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灶镇鱼月村党委书记邓俊海:发展特色物业经济,弘扬鱼月红色文化

自2022年12月8日省委十三届二次全会提出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以下简称“百千万工程”)已过去一年,珠海市的“万村”工作做得如何?近日,珠海传媒集团记者专访金湾区三灶镇鱼月村党委书记邓俊海,听其讲述一个“红色村”的“百千万工程”实践。

鱼月村位于金湾区三灶镇中心城区,是中国早期工人运动先驱林伟民的故乡,区域总面积16平方公里,户籍人口4700多人,常住人口25000多人,2022年村集体总收入1413万元。作为全国第三批红色村试点村、全国文明村和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鱼月村在“百千万工程”中,有自己的特色。

鱼月村列圣村小组。

用活“千万工程”经验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不论高质量发展有多少个方面,对于村民来说,都要首先解决最直观的人居环境美化问题。”邓俊海说。今年以来,鱼月村深入学习浙江“千万工程”经验,多措并举改变农村脏乱差现象,助推城乡融合协同发展。

美丽村庄需要“加减法”,一个“净化”减法,一个“美化”加法,让鱼月村有了新面貌。在村庄“净化”工程中,鱼月村大力开展“三清三拆三整治”行动,重点对金竹大厦、泰宝新村、实发新村等老旧小区进行微改造,通过清理建筑垃圾、拆除乱搭乱建、粉刷楼栋、梳理“三线”等方式营造干净整洁的环境。在村庄“美化”工程中,鱼月村建设了一批乡村“四小园”,对列圣南街、月堂军民路等沿街老旧脏污围墙开展墙绘美化,昔日脏乱差的角落,摇身变成亮丽的风景线。

鱼月村的“净化”工程与“美化”工程效果。

此外,鱼月村针对村民关心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停车难问题做了重点规划,对列圣、鱼塘两个村民小组的巷道、排污排水系统、供水管网进行改造,解决道路破损、排污排水系统老旧等痛点问题,又针对村内道路车辆乱停放等整治难点,应划尽划增设车位2200多个,建设林伟民与中国早期工人运动史迹陈列馆后山停车场,有效缓解停车难、乱停放问题。

人居环境改善后的鱼月村有了整洁的巷道、舒适的环境和规范的停车位。

打造特色物业经济

发展优势乡村产业

据了解,从村集体经济上看,鱼月村的现金资产并不算多,但是有地,因此鱼月村积极落实市政府“村村有物业”政策,利用现有土地资源大力发展集体经济。

“我们有地,企业有资金和专业技术人才,那我们就发展物业经济。”邓俊海告诉记者,鱼月村一方面与企业合作建设产业园,一方面做好配套服务。在鱼月村定家湾村民小组,企业与村民小组合作在81200平方米土地上建设产业园,定家湾村民小组获得运营权益转让费共约2.7亿元,平均每年收入673万元。

在鱼月村鱼塘村村民小组,同样采取村企合作的方式,开发了华晨大厦商业项目,项目由企业出资建设,村、企按照建筑面积四六分割产权,项目投资总额约1.5亿元,村集体将自有产权商业部分返租,每年增加集体收入108万元,并且4000平方米公寓分配到村民手上用于改善居住环境或出租以增加村民收入。另外,村委会通过提留积累资金投资3950万元购买企业出资分成的5022平方米商业大楼出租给品牌连锁酒店使用,每年租金为村集体收入增加200多万元。

除了村企合作,鱼月村还最大限度发挥中央、省、市给予红色村专项资金及金湾区抓党建促乡村振兴产业奖励资金作用,推进“鱼月村为民中心”建设,整合村集体土地资源,盘活村自留闲置用地,计划建设6层,建筑面积共2400平方米,预计每年收益约100万元。

筑牢红色堡垒

健全乡村治理体系

“作为中国早期工人运动先驱林伟民的故乡,我们有发展红色文化的基础和使命。”邓俊海说。为此,鱼月村突出党建引领,着力激发人才活力,筑牢红色堡垒,并挥红色文化资源优势健全乡村治理体系。

林伟民与中国早期工人运动史迹陈列馆。

鱼月村推进“村级后备干部储备计划”,通过竞聘储备了年轻村级后备干部,同时做好精准引才、科学育才,摸清全村人才资源,积极将优秀涉农人才推选为“两代表”,鼓励外出务工人员、创业致富能手、返乡大学生、复员退伍军人回乡创业就业,优秀人员积极发展为入党积极分子,并发动参与后备干部竞聘、村“两委”干部选举。

而利用林伟民与中国早期工人运动史迹陈列馆这一阵地,鱼月村组织开展“红色课堂”“新时代红色文化讲堂”“原创红色作品进学校、进社区巡演”等活动。同时,营造浓厚自治氛围,修订施行《村规民约》,编制《鱼月村党建引领乡村治理制度汇编》,建立健全党组织、村民自治等七个部分79个制度,推动“四议两公开”制度、村级小微权力清单制度及农村集体“三资”交易制度落实到位,助力科学决策村级重大事项,激发鱼月村民参与热情。

邓俊海表示,接下来,聚焦“百千万工程”,鱼月村将继续擦亮红色村党建示范品牌,深化党建引领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效能,走出一条在党的领导下,社会全面进步、乡村全面振兴、整体协同推进的新路子。

文字:金璐 图片:张洲 编辑:唐祺珍 责任编辑:赵思华
三灶镇鱼月村党委书记邓俊海:发展特色物业经济,弘扬鱼月红色文化
珠海特区报 2023-12-27 07:25

自2022年12月8日省委十三届二次全会提出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以下简称“百千万工程”)已过去一年,珠海市的“万村”工作做得如何?近日,珠海传媒集团记者专访金湾区三灶镇鱼月村党委书记邓俊海,听其讲述一个“红色村”的“百千万工程”实践。

鱼月村位于金湾区三灶镇中心城区,是中国早期工人运动先驱林伟民的故乡,区域总面积16平方公里,户籍人口4700多人,常住人口25000多人,2022年村集体总收入1413万元。作为全国第三批红色村试点村、全国文明村和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鱼月村在“百千万工程”中,有自己的特色。

鱼月村列圣村小组。

用活“千万工程”经验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不论高质量发展有多少个方面,对于村民来说,都要首先解决最直观的人居环境美化问题。”邓俊海说。今年以来,鱼月村深入学习浙江“千万工程”经验,多措并举改变农村脏乱差现象,助推城乡融合协同发展。

美丽村庄需要“加减法”,一个“净化”减法,一个“美化”加法,让鱼月村有了新面貌。在村庄“净化”工程中,鱼月村大力开展“三清三拆三整治”行动,重点对金竹大厦、泰宝新村、实发新村等老旧小区进行微改造,通过清理建筑垃圾、拆除乱搭乱建、粉刷楼栋、梳理“三线”等方式营造干净整洁的环境。在村庄“美化”工程中,鱼月村建设了一批乡村“四小园”,对列圣南街、月堂军民路等沿街老旧脏污围墙开展墙绘美化,昔日脏乱差的角落,摇身变成亮丽的风景线。

鱼月村的“净化”工程与“美化”工程效果。

此外,鱼月村针对村民关心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停车难问题做了重点规划,对列圣、鱼塘两个村民小组的巷道、排污排水系统、供水管网进行改造,解决道路破损、排污排水系统老旧等痛点问题,又针对村内道路车辆乱停放等整治难点,应划尽划增设车位2200多个,建设林伟民与中国早期工人运动史迹陈列馆后山停车场,有效缓解停车难、乱停放问题。

人居环境改善后的鱼月村有了整洁的巷道、舒适的环境和规范的停车位。

打造特色物业经济

发展优势乡村产业

据了解,从村集体经济上看,鱼月村的现金资产并不算多,但是有地,因此鱼月村积极落实市政府“村村有物业”政策,利用现有土地资源大力发展集体经济。

“我们有地,企业有资金和专业技术人才,那我们就发展物业经济。”邓俊海告诉记者,鱼月村一方面与企业合作建设产业园,一方面做好配套服务。在鱼月村定家湾村民小组,企业与村民小组合作在81200平方米土地上建设产业园,定家湾村民小组获得运营权益转让费共约2.7亿元,平均每年收入673万元。

在鱼月村鱼塘村村民小组,同样采取村企合作的方式,开发了华晨大厦商业项目,项目由企业出资建设,村、企按照建筑面积四六分割产权,项目投资总额约1.5亿元,村集体将自有产权商业部分返租,每年增加集体收入108万元,并且4000平方米公寓分配到村民手上用于改善居住环境或出租以增加村民收入。另外,村委会通过提留积累资金投资3950万元购买企业出资分成的5022平方米商业大楼出租给品牌连锁酒店使用,每年租金为村集体收入增加200多万元。

除了村企合作,鱼月村还最大限度发挥中央、省、市给予红色村专项资金及金湾区抓党建促乡村振兴产业奖励资金作用,推进“鱼月村为民中心”建设,整合村集体土地资源,盘活村自留闲置用地,计划建设6层,建筑面积共2400平方米,预计每年收益约100万元。

筑牢红色堡垒

健全乡村治理体系

“作为中国早期工人运动先驱林伟民的故乡,我们有发展红色文化的基础和使命。”邓俊海说。为此,鱼月村突出党建引领,着力激发人才活力,筑牢红色堡垒,并挥红色文化资源优势健全乡村治理体系。

林伟民与中国早期工人运动史迹陈列馆。

鱼月村推进“村级后备干部储备计划”,通过竞聘储备了年轻村级后备干部,同时做好精准引才、科学育才,摸清全村人才资源,积极将优秀涉农人才推选为“两代表”,鼓励外出务工人员、创业致富能手、返乡大学生、复员退伍军人回乡创业就业,优秀人员积极发展为入党积极分子,并发动参与后备干部竞聘、村“两委”干部选举。

而利用林伟民与中国早期工人运动史迹陈列馆这一阵地,鱼月村组织开展“红色课堂”“新时代红色文化讲堂”“原创红色作品进学校、进社区巡演”等活动。同时,营造浓厚自治氛围,修订施行《村规民约》,编制《鱼月村党建引领乡村治理制度汇编》,建立健全党组织、村民自治等七个部分79个制度,推动“四议两公开”制度、村级小微权力清单制度及农村集体“三资”交易制度落实到位,助力科学决策村级重大事项,激发鱼月村民参与热情。

邓俊海表示,接下来,聚焦“百千万工程”,鱼月村将继续擦亮红色村党建示范品牌,深化党建引领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效能,走出一条在党的领导下,社会全面进步、乡村全面振兴、整体协同推进的新路子。

文字:金璐 图片:张洲 编辑:唐祺珍 责任编辑:赵思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