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有“黄金水道”之称的西江,绵延2214千米,全线通航能力达到3000吨级,是珠江干流之一,上游连接云贵川,下游直抵粤港澳。随着港珠澳大桥、崖门万吨级出海航道以及高等级内河航道的建成,西江作为多式联运通道的作用愈益重要。
南海之滨,珠江潮涌。
9月18日-19日,珠海市人民政府与交通运输部珠江航务管理局牵手,联合主办以“联运黄金水道,助力融通发展”为主题的共建西江多式联运通道大会。
正在建设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的珠海,继今年6月份启动港珠澳大桥经贸新通道建设之后,时隔三个月又开启了共建西江多式联运通道的序幕。
珠海凭借在西江黄金水道中独特的区位优势,以及粤港澳大湾区节点城市的重要战略地位,对于共建西江黄金水道、赋能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肩负着重要的使命。
市委副书记、市长黄志豪在大会上表示,珠海愿同各方一道,围绕用好西江黄金水道,积极提升基础设施联通水平,完善港口集疏运体系,推进西江航运与周边机场、港口、铁路联动,持续提供优质公共服务,推动构建安全、便捷、高效、绿色、经济的多式联运通道体系,做好“通道带动产业融通”大文章,与沿线城市、广大企业同享西江发展美好前景。
共建西江多式联运通道势在必行
西江,中国第三大河流,珠江第一大支流,发源于云南露益县马雄山,流经贵州、广西而入广东,在广东省三水县思贤滘进入珠江三角洲,在珠海市磨刀门水道汇入南海,全长2214千米,水利资源丰富,是沟通两广的重要水道。
素有“黄金水道”之称的西江,全线通航能力达到3000吨级,上游连接云贵川,下游经广西、广东直抵港澳,珠江-西江经济带是珠江三角洲地区转型发展的战略腹地。随着港珠澳大桥、崖门万吨级出海航道以及高等级内河航道的建成,西江是西南地区重要的出海大通道,在全国区域协调发展和面向国际开放合作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
“水资源丰富的水运通道,以及上下游城市的发展需求,西江作为多式联运通道的作用愈益重要。从国家政策层面讲,发展西江多式联运更是势在必行。”在大会主旨发言中,中国集装箱行业协会副秘书长郝攀峰说。
查阅“十三五”以来国家有关多式联运政策发现,从党中央、国务院到国家多个部委的多个文件表明,国家对多式联运的顶层设计正在不断强化,发展多式联运的政策支持力度不断增强,而且“十四五”多式联运更加得到重视,多式联运在国家物流保障体系中地位将得到增强。
《交通强国建设纲要》提出,推动铁水、公铁、公水、空陆等联运发展;《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明确,要加快综合货运枢纽多式联运换装设施与集疏运体系建设,提升多式联运效率与物流综合服务水平;《推进铁水联运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3—2025年)》提出,到2025年,全国主要港口集装箱铁水联运量达到1400万标箱,年均增长率超过15%。
从发展多式联运的政策支持力度看,第一批、第二批共34个交通强国建设试点单位中,多个试点单位明确将多式联运作为重点建设内容,发展和推进多式联运已成为建设交通强国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物流枢纽建设名单”涉及多式联运设施项目占比近50%,多式联运成为构建便捷高效的“通道+枢纽+网络”运作体系,推动形成国家物流枢纽网络框架的基础。
广东省交通运输厅副厅长贾绍明表示,共建西江多式联运通道是落实《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珠江-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的重要载体。其中,《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构建以粤港澳大湾区为龙头,以珠江-西江经济带为腹地,带动中南、西南地区发展,辐射东南亚、南亚的重要经济支撑带”。
地处西江入海口的珠海,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成效显著,已基本形成以港珠澳大桥为龙头,以港口、高速公路、机场、铁路、口岸为支撑的现代综合交通枢纽格局,是广东省第一批交通强省建设试点城市,并成功入选国家发改委2023年生产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建设名单。其中,珠海港是我国沿海主要港口和大宗能源原材料集散中枢、国家综合运输体系的重要枢纽。
“珠海承担连接西江流域与港澳乃至全球的重要交通枢纽作用,是构建西江多式联运通道、促进西江沿线融通发展的关键。珠海牵头共建西江多式联运通道,更是恰逢其时,机不可失。”珠海市交通运输局局长王朝晖说。
共同做好“通道带动产业融通”大文章
在当日的共建西江多式联运通道大会上,大会倡议西江沿线各地市、各有关单位和各企业落实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要求,通过共同提升西江多式联运通道运输能力、共同推动西江多式联运通道高质量发展、共同建立西江多式联运通道更加开放的市场化合作模式,推动技术装备升级,完善港口集疏运体系,积极提升基础设施联通水平,拓展港珠澳大桥辐射范围,加快构建安全、便捷、高效、绿色、经济的多式联运通道体系,完善产业链、优化供应链、提升价值链,把握粤港澳大湾区及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等重大机遇,实现大湾区经济发展向珠江-西江经济带辐射带动,做好“通道带动产业融通”大文章。
如何抓住大机遇,共同做好“通道带动产业融通”这篇大文章,交通运输部珠江航务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王建华在大会上分享了“提升干线主通道、打造超级集散地、建设亿吨港口群、开辟智慧新高地”的四点想法。
提升干线主通道。按照上游航道1000吨级起步、中游航道3000吨级全线贯通、下游航道5000吨级以上提等升级的目标,推动西江干线航道扩能升级,加快推进珠江下游出海航道工程,优化完善珠三角高等级航道网,为下一个10年珠江水系四省(自治区)水路货运量从10亿吨级向20亿吨级迈进提供航道基础设施支撑。其中,西江航运干线1077千米,从南宁直达珠海,未来五年,云南、贵州两省将实现南下珠江通江达海的梦想。
打造超级集散地。珠江,三江(西江、北江以及绥江)汇流、八口(从广州到中山珠海,再到江门,共有八个出海口,称珠江八门,即东部的虎门、蕉门、洪奇门、横门; 南部的磨刀门、鸡啼门;西南部的虎跳门和崖门)出海。国家最新规划的西江航运干线3个出海口中2个出海口(磨刀门、虎跳门)在珠海,“四横四纵两网”2.5万千米国家高等级航道网中的“两纵一横一网”4线在珠海交汇出海。因此,要充分发挥珠江水系船舶A级航区航行的政策红利,全力提升珠海港在内贸集装箱运输中的枢纽作用,以铁水联运、江海联运为重点,大力发展以“一单制”为重要载体的多式联运体系,推进珠江水运同其他运输方式的衔接和融合,全力打造西江下游江海联运超级集散地,为沿江主要港口城市作出示范。
建设亿吨港口群。发挥“代部协调、行业监管、规划引领”作用,落实全国港口与航道布局规划,充分发挥沿海港口的龙头带动作用,充分发挥西江港口联盟等行业平台集聚作用,支持珠海港重点发展好集装箱运输和原材料等大宗散货中转功能,辐射带动西江沿线地市发挥各自优势,在西江再造2-3个亿吨港口,推动西江亿吨港口从点到线到面的集群式发展,打造布局合理、优势互补、协同发展的区域港口群。
开辟智慧新高地。将加快推进西江干线新基建建设,以信息化、智能化、标准化带动航运高质量发展。
贾绍明表示,2019年以来,粤桂两省区开展了广泛深入的合作,尤其是珠江—西江经济带沿线城市积极落实中央决策部署,围绕规划各项目标任务,密切配合、通力协作,在体制机制、基础设施、产业发展、平台建设、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效。
接下来,广东省将加强与相连兄弟省交通部门和地市政府的沟通协调,加快打通内联外通、便捷高效的大湾区综合立体交通网;打造珠江-西江黄金水道设施内河航运能力提升方案,形成干支衔接、江海联通的内河航道网络,解决配合重要港区通达干线公路“最后一公里”的问题;构建节能高效、功能系统的内核港口体系,加快智慧水利体系迭代更新,鼓励新能源动力船舶应用,建设智慧绿色内河水运,大力发展多式联运、铁水联运、水水中转,提供物流一站式解决方案,加快建设交通强国先行示范省,履行好现代化开路先锋的使命担当。
珠海:确保高栏港15万吨主航道畅通无阻
共建西江多式联运通道大会上,珠海市委副书记、市长黄志豪指出,当前,珠海正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全力推动港珠澳大桥经贸新通道建设,进一步拓展大桥辐射范围,服务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打通供应链、产业链、服务链,畅通人流、物流、资金流、创新流,拓展粤港澳大湾区与大西南地区的联动发展空间。
珠海市政府明确承诺,从今年开始,将高栏港15万吨主航道的疏浚维护纳入财政预算,每年确保维护到位,确保15万吨主航道畅通无阻,为更多的合作企业提供巨大的合作舞台,并推动构建安全、便捷、高效、绿色、经济的多式联运通道体系,做好通道带动产业融通这篇大文章。
会议期间,珠海市人民政府与广东中南钢铁股份有限公司、广西翅冀钢铁有限公司、国能珠海港务有限公司、广东珠海金湾液化天然气有限公司、珠海港鑫和码头有限公司、珠海港弘码头有限公司和中化珠海石化储运有限公司等7家公司签署深化战略合作协议。通过建立政企共振合作关系,共同推动珠海港高栏港区航道的建设,为企业经营提供低成本物流通道,推动珠海港高栏港区成为大湾区重要物流枢纽,实现各方高质量发展。
“珠海位于西江下游,建设西江多式联运新通道,对于珠海而言,主要是提供珠海港的‘江海联运’保障能力,以及参与西江沿线其它城市的港口建设,深化交流合作,拓展物流航线网络布局。”王朝晖表示。
珠海位于珠江出海口,既要承担西江-珠江上游货物的出海任务,又要承担外海货物进入西江沿线的任务。为了提升珠海港的“江海联运”保障能力,珠海通过推进港口码头专业化建设和改造升级,加快推进珠海港高栏港区国能散货码头、万江物流码头工程建设;完善“集疏运”通道,实施疏港铁路“最后一公里”畅通工程,加快推进高栏港区20万吨级主航道工程前期研究工作和珠海港“相当A级”航区申报;推进“洪湾港—蛇口港”“斗门港—蛇口港”“高栏港—盐田港”的“湾区组合港”项目、持续推进港口业务发展扶持政策实施等措施,从而推动珠海高效集聚西江沿线地区货源,为发挥西江多式联运通道作用,实现沿线融通发展提供强力支撑。
在参与西江沿线港口建设方面,近年来珠海港已布局西江沿线3个物流节点及40多个卸货码头网点,初步形成以珠海母港资源为核心,以驳船运输、江海联运为主线,以中转物流为支撑链接全球的西江流域快速物流通道。
值得一提的是,从2009年开始,通过深化交流合作,强化西江沿线港口融通发展,珠海开始牵头组建西江港口联盟,与西江沿线的16个城市40多家成员单位合作开展江海联运,开通了22条西江航线,构建珠海港以内河港为支撑的“通江达海”的航线网络,全面拓展西江航道与粤港澳大湾区的联通、联运、联动。
专家建议:
加快推进西江黄金水道多式联运体系建设
在共建西江多式联运通道大会的主旨发言中,交通运输部水运科学研究院副主任张哲辉和中国集装箱行业协会副秘书长郝攀峰站在行业和专业的角度也分享了有关西江多式联运体系建设的建议。
“航道和港口是水运的基础,建设高质量的水运基础设施体系,是实施多式联运的前提。”张哲辉认为,水运基础设施建设方面,首先是加快建设干支衔接、区域成网、江海联通的高等级航道体系。注重加快珠江数字航道建设,实现西江航运干线、珠三角高等级航道网电子航道图全覆,逐步实现珠江航运“一张图”。港口方面,围绕贵港、梧州、肇庆、佛山等港口,打造西江港口集群,加快推进内河枢纽港口建设。
其次,张哲辉建议完善珠三角港口群间的水路运输网络,推进港口资源整合,支持大湾区港口的龙头企业参与水水中转“组合港”码头建设,共建湾区“组合港”网络,推动大湾区“组合港”间使用专线驳船班轮化运输,加密航线班次,提高“组合港”水水中转比例;枢纽港与喂给港海关信息互认,实现一次申报、一次查验、一次放行,实现“组合港”之间的一体化运作。
此外,张哲辉还建议推进港航要素高效流动,形成统一开放的大湾区港航市场;坚持绿色发展,大力发展绿色港口、清洁能源船舶、多式联运,推动港口“分布式新能源+储能+微电网”绿色能源系统建设,鼓励港口应用光伏、风能、风光互补、氢等能源技术,加快港区充电、加气、加氢设施规划建设和使用;大力弘扬航海文化,讲好珠江故事,宣传珠江特色;加大对港口、航运、多式联运、临港产业的政策支持力度,大力发展枢纽经济通道经济;支持粤港澳大湾区港口群协同发展,共建大湾区深水公共航道、深化内地与香港引航合作,共建辐射全球的国际航运中心。
郝攀峰表示,共建西江多式联运通道,必须加快西江流域港口进港铁路能力建设,推进港铁规则标准软联通;聚焦西江流域专业、特种江海联运市场,创新多式联运发展模式,强化多式联运对临港贸易、临港产业的带动,研究海南自由贸易港、RCEP带来的中转需求,促进生产制造、国际贸易和国际通道深度融合。
素有“黄金水道”之称的西江,绵延2214千米,全线通航能力达到3000吨级,是珠江干流之一,上游连接云贵川,下游直抵粤港澳。随着港珠澳大桥、崖门万吨级出海航道以及高等级内河航道的建成,西江作为多式联运通道的作用愈益重要。
南海之滨,珠江潮涌。
9月18日-19日,珠海市人民政府与交通运输部珠江航务管理局牵手,联合主办以“联运黄金水道,助力融通发展”为主题的共建西江多式联运通道大会。
正在建设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的珠海,继今年6月份启动港珠澳大桥经贸新通道建设之后,时隔三个月又开启了共建西江多式联运通道的序幕。
珠海凭借在西江黄金水道中独特的区位优势,以及粤港澳大湾区节点城市的重要战略地位,对于共建西江黄金水道、赋能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肩负着重要的使命。
市委副书记、市长黄志豪在大会上表示,珠海愿同各方一道,围绕用好西江黄金水道,积极提升基础设施联通水平,完善港口集疏运体系,推进西江航运与周边机场、港口、铁路联动,持续提供优质公共服务,推动构建安全、便捷、高效、绿色、经济的多式联运通道体系,做好“通道带动产业融通”大文章,与沿线城市、广大企业同享西江发展美好前景。
共建西江多式联运通道势在必行
西江,中国第三大河流,珠江第一大支流,发源于云南露益县马雄山,流经贵州、广西而入广东,在广东省三水县思贤滘进入珠江三角洲,在珠海市磨刀门水道汇入南海,全长2214千米,水利资源丰富,是沟通两广的重要水道。
素有“黄金水道”之称的西江,全线通航能力达到3000吨级,上游连接云贵川,下游经广西、广东直抵港澳,珠江-西江经济带是珠江三角洲地区转型发展的战略腹地。随着港珠澳大桥、崖门万吨级出海航道以及高等级内河航道的建成,西江是西南地区重要的出海大通道,在全国区域协调发展和面向国际开放合作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
“水资源丰富的水运通道,以及上下游城市的发展需求,西江作为多式联运通道的作用愈益重要。从国家政策层面讲,发展西江多式联运更是势在必行。”在大会主旨发言中,中国集装箱行业协会副秘书长郝攀峰说。
查阅“十三五”以来国家有关多式联运政策发现,从党中央、国务院到国家多个部委的多个文件表明,国家对多式联运的顶层设计正在不断强化,发展多式联运的政策支持力度不断增强,而且“十四五”多式联运更加得到重视,多式联运在国家物流保障体系中地位将得到增强。
《交通强国建设纲要》提出,推动铁水、公铁、公水、空陆等联运发展;《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明确,要加快综合货运枢纽多式联运换装设施与集疏运体系建设,提升多式联运效率与物流综合服务水平;《推进铁水联运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3—2025年)》提出,到2025年,全国主要港口集装箱铁水联运量达到1400万标箱,年均增长率超过15%。
从发展多式联运的政策支持力度看,第一批、第二批共34个交通强国建设试点单位中,多个试点单位明确将多式联运作为重点建设内容,发展和推进多式联运已成为建设交通强国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物流枢纽建设名单”涉及多式联运设施项目占比近50%,多式联运成为构建便捷高效的“通道+枢纽+网络”运作体系,推动形成国家物流枢纽网络框架的基础。
广东省交通运输厅副厅长贾绍明表示,共建西江多式联运通道是落实《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珠江-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的重要载体。其中,《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构建以粤港澳大湾区为龙头,以珠江-西江经济带为腹地,带动中南、西南地区发展,辐射东南亚、南亚的重要经济支撑带”。
地处西江入海口的珠海,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成效显著,已基本形成以港珠澳大桥为龙头,以港口、高速公路、机场、铁路、口岸为支撑的现代综合交通枢纽格局,是广东省第一批交通强省建设试点城市,并成功入选国家发改委2023年生产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建设名单。其中,珠海港是我国沿海主要港口和大宗能源原材料集散中枢、国家综合运输体系的重要枢纽。
“珠海承担连接西江流域与港澳乃至全球的重要交通枢纽作用,是构建西江多式联运通道、促进西江沿线融通发展的关键。珠海牵头共建西江多式联运通道,更是恰逢其时,机不可失。”珠海市交通运输局局长王朝晖说。
共同做好“通道带动产业融通”大文章
在当日的共建西江多式联运通道大会上,大会倡议西江沿线各地市、各有关单位和各企业落实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要求,通过共同提升西江多式联运通道运输能力、共同推动西江多式联运通道高质量发展、共同建立西江多式联运通道更加开放的市场化合作模式,推动技术装备升级,完善港口集疏运体系,积极提升基础设施联通水平,拓展港珠澳大桥辐射范围,加快构建安全、便捷、高效、绿色、经济的多式联运通道体系,完善产业链、优化供应链、提升价值链,把握粤港澳大湾区及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等重大机遇,实现大湾区经济发展向珠江-西江经济带辐射带动,做好“通道带动产业融通”大文章。
如何抓住大机遇,共同做好“通道带动产业融通”这篇大文章,交通运输部珠江航务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王建华在大会上分享了“提升干线主通道、打造超级集散地、建设亿吨港口群、开辟智慧新高地”的四点想法。
提升干线主通道。按照上游航道1000吨级起步、中游航道3000吨级全线贯通、下游航道5000吨级以上提等升级的目标,推动西江干线航道扩能升级,加快推进珠江下游出海航道工程,优化完善珠三角高等级航道网,为下一个10年珠江水系四省(自治区)水路货运量从10亿吨级向20亿吨级迈进提供航道基础设施支撑。其中,西江航运干线1077千米,从南宁直达珠海,未来五年,云南、贵州两省将实现南下珠江通江达海的梦想。
打造超级集散地。珠江,三江(西江、北江以及绥江)汇流、八口(从广州到中山珠海,再到江门,共有八个出海口,称珠江八门,即东部的虎门、蕉门、洪奇门、横门; 南部的磨刀门、鸡啼门;西南部的虎跳门和崖门)出海。国家最新规划的西江航运干线3个出海口中2个出海口(磨刀门、虎跳门)在珠海,“四横四纵两网”2.5万千米国家高等级航道网中的“两纵一横一网”4线在珠海交汇出海。因此,要充分发挥珠江水系船舶A级航区航行的政策红利,全力提升珠海港在内贸集装箱运输中的枢纽作用,以铁水联运、江海联运为重点,大力发展以“一单制”为重要载体的多式联运体系,推进珠江水运同其他运输方式的衔接和融合,全力打造西江下游江海联运超级集散地,为沿江主要港口城市作出示范。
建设亿吨港口群。发挥“代部协调、行业监管、规划引领”作用,落实全国港口与航道布局规划,充分发挥沿海港口的龙头带动作用,充分发挥西江港口联盟等行业平台集聚作用,支持珠海港重点发展好集装箱运输和原材料等大宗散货中转功能,辐射带动西江沿线地市发挥各自优势,在西江再造2-3个亿吨港口,推动西江亿吨港口从点到线到面的集群式发展,打造布局合理、优势互补、协同发展的区域港口群。
开辟智慧新高地。将加快推进西江干线新基建建设,以信息化、智能化、标准化带动航运高质量发展。
贾绍明表示,2019年以来,粤桂两省区开展了广泛深入的合作,尤其是珠江—西江经济带沿线城市积极落实中央决策部署,围绕规划各项目标任务,密切配合、通力协作,在体制机制、基础设施、产业发展、平台建设、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效。
接下来,广东省将加强与相连兄弟省交通部门和地市政府的沟通协调,加快打通内联外通、便捷高效的大湾区综合立体交通网;打造珠江-西江黄金水道设施内河航运能力提升方案,形成干支衔接、江海联通的内河航道网络,解决配合重要港区通达干线公路“最后一公里”的问题;构建节能高效、功能系统的内核港口体系,加快智慧水利体系迭代更新,鼓励新能源动力船舶应用,建设智慧绿色内河水运,大力发展多式联运、铁水联运、水水中转,提供物流一站式解决方案,加快建设交通强国先行示范省,履行好现代化开路先锋的使命担当。
珠海:确保高栏港15万吨主航道畅通无阻
共建西江多式联运通道大会上,珠海市委副书记、市长黄志豪指出,当前,珠海正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全力推动港珠澳大桥经贸新通道建设,进一步拓展大桥辐射范围,服务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打通供应链、产业链、服务链,畅通人流、物流、资金流、创新流,拓展粤港澳大湾区与大西南地区的联动发展空间。
珠海市政府明确承诺,从今年开始,将高栏港15万吨主航道的疏浚维护纳入财政预算,每年确保维护到位,确保15万吨主航道畅通无阻,为更多的合作企业提供巨大的合作舞台,并推动构建安全、便捷、高效、绿色、经济的多式联运通道体系,做好通道带动产业融通这篇大文章。
会议期间,珠海市人民政府与广东中南钢铁股份有限公司、广西翅冀钢铁有限公司、国能珠海港务有限公司、广东珠海金湾液化天然气有限公司、珠海港鑫和码头有限公司、珠海港弘码头有限公司和中化珠海石化储运有限公司等7家公司签署深化战略合作协议。通过建立政企共振合作关系,共同推动珠海港高栏港区航道的建设,为企业经营提供低成本物流通道,推动珠海港高栏港区成为大湾区重要物流枢纽,实现各方高质量发展。
“珠海位于西江下游,建设西江多式联运新通道,对于珠海而言,主要是提供珠海港的‘江海联运’保障能力,以及参与西江沿线其它城市的港口建设,深化交流合作,拓展物流航线网络布局。”王朝晖表示。
珠海位于珠江出海口,既要承担西江-珠江上游货物的出海任务,又要承担外海货物进入西江沿线的任务。为了提升珠海港的“江海联运”保障能力,珠海通过推进港口码头专业化建设和改造升级,加快推进珠海港高栏港区国能散货码头、万江物流码头工程建设;完善“集疏运”通道,实施疏港铁路“最后一公里”畅通工程,加快推进高栏港区20万吨级主航道工程前期研究工作和珠海港“相当A级”航区申报;推进“洪湾港—蛇口港”“斗门港—蛇口港”“高栏港—盐田港”的“湾区组合港”项目、持续推进港口业务发展扶持政策实施等措施,从而推动珠海高效集聚西江沿线地区货源,为发挥西江多式联运通道作用,实现沿线融通发展提供强力支撑。
在参与西江沿线港口建设方面,近年来珠海港已布局西江沿线3个物流节点及40多个卸货码头网点,初步形成以珠海母港资源为核心,以驳船运输、江海联运为主线,以中转物流为支撑链接全球的西江流域快速物流通道。
值得一提的是,从2009年开始,通过深化交流合作,强化西江沿线港口融通发展,珠海开始牵头组建西江港口联盟,与西江沿线的16个城市40多家成员单位合作开展江海联运,开通了22条西江航线,构建珠海港以内河港为支撑的“通江达海”的航线网络,全面拓展西江航道与粤港澳大湾区的联通、联运、联动。
专家建议:
加快推进西江黄金水道多式联运体系建设
在共建西江多式联运通道大会的主旨发言中,交通运输部水运科学研究院副主任张哲辉和中国集装箱行业协会副秘书长郝攀峰站在行业和专业的角度也分享了有关西江多式联运体系建设的建议。
“航道和港口是水运的基础,建设高质量的水运基础设施体系,是实施多式联运的前提。”张哲辉认为,水运基础设施建设方面,首先是加快建设干支衔接、区域成网、江海联通的高等级航道体系。注重加快珠江数字航道建设,实现西江航运干线、珠三角高等级航道网电子航道图全覆,逐步实现珠江航运“一张图”。港口方面,围绕贵港、梧州、肇庆、佛山等港口,打造西江港口集群,加快推进内河枢纽港口建设。
其次,张哲辉建议完善珠三角港口群间的水路运输网络,推进港口资源整合,支持大湾区港口的龙头企业参与水水中转“组合港”码头建设,共建湾区“组合港”网络,推动大湾区“组合港”间使用专线驳船班轮化运输,加密航线班次,提高“组合港”水水中转比例;枢纽港与喂给港海关信息互认,实现一次申报、一次查验、一次放行,实现“组合港”之间的一体化运作。
此外,张哲辉还建议推进港航要素高效流动,形成统一开放的大湾区港航市场;坚持绿色发展,大力发展绿色港口、清洁能源船舶、多式联运,推动港口“分布式新能源+储能+微电网”绿色能源系统建设,鼓励港口应用光伏、风能、风光互补、氢等能源技术,加快港区充电、加气、加氢设施规划建设和使用;大力弘扬航海文化,讲好珠江故事,宣传珠江特色;加大对港口、航运、多式联运、临港产业的政策支持力度,大力发展枢纽经济通道经济;支持粤港澳大湾区港口群协同发展,共建大湾区深水公共航道、深化内地与香港引航合作,共建辐射全球的国际航运中心。
郝攀峰表示,共建西江多式联运通道,必须加快西江流域港口进港铁路能力建设,推进港铁规则标准软联通;聚焦西江流域专业、特种江海联运市场,创新多式联运发展模式,强化多式联运对临港贸易、临港产业的带动,研究海南自由贸易港、RCEP带来的中转需求,促进生产制造、国际贸易和国际通道深度融合。
-我已经到底线啦-
暂时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