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活县域教师资源!湖南研究团队提出解决方案→

11月18日-21日,由北京师范大学主办的第六届中国教育创新成果公益博览会在珠海举办。在展馆湖南展区,湖南省教育科学研究院· 湖南省教育战略研究中心展示了他们的研究成果——《县域义务教育师资均衡“三破三立”模式研究与实践》。由湖南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副研究员单莹主讲,向与会的教育同行推介,吸引了一大批学校代表驻足观摩、学习交流。

据介绍,《县域义务教育师资均衡“三破三立”模式研究与实践》是湖南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单莹团队,基于现今义务教育阶段各地各校尤其是县级以下的地区和学校的基础教育发展不均衡难题,力图推动教师交流机制改革的研究。该研究成果曾获第五届湖南省基础教育教学成果特等奖。

“义务教育城乡不均衡、区域不均衡、校际不均衡,根源在于师资不均衡,因此突破口在教师交流。”单莹谈到进行这项研究的背景,指出教育不均衡的现状。“只有构建合理的教师流动机制,并通过政府、学校和老师开展深度合作,找到师资均衡的创新路径,才能实现‘人适其岗’‘各尽其才’,盘活县域教师资源,提高教师内生发展动力和学校办学活力。”

在单莹看来,师资不均衡的关键问题,在于思想的僵化、资源的制约和教师流动机制的缺乏,这背后是由于缺少理念引领而导致的政府畏难、学校犹豫、教师顾虑;由于缺少教育机制设计而导致教育资源的数量不足、结构不优、质量不高;以及由于缺少明确方案指导而导致的城乡阻隔、校际差距、编制壁垒等。因此,要想解决师资力量分配不均而加剧的教育发展不均衡,首先要破解思想僵化,树立“三适应”理念,引导县域师资精准配置。

具体而言,“三适应”是指因时而进,适应“均衡与优质相促”的新要求、因地而治,适应“城镇与乡村相谐”的新格局、因人而宜,适应“个体与整体相融”的新样态。县域政府力行政策实施、监管和申诉的职能,学校按需设岗、按岗聘用、管理合同,教师竞聘上岗、凭专业能力和教学成果发展, 实现教师与学校、与县域教育的共生共赢。

机制建立是团队的重点研究内容,包括建立“本土化补充”机制,推动优师共享管理常态;确立“差序化补偿”方案,提供同工同酬激励保障,即对流动到越偏远地区的教师,获得的经济补偿越高,在职称评聘、评优评先方面倾斜的力度越大;设立台账系统,按教师供给和岗位需求匹配;教师轮动的积分制度,实现政府意志与教师意愿相结合的师资均衡;教师生活的关怀机制,以人为本;并建立反馈渠道,有诉必应,及时处理师资交流过程中出现的各类问题。

几年来,该成果已被一些教育不均衡地区采用,县域教育质量和教育生态不断向上向好。例如,湖南新田县坚持政策和资源向乡村教育倾斜,引领城区广大优秀教师下沉乡村学校,落实“本土化补充”机制,扩大公费定向师范生培养规模;湖南湘阴县采取梯度推进的方式,通过以“竞”促“进”,该县教育事业步入“目标明、体制顺、环境好、基础强、教风正、队伍活、质量优”的良性发展轨道。

文字:佘映薇 实习生 蒋恺妮 图片:朱习 编辑:刘辉 周晓晴 责任编辑:丹梅
盘活县域教师资源!湖南研究团队提出解决方案→
观海融媒 2023-11-20 20:42

11月18日-21日,由北京师范大学主办的第六届中国教育创新成果公益博览会在珠海举办。在展馆湖南展区,湖南省教育科学研究院· 湖南省教育战略研究中心展示了他们的研究成果——《县域义务教育师资均衡“三破三立”模式研究与实践》。由湖南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副研究员单莹主讲,向与会的教育同行推介,吸引了一大批学校代表驻足观摩、学习交流。

据介绍,《县域义务教育师资均衡“三破三立”模式研究与实践》是湖南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单莹团队,基于现今义务教育阶段各地各校尤其是县级以下的地区和学校的基础教育发展不均衡难题,力图推动教师交流机制改革的研究。该研究成果曾获第五届湖南省基础教育教学成果特等奖。

“义务教育城乡不均衡、区域不均衡、校际不均衡,根源在于师资不均衡,因此突破口在教师交流。”单莹谈到进行这项研究的背景,指出教育不均衡的现状。“只有构建合理的教师流动机制,并通过政府、学校和老师开展深度合作,找到师资均衡的创新路径,才能实现‘人适其岗’‘各尽其才’,盘活县域教师资源,提高教师内生发展动力和学校办学活力。”

在单莹看来,师资不均衡的关键问题,在于思想的僵化、资源的制约和教师流动机制的缺乏,这背后是由于缺少理念引领而导致的政府畏难、学校犹豫、教师顾虑;由于缺少教育机制设计而导致教育资源的数量不足、结构不优、质量不高;以及由于缺少明确方案指导而导致的城乡阻隔、校际差距、编制壁垒等。因此,要想解决师资力量分配不均而加剧的教育发展不均衡,首先要破解思想僵化,树立“三适应”理念,引导县域师资精准配置。

具体而言,“三适应”是指因时而进,适应“均衡与优质相促”的新要求、因地而治,适应“城镇与乡村相谐”的新格局、因人而宜,适应“个体与整体相融”的新样态。县域政府力行政策实施、监管和申诉的职能,学校按需设岗、按岗聘用、管理合同,教师竞聘上岗、凭专业能力和教学成果发展, 实现教师与学校、与县域教育的共生共赢。

机制建立是团队的重点研究内容,包括建立“本土化补充”机制,推动优师共享管理常态;确立“差序化补偿”方案,提供同工同酬激励保障,即对流动到越偏远地区的教师,获得的经济补偿越高,在职称评聘、评优评先方面倾斜的力度越大;设立台账系统,按教师供给和岗位需求匹配;教师轮动的积分制度,实现政府意志与教师意愿相结合的师资均衡;教师生活的关怀机制,以人为本;并建立反馈渠道,有诉必应,及时处理师资交流过程中出现的各类问题。

几年来,该成果已被一些教育不均衡地区采用,县域教育质量和教育生态不断向上向好。例如,湖南新田县坚持政策和资源向乡村教育倾斜,引领城区广大优秀教师下沉乡村学校,落实“本土化补充”机制,扩大公费定向师范生培养规模;湖南湘阴县采取梯度推进的方式,通过以“竞”促“进”,该县教育事业步入“目标明、体制顺、环境好、基础强、教风正、队伍活、质量优”的良性发展轨道。

文字:佘映薇 实习生 蒋恺妮 图片:朱习 编辑:刘辉 周晓晴 责任编辑:丹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