仰望星空,梦想弗界!从珠海“追星”的足迹丈量一座城市的航天梦

4月24日,正值第九个中国航天日。

此刻,从距离地面390公里的天宫空间站俯瞰神州大地,珠海只身处南中国的小小一隅。然而,这座夜晚闪烁微光的城市,却与太空有着深厚的情结。

在这里,太空早已成为梦想的代名词,融入城市发展的血脉,也引领着一代又一代珠海人在探索太空奥秘、发展航天科技的路上,越走越远、越走越快。

1:1中国空间站组合体展示舱让市民游客零距离感受“太空之家”(资料图片)赵梓 摄

永不落幕的航展

述说中国航天的无限精彩

珠海与太空结缘,最早可以追溯至1996年的首届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代表中国航天技术先进水平的长征二号捆绑式火箭在户外展区惊艳亮相,向全世界展示了中国航天的实力。

然而,彼时迎着阳光仰望火箭的人们或许没有想到,中国航天工业此时正在以惊人的速度进步着。在接下来的各届航展中,中国自主研发的先进航天工业产品开始批量走上航展的舞台——

2004年第五届中国航展,完成首次载人升空任务的神舟五号返回舱惊艳亮相。英雄航天员杨利伟到场与观众挥手致意的画面,成就航展史上经典的瞬间;

2010年第八届中国航展,天宫1号空间站模型、北斗导航卫星网络等首次公开亮相。如今,“天宫”“北斗”照进现实,在地球轨道上述说着中国骄傲;

2021年第十三届中国航展,“嫦娥五号”带回来的月壤样本成为当届航展的最大看点之一。“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祝融号”火星车模型也同步亮相。

……

第十四届中国航展(资料图)  李建束 摄

在珠海,人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中国航天科技进步的足迹,也对未来充满了期待。珠海当之无愧地成为中国航天向外展示实力的前沿舞台,始终汇聚着国内外热切关注的目光。

时间来到2022年,在第十四届中国航展期间,代表中国航空航天领域最高荣誉的“中国航空航天月桂奖”再次回到珠海举行,国内最顶尖的航空航天专家团队,相聚在最高的舞台上,共同畅想着中国航空航天五十年、甚至百年后的未来。

正是这一刻起,珠海人一个深藏心底多年的想法开始萌动:我们是时候打造一场“永不落幕”的中国航展!

同样在第十四届中国航展期间,1:1制作、包含天和核心舱、问天实验舱、梦天实验舱的“完全体”中国空间站模型首次亮相。可是这一次,它没有如往常一样运回出发地,而是前所未有地选择了留在珠海。面积达4.2万平方米的珠海太空中心,成为它新的归宿。

2023年1月,珠海太空中心正式投入运营,常态化展示空间站展示舱、长征系列火箭等国家航天、航空、国防等领域最新成果与明星展品,试运营的第一个月接待游客数量就超过7万人次。同年11月,太空中心新馆开启建设。珠海太空中心,将在未来成为珠海文旅的一个新亮点、新舞台。

珠海太空中心(资料图) 钟凡 摄

英雄航天员多次到访

中国航天精神融入城市血脉

珠海的太空情结,因航天员的多次到访而更加浓郁。将时间的指针拨回至2004年,我国首位航天员杨利伟在第五届中国航展亮相,成为当届航展最难忘的记忆之一。与航天员面对面交流,也在日后成为了航展的传统。

“一期一会”的默契约定,让关注航天、喜爱航天、学习航天,成为珠海人默默相守的城市气质。与中国航展一道厚植起来“航天精神”,也在城市的大街小巷里得到生动的诠释。

2012年前后,往来珠海机场的人们突然发现,通往航展馆的路边上立起了几个巨大的“长征”火箭模型。它们昂首挺胸、直指苍穹,成为珠海曾经的地标之一。

而在各个学校里,孩子们将火箭卫星的模型、航天员的动画形象搬到了课室里、挂在了窗橱上。“为国争光”的航天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珠海学子、埋下了梦想的种子。

杨利伟到访珠海十年之后,我国首位"太空女教师"王亚平也来了。2014年,王亚平走进珠海市第一中学,为数千名珠海学子带来一场难忘的科普讲座。直观生动的航天知识分享,让珠海学子感受到仰望星空的巨大魅力。

2014年,王亚平走进珠海市第一中学(资料图)。珠海一中官网

如今,又一个十年过去了。景海鹏、陈冬等多位优秀的航天员,纷纷在珠海留下了他们的足迹。当初聆听王亚平分享太空故事的那批学子,也大多成为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而就在此刻,又有一群年轻的珠海少年,心怀梦想踏上了“追星”道路。他们与无数前辈一样,向往太空、梦想弗界。

回望“追星”的路,从杨利伟到王亚平,二十年的时光仿若一个“比例尺”。它衡量了中国航天事业腾飞的脚步,也丈量了中国科技事业进步的速度,只有珠海人“追星”的热情始终如一,正在浇灌更多梦想的种子萌生发芽。

珠海智造闪耀太空

第十五届中国航展再度相约

珠海探索太空的步伐,如今越走越快。2017年6月,由珠海欧比特宇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自主建设和运营的“珠海一号”卫星星座首批两颗卫星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其后数年,多颗卫星相继升空、组网、投用。“珠海一号”卫星星座趋于完善。

作为中国首家由民营上市公司建设并运营的卫星星座,“珠海一号”所搭建的遥感数据服务平台功能强大,已在环境监测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这是中国航天科技发展的一小步,却是珠海卫星产业领域的一大步。站在时代的风口上,珠海的航天科技成果集中呈现于卫星制造、卫星发射、卫星配套等领域。“天上的星,珠海的芯”,一批“造星”的珠海人扬名业界。

在“嫦娥五号”探月卫星上,一个产自珠海的激光元器件,在探测器降落测距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而这个零部件,出自在光元器件领域深耕多年的珠海光库科技。

在我国北斗卫星体系应用上,珠海全志科技推出的“快速定位北斗芯片”,一经推出便成为市场上的“佼佼者”,有力地推动了北斗导航技术的应用普及。

所有航天科技的研究与应用,都离不开基础理论科学的支撑。就在珠海凤凰山顶上,还有这么一群“观星”的人,时刻等待着“天外来信”。

中山大学珠海校区“天琴计划”实验室,是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规划建设项目,除了建有激光测距台站,山体中还建有约2.4万平方米的山洞超静实验室,用以捕捉观测空间引力波。

2019年11月,珠海测距台站历史性地测到了月面上全部五个反射器信号,使中国成为世界第三个成功测得全部五个月球反射器的国家,为10万公里轨道卫星的高精度测定轨提供了技术支撑。

当然,无论“追星”的人、“造星”的人,还是“观星”的人,都在期待着同一场盛会——今年11月12日至17日,第十五届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将在珠海国际航展中心如约而至。

截至本月初,共有来自中国、美国、法国、德国等国家和地区的522家企业已确定参展。相约蓝天盛会,中国航天又会给我们带来怎样的惊喜?相约珠海,我们拭目以待。

文字:甘丰恺 编辑:庞晓丹 责任编辑:赵思华
仰望星空,梦想弗界!从珠海“追星”的足迹丈量一座城市的航天梦
珠海特区报 2024-04-24 09:01

4月24日,正值第九个中国航天日。

此刻,从距离地面390公里的天宫空间站俯瞰神州大地,珠海只身处南中国的小小一隅。然而,这座夜晚闪烁微光的城市,却与太空有着深厚的情结。

在这里,太空早已成为梦想的代名词,融入城市发展的血脉,也引领着一代又一代珠海人在探索太空奥秘、发展航天科技的路上,越走越远、越走越快。

1:1中国空间站组合体展示舱让市民游客零距离感受“太空之家”(资料图片)赵梓 摄

永不落幕的航展

述说中国航天的无限精彩

珠海与太空结缘,最早可以追溯至1996年的首届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代表中国航天技术先进水平的长征二号捆绑式火箭在户外展区惊艳亮相,向全世界展示了中国航天的实力。

然而,彼时迎着阳光仰望火箭的人们或许没有想到,中国航天工业此时正在以惊人的速度进步着。在接下来的各届航展中,中国自主研发的先进航天工业产品开始批量走上航展的舞台——

2004年第五届中国航展,完成首次载人升空任务的神舟五号返回舱惊艳亮相。英雄航天员杨利伟到场与观众挥手致意的画面,成就航展史上经典的瞬间;

2010年第八届中国航展,天宫1号空间站模型、北斗导航卫星网络等首次公开亮相。如今,“天宫”“北斗”照进现实,在地球轨道上述说着中国骄傲;

2021年第十三届中国航展,“嫦娥五号”带回来的月壤样本成为当届航展的最大看点之一。“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祝融号”火星车模型也同步亮相。

……

第十四届中国航展(资料图)  李建束 摄

在珠海,人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中国航天科技进步的足迹,也对未来充满了期待。珠海当之无愧地成为中国航天向外展示实力的前沿舞台,始终汇聚着国内外热切关注的目光。

时间来到2022年,在第十四届中国航展期间,代表中国航空航天领域最高荣誉的“中国航空航天月桂奖”再次回到珠海举行,国内最顶尖的航空航天专家团队,相聚在最高的舞台上,共同畅想着中国航空航天五十年、甚至百年后的未来。

正是这一刻起,珠海人一个深藏心底多年的想法开始萌动:我们是时候打造一场“永不落幕”的中国航展!

同样在第十四届中国航展期间,1:1制作、包含天和核心舱、问天实验舱、梦天实验舱的“完全体”中国空间站模型首次亮相。可是这一次,它没有如往常一样运回出发地,而是前所未有地选择了留在珠海。面积达4.2万平方米的珠海太空中心,成为它新的归宿。

2023年1月,珠海太空中心正式投入运营,常态化展示空间站展示舱、长征系列火箭等国家航天、航空、国防等领域最新成果与明星展品,试运营的第一个月接待游客数量就超过7万人次。同年11月,太空中心新馆开启建设。珠海太空中心,将在未来成为珠海文旅的一个新亮点、新舞台。

珠海太空中心(资料图) 钟凡 摄

英雄航天员多次到访

中国航天精神融入城市血脉

珠海的太空情结,因航天员的多次到访而更加浓郁。将时间的指针拨回至2004年,我国首位航天员杨利伟在第五届中国航展亮相,成为当届航展最难忘的记忆之一。与航天员面对面交流,也在日后成为了航展的传统。

“一期一会”的默契约定,让关注航天、喜爱航天、学习航天,成为珠海人默默相守的城市气质。与中国航展一道厚植起来“航天精神”,也在城市的大街小巷里得到生动的诠释。

2012年前后,往来珠海机场的人们突然发现,通往航展馆的路边上立起了几个巨大的“长征”火箭模型。它们昂首挺胸、直指苍穹,成为珠海曾经的地标之一。

而在各个学校里,孩子们将火箭卫星的模型、航天员的动画形象搬到了课室里、挂在了窗橱上。“为国争光”的航天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珠海学子、埋下了梦想的种子。

杨利伟到访珠海十年之后,我国首位"太空女教师"王亚平也来了。2014年,王亚平走进珠海市第一中学,为数千名珠海学子带来一场难忘的科普讲座。直观生动的航天知识分享,让珠海学子感受到仰望星空的巨大魅力。

2014年,王亚平走进珠海市第一中学(资料图)。珠海一中官网

如今,又一个十年过去了。景海鹏、陈冬等多位优秀的航天员,纷纷在珠海留下了他们的足迹。当初聆听王亚平分享太空故事的那批学子,也大多成为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而就在此刻,又有一群年轻的珠海少年,心怀梦想踏上了“追星”道路。他们与无数前辈一样,向往太空、梦想弗界。

回望“追星”的路,从杨利伟到王亚平,二十年的时光仿若一个“比例尺”。它衡量了中国航天事业腾飞的脚步,也丈量了中国科技事业进步的速度,只有珠海人“追星”的热情始终如一,正在浇灌更多梦想的种子萌生发芽。

珠海智造闪耀太空

第十五届中国航展再度相约

珠海探索太空的步伐,如今越走越快。2017年6月,由珠海欧比特宇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自主建设和运营的“珠海一号”卫星星座首批两颗卫星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其后数年,多颗卫星相继升空、组网、投用。“珠海一号”卫星星座趋于完善。

作为中国首家由民营上市公司建设并运营的卫星星座,“珠海一号”所搭建的遥感数据服务平台功能强大,已在环境监测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这是中国航天科技发展的一小步,却是珠海卫星产业领域的一大步。站在时代的风口上,珠海的航天科技成果集中呈现于卫星制造、卫星发射、卫星配套等领域。“天上的星,珠海的芯”,一批“造星”的珠海人扬名业界。

在“嫦娥五号”探月卫星上,一个产自珠海的激光元器件,在探测器降落测距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而这个零部件,出自在光元器件领域深耕多年的珠海光库科技。

在我国北斗卫星体系应用上,珠海全志科技推出的“快速定位北斗芯片”,一经推出便成为市场上的“佼佼者”,有力地推动了北斗导航技术的应用普及。

所有航天科技的研究与应用,都离不开基础理论科学的支撑。就在珠海凤凰山顶上,还有这么一群“观星”的人,时刻等待着“天外来信”。

中山大学珠海校区“天琴计划”实验室,是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规划建设项目,除了建有激光测距台站,山体中还建有约2.4万平方米的山洞超静实验室,用以捕捉观测空间引力波。

2019年11月,珠海测距台站历史性地测到了月面上全部五个反射器信号,使中国成为世界第三个成功测得全部五个月球反射器的国家,为10万公里轨道卫星的高精度测定轨提供了技术支撑。

当然,无论“追星”的人、“造星”的人,还是“观星”的人,都在期待着同一场盛会——今年11月12日至17日,第十五届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将在珠海国际航展中心如约而至。

截至本月初,共有来自中国、美国、法国、德国等国家和地区的522家企业已确定参展。相约蓝天盛会,中国航天又会给我们带来怎样的惊喜?相约珠海,我们拭目以待。

文字:甘丰恺 编辑:庞晓丹 责任编辑:赵思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