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魏振强
珠海传媒集团 刘轶男 摄
冬日的太阳温和,有耐心,像饱经风霜的老人睁着昏黄的眼,望着尘世。趴在过江轮渡的窗口伸头看,看不清江水是静止还是流动,但能看到阳光随波浪漂浮、荡漾,荡成一个个亮亮的圈,又碎成一条条弯弯曲曲发光的线。我指着江上慢悠悠的船对陈鹰说,你瞧那些船是不是踩着阳光在走?陈鹰淡淡地笑,没搭话。
陈鹰和我要去的是升金湖。升金,“一升湖水一升金”。前人真是厉害,一句话就把一座湖的价值提炼出来。我去升金湖很多次,每次都是去保护站那边,要是碰上站里的朋友,可以听他们讲解,可以借用他们的高倍望远镜观察远方模糊的身影。但这回陈鹰说保护站的人出差了,可以去杨鹅头那边看看,他上周去过一次,看到不少鸟,还看到不少人在那边搭帐篷,看鸟、拍鸟。
杨鹅头是升金湖的一个观鸟点,陈鹰每年要去四五次。有一年的腊月二十八,他独自驾车赶到杨鹅头。下午突降大雪,雪花纷纷扬扬,扑向湖面,扑向湖滩,扑到他的眼前,他攥着一把伞,在湖边胡乱地走,风胡乱地刮,好像专门跟他作对,抢走他的伞,又把它在空中掀翻好几圈,最后一巴掌把它拍进湖水中。傍晚,陈鹰走到车子跟前,身子差不多冻僵了,在一家小店吃了碗肉丝面,赶紧往家赶。雪也跟他作对,越下越大,越来越厚,车轮像被冻僵,压在雪地上,老是压不住,他小心翼翼地开着最低档,让轮子往前滚,终于在半夜“滚”回了家。
那次经历后来被陈鹰叙述过好几次,说来说去的原因只有一个:一个人在湖边大雪中“漫步”,天地一白,一白间只有他这么一粒人在移动,风跟他开玩笑,雪跟他开玩笑,好玩极了……他描述时有些激动:“风和雪是不是有意思?比人有趣吧?”
我喜欢跟陈鹰玩,也是因为他比别人有趣。趣味这玩意基本上是天生的,藏在骨头缝里,不经意间会冒出来,心里长草长毛的人是看不出来的。老天会赋予某些人才华,赋予某些人趣味,赋予才华又赋予趣味的,很少,大抵只有苏东波、张宗子等极少数被老天吻过的幸运儿才有。
去杨鹅头的路弯弯扭扭。路边的田野早被收割一空,但并不空荡,有阳光照耀,有鸟雀觅食,还有我们的目光落在上面。村庄的树高高瘦瘦,伸展着枝桠,在空中作画。我对陈鹰说,这地方的田地、房屋还有那些其貌不扬的树,跟我老家的非常相似。我其实还有句话没说——一个人要在异地找到故乡的影子,多似在人海中邂逅一位故交。
一群人正在盖房子,十几间毛坯房快成形了。陈鹰停下车,对着正拿水管往砖头上喷水的妇女问:“你是中建家的吗?”妇女笑眯眯地说:“是的,中建到县城去了,你们晚上来我家吃饭。”陈鹰回道:“你晓得我是哪个哟,就让我到你家吃饭?不吃了,去湖里看一会就走。”中建是村干部,陈鹰前几年拍照时认识了他,那时还没有禁渔,陈鹰买了一些菜带到中建的船上,中建用湖水煮了一大锅湖鱼,喊来旁边船上的几位渔民,大家坐在一个大网罩子里喝酒,但虫子和蚊子还是不停地钻进来,往人的身上叮,往菜上扑,几个人一边噼噼啪啪打蚊子,打虫子,一边把酒往嘴里倒。渔民们看着陈鹰随性自在的样子,也不跟他客套,隔三差五喊他去湖上喝酒。
到了杨鹅头,陈鹰把车子停在一片杂草丛生的坡上,带我绕过一块坡地,一片辽阔的湖滩豁然打开,升金湖仰卧在旁边,像是卧了几万年。
站在湖滩上,湖草依然碧绿如春,但细细看,草尖枯黄,果然是“草色遥看近却无”。从草丛蹚过,深一脚浅一脚,举目四望,望了好一会,没看到黑压压的鸟群掠过天空的盛大场面。有点失望,但没有惊讶。在升金湖,除一两次看到天空沸腾,看到几千只上万只鸟儿在天空狂欢,更多的时候看到的是几只鸟儿在天空飞起、落下,像在跟天空嬉闹,天空慈悲亦有趣,任孩子在自己的怀抱里撒娇、撒欢。
湖那边的天空有几个黑点,是黑鹳,绕着湖汊来回飞,一会儿俯冲,一会儿射向空中,这几个“愣头青”在炫耀自己的飞行姿态和技艺。一只白色的鸟,孤单单的,在湖汊上方不停地划出弧线,翅膀在阳光下发出银色的光,飞一会,就停在湖汊边的岸上,伸着脖子,如一位矜持、孤傲的少女对镜自怜。还有大雁,上百只,呈人字形从空中列队飞过,飞着飞着,飞进无穷的远方。
立在湖滩上,看湖水,看天空,看自己的影子。七八头牛在远处安静地吃草。夕阳如金,洒在它们身上。一位老人牵着一头小牛、赶着几头老牛走过来。一头体形硕大的牛见我立在前面,悄然躲开,立住,瞪着大眼睛看我,目光里满是幼儿般的好奇与惊恐。动物大抵对人都怀有恐惧,是不是人类给它们留下太多的阴影?我赶紧让开。老人牵着那头小牛从我身边过去,小牛的脖子上套着根红色的带子,带子上还系着个铃铛,一路铛铛铛,像个惯宝宝在蹒跚学步。老人慢腾腾地走,那群牛也慢腾腾地走,都这么慢腾腾,估计走到家正好天黑。
老人和他的牛从湖水边慢吞吞地走过,又慢腾腾地走远,快走上坡的时候,我回过头来对陈鹰说:“你瞧,像不像爷爷带着着自己的一群孙子?”
魏振强 1966年生。中国作协会员。在《山花》《延河》《滇池》《北方文学》等报刊发表作品百余万字,著有散文集《茶峒的歌声》《村庄令》,有作品入选小学语文课本。
毛毛虫
李逊 摄
□ 陈再见
珠海传媒集团 刘轶男 摄
我至今念念不忘44区的砂锅粥,时间定格在2004年。那时的味道,如今怎么样也吃不到;即使有,也吃不出来了。小文人的怀旧情结总是让我喜欢旧地重游,回到那些曾经居住的地方,在面目全非的景象里,寻找一点一滴残留的记忆。某棵树,某个店铺,甚至是街角某一处顽固的残缺,似乎都形同按钮,瞬间揿开记忆的亮光。
2004年8月,我初到宝安,在一个工厂上班,工厂对面是海滨中学,侧面是翻身路,越过翻身路,便是被当时的我们誉为“美食街”的44区。现在看来,44区那条街太普通了。深圳,尤其是关外,随处可见那样的街道。白天其实就是街市,两边摆摊,卖什么的都有,吃的、用的、穿的;一到晚上,街两边的摊位即消失不见,那些白天闭门的店铺都隆重开张,灯火明亮,桌位摆出街面,一直到路两边的树下。为了区别店铺之间的范围,他们用的是不同颜色的椅子,所以一眼看过去,一段红色,一段蓝色,一段黄色,整条街便显得鲜艳起来。店铺几乎都是潮汕砂锅粥,老板也都来自潮汕,煮的是正宗的砂锅粥。那时,为了分辨哪个店的砂锅粥正宗与否,第一件事便是和店里人说话,试探其口音。
去44区吃砂锅粥,在那一年里,似乎成了一个符号,或者一句幸福的咒语。工厂无疑是枯燥的,便需要另外的事物来冲淡和稀解——约好去44区吃砂锅粥是最好的选择。当然,几个穷老乡,没办法做到天天晚上都往44区跑,只能偶尔,因为偶尔,才显得隆重而不可多得。通常是轮流请——那时的砂锅粥也不贵,一个人十块钱就能吃饱,另加几支啤酒,一个拼盘,奢侈的时候到街对面烤点鸡翅和韭菜,如此吃下来,不超百元。几个老乡那会都没结婚,也没女朋友,正处在热衷于结伴到处跑的时候。喝了点酒,几碗砂锅粥下肚,人开始活泛起来,胆子也大了,眼睛盯着街上妖艳的女子看。靠近宝安大道处便是当时宝安出名的歌舞厅自由城,附近自然美女如云。
因生意存在着竞争,砂锅粥的老板都热情好客,时不时出来敬烟,笑着,一个桌子一个桌子招呼下去。潮汕人会做生意,从砂锅粥老板身上便可以体现出来。因为长期在一个店铺吃,成了熟客,便和老板成了朋友。有时从夜晚七八点吃到凌晨三四点,实际上就在聊天,聊某个女孩,聊每个人可能到来的未来——占了一晚上的桌椅,老板也没有不悦的表现,还得不时过来冲茶敬烟。
凌晨的44区又是另一番况味。热闹的气氛正在一点一丝消去,街上的人不多,因而人们说话的声音也显得大了,清晰可辨。街对面的烧烤摊还在冒着白烟,烟雾带着孜然粉伴油炙烤鸡翅的香味,弥漫满街。从自由城出来的年轻男女,成群结队,看样子喝高了,歪歪斜斜走过,大声说话,甚至把酒瓶子砸碎在路中央,嘭的一声炸响,把整条街的人都吓一跳。
从44区回翻身路对面的工厂宿舍,那一段路不长。可每次走回,我都会怅然若失。为什么?似乎每次都是在告别一种有趣味的生活而正走向一个漫漫无期的未来。那种情绪很顽固,纠缠不去。我不知道其他老乡是否也有。我们都闭口不语,在回去的路上,和来时截然相反。至今回想:深夜空旷的翻身路上几个青年穿越而过,昏黄的灯光拖出他们的身影,黑黝黝,如同他们随身携带的心事……
前不久,和妻女去图书馆,回来时走了宝安大道,经过44区,便拐了进去。每走一步,我都能激动地说出所到之处八年前是什么样的景象。
陈再见 广东陆丰人。在《人民文学》《当代》《十月》等发表作品多篇,并多次被《小说选刊》《小说月报》等选载;出版长篇小说《六歌》《出花园记》,小说集《你不知道路往哪边拐》《青面鱼》等五部;曾获《小说选刊》年度新人奖等。
□ 李少君
珠海传媒集团 刘轶男 摄
风暴欲来
海色苍茫,风暴即将来临
最后一班轮渡正鸣响汽笛
而我,还没收拾好行李
还沉迷于岛上的幽深角落和旧楼台
风暴前的街道何其宁静
游人稀少,腾空了一切做好准备
等候着风暴、海浪和潮汐的正面搏击
我多么希望我的诗歌里啊
也蕴蓄着这种内敛的宁静的力量
自述
在古代,我应该是一只鹰
在河西走廊的上空逡巡
后来,坐化为麦积山上的一尊佛像
浓荫之下守护李杜诗意地和一方祖庭
当代,我幻变为一只海鸥
踩着绿波踏着碧浪,出没于海天一色
但我自由不羁的灵魂里
始终回荡着来自西域的野性的风暴
当我在世界各地行走……
我到过东欧小城郊外的葡萄园
草木静寂,没有任何人来欢迎我们
一条小狗一只小猫都没有
但我们仍欣欣然,在枝叶间一路游荡
我还到过德黑兰市中心的公园里
人们在草地上铺开地毯,合围而坐
青年男女赤脚伸进沟渠冰凉的水里
他们的快乐,不只是表面上的
我也到过新泽西附近的茂密森林里
公路旁停留时,我看见一头鹿迅疾离去
但当地人告诉我,隐秘的不远处
也许有一只狼正冷眼盯着我
我每走到一处,总有声音提醒我:
下车时请带好你的贵重物品
我想了一下,我最贵重的
只有我自己,和我的一颗心
热带雨林
雨幕一拉,就有了热带雨林的气息
细枝绿叶也舒展开来,显得浓郁茂盛
雨水不停地滴下,一条小径通向密林
再加上氤氲的气象,朦胧且深不可测
没有雨,如何能称之为热带雨林呢
在没有雨的季节,整个林子疲软无力
鸟鸣也显得零散,无法唤醒内心的记忆
雨点,是最深刻的一种寂静的怀乡方式
走失的父亲
独自一个人横穿马路的父亲
总让我隐隐有一些担忧
他步履蹒跚,一个人走向对面
他在马路边下车,我继续往前
从后视镜里看到他
小心翼翼,被拥挤的人群裹挟
小时候跟丢父亲会心急如焚
如今却换成了我们操心父亲
这些年都市里走失的老人
是一个庞大惊人的数字
我见过一些寻找父亲的焦急的儿子
他们手足无措,六神无主
不断地自我谴责,自我忏悔
他们每天忙于琐碎事务和应酬
把老父亲丢在空空荡荡的家里
在等待之中度过一天又一天
我也每天在心怀内疚之中度过
知道迟早有一天父亲会丢下我们
在人群中走失,让我们望眼欲穿欲哭无泪
(注:本诗写于父亲去世前,那时不敢发表,担心一语成谶。)
李少君 1967年生,湖南湘乡人,1989年毕业于武汉大学新闻系,主要著作有《自然集》《草根集》《海天集》《应该对春天有所表示》等十六部,被誉为“自然诗人”。曾任《天涯》杂志主编,海南省文联专职副主席,现为《诗刊》主编,一级作家。
□ 孙善文
珠海传媒集团 刘轶男 摄
百鸟争鸣
公园的一角,几只鸟笼挂在榕树的低处。鹦鹉、了哥们用歌声清理着清晨残存的那点黑,让我看清了一张张斗鸟人的脸。他们妙语连珠,谈论着一只只鸟。每个与鸟有关的措辞,都神采飞扬。
公园有树,有花,有草,便也有了优雅的生活。许多小鸟,比如喜鹊、麻雀们都闻声而至,围拢在笼子的周围,嚷着、唱着。那声音试图盖过跳广场舞的音乐。
一座公园太需要鸟声了。每一阵飘在风中的笑声,因为鸟声的喧染才显得清脆而惬意。
我站成公园里的另一棵榕树。我分明看到了鸟们一边嘶叫着,一边与我激情对视。
我侧耳倾听着,这笼里笼外的表达,始终无法判定哪一句属于肺腑之言。
低处
这是一棵吸引我最多目光的普通灌木。
它长在我上班必经的公园路中间隔离铁栏底下。时间无法记录它成长的印记,一年多,它依然仅有尺几的高,在沥青漫过的马路中间,依附着路面残存的泥土,抗争着。
一处几近可以忽略的绿,在我每次路过时,总向我挥手,热烈、青春、坚韧,一笑一颦,不卑不亢。
一棵活在低处灌木,心中居然藏有一本我们一生都读不完的书。
绽放
一条开花吐蕊的枯枝,总让人心生敬意。
银柳,第一次知道它的名字,是在它悄然绽放和吐芽之后。此前,我都当它是花店卖出的染了色的残枝。
每一片爬出来的绿和每一粒挤出来的艳,都强调着生命的坚毅,似乎一间房子刹时萌发出生的力量。
但在此时,我突然看到了一道急促切开空间的闪电,我像干花一样被点燃了。
我与银柳面面相觑。我们都在燃烧自己。我却是那样的俗不可耐。
看到一场雪
妻子从云南的某个雪山发回一张张相片,那边正下着密密麻麻的雪。一片片雪花如一个个光点,正发出灼眼的光芒。这是她看到的第一场雪,比梦中的更纷扬,却更温暖。
阳春三月,她为看一场雪,站在很多鸟都不愿意去的地方。她伸出双手,一次次将雪花托在手中,又将它们一粒粒种到地上。
雪花有多重呢?它可以覆盖一个人的记忆。
看到这场瑞雪,回到广东的她能够享受一年甚至一生的丰硕了。
阳光的脚印
阳光打在窗口的安全网上,让我看到了一个清晰的脚印。它跨过纵横交错的金属钢网,稍然落在我的案前。
时针正对着早上7点。我都是从这一刻起,开启自己新的一天。
人过留名,雁过留声,水过留痕。后来,我知道自己其实错了。
阳光已成为收影子的人。它可以站在我的面前警示我,却又无声地隐去,没有留下一点点印迹。
它比所有人都高明。
孙善文 广东雷州人,现居深圳。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文学作品散见于《人民日报》《天涯》《散文》《散文选刊》《山花》《延河》《诗刊》《星星》等报刊,入选多种年度选本,被选用多地中学语文试卷。出版作品集《行走的树》《在隧洞中穿行》。
□ 魏振强
珠海传媒集团 刘轶男 摄
冬日的太阳温和,有耐心,像饱经风霜的老人睁着昏黄的眼,望着尘世。趴在过江轮渡的窗口伸头看,看不清江水是静止还是流动,但能看到阳光随波浪漂浮、荡漾,荡成一个个亮亮的圈,又碎成一条条弯弯曲曲发光的线。我指着江上慢悠悠的船对陈鹰说,你瞧那些船是不是踩着阳光在走?陈鹰淡淡地笑,没搭话。
陈鹰和我要去的是升金湖。升金,“一升湖水一升金”。前人真是厉害,一句话就把一座湖的价值提炼出来。我去升金湖很多次,每次都是去保护站那边,要是碰上站里的朋友,可以听他们讲解,可以借用他们的高倍望远镜观察远方模糊的身影。但这回陈鹰说保护站的人出差了,可以去杨鹅头那边看看,他上周去过一次,看到不少鸟,还看到不少人在那边搭帐篷,看鸟、拍鸟。
杨鹅头是升金湖的一个观鸟点,陈鹰每年要去四五次。有一年的腊月二十八,他独自驾车赶到杨鹅头。下午突降大雪,雪花纷纷扬扬,扑向湖面,扑向湖滩,扑到他的眼前,他攥着一把伞,在湖边胡乱地走,风胡乱地刮,好像专门跟他作对,抢走他的伞,又把它在空中掀翻好几圈,最后一巴掌把它拍进湖水中。傍晚,陈鹰走到车子跟前,身子差不多冻僵了,在一家小店吃了碗肉丝面,赶紧往家赶。雪也跟他作对,越下越大,越来越厚,车轮像被冻僵,压在雪地上,老是压不住,他小心翼翼地开着最低档,让轮子往前滚,终于在半夜“滚”回了家。
那次经历后来被陈鹰叙述过好几次,说来说去的原因只有一个:一个人在湖边大雪中“漫步”,天地一白,一白间只有他这么一粒人在移动,风跟他开玩笑,雪跟他开玩笑,好玩极了……他描述时有些激动:“风和雪是不是有意思?比人有趣吧?”
我喜欢跟陈鹰玩,也是因为他比别人有趣。趣味这玩意基本上是天生的,藏在骨头缝里,不经意间会冒出来,心里长草长毛的人是看不出来的。老天会赋予某些人才华,赋予某些人趣味,赋予才华又赋予趣味的,很少,大抵只有苏东波、张宗子等极少数被老天吻过的幸运儿才有。
去杨鹅头的路弯弯扭扭。路边的田野早被收割一空,但并不空荡,有阳光照耀,有鸟雀觅食,还有我们的目光落在上面。村庄的树高高瘦瘦,伸展着枝桠,在空中作画。我对陈鹰说,这地方的田地、房屋还有那些其貌不扬的树,跟我老家的非常相似。我其实还有句话没说——一个人要在异地找到故乡的影子,多似在人海中邂逅一位故交。
一群人正在盖房子,十几间毛坯房快成形了。陈鹰停下车,对着正拿水管往砖头上喷水的妇女问:“你是中建家的吗?”妇女笑眯眯地说:“是的,中建到县城去了,你们晚上来我家吃饭。”陈鹰回道:“你晓得我是哪个哟,就让我到你家吃饭?不吃了,去湖里看一会就走。”中建是村干部,陈鹰前几年拍照时认识了他,那时还没有禁渔,陈鹰买了一些菜带到中建的船上,中建用湖水煮了一大锅湖鱼,喊来旁边船上的几位渔民,大家坐在一个大网罩子里喝酒,但虫子和蚊子还是不停地钻进来,往人的身上叮,往菜上扑,几个人一边噼噼啪啪打蚊子,打虫子,一边把酒往嘴里倒。渔民们看着陈鹰随性自在的样子,也不跟他客套,隔三差五喊他去湖上喝酒。
到了杨鹅头,陈鹰把车子停在一片杂草丛生的坡上,带我绕过一块坡地,一片辽阔的湖滩豁然打开,升金湖仰卧在旁边,像是卧了几万年。
站在湖滩上,湖草依然碧绿如春,但细细看,草尖枯黄,果然是“草色遥看近却无”。从草丛蹚过,深一脚浅一脚,举目四望,望了好一会,没看到黑压压的鸟群掠过天空的盛大场面。有点失望,但没有惊讶。在升金湖,除一两次看到天空沸腾,看到几千只上万只鸟儿在天空狂欢,更多的时候看到的是几只鸟儿在天空飞起、落下,像在跟天空嬉闹,天空慈悲亦有趣,任孩子在自己的怀抱里撒娇、撒欢。
湖那边的天空有几个黑点,是黑鹳,绕着湖汊来回飞,一会儿俯冲,一会儿射向空中,这几个“愣头青”在炫耀自己的飞行姿态和技艺。一只白色的鸟,孤单单的,在湖汊上方不停地划出弧线,翅膀在阳光下发出银色的光,飞一会,就停在湖汊边的岸上,伸着脖子,如一位矜持、孤傲的少女对镜自怜。还有大雁,上百只,呈人字形从空中列队飞过,飞着飞着,飞进无穷的远方。
立在湖滩上,看湖水,看天空,看自己的影子。七八头牛在远处安静地吃草。夕阳如金,洒在它们身上。一位老人牵着一头小牛、赶着几头老牛走过来。一头体形硕大的牛见我立在前面,悄然躲开,立住,瞪着大眼睛看我,目光里满是幼儿般的好奇与惊恐。动物大抵对人都怀有恐惧,是不是人类给它们留下太多的阴影?我赶紧让开。老人牵着那头小牛从我身边过去,小牛的脖子上套着根红色的带子,带子上还系着个铃铛,一路铛铛铛,像个惯宝宝在蹒跚学步。老人慢腾腾地走,那群牛也慢腾腾地走,都这么慢腾腾,估计走到家正好天黑。
老人和他的牛从湖水边慢吞吞地走过,又慢腾腾地走远,快走上坡的时候,我回过头来对陈鹰说:“你瞧,像不像爷爷带着着自己的一群孙子?”
魏振强 1966年生。中国作协会员。在《山花》《延河》《滇池》《北方文学》等报刊发表作品百余万字,著有散文集《茶峒的歌声》《村庄令》,有作品入选小学语文课本。
毛毛虫
李逊 摄
□ 陈再见
珠海传媒集团 刘轶男 摄
我至今念念不忘44区的砂锅粥,时间定格在2004年。那时的味道,如今怎么样也吃不到;即使有,也吃不出来了。小文人的怀旧情结总是让我喜欢旧地重游,回到那些曾经居住的地方,在面目全非的景象里,寻找一点一滴残留的记忆。某棵树,某个店铺,甚至是街角某一处顽固的残缺,似乎都形同按钮,瞬间揿开记忆的亮光。
2004年8月,我初到宝安,在一个工厂上班,工厂对面是海滨中学,侧面是翻身路,越过翻身路,便是被当时的我们誉为“美食街”的44区。现在看来,44区那条街太普通了。深圳,尤其是关外,随处可见那样的街道。白天其实就是街市,两边摆摊,卖什么的都有,吃的、用的、穿的;一到晚上,街两边的摊位即消失不见,那些白天闭门的店铺都隆重开张,灯火明亮,桌位摆出街面,一直到路两边的树下。为了区别店铺之间的范围,他们用的是不同颜色的椅子,所以一眼看过去,一段红色,一段蓝色,一段黄色,整条街便显得鲜艳起来。店铺几乎都是潮汕砂锅粥,老板也都来自潮汕,煮的是正宗的砂锅粥。那时,为了分辨哪个店的砂锅粥正宗与否,第一件事便是和店里人说话,试探其口音。
去44区吃砂锅粥,在那一年里,似乎成了一个符号,或者一句幸福的咒语。工厂无疑是枯燥的,便需要另外的事物来冲淡和稀解——约好去44区吃砂锅粥是最好的选择。当然,几个穷老乡,没办法做到天天晚上都往44区跑,只能偶尔,因为偶尔,才显得隆重而不可多得。通常是轮流请——那时的砂锅粥也不贵,一个人十块钱就能吃饱,另加几支啤酒,一个拼盘,奢侈的时候到街对面烤点鸡翅和韭菜,如此吃下来,不超百元。几个老乡那会都没结婚,也没女朋友,正处在热衷于结伴到处跑的时候。喝了点酒,几碗砂锅粥下肚,人开始活泛起来,胆子也大了,眼睛盯着街上妖艳的女子看。靠近宝安大道处便是当时宝安出名的歌舞厅自由城,附近自然美女如云。
因生意存在着竞争,砂锅粥的老板都热情好客,时不时出来敬烟,笑着,一个桌子一个桌子招呼下去。潮汕人会做生意,从砂锅粥老板身上便可以体现出来。因为长期在一个店铺吃,成了熟客,便和老板成了朋友。有时从夜晚七八点吃到凌晨三四点,实际上就在聊天,聊某个女孩,聊每个人可能到来的未来——占了一晚上的桌椅,老板也没有不悦的表现,还得不时过来冲茶敬烟。
凌晨的44区又是另一番况味。热闹的气氛正在一点一丝消去,街上的人不多,因而人们说话的声音也显得大了,清晰可辨。街对面的烧烤摊还在冒着白烟,烟雾带着孜然粉伴油炙烤鸡翅的香味,弥漫满街。从自由城出来的年轻男女,成群结队,看样子喝高了,歪歪斜斜走过,大声说话,甚至把酒瓶子砸碎在路中央,嘭的一声炸响,把整条街的人都吓一跳。
从44区回翻身路对面的工厂宿舍,那一段路不长。可每次走回,我都会怅然若失。为什么?似乎每次都是在告别一种有趣味的生活而正走向一个漫漫无期的未来。那种情绪很顽固,纠缠不去。我不知道其他老乡是否也有。我们都闭口不语,在回去的路上,和来时截然相反。至今回想:深夜空旷的翻身路上几个青年穿越而过,昏黄的灯光拖出他们的身影,黑黝黝,如同他们随身携带的心事……
前不久,和妻女去图书馆,回来时走了宝安大道,经过44区,便拐了进去。每走一步,我都能激动地说出所到之处八年前是什么样的景象。
陈再见 广东陆丰人。在《人民文学》《当代》《十月》等发表作品多篇,并多次被《小说选刊》《小说月报》等选载;出版长篇小说《六歌》《出花园记》,小说集《你不知道路往哪边拐》《青面鱼》等五部;曾获《小说选刊》年度新人奖等。
□ 李少君
珠海传媒集团 刘轶男 摄
风暴欲来
海色苍茫,风暴即将来临
最后一班轮渡正鸣响汽笛
而我,还没收拾好行李
还沉迷于岛上的幽深角落和旧楼台
风暴前的街道何其宁静
游人稀少,腾空了一切做好准备
等候着风暴、海浪和潮汐的正面搏击
我多么希望我的诗歌里啊
也蕴蓄着这种内敛的宁静的力量
自述
在古代,我应该是一只鹰
在河西走廊的上空逡巡
后来,坐化为麦积山上的一尊佛像
浓荫之下守护李杜诗意地和一方祖庭
当代,我幻变为一只海鸥
踩着绿波踏着碧浪,出没于海天一色
但我自由不羁的灵魂里
始终回荡着来自西域的野性的风暴
当我在世界各地行走……
我到过东欧小城郊外的葡萄园
草木静寂,没有任何人来欢迎我们
一条小狗一只小猫都没有
但我们仍欣欣然,在枝叶间一路游荡
我还到过德黑兰市中心的公园里
人们在草地上铺开地毯,合围而坐
青年男女赤脚伸进沟渠冰凉的水里
他们的快乐,不只是表面上的
我也到过新泽西附近的茂密森林里
公路旁停留时,我看见一头鹿迅疾离去
但当地人告诉我,隐秘的不远处
也许有一只狼正冷眼盯着我
我每走到一处,总有声音提醒我:
下车时请带好你的贵重物品
我想了一下,我最贵重的
只有我自己,和我的一颗心
热带雨林
雨幕一拉,就有了热带雨林的气息
细枝绿叶也舒展开来,显得浓郁茂盛
雨水不停地滴下,一条小径通向密林
再加上氤氲的气象,朦胧且深不可测
没有雨,如何能称之为热带雨林呢
在没有雨的季节,整个林子疲软无力
鸟鸣也显得零散,无法唤醒内心的记忆
雨点,是最深刻的一种寂静的怀乡方式
走失的父亲
独自一个人横穿马路的父亲
总让我隐隐有一些担忧
他步履蹒跚,一个人走向对面
他在马路边下车,我继续往前
从后视镜里看到他
小心翼翼,被拥挤的人群裹挟
小时候跟丢父亲会心急如焚
如今却换成了我们操心父亲
这些年都市里走失的老人
是一个庞大惊人的数字
我见过一些寻找父亲的焦急的儿子
他们手足无措,六神无主
不断地自我谴责,自我忏悔
他们每天忙于琐碎事务和应酬
把老父亲丢在空空荡荡的家里
在等待之中度过一天又一天
我也每天在心怀内疚之中度过
知道迟早有一天父亲会丢下我们
在人群中走失,让我们望眼欲穿欲哭无泪
(注:本诗写于父亲去世前,那时不敢发表,担心一语成谶。)
李少君 1967年生,湖南湘乡人,1989年毕业于武汉大学新闻系,主要著作有《自然集》《草根集》《海天集》《应该对春天有所表示》等十六部,被誉为“自然诗人”。曾任《天涯》杂志主编,海南省文联专职副主席,现为《诗刊》主编,一级作家。
□ 孙善文
珠海传媒集团 刘轶男 摄
百鸟争鸣
公园的一角,几只鸟笼挂在榕树的低处。鹦鹉、了哥们用歌声清理着清晨残存的那点黑,让我看清了一张张斗鸟人的脸。他们妙语连珠,谈论着一只只鸟。每个与鸟有关的措辞,都神采飞扬。
公园有树,有花,有草,便也有了优雅的生活。许多小鸟,比如喜鹊、麻雀们都闻声而至,围拢在笼子的周围,嚷着、唱着。那声音试图盖过跳广场舞的音乐。
一座公园太需要鸟声了。每一阵飘在风中的笑声,因为鸟声的喧染才显得清脆而惬意。
我站成公园里的另一棵榕树。我分明看到了鸟们一边嘶叫着,一边与我激情对视。
我侧耳倾听着,这笼里笼外的表达,始终无法判定哪一句属于肺腑之言。
低处
这是一棵吸引我最多目光的普通灌木。
它长在我上班必经的公园路中间隔离铁栏底下。时间无法记录它成长的印记,一年多,它依然仅有尺几的高,在沥青漫过的马路中间,依附着路面残存的泥土,抗争着。
一处几近可以忽略的绿,在我每次路过时,总向我挥手,热烈、青春、坚韧,一笑一颦,不卑不亢。
一棵活在低处灌木,心中居然藏有一本我们一生都读不完的书。
绽放
一条开花吐蕊的枯枝,总让人心生敬意。
银柳,第一次知道它的名字,是在它悄然绽放和吐芽之后。此前,我都当它是花店卖出的染了色的残枝。
每一片爬出来的绿和每一粒挤出来的艳,都强调着生命的坚毅,似乎一间房子刹时萌发出生的力量。
但在此时,我突然看到了一道急促切开空间的闪电,我像干花一样被点燃了。
我与银柳面面相觑。我们都在燃烧自己。我却是那样的俗不可耐。
看到一场雪
妻子从云南的某个雪山发回一张张相片,那边正下着密密麻麻的雪。一片片雪花如一个个光点,正发出灼眼的光芒。这是她看到的第一场雪,比梦中的更纷扬,却更温暖。
阳春三月,她为看一场雪,站在很多鸟都不愿意去的地方。她伸出双手,一次次将雪花托在手中,又将它们一粒粒种到地上。
雪花有多重呢?它可以覆盖一个人的记忆。
看到这场瑞雪,回到广东的她能够享受一年甚至一生的丰硕了。
阳光的脚印
阳光打在窗口的安全网上,让我看到了一个清晰的脚印。它跨过纵横交错的金属钢网,稍然落在我的案前。
时针正对着早上7点。我都是从这一刻起,开启自己新的一天。
人过留名,雁过留声,水过留痕。后来,我知道自己其实错了。
阳光已成为收影子的人。它可以站在我的面前警示我,却又无声地隐去,没有留下一点点印迹。
它比所有人都高明。
孙善文 广东雷州人,现居深圳。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文学作品散见于《人民日报》《天涯》《散文》《散文选刊》《山花》《延河》《诗刊》《星星》等报刊,入选多种年度选本,被选用多地中学语文试卷。出版作品集《行走的树》《在隧洞中穿行》。
暂时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