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人、作家、评论家。出版有《立体交叉》《纪念》《神迹》《此世此刻》等多部诗集、长篇小说《身体课》《大叔西游记》《跟踪记》、短篇小说集《塑料子弹》、随笔集《时尚杂志》《西北偏东》《我们热爱女明星》《窃书记》《有话不必好好说》《购书单:小说和小说家》等,主编有《被遗忘的经典小说》(三卷)等。
我对珠海的了解有限,但是我喜欢这座城市;我到珠海的次数也有限,屈指可数,但是这里有不少朋友。
我的喜欢或许是从某一个印象开始的。我坐在西安自己的书房里,准备写这篇文章时,回想起几十年间对珠海的注视,感觉自己像个少年面对喜欢的少女,从青春一直注视到她有了成熟风韵的年纪,而我仍然是那个傻傻的少年,仿佛没有成长。我对珠海的喜欢更多来自自己的想象。然而这想象却绝不是虚构,因为我在珠海有许多朋友,这些朋友大多不是土生土长的珠海人,他们来自全国各地,他们是比我更勇敢的少年,他们把喜欢付诸行动了,他们成了珠海人。我与珠海结缘,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这些朋友,他们从全国各地奔赴珠海,投入她的怀抱。这些朋友中有编报编杂志的,使我得以从一个特别的角度,远远地注视珠海。他们编发我的稿子,令我的文字先于我抵达,令我频繁地进入珠海,而我也通过收到的报刊,时常得见珠海。在近三十年里,珠海的各类媒体刊发过的我的文字,集结起来应该够出一本书了吧,我是不是可以说,我和珠海有一本书这么厚的感情呢?这些报刊中,《珠海特区报》当然是分量最重、交往最多、持续时间最久的,直到如今的《湾韵》。如果说朋友是来自一座城市的亲情和友情,那么报纸应该在表达和传递着一座城市的风采和深度,而《湾韵》在这份报纸上承载着独特的文化担当。
在纸媒式微的年代,很多报纸削掉了副刊版面,报纸变成了单纯传递消息的信使,此时《湾韵》的存在像个逆行者,编者于此或许大有深意,我忽然想起来董桥的一句话:“天一亮,报童准时轻轻塞一份报纸进来,‘沙’一声把梦搔醒了……文化就这样积累起来。”报童当然是早已经没有了,急吼吼的人也大多不再在早上读报了,副刊属于下午,文化的积累却是依旧,它是《湾韵》的韵,在时代的臂弯里藏着——不是掖着,藏着是文化累积,属于一个城,属于珠海。或者可以说,《湾韵》是珠海的一个侧面,自信、从容,有风度、有韵致。捧读《湾韵》作品,不知不觉间就被带到文化里去了,而这文化感并不是闲散清浅花草虫鱼的“副”,而是带着文化视野和深度的“正”。《湾韵》上一位又一位当代大家的文字和他们文字里的纵深感,温润滋养着读者,同时也在塑造着《湾韵》独属于粤港澳大湾区大家闺秀的“韵”。或许我太在意内容的有料,却忽视了形式感?作为一个已经退休的老编辑,我深知对编辑而言,形式也是内容的一部分。报纸是城市的一张脸,版面则是内容的一张脸,要天生丽质长相姣好,也要描眉画眼表情丰富。每次看到《湾韵》版面,我都能在第一眼确认,这就是《湾韵》,我甚至可能由此确认,这就是珠海的《湾韵》,这就是珠海。
我到过九洲港码头,我走过情侣路和九洲大道,我看过拱北口岸的人流,多年以前我在珠海的酒吧里听过摇滚——那家酒吧叫乖乖的吧,后来也在海边一家酒吧楼顶喝茶——那家酒吧叫海风吧,当时乘坐的是朋友的皮卡,穿行在珠海的午夜,我也去过珠海朋友的家……但我至今无法描述具体的物质的珠海,我对珠海的认知,很大一部分就是珠海的报纸以及颇有魅力的《湾韵》。《湾韵》的版面常常能让我想到以前对珠海的散点观感,清爽、干净、平和,规整里藏着曲折,街角与拐弯处都有用心,像文化大家的家常表达,魅力与亲切同在。我觉得我与珠海的空间距离,经由《湾韵》靠近了,被珠海揽进了怀里,我说的不仅是我的文字。我以为,珠海这座城市的魅力有一部分来自《湾韵》,《湾韵》是珠海的一种表达,一种文化担当与积累。珠海正在“变大”,人也越来越多,《湾韵》的使命与承载或将越来越重要。这座城市需要更好的明天和更好的《湾韵》。
诗人、作家、评论家。出版有《立体交叉》《纪念》《神迹》《此世此刻》等多部诗集、长篇小说《身体课》《大叔西游记》《跟踪记》、短篇小说集《塑料子弹》、随笔集《时尚杂志》《西北偏东》《我们热爱女明星》《窃书记》《有话不必好好说》《购书单:小说和小说家》等,主编有《被遗忘的经典小说》(三卷)等。
我对珠海的了解有限,但是我喜欢这座城市;我到珠海的次数也有限,屈指可数,但是这里有不少朋友。
我的喜欢或许是从某一个印象开始的。我坐在西安自己的书房里,准备写这篇文章时,回想起几十年间对珠海的注视,感觉自己像个少年面对喜欢的少女,从青春一直注视到她有了成熟风韵的年纪,而我仍然是那个傻傻的少年,仿佛没有成长。我对珠海的喜欢更多来自自己的想象。然而这想象却绝不是虚构,因为我在珠海有许多朋友,这些朋友大多不是土生土长的珠海人,他们来自全国各地,他们是比我更勇敢的少年,他们把喜欢付诸行动了,他们成了珠海人。我与珠海结缘,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这些朋友,他们从全国各地奔赴珠海,投入她的怀抱。这些朋友中有编报编杂志的,使我得以从一个特别的角度,远远地注视珠海。他们编发我的稿子,令我的文字先于我抵达,令我频繁地进入珠海,而我也通过收到的报刊,时常得见珠海。在近三十年里,珠海的各类媒体刊发过的我的文字,集结起来应该够出一本书了吧,我是不是可以说,我和珠海有一本书这么厚的感情呢?这些报刊中,《珠海特区报》当然是分量最重、交往最多、持续时间最久的,直到如今的《湾韵》。如果说朋友是来自一座城市的亲情和友情,那么报纸应该在表达和传递着一座城市的风采和深度,而《湾韵》在这份报纸上承载着独特的文化担当。
在纸媒式微的年代,很多报纸削掉了副刊版面,报纸变成了单纯传递消息的信使,此时《湾韵》的存在像个逆行者,编者于此或许大有深意,我忽然想起来董桥的一句话:“天一亮,报童准时轻轻塞一份报纸进来,‘沙’一声把梦搔醒了……文化就这样积累起来。”报童当然是早已经没有了,急吼吼的人也大多不再在早上读报了,副刊属于下午,文化的积累却是依旧,它是《湾韵》的韵,在时代的臂弯里藏着——不是掖着,藏着是文化累积,属于一个城,属于珠海。或者可以说,《湾韵》是珠海的一个侧面,自信、从容,有风度、有韵致。捧读《湾韵》作品,不知不觉间就被带到文化里去了,而这文化感并不是闲散清浅花草虫鱼的“副”,而是带着文化视野和深度的“正”。《湾韵》上一位又一位当代大家的文字和他们文字里的纵深感,温润滋养着读者,同时也在塑造着《湾韵》独属于粤港澳大湾区大家闺秀的“韵”。或许我太在意内容的有料,却忽视了形式感?作为一个已经退休的老编辑,我深知对编辑而言,形式也是内容的一部分。报纸是城市的一张脸,版面则是内容的一张脸,要天生丽质长相姣好,也要描眉画眼表情丰富。每次看到《湾韵》版面,我都能在第一眼确认,这就是《湾韵》,我甚至可能由此确认,这就是珠海的《湾韵》,这就是珠海。
我到过九洲港码头,我走过情侣路和九洲大道,我看过拱北口岸的人流,多年以前我在珠海的酒吧里听过摇滚——那家酒吧叫乖乖的吧,后来也在海边一家酒吧楼顶喝茶——那家酒吧叫海风吧,当时乘坐的是朋友的皮卡,穿行在珠海的午夜,我也去过珠海朋友的家……但我至今无法描述具体的物质的珠海,我对珠海的认知,很大一部分就是珠海的报纸以及颇有魅力的《湾韵》。《湾韵》的版面常常能让我想到以前对珠海的散点观感,清爽、干净、平和,规整里藏着曲折,街角与拐弯处都有用心,像文化大家的家常表达,魅力与亲切同在。我觉得我与珠海的空间距离,经由《湾韵》靠近了,被珠海揽进了怀里,我说的不仅是我的文字。我以为,珠海这座城市的魅力有一部分来自《湾韵》,《湾韵》是珠海的一种表达,一种文化担当与积累。珠海正在“变大”,人也越来越多,《湾韵》的使命与承载或将越来越重要。这座城市需要更好的明天和更好的《湾韵》。
暂时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