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赋能交通基础设施,珠海高质量建设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

3月19日,珠肇高铁珠海段项目部传来喜讯,由中铁十五局集团珠肇高铁ZJSG-2标三分部打造的鹤洲动车所软基处理智控中心全面竣工,标志着长3053米、面积约60万平方米的软基路面在处理地下排水过程中实现可视化和数字化管控,为项目的高质量建设提供保障。该项目是广东省“十四五”重点项目之一。

鹤洲动车所软基处理智控中心是我市在基础设施建设中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功能的一个缩影。今年以来,珠海市交通系统对照广东省委“1310”具体部署和珠海市委“1313”思路举措,紧扣高质量发展要求,将高快速路网和轨道线网为主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作为服务产业和支撑城市发展的重要抓手,加大科技赋能交通项目力度,高质量建设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

陆海空铁口岸要素齐全

历经数十年的布局和发展,在珠江口西岸都市圈城市中,珠海的交通优势逐渐凸显,陆海空铁口岸各种交通要素齐全,尤其是港珠澳大桥的建成通车,提升了珠海在空港、海港方面的优势,为打造全国性交通综合枢纽城市夯实基础。

今年以来,珠海在持续用好管好港珠澳大桥、支持合作区建设、增强机场和港口辐射能力的同时,通过科技赋能交通在建工程项目,加快高速公路建设,不断完善对外通道布局,构建高效便捷的交通网络,提升城市交通效能。

香海大桥是广东省重要基础设施项目,起于西部沿海高速坦洲枢纽互通,终于斗门S272(湖心路),于2022年11月6日实现通车,成为珠海连接东西城区的第三条快速通道,有效缓解了珠海大桥的交通压力。

香海大桥西延线先行段已经进入桥梁铺设阶段。图片:香海高速公司提供。

“香海大桥联通珠海东西两个区域,但还没有直达西部城区最边缘的高栏港。按照我市‘十四五’交通规划,香海大桥继续向西拓展,目前已启动西延线先行段建设,先行段将拓展至斗门区双湖路。”19日上午,在香海大桥西延线先行段的智慧梁厂内,香海高速公司总经理助理孔宪全表示,为了提升项目的建设质量和速度,项目部建成珠海首个智能梁厂,不仅建厂空间比普通制梁场节省五分之一,而且一片预制梁的保养时间由原来的7天压缩到1天,相当于制梁速度提高了7倍。“6.3千米先行段的桥墩已经完工,按目前的制梁速度,香海大桥先行段力争年底通车。”

据了解,香海大桥西延线先行段、黄茅海跨海通道、珠海大道(珠海大桥西至泥湾门大桥西段)扩建工程、金琴快线北延段(至珠中边界)工程(二期)等项目将于今年建成通车;珠海机场改扩建、珠海隧道等项目有序推进;中山东部外环高速二期(珠海段)、国能散货码头等项目即将动工建设。随着这些基础设施的不断推进,将进一步优化珠海交通布局,提升城市交通的通达性和便利性,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珠海迈入“双铁”时代

在省委、省政府的支持下,通过近20年的努力,珠海迈入了“双铁”时代,不仅拥有纵贯广州、佛山、江门、珠海4市的货运专线——广珠铁路,还拥有时速200公里的客运专线——广珠城际和珠机城际。

“双铁”加快了珠海与外界的联通。其中,珠海站始发列车可直通国内75个城市。春运期间,在“海陆空铁”4种交通方式中,铁路出行占比55.5%,成为我市对外交通出行的最主要通道;2023年广珠铁路货运量达1544.8万吨,创下历史最高纪录。此外,连接港口与广珠铁路的货运铁路专用线——高栏港疏港铁路专用线成为珠海高栏港“海铁联运”关键一环。

珠海第九次党代会报告明确指出,积极参与“轨道上的大湾区”建设,加快珠海鹤洲中心站、珠海至肇庆高铁等项目规划建设,打造珠江口西岸轨道交通中心,构建“大湾区一小时生活圈”。

鹤州动车所软土路基处理施工现场。图片:中铁十五局集团项目部提供

“高质量建设轨道交通工程,更需科技赋能。”19日,在珠肇高铁ZJSG-2标动车所软土路基第21区(先行示范区),项目总工程师武慎良告诉记者,动车所项目涉及的软土路基面积近60万平方米,地下均为软土淤泥路基,深度达25米至45米,其面积之大、淤泥之深国内少见。

为确保工程建设质量,项目部引用前沿真空预压抽排地下水处理技术,将大面积路基划分为32个区域进行路基排水处理,确保软土路基沉降度控制在30厘米之内,路基干湿度达80%。同时,为确保抽排出来的405万吨地下水不再污染环境,项目部引用智能水处理装置,让405万吨地下水实现循环利用。“软土路基的地下水处理工程将在年底完成。”武慎良说。

据悉,“十四五”期间,珠海安排投资约227亿元,开工建设珠肇高铁、广珠澳高铁、南中珠城际(广州地铁18号线延长线)、广佛江珠城际等项目。截至目前,这些项目均已取得实质性进展,珠海正在系统谋划中国式现代化的城市交通场景,努力把宏伟蓝图变成生动现实。

文字:陈新年 编辑:唐祺珍 责任编辑:丹梅
科技赋能交通基础设施,珠海高质量建设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
珠海特区报 2024-03-20 08:32

3月19日,珠肇高铁珠海段项目部传来喜讯,由中铁十五局集团珠肇高铁ZJSG-2标三分部打造的鹤洲动车所软基处理智控中心全面竣工,标志着长3053米、面积约60万平方米的软基路面在处理地下排水过程中实现可视化和数字化管控,为项目的高质量建设提供保障。该项目是广东省“十四五”重点项目之一。

鹤洲动车所软基处理智控中心是我市在基础设施建设中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功能的一个缩影。今年以来,珠海市交通系统对照广东省委“1310”具体部署和珠海市委“1313”思路举措,紧扣高质量发展要求,将高快速路网和轨道线网为主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作为服务产业和支撑城市发展的重要抓手,加大科技赋能交通项目力度,高质量建设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

陆海空铁口岸要素齐全

历经数十年的布局和发展,在珠江口西岸都市圈城市中,珠海的交通优势逐渐凸显,陆海空铁口岸各种交通要素齐全,尤其是港珠澳大桥的建成通车,提升了珠海在空港、海港方面的优势,为打造全国性交通综合枢纽城市夯实基础。

今年以来,珠海在持续用好管好港珠澳大桥、支持合作区建设、增强机场和港口辐射能力的同时,通过科技赋能交通在建工程项目,加快高速公路建设,不断完善对外通道布局,构建高效便捷的交通网络,提升城市交通效能。

香海大桥是广东省重要基础设施项目,起于西部沿海高速坦洲枢纽互通,终于斗门S272(湖心路),于2022年11月6日实现通车,成为珠海连接东西城区的第三条快速通道,有效缓解了珠海大桥的交通压力。

香海大桥西延线先行段已经进入桥梁铺设阶段。图片:香海高速公司提供。

“香海大桥联通珠海东西两个区域,但还没有直达西部城区最边缘的高栏港。按照我市‘十四五’交通规划,香海大桥继续向西拓展,目前已启动西延线先行段建设,先行段将拓展至斗门区双湖路。”19日上午,在香海大桥西延线先行段的智慧梁厂内,香海高速公司总经理助理孔宪全表示,为了提升项目的建设质量和速度,项目部建成珠海首个智能梁厂,不仅建厂空间比普通制梁场节省五分之一,而且一片预制梁的保养时间由原来的7天压缩到1天,相当于制梁速度提高了7倍。“6.3千米先行段的桥墩已经完工,按目前的制梁速度,香海大桥先行段力争年底通车。”

据了解,香海大桥西延线先行段、黄茅海跨海通道、珠海大道(珠海大桥西至泥湾门大桥西段)扩建工程、金琴快线北延段(至珠中边界)工程(二期)等项目将于今年建成通车;珠海机场改扩建、珠海隧道等项目有序推进;中山东部外环高速二期(珠海段)、国能散货码头等项目即将动工建设。随着这些基础设施的不断推进,将进一步优化珠海交通布局,提升城市交通的通达性和便利性,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珠海迈入“双铁”时代

在省委、省政府的支持下,通过近20年的努力,珠海迈入了“双铁”时代,不仅拥有纵贯广州、佛山、江门、珠海4市的货运专线——广珠铁路,还拥有时速200公里的客运专线——广珠城际和珠机城际。

“双铁”加快了珠海与外界的联通。其中,珠海站始发列车可直通国内75个城市。春运期间,在“海陆空铁”4种交通方式中,铁路出行占比55.5%,成为我市对外交通出行的最主要通道;2023年广珠铁路货运量达1544.8万吨,创下历史最高纪录。此外,连接港口与广珠铁路的货运铁路专用线——高栏港疏港铁路专用线成为珠海高栏港“海铁联运”关键一环。

珠海第九次党代会报告明确指出,积极参与“轨道上的大湾区”建设,加快珠海鹤洲中心站、珠海至肇庆高铁等项目规划建设,打造珠江口西岸轨道交通中心,构建“大湾区一小时生活圈”。

鹤州动车所软土路基处理施工现场。图片:中铁十五局集团项目部提供

“高质量建设轨道交通工程,更需科技赋能。”19日,在珠肇高铁ZJSG-2标动车所软土路基第21区(先行示范区),项目总工程师武慎良告诉记者,动车所项目涉及的软土路基面积近60万平方米,地下均为软土淤泥路基,深度达25米至45米,其面积之大、淤泥之深国内少见。

为确保工程建设质量,项目部引用前沿真空预压抽排地下水处理技术,将大面积路基划分为32个区域进行路基排水处理,确保软土路基沉降度控制在30厘米之内,路基干湿度达80%。同时,为确保抽排出来的405万吨地下水不再污染环境,项目部引用智能水处理装置,让405万吨地下水实现循环利用。“软土路基的地下水处理工程将在年底完成。”武慎良说。

据悉,“十四五”期间,珠海安排投资约227亿元,开工建设珠肇高铁、广珠澳高铁、南中珠城际(广州地铁18号线延长线)、广佛江珠城际等项目。截至目前,这些项目均已取得实质性进展,珠海正在系统谋划中国式现代化的城市交通场景,努力把宏伟蓝图变成生动现实。

文字:陈新年 编辑:唐祺珍 责任编辑:丹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