旧书,是和过去的岁月谈话。淡淡的思绪在曾经忘却的记忆里,找到了一方幽静的港湾。重读旧书的滋味,好比走进一条古老的巷子,我们寻寻觅觅,想从中找回那种旧时光里的脚步,那熟悉的影像,使我们感觉亲切的气息,怀念着流走的光阴之河。重读旧书的滋味,好比再一次重游故地,让人徒然地生出很多感悟,以及深深的眷恋之情。那滋味,又好比遇到了久别的好友,许多祝福的话语,在文字中打成温情的结,让彼此的心跳再一次碰撞。

阅读旧书,还使我远离寂寞,摒弃浮躁,得到一种美的享受。在旧书中,我喜欢读上个世纪80年代出版的《星星》《诗刊》杂志。流沙河、公刘等著名诗人的诗,寥寥数语,短短数行,便把我带入一种美妙的境界,或余音袅袅,或高山流水。

我也喜欢读旧版的明清小说,读梁实秋、林语堂的小品,尤其爱读冰心的散文,细细咀嚼,犹如漫步于青青芳草地,在无言的感怀中享受那一份平淡的宁静。当然,我最喜欢的是唐诗宋词中散发着古远气息的长短句,读他们,有一种经典音乐般的美,如七弦古琴的低低哀诉,如春花月夜的绵绵温柔,如金戈铁马的雄壮,如大漠风沙的豪迈。

虽然旧书有的文字深奥难懂,但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只要反复读,在书读得越来越旧的时候,我们也可以慢慢体会文章真正的思想内涵,把优美的句子、精巧的构思烂熟于心。而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丰富,回过头来再读读自己曾经读过的文章,又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旧书不厌百回读,一本好书,一篇美文,是熠熠发光的明珠,读着它们,梦中也噙香。

封面图:曾遥
编辑:吴颖琼 责任编辑:丹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