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蝶变新生,再续辉煌征程!香洲区四十岁啦!

40年,在历史长河短为一瞬;40年,却足以让沧海变桑田。

1984年,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香洲区正式成立,揭开了自1909年香洲开埠以来最为辉煌的新篇章。

40年后的今天,回望历史征程,满载香洲荣光。这个改革开放的“试验田”诞生了新中国许多个“第一”:第一家中外合资企业——香洲毛纺厂,第一家中外合资酒店——石景山旅游中心,中国第一张信用卡,第一台无线传呼机,第一张手机SIM智能卡,第一块多层线路板……

弹指一挥间,历史性巨变悄然降临,香洲从只有“一条街道、一个警察、一盏红绿灯、一间百货店”的边陲小城,蝶变为现代化滨海花园城区,山海相拥、陆岛相望,洋溢着蓬勃的朝气、创新的活力、宜居的魅力。如今,迈入“四十不惑”之年的香洲,又会如何续写意气风发的新征程?

空中俯瞰美丽的香洲区。

跨越式发展:撑起珠海经济半壁江山

作为改革开放的试验田,香洲区是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起步的。建区之初,香洲仅有百余间作坊式的小企业,通过充分发挥经济特区的“窗口”作用,大力实施“外向带动”“月亮工程”等战略,积极推进对外开放和招商引资,全区经济总量快速增长,综合实力明显提升——

从1984年到2023年,香洲区地区生产总值由1.2亿元增长到1854.8亿元,增长1546倍,撑起了珠海经济的半壁江山;人均GDP由不足千元增长到16.2万元。

40年来,香洲区三次产业结构经历了从“一三二”到“二三一”,再到“三二一”的跨越式转变,成为香洲高质量完成工业化、发展都市经济、建设创新型城区的生动注脚。

一步一个脚印,香洲何以昂首阔步,实现历史跨越?

从产业变革看,香洲区瞄准全球前沿技术和产业变革方向,着力构建战略性新兴产业,坚定不移发展实体经济,推动智能家电、打印耗材及设备、智能装备制造等主导产业集聚发展,南屏科技工业园总产值突破1200亿元,亩均产出位居全国前列,三溪科创城发展拉开框架,工业总产值突破百亿,“湾区光谷”呼之欲出。

从服务业提质升级看,香洲区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由2001年的33.6%上升为2023年的61.7%,占全市服务业增加值比重近一半;规上服务业企业从业人员13.48万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42.02亿元,占全市的78%。同时,香洲区着力推动服务业向高端化、集聚化发展,大力发展总部经济、楼宇经济。

从产业空间扩展看,香洲区积极抢抓机遇,谋划打造“一园一镇一廊一带”产业发展新布局,推动南屏科技工业园迭代升级为南屏科技生态城,全力推进三溪科创城开发建设,加快打造前山-南屏创新产业走廊、情侣路现代服务业产业带,先后建成170万平方米5.0产业新空间,商务楼宇面积突破600万平方米,极大拓展了高端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空间。

三溪科创小镇“蝶变”三溪科创城。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4月,市委印发《万山海洋开发试验区、珠海保税区管理体制调整方案》,将洪湾保税十字门北片区交由香洲区管理,为香洲区新增了近10平方公里的可开发土地空间,必将成为香洲未来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5月31日,无界方舟大模型启用发布会在香洲区举行,珠海首个本土自研AI大模型——方舟模型ArkModel正式发布,该AI大模型在行业内首创“隐私补丁”,能更好地保护企业信息安全,正是香洲区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生动缩影。

诚然,香洲长远谋划的战略眼光远不止于此,围绕人工智能等六大产业链深化布局,通过贷款贴息、数字化改造补贴等优惠政策,为新质生产力企业打造优良的成长环境……如今,香洲区重点聚焦算力资源与人工智能大模型的落地应用,以新质生产力助推“百千万工程”跑出“加速度”,为下一步的跨越式发展积蓄澎湃动能。

泉涌式迸发:创新成果不断涌现

作为珠海主城区、特区发祥地,香洲建区以来便发扬“敢闯敢试、敢为人先、埋头苦干”的特区精神,以“杀出一条血路”的气魄胆略,率先突破计划经济体制束缚,在国企改革、土地管理、城市规划建设等领域勇于创新,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上世纪90年代,香洲率先推行企业管理体制改革,以“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为目标,对原有区属国有企业进行清产核资,实行资产经营责任制,让企业从政府部门脱钩,建立企业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激发了企业发展活力。近年来,香洲探索了园区区域集中评估、联合拿地等创新举措,率先搭建产融平台并在全国首创公共数据交易新模式。

回望四十年,亦是香洲创新成果大量涌现的四十年:发展动力实现结构性优化,创新活力实现泉涌式迸发。

1992年3月,珠海开全国先河,百万重奖具有突出贡献的科技人员。创新人才加速聚集于香洲,涌现出董明珠、求伯君、雷军等一批高度重视科技创新积极推进科技创新的优秀企业家。近年来,香洲大力实施“珠海英才计划”“香山人才计划”,评选出“香山创业英才”261名,近三年新增各类人才约3万名,累计发放人才补贴资金6.66亿元。

创新主体纷纷落地于香洲——1998年,东信和平成功研制国内第一个应用于移动通信智能卡的片内操作系统,打破了国外企业垄断;2016年,赛纳科技研发生产的中国第一台有核心技术的自主知识产权激光打印机“奔图”问世,使中国成为全球第四个掌握激光打印机核心技术的国家;格力电器多次获中国专利金奖。

格力水机绿色智造(珠海)基地生产车间内,机器人有序运行。

珠海市委常委、香洲区委书记李伟辉掷地有声地指出:“实践证明,香洲区必须坚持创新引领、制造业当家,把有限的土地、资金、人才等要素向实体经济倾斜,把创新落到人才上、企业上、产业上,加快集聚创新资源,助力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着力打造湾区产创融合高地。”

近年来,香洲深入实施高企树标提质和“专精特新”培育工程,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达26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达357家、省级创新型中小企业达551家、高新技术企业达755家,均位居全市前列。

与此同时,香洲的创新载体、创新支撑体系也在逐步完善。尽管高等教育从零起步,但随着中山大学、暨南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国内著名学府落户于此,香洲在校大学生增加到3.8万人。此外,香洲还在全市率先设立上市企业育成中心,构建全国首个连通四大交易所的区级上市企业育成模式,目前全区上市挂牌企业达27家,其中上市企业达14家。

年轻的香洲还谙熟多者共赢的密码,正率先探索构建校企人才合作新路径、新模式。目前,香洲区探索“科技副总”创新机制,通过选派各类创新人才到区内企业挂任技术副总裁、副总工程师等研发副职,解决企业创新难题,提升企业科技创新能力,实现人才与企业“双向奔赴”。

在香洲区副区长、南屏科技工业园管委会主任黄文胜看来,“科技副总”机制的推动,不仅可以让科技人才拥有更大的展示舞台,也为香洲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提供人才赋能。

泉涌式迸发的创新活力,支撑起香洲的勃勃雄心。

蝶变式升级:宜居魅力持续彰显

从建立珠海经济特区那一刻起,珠海城市规划“七个统一、八个不准”,沿海岸线建筑物不准“遮山挡海”,保证百姓“看得见海,望得见山”。绵延秀丽的海岸线,无数亮眼的城市地标,让香洲成为珠海文旅地图上的“璀璨明珠”。

近年来,通过加强绿色生态建设,启动生态家园工程,香洲使1.5万亩残次林恢复了生机、4000多亩黄土裸露地重新披上了绿装,并完成板樟山等近万亩生态景观林带建设。随着环境宜居项目建设推进,城市客厅、城市阳台、香山湖公园、香山云道等一批重点项目建成,香洲迎来无数游客交口称赞的网红打卡点,搭配上绿意盎然的生态环境,彰显出独一无二的宜居魅力。

年轻的香洲也时刻为年轻人书写新意——大力布局浪漫经济新业态,举办品类丰富的系列活动,深入挖掘情侣路的浪漫、海洋的风情、特区的闯劲等文化基因,香洲正致力于打造为活力和浪漫兼备、颜值和气质俱佳、充满活力魅力的“梦想之城”。

港珠澳大桥航拍。

在此期间,香洲的交通格局也发生历史性变化——建区初始,香洲区属于交通末梢,内外交通极不便利,仅有几条沙石土公路、一个红绿灯。如今,香洲先后建成珠海大桥、香海高速、广珠城轨、九洲港等重大交通基础设施项目,形成了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其中,全长1210米的板樟山隧道是当时国内最长的城市公路隧道。2018年,世界最长跨海大桥港珠澳大桥建成通车,香洲成为内地唯一与香港、澳门路桥相连的城区,自此成为港澳居民“北上”的首站,机遇无限。

“造贝林九棍”入选珠海市市级非遗名录,造贝学校作为传承基地之一,让这套古老的棍术与活力少年深度链接。

四十载风云起,香洲的教育、健康、文明建设更实现了全方位的蜕变升级——四十年来香洲在校学生人数从2.8万增长到15万,幼儿园学生人数从2600人增长到4万余人,教育投入从1400万元增长到33.95亿元,增长241.5倍,香洲教育事业发展日新月异。近年来,香洲着力提升教育质量,创新实施集团化办学,组建21个教育集团,深入推进南湾教育振兴,教育均衡发展水平不断提升。

在健康建设方面,目前香洲区区域内拥有5家三甲医院、2所区属医院、73家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十五分钟健康圈”基本形成,建成10个镇街级居家养老综合服务中心、130个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拥有1200张床位的区级养老机构已经投入试运营,一批“长者饭堂”投入使用,“公益+市场”社区食堂模式得到推广。在文明建设方面,香洲区文化体育基础设施持续完善,建成了香山文化艺术中心、全民健身中心等一批文体设施,实现了镇街市民文化艺术中心全覆盖,打造了十分钟文体活动圈,“日月贝”更是成为享誉全国的城市文化地标。

四十年风雨兼程,四十年春华秋实,香洲演绎了一个现代化滨海花园城区的传奇。踏上新征程,香洲如何继续焕发少年般的勃勃生机,坚定扛起“头雁”责任,奔跑在改革、创新的前线?为答好高质量发展“时代之问”,香洲正以“再立潮头”的进取姿态,为珠海建设中国式现代化城市样板探索香洲路径。

文字:施展华 图片:赵梓 编辑:唐祺珍 责任编辑:帅云
回首蝶变新生,再续辉煌征程!香洲区四十岁啦!
珠海特区报 2024-06-14 09:15

40年,在历史长河短为一瞬;40年,却足以让沧海变桑田。

1984年,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香洲区正式成立,揭开了自1909年香洲开埠以来最为辉煌的新篇章。

40年后的今天,回望历史征程,满载香洲荣光。这个改革开放的“试验田”诞生了新中国许多个“第一”:第一家中外合资企业——香洲毛纺厂,第一家中外合资酒店——石景山旅游中心,中国第一张信用卡,第一台无线传呼机,第一张手机SIM智能卡,第一块多层线路板……

弹指一挥间,历史性巨变悄然降临,香洲从只有“一条街道、一个警察、一盏红绿灯、一间百货店”的边陲小城,蝶变为现代化滨海花园城区,山海相拥、陆岛相望,洋溢着蓬勃的朝气、创新的活力、宜居的魅力。如今,迈入“四十不惑”之年的香洲,又会如何续写意气风发的新征程?

空中俯瞰美丽的香洲区。

跨越式发展:撑起珠海经济半壁江山

作为改革开放的试验田,香洲区是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起步的。建区之初,香洲仅有百余间作坊式的小企业,通过充分发挥经济特区的“窗口”作用,大力实施“外向带动”“月亮工程”等战略,积极推进对外开放和招商引资,全区经济总量快速增长,综合实力明显提升——

从1984年到2023年,香洲区地区生产总值由1.2亿元增长到1854.8亿元,增长1546倍,撑起了珠海经济的半壁江山;人均GDP由不足千元增长到16.2万元。

40年来,香洲区三次产业结构经历了从“一三二”到“二三一”,再到“三二一”的跨越式转变,成为香洲高质量完成工业化、发展都市经济、建设创新型城区的生动注脚。

一步一个脚印,香洲何以昂首阔步,实现历史跨越?

从产业变革看,香洲区瞄准全球前沿技术和产业变革方向,着力构建战略性新兴产业,坚定不移发展实体经济,推动智能家电、打印耗材及设备、智能装备制造等主导产业集聚发展,南屏科技工业园总产值突破1200亿元,亩均产出位居全国前列,三溪科创城发展拉开框架,工业总产值突破百亿,“湾区光谷”呼之欲出。

从服务业提质升级看,香洲区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由2001年的33.6%上升为2023年的61.7%,占全市服务业增加值比重近一半;规上服务业企业从业人员13.48万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42.02亿元,占全市的78%。同时,香洲区着力推动服务业向高端化、集聚化发展,大力发展总部经济、楼宇经济。

从产业空间扩展看,香洲区积极抢抓机遇,谋划打造“一园一镇一廊一带”产业发展新布局,推动南屏科技工业园迭代升级为南屏科技生态城,全力推进三溪科创城开发建设,加快打造前山-南屏创新产业走廊、情侣路现代服务业产业带,先后建成170万平方米5.0产业新空间,商务楼宇面积突破600万平方米,极大拓展了高端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空间。

三溪科创小镇“蝶变”三溪科创城。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4月,市委印发《万山海洋开发试验区、珠海保税区管理体制调整方案》,将洪湾保税十字门北片区交由香洲区管理,为香洲区新增了近10平方公里的可开发土地空间,必将成为香洲未来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5月31日,无界方舟大模型启用发布会在香洲区举行,珠海首个本土自研AI大模型——方舟模型ArkModel正式发布,该AI大模型在行业内首创“隐私补丁”,能更好地保护企业信息安全,正是香洲区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生动缩影。

诚然,香洲长远谋划的战略眼光远不止于此,围绕人工智能等六大产业链深化布局,通过贷款贴息、数字化改造补贴等优惠政策,为新质生产力企业打造优良的成长环境……如今,香洲区重点聚焦算力资源与人工智能大模型的落地应用,以新质生产力助推“百千万工程”跑出“加速度”,为下一步的跨越式发展积蓄澎湃动能。

泉涌式迸发:创新成果不断涌现

作为珠海主城区、特区发祥地,香洲建区以来便发扬“敢闯敢试、敢为人先、埋头苦干”的特区精神,以“杀出一条血路”的气魄胆略,率先突破计划经济体制束缚,在国企改革、土地管理、城市规划建设等领域勇于创新,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上世纪90年代,香洲率先推行企业管理体制改革,以“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为目标,对原有区属国有企业进行清产核资,实行资产经营责任制,让企业从政府部门脱钩,建立企业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激发了企业发展活力。近年来,香洲探索了园区区域集中评估、联合拿地等创新举措,率先搭建产融平台并在全国首创公共数据交易新模式。

回望四十年,亦是香洲创新成果大量涌现的四十年:发展动力实现结构性优化,创新活力实现泉涌式迸发。

1992年3月,珠海开全国先河,百万重奖具有突出贡献的科技人员。创新人才加速聚集于香洲,涌现出董明珠、求伯君、雷军等一批高度重视科技创新积极推进科技创新的优秀企业家。近年来,香洲大力实施“珠海英才计划”“香山人才计划”,评选出“香山创业英才”261名,近三年新增各类人才约3万名,累计发放人才补贴资金6.66亿元。

创新主体纷纷落地于香洲——1998年,东信和平成功研制国内第一个应用于移动通信智能卡的片内操作系统,打破了国外企业垄断;2016年,赛纳科技研发生产的中国第一台有核心技术的自主知识产权激光打印机“奔图”问世,使中国成为全球第四个掌握激光打印机核心技术的国家;格力电器多次获中国专利金奖。

格力水机绿色智造(珠海)基地生产车间内,机器人有序运行。

珠海市委常委、香洲区委书记李伟辉掷地有声地指出:“实践证明,香洲区必须坚持创新引领、制造业当家,把有限的土地、资金、人才等要素向实体经济倾斜,把创新落到人才上、企业上、产业上,加快集聚创新资源,助力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着力打造湾区产创融合高地。”

近年来,香洲深入实施高企树标提质和“专精特新”培育工程,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达26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达357家、省级创新型中小企业达551家、高新技术企业达755家,均位居全市前列。

与此同时,香洲的创新载体、创新支撑体系也在逐步完善。尽管高等教育从零起步,但随着中山大学、暨南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国内著名学府落户于此,香洲在校大学生增加到3.8万人。此外,香洲还在全市率先设立上市企业育成中心,构建全国首个连通四大交易所的区级上市企业育成模式,目前全区上市挂牌企业达27家,其中上市企业达14家。

年轻的香洲还谙熟多者共赢的密码,正率先探索构建校企人才合作新路径、新模式。目前,香洲区探索“科技副总”创新机制,通过选派各类创新人才到区内企业挂任技术副总裁、副总工程师等研发副职,解决企业创新难题,提升企业科技创新能力,实现人才与企业“双向奔赴”。

在香洲区副区长、南屏科技工业园管委会主任黄文胜看来,“科技副总”机制的推动,不仅可以让科技人才拥有更大的展示舞台,也为香洲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提供人才赋能。

泉涌式迸发的创新活力,支撑起香洲的勃勃雄心。

蝶变式升级:宜居魅力持续彰显

从建立珠海经济特区那一刻起,珠海城市规划“七个统一、八个不准”,沿海岸线建筑物不准“遮山挡海”,保证百姓“看得见海,望得见山”。绵延秀丽的海岸线,无数亮眼的城市地标,让香洲成为珠海文旅地图上的“璀璨明珠”。

近年来,通过加强绿色生态建设,启动生态家园工程,香洲使1.5万亩残次林恢复了生机、4000多亩黄土裸露地重新披上了绿装,并完成板樟山等近万亩生态景观林带建设。随着环境宜居项目建设推进,城市客厅、城市阳台、香山湖公园、香山云道等一批重点项目建成,香洲迎来无数游客交口称赞的网红打卡点,搭配上绿意盎然的生态环境,彰显出独一无二的宜居魅力。

年轻的香洲也时刻为年轻人书写新意——大力布局浪漫经济新业态,举办品类丰富的系列活动,深入挖掘情侣路的浪漫、海洋的风情、特区的闯劲等文化基因,香洲正致力于打造为活力和浪漫兼备、颜值和气质俱佳、充满活力魅力的“梦想之城”。

港珠澳大桥航拍。

在此期间,香洲的交通格局也发生历史性变化——建区初始,香洲区属于交通末梢,内外交通极不便利,仅有几条沙石土公路、一个红绿灯。如今,香洲先后建成珠海大桥、香海高速、广珠城轨、九洲港等重大交通基础设施项目,形成了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其中,全长1210米的板樟山隧道是当时国内最长的城市公路隧道。2018年,世界最长跨海大桥港珠澳大桥建成通车,香洲成为内地唯一与香港、澳门路桥相连的城区,自此成为港澳居民“北上”的首站,机遇无限。

“造贝林九棍”入选珠海市市级非遗名录,造贝学校作为传承基地之一,让这套古老的棍术与活力少年深度链接。

四十载风云起,香洲的教育、健康、文明建设更实现了全方位的蜕变升级——四十年来香洲在校学生人数从2.8万增长到15万,幼儿园学生人数从2600人增长到4万余人,教育投入从1400万元增长到33.95亿元,增长241.5倍,香洲教育事业发展日新月异。近年来,香洲着力提升教育质量,创新实施集团化办学,组建21个教育集团,深入推进南湾教育振兴,教育均衡发展水平不断提升。

在健康建设方面,目前香洲区区域内拥有5家三甲医院、2所区属医院、73家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十五分钟健康圈”基本形成,建成10个镇街级居家养老综合服务中心、130个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拥有1200张床位的区级养老机构已经投入试运营,一批“长者饭堂”投入使用,“公益+市场”社区食堂模式得到推广。在文明建设方面,香洲区文化体育基础设施持续完善,建成了香山文化艺术中心、全民健身中心等一批文体设施,实现了镇街市民文化艺术中心全覆盖,打造了十分钟文体活动圈,“日月贝”更是成为享誉全国的城市文化地标。

四十年风雨兼程,四十年春华秋实,香洲演绎了一个现代化滨海花园城区的传奇。踏上新征程,香洲如何继续焕发少年般的勃勃生机,坚定扛起“头雁”责任,奔跑在改革、创新的前线?为答好高质量发展“时代之问”,香洲正以“再立潮头”的进取姿态,为珠海建设中国式现代化城市样板探索香洲路径。

文字:施展华 图片:赵梓 编辑:唐祺珍 责任编辑:帅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