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行出状元|杨勇:大国海油工匠,筑深海之梦

2013年,毕业于西南石油大学的杨勇走进中海石油深海开发有限公司,如今是亚洲最大深海油气平台荔湾3-1的生产主操。10余年间,杨勇筑梦蓝海,胸怀匠心,始志攻坚克难,以技术创新、工艺创新持续突破探油深海关键核心技术,走出一条不负青春、不负韶华的奋斗之路,为国家深海清洁能源事业贡献出青春的力量与担当。

杨勇,珠海特级工匠、高级技师、高级工程师、珠海技能大师工作室工艺带头人,珠海大国工匠分享交流报告团成员,曾获海油工匠、中国海油基层标兵、珠海市技术能手等称号。目前已取得国家授权专利21项,发表论文27篇,为海上员工编写各类培训教材、操作规范16.5万余字,通过技术攻关、创新创效为企业创造效益1.5亿元。

善于学习勤于实践,努力锤炼本领

“杨勇善于学习,勤于实践,他沉得下心、坐得住冷板凳,身上具有钻研难题的韧劲儿。”这是杨勇初踏岗位,师傅赵迎涛对他的评价。

2013年,22岁的杨勇被分配到白云气田番禺34-1平台,此时平台陆地建设正处于关键阶段,每位师傅们都如拧紧了“发条”高速“运作”,对新员工的培训只能见缝插针式进行。白天,杨勇用心观察师傅的操作,用本子记下操作要点难点,一有时间他还顺着图纸爬管线,夜晚他挑灯夜读恶补技术知识。平台建设结束,实习期刚满的杨勇已对每一条管线都了如指掌。

年轻的杨勇刻苦学习努力锤炼本领,换来的是技术的突飞猛进,厚积的实力让他敢于迎接挑战攻坚克难。2015年,番禺34-1平台进口了一套当时国内最先进的MRU(乙二醇回收装置),但高昂的厂家调试费用使得装置调试迟迟未能启动。技高人胆大,此时,杨勇站了出来“揭榜挂帅”,面对全英文的设备说明书他查字典逐字翻译,将新设备摸熟摸透,他和团队以不放弃的精神几经调试,最终啃下了“硬骨头”,保障了设备成功运行。

行匠人之事攻克难关,为企业减少经济损失

砺匠人之心、行匠人之事。面对深海能源开发生产过程中出现的难题,杨勇总是以过硬技术及时发现问题,并以对生产实践的深刻认识攻克关键核心技术,开拓创新,提出最优解决方案。2018年,杨勇在分析MRU日常化验数据发现,核心设备重沸器发生内漏,水下番禺351、352气田即将面临停产风险。时值冬季保供阶段,为减少关停对下游产生的影响,杨勇作为现场生产主要负责人,对设备原理进行细致研究和理论分析后,开展了多项现场试验,获得了上千组试验数据。通过对试验数据的整合分析,他大胆提出了创新改造方案,保证了贫乙二醇满足水下注入要求,成功避免了重沸器损坏后水下停产的严重后果,保证了气田的生产时率,避免天然气产量损失4688.6万方,凝析油2186.87方,直接减少经济损失达9532.915万元。

创新是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也是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加速向前的引擎驱动。杨勇步履不停,他以工匠精神不断钻研新技术新工艺,成为引领自主创新的领军技能人才,带领团队持续攻关,解决了“MRU装置自主调试与应用”等十余个技术项目,成功突破了MRU的瓶颈难题,打破国外技术垄断,填补国内空白。

带领团队勇于创新,深海工匠梦变为现实

识以领之,方能中鹄。2020年,白云气田开展青年人才培养轮换计划,杨勇来到了他梦寐以求的荔湾3-1平台。这里是亚洲最大海上固定油气处理设施,由中外双方共同管理,有着众多不同的大型设备和生产流程。可刚来到,已成为生产主操的杨勇迎头就碰上第一个难题:如何不停产在线实现深水井口降压生产?面对新的挑战,杨勇抱着“滚石上山”的决心,配上“创新”的利剑,越是艰辛,干劲越足。他一头扎进降压工艺的研究中,查找国内油气开采降压工艺案例,对比深水海管降压的特殊性,经过反复论证推演,成功实现了荔湾3-1平台超深水海管在线降压生产。这一成果获得中海石油深海开发有限公司科技进步二等奖。

“颗粒过滤器滤芯的卡箍不能扎得太紧,容易挤压垫圈开裂,也不能太松,滤布容易脱落,卡箍两边要均匀上紧,这样才能让滤布与滤柱更好贴合。”成为生产主操后,杨勇也当上了师父,他对徒弟和组员倾囊相授,努力打造一支学习型、知识型、技能型的团队。自2020年杨勇成为创新工作室工艺带头人以来,培养出技师20名,高级技师3名,珠海工匠6名,珠海市技术能手2名。

如今,杨勇的班组、团队成长为一支“想干、能干、真干”的优秀集体,先后获得南海东部上产2000万吨优秀班组、中海油 “优秀青年先锋队”、在粤央企青年安全示范岗及全国质量信得过班组等荣誉称号。

向海而生,奋楫争先。杨勇说,“十年的历练,使我在海油找到了人生的价值,读懂了当代海油青年所肩负的责任与使命。习总书记对工匠精神的阐述深深的鼓舞着我,为此我将不懈的努力和奋斗,把自己的深海工匠梦不断变为现实。”

文字:王芳 图片:受访单位提供 编辑:唐祺珍 责任编辑:张燕红
行行出状元|杨勇:大国海油工匠,筑深海之梦
观海融媒 2024-06-05 15:32

2013年,毕业于西南石油大学的杨勇走进中海石油深海开发有限公司,如今是亚洲最大深海油气平台荔湾3-1的生产主操。10余年间,杨勇筑梦蓝海,胸怀匠心,始志攻坚克难,以技术创新、工艺创新持续突破探油深海关键核心技术,走出一条不负青春、不负韶华的奋斗之路,为国家深海清洁能源事业贡献出青春的力量与担当。

杨勇,珠海特级工匠、高级技师、高级工程师、珠海技能大师工作室工艺带头人,珠海大国工匠分享交流报告团成员,曾获海油工匠、中国海油基层标兵、珠海市技术能手等称号。目前已取得国家授权专利21项,发表论文27篇,为海上员工编写各类培训教材、操作规范16.5万余字,通过技术攻关、创新创效为企业创造效益1.5亿元。

善于学习勤于实践,努力锤炼本领

“杨勇善于学习,勤于实践,他沉得下心、坐得住冷板凳,身上具有钻研难题的韧劲儿。”这是杨勇初踏岗位,师傅赵迎涛对他的评价。

2013年,22岁的杨勇被分配到白云气田番禺34-1平台,此时平台陆地建设正处于关键阶段,每位师傅们都如拧紧了“发条”高速“运作”,对新员工的培训只能见缝插针式进行。白天,杨勇用心观察师傅的操作,用本子记下操作要点难点,一有时间他还顺着图纸爬管线,夜晚他挑灯夜读恶补技术知识。平台建设结束,实习期刚满的杨勇已对每一条管线都了如指掌。

年轻的杨勇刻苦学习努力锤炼本领,换来的是技术的突飞猛进,厚积的实力让他敢于迎接挑战攻坚克难。2015年,番禺34-1平台进口了一套当时国内最先进的MRU(乙二醇回收装置),但高昂的厂家调试费用使得装置调试迟迟未能启动。技高人胆大,此时,杨勇站了出来“揭榜挂帅”,面对全英文的设备说明书他查字典逐字翻译,将新设备摸熟摸透,他和团队以不放弃的精神几经调试,最终啃下了“硬骨头”,保障了设备成功运行。

行匠人之事攻克难关,为企业减少经济损失

砺匠人之心、行匠人之事。面对深海能源开发生产过程中出现的难题,杨勇总是以过硬技术及时发现问题,并以对生产实践的深刻认识攻克关键核心技术,开拓创新,提出最优解决方案。2018年,杨勇在分析MRU日常化验数据发现,核心设备重沸器发生内漏,水下番禺351、352气田即将面临停产风险。时值冬季保供阶段,为减少关停对下游产生的影响,杨勇作为现场生产主要负责人,对设备原理进行细致研究和理论分析后,开展了多项现场试验,获得了上千组试验数据。通过对试验数据的整合分析,他大胆提出了创新改造方案,保证了贫乙二醇满足水下注入要求,成功避免了重沸器损坏后水下停产的严重后果,保证了气田的生产时率,避免天然气产量损失4688.6万方,凝析油2186.87方,直接减少经济损失达9532.915万元。

创新是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也是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加速向前的引擎驱动。杨勇步履不停,他以工匠精神不断钻研新技术新工艺,成为引领自主创新的领军技能人才,带领团队持续攻关,解决了“MRU装置自主调试与应用”等十余个技术项目,成功突破了MRU的瓶颈难题,打破国外技术垄断,填补国内空白。

带领团队勇于创新,深海工匠梦变为现实

识以领之,方能中鹄。2020年,白云气田开展青年人才培养轮换计划,杨勇来到了他梦寐以求的荔湾3-1平台。这里是亚洲最大海上固定油气处理设施,由中外双方共同管理,有着众多不同的大型设备和生产流程。可刚来到,已成为生产主操的杨勇迎头就碰上第一个难题:如何不停产在线实现深水井口降压生产?面对新的挑战,杨勇抱着“滚石上山”的决心,配上“创新”的利剑,越是艰辛,干劲越足。他一头扎进降压工艺的研究中,查找国内油气开采降压工艺案例,对比深水海管降压的特殊性,经过反复论证推演,成功实现了荔湾3-1平台超深水海管在线降压生产。这一成果获得中海石油深海开发有限公司科技进步二等奖。

“颗粒过滤器滤芯的卡箍不能扎得太紧,容易挤压垫圈开裂,也不能太松,滤布容易脱落,卡箍两边要均匀上紧,这样才能让滤布与滤柱更好贴合。”成为生产主操后,杨勇也当上了师父,他对徒弟和组员倾囊相授,努力打造一支学习型、知识型、技能型的团队。自2020年杨勇成为创新工作室工艺带头人以来,培养出技师20名,高级技师3名,珠海工匠6名,珠海市技术能手2名。

如今,杨勇的班组、团队成长为一支“想干、能干、真干”的优秀集体,先后获得南海东部上产2000万吨优秀班组、中海油 “优秀青年先锋队”、在粤央企青年安全示范岗及全国质量信得过班组等荣誉称号。

向海而生,奋楫争先。杨勇说,“十年的历练,使我在海油找到了人生的价值,读懂了当代海油青年所肩负的责任与使命。习总书记对工匠精神的阐述深深的鼓舞着我,为此我将不懈的努力和奋斗,把自己的深海工匠梦不断变为现实。”

文字:王芳 图片:受访单位提供 编辑:唐祺珍 责任编辑:张燕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