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下沾满泥土,心中沉淀深情——珠海驻茂名公馆镇工作队的帮扶故事

“六一”前夕,总投资10亿元的广东京塘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罗非鱼全产业链项目开始动工,项目将建设罗非鱼研究院、交易中心、保种育种中心、20万吨生物饲料基地、5万亩养殖基地、10万吨预制菜基地和5万吨储量的共享冷库等,建成后,该公司将成为茂名地区最大的罗非鱼养殖加工企业之一。

“近年来,我镇在罗非鱼产业发展方面获得不少殊荣,国家级、省级荣誉都有,珠海市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通过规划、资金、技术等方面给予了大力帮助,越来越多的企业到我们这里来投资兴业。”5月30日,公馆镇党委书记罗汝章在接受珠海传媒集团记者采访时为帮扶工作队点赞。

2021年6月,根据珠海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由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委党史研究室、市西部城区开发建设局、市科学技术协会、珠光集团等5个单位共选派5名干部组成驻镇帮扶工作队,2021年7月9日正式进驻茂名市茂南区公馆镇,开启他们为期3年的驻镇帮镇扶村工作新征程。

三年来,他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用一个个扎实感人的帮扶故事,为公馆镇绘就了一幅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新画卷:该镇连续两年蝉联全国乡村特色产业超十亿元镇、先后获评首批国家农业产业强镇、广东省乡村治理示范镇等称号。

脚下沾满泥土,心中沉淀深情。今年5月下旬,我们走近三年扎根在茂名市乡村振兴重点帮扶镇——公馆镇的珠海帮扶干部,记录他们在振兴路上接续奋斗的奉献故事,倾听他们在青山绿水间续写新篇的坚定信心。

缪凌锋:既帮镇又扶村,白天不够晚上凑

“今天需要参加两个会议,到监测户家慰问走访,约种粮大户谈撂荒地复耕复种。”

5月29日8时,缪凌锋的手机发出了“每日工作日程”的振动提示。对于这样的工作日程,三年来,身兼工作队长以及镇党委副书记的缪凌锋已经从“完全不适”到“习以为常”。

“既是工作队长,又兼镇干部,每天这么多事情,忙得过来吗?”面对记者的疑惑,缪凌锋笑着说:“好在我家不在公馆,白天不够晚上凑;工作日干不完,周末接着干。总之,事情也分轻重缓急,当天的事情得当天完成。”

工作队的考勤记录见证着缪凌锋和队员们在公馆镇的工作时间:三年来,5名工作队员除了休年假外,回珠海探亲以及因公回珠海的次数人均每月只有2次,而且都是轮流回家探亲休假。

缪凌锋(左)深入龙头企业走访,帮助企业解决生产中的实际问题。

乡村要振兴,产业是关键。公馆镇有3万亩淡水养殖鱼塘,有216个自然村,村村有鱼塘。如何推动支柱产业——罗非鱼的进一步发展,让养殖户增产增收,成为工作队面临的必答题,缪凌锋在承担了谋划全局、带好队伍、协调关系三大任务的同时,主动挑起了抓产业的重任。

结合“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缪凌锋充分依托珠海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的资源优势,在镇党委的支持下,通过深调研,高端规划罗非鱼产业,积极整合资源,完善罗非鱼产业链条,推进罗非鱼品质工程,大力培育龙头企业,推动龙头企业实施罗非鱼深加工项目。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2021年,公馆镇首次获评“全国乡村特色产业十亿元镇”;2022年,公馆镇再次蝉联该荣誉。

今年盛夏时节,在广东忠成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公馆镇生产基地,一批批以保底价格且获得优先收购的罗非鱼从养殖户的鱼塘运到了冻库,经过挑选、渡冰等简单处理后,再包装好装进大货车运往货柜码头出口非洲等地。

“三年来,缪队长从一个水产养殖门外汉变成罗非鱼产业的专家,几乎每两个周末都要来我们基地一次,这是我没有想到的,是他让我对投资深加工生产线信心满满。”省级重点龙头企业——广东忠成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劳成燕坦言,二期投产后,每年可为公馆镇的罗非鱼产业贡献5亿元。

“从鱼苗的研发、饲料的调配、养殖技术的培训、生态养殖试点帮扶,都离不开工作队的支持。”谈及罗非鱼的养殖,公馆镇荔枝塘村支部书记彭康深有感触,龙头企业是乡村振兴的“领头雁”,对农户的带动作用非常明显,“今年我家70多亩鱼塘,按照目前的保底价,纯利润不低于50万元。”他说。

陈天炜:我要帮乡亲们过上好日子

陈天炜是工作队派驻公馆镇油甘窝村的驻村第一书记。身为土生土长的茂名人,2016年5月他带着家乡情怀回到茂名参与第一轮精准扶贫工作,驻村期间,被评为“广东省脱贫攻坚突出贡献个人”称号、“2018年度珠海市最美基层工作者”等多个响当当的称号。

两年后的2021年7月,陈天炜披挂上阵,踏上珠海对口帮扶茂名乡村振兴新征程,再次在驻村第一书记工作岗位上贡献自己的力量。

在抓基层党建方面,陈天炜利用珠海企业捐资3万多元在油甘窝村创建驻村第一书记工作室,成为目前茂南区第二个驻村第一书记工作室,为全区驻村第一书记加强工作交流与合作搭建新平台,为建设基层党建示范村打造新亮点。

陈天炜在茂名市茂南区乡村振兴第一书记工作室门口。

来自珠海市西部城区开发建设局的陈天炜,在推进乡村建设工作中,他坚持规划先行理念,驻村第一时间,率先编制油甘窝村总体发展规划和“油城墟”重点项目规划设计,推动“村规”与“墟规”相衔接。大力推动油甘窝村150多栋农房外立面改造以及村史馆等一批项目落地,争取茂名企业捐资150万元新建油甘窝村应急庇护中心,成为茂名市建设村级应急庇护场所第一个试点项目。

陈天炜(右)深入油甘窝村辖区企业,为企业排忧解难。

“既然又来了,这次我要帮乡亲们过上好日子。”陈天炜充分运用参与精准扶贫工作所积累的实践经验,大力发展“富民产业”,成功争取珠海帮扶资金100万元注入迁谷特色种植基地,促进基地提质增效,帮助村集体每年增收13万元、村民每年增收200多万元。

为民服务是驻村第一书记工作职责之一。陈天炜在驻村工作中听说村民用水比吃肉还贵,就主动为群众排忧解难,主动找水务集团、与村民沟通、向镇政府汇报,最终采取“水务集团减一点、村民交一点、镇里补一点”的办法落实管网改造工程费用,成功解决长达10多年村民饮水贵的历史难题。

拧开水龙头,干净的自来水哗哗流淌。5月30日中午时分,公馆镇油甘窝村古城山的村民邓文钦接上一盆自来水清洗蔬菜,脸上笑容绽放,“多干净的水,3块钱一吨,我们再也不用担心水比油贵了。”

谈及陈天炜的贡献,油甘窝村党支部书记陈国强掰着手指说,陈天炜驻村三年来,争取各类资金投入4200多万元,为村集体增加收益资产500多万元,还争取帮扶单位和爱心企业在村里开展捐资捐物活动累计达100多万元,提升村民获得感和幸福感。村党支部连续两年党建综合考核均为优秀,被评为区级优秀党组织。今年,油甘窝村入选“百千万工程”典型村培育名单。

陈天炜的付出得到了大家的认可。2023年12月,茂名市举行乡村振兴驻村第一书记“赋能百千万、驻村话振兴”决赛,在全市212名驻村第一书记比拼中,陈天炜以最高分勇夺第一名。他也被评为茂名市优秀驻村第一书记。

吴海华: 身兼“四员”,哪里有需要就去哪里

公馆镇的十万七村坐落在茂名市露天矿公园南部,沿着进村的沥青环村路,一幢幢特色民居整齐排列;村口的农耕博物馆保存着昔日农耕文化的器具和生活痕迹;村里的新时代文明实践广场处处生机勃勃……

从昔日搬迁的落后村到如今安居乐业的“百千万工程”典型村、乡村振兴示范点,村党支部书记张海文将此归功于党组织的引领,也有工作队的指导帮助。

“我是一名军转干部,没有农村工作经验,但我为人民服务的初心不会忘记,哪里有需要我就去哪里。”来自珠海市委党史研究室的吴海华是公馆镇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队员,他以“组织员、监督员、辅导员、联络员”的身份,协助支部书记缪凌锋负责工作队临时党支部的日常工作,参与全镇的党建工作。

吴海华(右)深入村(居)党支部交流探讨党务工作。

临时党支部成立以来,秉承“帮扶一线在哪里,党员就在哪里,党支部的教育、管理和监督就在哪里”的建设理念,吴海华以组织员、监督员的身份,及时关注党的理论读物出版和党内法规更新,先后购买93本(套)学习资料,监督党员个人自学,组织集体领学和集中交流研讨,全面提升队员的政治素养和业务水平。

农村要发展,农民要致富,关键要靠党支部。工作队驻村之后,通过实施“头雁领航”“堡垒提升”工程,赋能全镇乡村振兴和“百千万工程”。吴海华配合镇党建办,协助探索打造“党建+产业”模式,把“支部建在产业基地上”,以党建引领产业发展,成立了茂名市健绿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党支部(横山村哈密瓜、葡萄产业园)和茂名市茂南区金顺火龙果种植专业合作社党支部(荔枝塘村火龙果产业园)。

为了进一步提升公馆镇基层党支部书记的组织能力和村居治理能力,吴海华协助工作队长围绕美丽村居、文化建设、防返贫监测等工作,以联络员的身份,先后组织9期部分基层党支部书记赴珠海考察以及到周边先进地区进行交流,通过实地调研,交流学习新农村建设、产业发展、基层治理等成功经验做法。

为了拓展党员视野和统一党员思想,吴海华积极协助党支部书记开展志愿服务、红色教育、重温入党誓词等专项党日活动。三年来,他以辅导员的身份,把党员及其家属参与乡村振兴工作情况纳入党员积分管理,使党员当好“政治家长”,打造“一人带全家、全家带四邻、四邻带全村”的模式。

在党建引领下,2023年,公馆镇被评为“广东省乡村治理示范镇”并成功入选“广东省卫生建设镇”行列。

庄玉昌:从军营到田间,“战场”在变初心不改

“三年来,工作队每月都有一份3000余字的工作简报,还有汇报材料、各类总结、视频宣传片的脚本等,这些都是庄玉昌完成的。”5月29日,当记者抵达公馆镇工作队办公室时,队长缪凌锋递上了这些记录着帮扶工作开展情况的文字视频材料。

“工作队的文字工作,看起来简单,但内容不少,而且有的材料时间要求紧迫,需要加班熬夜来完成,加上他的严谨认真,有的时候早上7点他还在电脑前敲键盘。时间久了,大家都给他取了一个外号——‘夜猫’。”谈及庄玉昌的本职工作,缪凌锋对他吃苦耐劳的劲头充满赞许。

来自珠海市科学技术协会的庄玉昌是一位从部队转业到地方的军转干部。2021年7月,转业到珠海市科协刚半年的他被派驻公馆镇,成为乡村振兴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中的一员。

庄玉昌(左)在察看葡萄的生长情况。

一朝戎马洒热血,一生信念记心间。转战到乡村振兴战场的庄玉昌,不忘初心,越是困难越向前,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军人的责任和担当。

按照工作队的分工,庄玉昌除了负责工作队的文字工作和宣传工作外,还要主抓提升镇域公共服务能力相关业务,配合抓好提升乡村产业发展水平等相关工作。

初到公馆镇,围绕教育资源、公共卫生服务的均等化供给等问题,庄玉昌曾自我设问:“如何发挥组团单位资源优势,助推公馆镇公共服务能力提升?”“如何选取合适的项目推进两地互动?”

通过进村入户调研了解需求,向单位老同志、老帮扶请教,在帮扶单位珠海市科学技术协会的大力支持下,庄玉昌先后协调组织了以“助推乡村振兴、建设健康公馆”为主题的“珠海医学专家茂名公馆镇基层医疗服务行”活动、以“科技赋能 共创未来”为主题的专场科普活动、以“探秘海陆空 科普珠海游”为主题的研学活动。

“科普活动既拓宽了同学们的视野,也让科学的种子在他们心中生根发芽。”据茂名市公馆镇第一中学团委书记蒙正扬介绍,在筹划组织专场科普活动期间,考虑到两个学校参加师生达3500余人,且都是第一次接触航模表演、机器人表演等科普内容,为了确保活动安全顺利,庄玉昌多次到学校勘察场地,设计活动组织流程,与学校负责同志研究方案到凌晨。“夜猫庄玉昌,果然名不虚传。”蒙正扬笑称。

公馆镇中心卫生院吴创衔副院长表示,工作队组织的医疗服务行活动,通过“线下+线上”的方式对公馆镇基层医务人员进行业务培训,已培训500余人次。线上开展的“儿童健康·每月一讲”培训活动已经持续了一年多,每期我们都会推送给22个村卫生室和镇卫生院的医护人员收听收看,较好地促进了公馆镇公共卫生事业的均衡发展。

李庆:持续八年帮扶,不让一户返贫

“陈书记,下垌村农贸市场重建项目,我们一定要保质保量争取早日完工。”5月29日,在下垌村农贸市场施工现场,帮扶工作队员、下垌村驻村第一书记李庆正在与村支部书记陈日庚商量工程施工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据了解,村里原来的农贸市场属于D级危房,随时都有倒塌的危险,而且商户的占道经营严重影响着公馆镇4个行政村以及下垌村2条自然村的交通车辆通行。但是,因为农贸市场临近国道茂化快线,而且重建没有资金,因此农贸市场的重建项目一直无法启动。

直到2021年7月李庆驻村后,他主动协调区、镇相关部门、规划设计公司、村委会召开专题工作推进会14次,通过争取帮扶单位珠海市工业和信息化局自筹资金120万元以及珠海财政资金20万元,该工程才得以动工建设。该项目完工后每年能为村集体增收约18万元。

李庆(右)在生活超市协助村民张女士用积分存折兑奖日用品。

作为一名驻村第一书记,为了基层党组织建设、防止脱贫户返贫、强村富民,李庆可操了不少心,仅下垌村的党建阵地标准化建设,他就通过所在的单位珠光集团捐资了8万元。

在村集体收益方面,争取各类资金150万元以村委会为主体注入企业,提高联农带农质效的同时每年为村集体增收11万元。在改善村居环境方面,争取各类帮扶资金900多万元,在14个自然村中建设排污管网、道路硬底化、道路亮化工程。

李庆更是扶贫战场的一名老兵。早在2016年5月-2021年6月,他就在脱贫攻坚的站场上鏖战了5年,先后获得珠海市“优秀驻村干部”、广东省以及茂名市“脱贫攻坚突出贡献个人”的荣誉。因此,在本轮乡村振兴帮扶工作中,他在兼任公馆镇人口最多、建档立卡脱贫户最多的下垌村驻村第一书记的同时,还主导全镇防返贫工作。

“之前脱贫攻坚,只是单一的扶贫脱贫工作;如今,乡村振兴的五大振兴任务都得兼顾。之前脱贫攻坚只是盯着一个村的70多个贫困户,现在要盯着全镇的847户建档立卡脱贫户,其中防返贫监测户就有33个。”谈及这些年的工作感受,李庆声称“压力不小”。

“缪队,今天我们去横山村梁兆雪家看看。”三年来,除了驻村工作之外,在每个季度的首月,李庆总是和队长缪凌锋以及镇农办的干部一起奔波在33个防返贫监测户以及突发困难户的路上,因户施策,及时为他们提供解决困难的举措。

身子俯下去,才能闻到泥土香。据统计资料显示, 2023年,全镇有劳动力的脱贫户家庭年人均收入达18469元,无劳动力的脱贫户家庭年人均收入达12812元,均高出省定标准。截至目前,全镇原有防返贫监测户33户,已有32户实现风险消除。

“防返贫监测户还有最后一户正在走风险消除程序,力争6月底全镇监测户风险消除率实现100%”。5月29日下午,刚刚从梁兆雪家出来的李庆说。

三年驻镇帮镇扶村工作成绩单

1 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主要成绩:累计投入100多万元实施分散养殖、公益性岗位、技能培训、拓展就业等措施,帮助防返贫监测户和建档立卡脱贫户稳就业增收入。2023年全镇脱贫户843户2496人,年人均收入达到省划定标准。连续三年镇域乡村振兴考核及巩固脱贫攻坚后评估均取得优异成绩。

2 协同推进“百千万工程”

主要成绩:公馆镇十万七村以全区第一名的好成绩通过首批典型村验收考核;公馆镇、油甘窝村分别入选第二批典型镇、典型村培育名单,并对照培育标准加快推进创建工作。

3 积极发动捐资捐物

主要成绩: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发动企业捐资351万元推进公馆镇现代农业双创中心等12项民生项目建设,争取130万元珠海帮扶资金奖励3个产业项目做大做强,争取珠海统筹资金40万元支持重点帮扶村庄建设。5家帮扶单位为公馆镇村赠送办公设备、省慈善机构捐赠康复辅具、珠海企业开展关爱慰问等活动,累计捐资捐物达200多万元。

4 落实驻镇帮镇扶村资金

主要成绩:协助用好驻镇帮镇扶村资金2714万元,协同推进农村低收入人口帮扶、乡村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人居环境整治、公共服务提升、基层综合治理、基层组织建设等重点工作。

文字:陈新年 图片:钟凡 制图:邱耀升 编辑:唐祺珍 责任编辑:丹梅
脚下沾满泥土,心中沉淀深情——珠海驻茂名公馆镇工作队的帮扶故事
珠海特区报 2024-06-20 07:37

“六一”前夕,总投资10亿元的广东京塘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罗非鱼全产业链项目开始动工,项目将建设罗非鱼研究院、交易中心、保种育种中心、20万吨生物饲料基地、5万亩养殖基地、10万吨预制菜基地和5万吨储量的共享冷库等,建成后,该公司将成为茂名地区最大的罗非鱼养殖加工企业之一。

“近年来,我镇在罗非鱼产业发展方面获得不少殊荣,国家级、省级荣誉都有,珠海市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通过规划、资金、技术等方面给予了大力帮助,越来越多的企业到我们这里来投资兴业。”5月30日,公馆镇党委书记罗汝章在接受珠海传媒集团记者采访时为帮扶工作队点赞。

2021年6月,根据珠海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由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委党史研究室、市西部城区开发建设局、市科学技术协会、珠光集团等5个单位共选派5名干部组成驻镇帮扶工作队,2021年7月9日正式进驻茂名市茂南区公馆镇,开启他们为期3年的驻镇帮镇扶村工作新征程。

三年来,他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用一个个扎实感人的帮扶故事,为公馆镇绘就了一幅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新画卷:该镇连续两年蝉联全国乡村特色产业超十亿元镇、先后获评首批国家农业产业强镇、广东省乡村治理示范镇等称号。

脚下沾满泥土,心中沉淀深情。今年5月下旬,我们走近三年扎根在茂名市乡村振兴重点帮扶镇——公馆镇的珠海帮扶干部,记录他们在振兴路上接续奋斗的奉献故事,倾听他们在青山绿水间续写新篇的坚定信心。

缪凌锋:既帮镇又扶村,白天不够晚上凑

“今天需要参加两个会议,到监测户家慰问走访,约种粮大户谈撂荒地复耕复种。”

5月29日8时,缪凌锋的手机发出了“每日工作日程”的振动提示。对于这样的工作日程,三年来,身兼工作队长以及镇党委副书记的缪凌锋已经从“完全不适”到“习以为常”。

“既是工作队长,又兼镇干部,每天这么多事情,忙得过来吗?”面对记者的疑惑,缪凌锋笑着说:“好在我家不在公馆,白天不够晚上凑;工作日干不完,周末接着干。总之,事情也分轻重缓急,当天的事情得当天完成。”

工作队的考勤记录见证着缪凌锋和队员们在公馆镇的工作时间:三年来,5名工作队员除了休年假外,回珠海探亲以及因公回珠海的次数人均每月只有2次,而且都是轮流回家探亲休假。

缪凌锋(左)深入龙头企业走访,帮助企业解决生产中的实际问题。

乡村要振兴,产业是关键。公馆镇有3万亩淡水养殖鱼塘,有216个自然村,村村有鱼塘。如何推动支柱产业——罗非鱼的进一步发展,让养殖户增产增收,成为工作队面临的必答题,缪凌锋在承担了谋划全局、带好队伍、协调关系三大任务的同时,主动挑起了抓产业的重任。

结合“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缪凌锋充分依托珠海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的资源优势,在镇党委的支持下,通过深调研,高端规划罗非鱼产业,积极整合资源,完善罗非鱼产业链条,推进罗非鱼品质工程,大力培育龙头企业,推动龙头企业实施罗非鱼深加工项目。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2021年,公馆镇首次获评“全国乡村特色产业十亿元镇”;2022年,公馆镇再次蝉联该荣誉。

今年盛夏时节,在广东忠成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公馆镇生产基地,一批批以保底价格且获得优先收购的罗非鱼从养殖户的鱼塘运到了冻库,经过挑选、渡冰等简单处理后,再包装好装进大货车运往货柜码头出口非洲等地。

“三年来,缪队长从一个水产养殖门外汉变成罗非鱼产业的专家,几乎每两个周末都要来我们基地一次,这是我没有想到的,是他让我对投资深加工生产线信心满满。”省级重点龙头企业——广东忠成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劳成燕坦言,二期投产后,每年可为公馆镇的罗非鱼产业贡献5亿元。

“从鱼苗的研发、饲料的调配、养殖技术的培训、生态养殖试点帮扶,都离不开工作队的支持。”谈及罗非鱼的养殖,公馆镇荔枝塘村支部书记彭康深有感触,龙头企业是乡村振兴的“领头雁”,对农户的带动作用非常明显,“今年我家70多亩鱼塘,按照目前的保底价,纯利润不低于50万元。”他说。

陈天炜:我要帮乡亲们过上好日子

陈天炜是工作队派驻公馆镇油甘窝村的驻村第一书记。身为土生土长的茂名人,2016年5月他带着家乡情怀回到茂名参与第一轮精准扶贫工作,驻村期间,被评为“广东省脱贫攻坚突出贡献个人”称号、“2018年度珠海市最美基层工作者”等多个响当当的称号。

两年后的2021年7月,陈天炜披挂上阵,踏上珠海对口帮扶茂名乡村振兴新征程,再次在驻村第一书记工作岗位上贡献自己的力量。

在抓基层党建方面,陈天炜利用珠海企业捐资3万多元在油甘窝村创建驻村第一书记工作室,成为目前茂南区第二个驻村第一书记工作室,为全区驻村第一书记加强工作交流与合作搭建新平台,为建设基层党建示范村打造新亮点。

陈天炜在茂名市茂南区乡村振兴第一书记工作室门口。

来自珠海市西部城区开发建设局的陈天炜,在推进乡村建设工作中,他坚持规划先行理念,驻村第一时间,率先编制油甘窝村总体发展规划和“油城墟”重点项目规划设计,推动“村规”与“墟规”相衔接。大力推动油甘窝村150多栋农房外立面改造以及村史馆等一批项目落地,争取茂名企业捐资150万元新建油甘窝村应急庇护中心,成为茂名市建设村级应急庇护场所第一个试点项目。

陈天炜(右)深入油甘窝村辖区企业,为企业排忧解难。

“既然又来了,这次我要帮乡亲们过上好日子。”陈天炜充分运用参与精准扶贫工作所积累的实践经验,大力发展“富民产业”,成功争取珠海帮扶资金100万元注入迁谷特色种植基地,促进基地提质增效,帮助村集体每年增收13万元、村民每年增收200多万元。

为民服务是驻村第一书记工作职责之一。陈天炜在驻村工作中听说村民用水比吃肉还贵,就主动为群众排忧解难,主动找水务集团、与村民沟通、向镇政府汇报,最终采取“水务集团减一点、村民交一点、镇里补一点”的办法落实管网改造工程费用,成功解决长达10多年村民饮水贵的历史难题。

拧开水龙头,干净的自来水哗哗流淌。5月30日中午时分,公馆镇油甘窝村古城山的村民邓文钦接上一盆自来水清洗蔬菜,脸上笑容绽放,“多干净的水,3块钱一吨,我们再也不用担心水比油贵了。”

谈及陈天炜的贡献,油甘窝村党支部书记陈国强掰着手指说,陈天炜驻村三年来,争取各类资金投入4200多万元,为村集体增加收益资产500多万元,还争取帮扶单位和爱心企业在村里开展捐资捐物活动累计达100多万元,提升村民获得感和幸福感。村党支部连续两年党建综合考核均为优秀,被评为区级优秀党组织。今年,油甘窝村入选“百千万工程”典型村培育名单。

陈天炜的付出得到了大家的认可。2023年12月,茂名市举行乡村振兴驻村第一书记“赋能百千万、驻村话振兴”决赛,在全市212名驻村第一书记比拼中,陈天炜以最高分勇夺第一名。他也被评为茂名市优秀驻村第一书记。

吴海华: 身兼“四员”,哪里有需要就去哪里

公馆镇的十万七村坐落在茂名市露天矿公园南部,沿着进村的沥青环村路,一幢幢特色民居整齐排列;村口的农耕博物馆保存着昔日农耕文化的器具和生活痕迹;村里的新时代文明实践广场处处生机勃勃……

从昔日搬迁的落后村到如今安居乐业的“百千万工程”典型村、乡村振兴示范点,村党支部书记张海文将此归功于党组织的引领,也有工作队的指导帮助。

“我是一名军转干部,没有农村工作经验,但我为人民服务的初心不会忘记,哪里有需要我就去哪里。”来自珠海市委党史研究室的吴海华是公馆镇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队员,他以“组织员、监督员、辅导员、联络员”的身份,协助支部书记缪凌锋负责工作队临时党支部的日常工作,参与全镇的党建工作。

吴海华(右)深入村(居)党支部交流探讨党务工作。

临时党支部成立以来,秉承“帮扶一线在哪里,党员就在哪里,党支部的教育、管理和监督就在哪里”的建设理念,吴海华以组织员、监督员的身份,及时关注党的理论读物出版和党内法规更新,先后购买93本(套)学习资料,监督党员个人自学,组织集体领学和集中交流研讨,全面提升队员的政治素养和业务水平。

农村要发展,农民要致富,关键要靠党支部。工作队驻村之后,通过实施“头雁领航”“堡垒提升”工程,赋能全镇乡村振兴和“百千万工程”。吴海华配合镇党建办,协助探索打造“党建+产业”模式,把“支部建在产业基地上”,以党建引领产业发展,成立了茂名市健绿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党支部(横山村哈密瓜、葡萄产业园)和茂名市茂南区金顺火龙果种植专业合作社党支部(荔枝塘村火龙果产业园)。

为了进一步提升公馆镇基层党支部书记的组织能力和村居治理能力,吴海华协助工作队长围绕美丽村居、文化建设、防返贫监测等工作,以联络员的身份,先后组织9期部分基层党支部书记赴珠海考察以及到周边先进地区进行交流,通过实地调研,交流学习新农村建设、产业发展、基层治理等成功经验做法。

为了拓展党员视野和统一党员思想,吴海华积极协助党支部书记开展志愿服务、红色教育、重温入党誓词等专项党日活动。三年来,他以辅导员的身份,把党员及其家属参与乡村振兴工作情况纳入党员积分管理,使党员当好“政治家长”,打造“一人带全家、全家带四邻、四邻带全村”的模式。

在党建引领下,2023年,公馆镇被评为“广东省乡村治理示范镇”并成功入选“广东省卫生建设镇”行列。

庄玉昌:从军营到田间,“战场”在变初心不改

“三年来,工作队每月都有一份3000余字的工作简报,还有汇报材料、各类总结、视频宣传片的脚本等,这些都是庄玉昌完成的。”5月29日,当记者抵达公馆镇工作队办公室时,队长缪凌锋递上了这些记录着帮扶工作开展情况的文字视频材料。

“工作队的文字工作,看起来简单,但内容不少,而且有的材料时间要求紧迫,需要加班熬夜来完成,加上他的严谨认真,有的时候早上7点他还在电脑前敲键盘。时间久了,大家都给他取了一个外号——‘夜猫’。”谈及庄玉昌的本职工作,缪凌锋对他吃苦耐劳的劲头充满赞许。

来自珠海市科学技术协会的庄玉昌是一位从部队转业到地方的军转干部。2021年7月,转业到珠海市科协刚半年的他被派驻公馆镇,成为乡村振兴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中的一员。

庄玉昌(左)在察看葡萄的生长情况。

一朝戎马洒热血,一生信念记心间。转战到乡村振兴战场的庄玉昌,不忘初心,越是困难越向前,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军人的责任和担当。

按照工作队的分工,庄玉昌除了负责工作队的文字工作和宣传工作外,还要主抓提升镇域公共服务能力相关业务,配合抓好提升乡村产业发展水平等相关工作。

初到公馆镇,围绕教育资源、公共卫生服务的均等化供给等问题,庄玉昌曾自我设问:“如何发挥组团单位资源优势,助推公馆镇公共服务能力提升?”“如何选取合适的项目推进两地互动?”

通过进村入户调研了解需求,向单位老同志、老帮扶请教,在帮扶单位珠海市科学技术协会的大力支持下,庄玉昌先后协调组织了以“助推乡村振兴、建设健康公馆”为主题的“珠海医学专家茂名公馆镇基层医疗服务行”活动、以“科技赋能 共创未来”为主题的专场科普活动、以“探秘海陆空 科普珠海游”为主题的研学活动。

“科普活动既拓宽了同学们的视野,也让科学的种子在他们心中生根发芽。”据茂名市公馆镇第一中学团委书记蒙正扬介绍,在筹划组织专场科普活动期间,考虑到两个学校参加师生达3500余人,且都是第一次接触航模表演、机器人表演等科普内容,为了确保活动安全顺利,庄玉昌多次到学校勘察场地,设计活动组织流程,与学校负责同志研究方案到凌晨。“夜猫庄玉昌,果然名不虚传。”蒙正扬笑称。

公馆镇中心卫生院吴创衔副院长表示,工作队组织的医疗服务行活动,通过“线下+线上”的方式对公馆镇基层医务人员进行业务培训,已培训500余人次。线上开展的“儿童健康·每月一讲”培训活动已经持续了一年多,每期我们都会推送给22个村卫生室和镇卫生院的医护人员收听收看,较好地促进了公馆镇公共卫生事业的均衡发展。

李庆:持续八年帮扶,不让一户返贫

“陈书记,下垌村农贸市场重建项目,我们一定要保质保量争取早日完工。”5月29日,在下垌村农贸市场施工现场,帮扶工作队员、下垌村驻村第一书记李庆正在与村支部书记陈日庚商量工程施工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据了解,村里原来的农贸市场属于D级危房,随时都有倒塌的危险,而且商户的占道经营严重影响着公馆镇4个行政村以及下垌村2条自然村的交通车辆通行。但是,因为农贸市场临近国道茂化快线,而且重建没有资金,因此农贸市场的重建项目一直无法启动。

直到2021年7月李庆驻村后,他主动协调区、镇相关部门、规划设计公司、村委会召开专题工作推进会14次,通过争取帮扶单位珠海市工业和信息化局自筹资金120万元以及珠海财政资金20万元,该工程才得以动工建设。该项目完工后每年能为村集体增收约18万元。

李庆(右)在生活超市协助村民张女士用积分存折兑奖日用品。

作为一名驻村第一书记,为了基层党组织建设、防止脱贫户返贫、强村富民,李庆可操了不少心,仅下垌村的党建阵地标准化建设,他就通过所在的单位珠光集团捐资了8万元。

在村集体收益方面,争取各类资金150万元以村委会为主体注入企业,提高联农带农质效的同时每年为村集体增收11万元。在改善村居环境方面,争取各类帮扶资金900多万元,在14个自然村中建设排污管网、道路硬底化、道路亮化工程。

李庆更是扶贫战场的一名老兵。早在2016年5月-2021年6月,他就在脱贫攻坚的站场上鏖战了5年,先后获得珠海市“优秀驻村干部”、广东省以及茂名市“脱贫攻坚突出贡献个人”的荣誉。因此,在本轮乡村振兴帮扶工作中,他在兼任公馆镇人口最多、建档立卡脱贫户最多的下垌村驻村第一书记的同时,还主导全镇防返贫工作。

“之前脱贫攻坚,只是单一的扶贫脱贫工作;如今,乡村振兴的五大振兴任务都得兼顾。之前脱贫攻坚只是盯着一个村的70多个贫困户,现在要盯着全镇的847户建档立卡脱贫户,其中防返贫监测户就有33个。”谈及这些年的工作感受,李庆声称“压力不小”。

“缪队,今天我们去横山村梁兆雪家看看。”三年来,除了驻村工作之外,在每个季度的首月,李庆总是和队长缪凌锋以及镇农办的干部一起奔波在33个防返贫监测户以及突发困难户的路上,因户施策,及时为他们提供解决困难的举措。

身子俯下去,才能闻到泥土香。据统计资料显示, 2023年,全镇有劳动力的脱贫户家庭年人均收入达18469元,无劳动力的脱贫户家庭年人均收入达12812元,均高出省定标准。截至目前,全镇原有防返贫监测户33户,已有32户实现风险消除。

“防返贫监测户还有最后一户正在走风险消除程序,力争6月底全镇监测户风险消除率实现100%”。5月29日下午,刚刚从梁兆雪家出来的李庆说。

三年驻镇帮镇扶村工作成绩单

1 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主要成绩:累计投入100多万元实施分散养殖、公益性岗位、技能培训、拓展就业等措施,帮助防返贫监测户和建档立卡脱贫户稳就业增收入。2023年全镇脱贫户843户2496人,年人均收入达到省划定标准。连续三年镇域乡村振兴考核及巩固脱贫攻坚后评估均取得优异成绩。

2 协同推进“百千万工程”

主要成绩:公馆镇十万七村以全区第一名的好成绩通过首批典型村验收考核;公馆镇、油甘窝村分别入选第二批典型镇、典型村培育名单,并对照培育标准加快推进创建工作。

3 积极发动捐资捐物

主要成绩: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发动企业捐资351万元推进公馆镇现代农业双创中心等12项民生项目建设,争取130万元珠海帮扶资金奖励3个产业项目做大做强,争取珠海统筹资金40万元支持重点帮扶村庄建设。5家帮扶单位为公馆镇村赠送办公设备、省慈善机构捐赠康复辅具、珠海企业开展关爱慰问等活动,累计捐资捐物达200多万元。

4 落实驻镇帮镇扶村资金

主要成绩:协助用好驻镇帮镇扶村资金2714万元,协同推进农村低收入人口帮扶、乡村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人居环境整治、公共服务提升、基层综合治理、基层组织建设等重点工作。

文字:陈新年 图片:钟凡 制图:邱耀升 编辑:唐祺珍 责任编辑:丹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