湾韵|大家(2023年7月3日)

 

探访莎士比亚故乡

□ 曹元勇

珠海传媒集团 刘轶男摄

三月下旬的英格兰村镇,虽然天空还免不了飘浮着一些云雾,但冬天的寒意早已逃逸得无影无踪。大西洋的暖风从不列颠岛的西面吹拂而来,给大地披上了青葱翠绿的衣装;点缀其间的是五颜六色、朝气蓬勃的蓓蕾和花朵,吐露着馥郁的芬芳,让人感到温馨宜人的季节已经到来。我就是在这时候来到了憧憬已久的莎士比亚故乡,埃温河上的斯特拉特福小城,探访这位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大师诞生和生活过的地方。

斯特拉特福小城位于英国工业重镇曼彻斯特城和牛津大学城之间,从曼彻斯特乘车两个多小时即到。英国人把这座小城称为“莎士比亚的世界”,因为这里有莎士比亚故居、莎士比亚展览中心、皇家莎士比亚剧院、莎士比亚学会、莎士比亚书店、安葬莎士比亚的教堂,等等。据说这座小城的本地人口只有六万,但是因为莎士比亚的宏名,每年有两百万左右的游客从世界各地来到这里,探访这位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英国文学巨匠。

莎士比亚故居坐落在斯特拉特福小城的亨利街上。这是一幢普通的带阁楼的两层建筑,典型的十六世纪英式风格,木质结构的房屋框架,斜坡瓦顶,泥土原色的外墙,凸出墙外的窗户和门廓。在临街的极其普通、甚至显得矮小的故居门口一侧挂着一块木牌,上面有英文的“威廉·莎士比亚故居”字样。莎翁故居的右边是一幢现代化的豪华建筑,这就是莎士比亚展览中心。慕名而来的参观者首先要参观展览中心,然后才能进入文学巨人的故居。在展览中心,迎面是一张巨幅的莎士比亚画像,戏剧诗人明亮的额头、睿智的眼神让人肃然起敬。展览中心的玻璃橱柜里陈列着莎士比亚的大量手稿、图片和信件,还有根据他的戏剧人物塑造的蜡像群。我在留着莎士比亚墨迹的泛黄而珍贵手稿前作短暂停留,遐想着这位伟大戏剧诗人怎样赢得缪斯女神的垂青,在四百年前的油灯下用鹅毛笔写出了一幕幕不朽的剧情,复仇的哈姆雷特王子、疯癫的李尔王、用死亡来歌颂青春与爱情的罗密欧和朱丽叶,等等。

出了展览中心,就是莎士比亚故居的后院,一个伊丽莎白时代风格的小花园。穿过石砖铺的小径,从故居右侧山墙开的一道小门走进莎士比亚诞生于斯、成长于斯的故居内部,一种敬畏的情绪立刻将我俘获,仿佛伟人的气息穿越了数百年,仍然弥漫在四周。故居的底楼有厨房、客厅、卧室和莎士比亚父亲当年加工羊毛皮革的工作间,所有设备都显得简单朴素,毫无奢华铺张的迹象。沿着吱吱作响的楼梯上到二楼,首先看到的是主卧室,里面有一张挂着红绿幔帐的双人床和一张木制婴儿床;1564年4月23日,莎士比亚就是在这里降生的。主卧室隔壁是一间小屋,靠墙边摆着一张小小写字桌,据说这是莎士比亚离开故乡到伦敦谋生前读书写作的地方。主卧室另一侧是一间宽敞的展览室,陈列着莎士比亚家族的世系表、莎士比亚当年创作的手迹和他辞世之前亲笔写的遗书;另外还有一张方桌,上面摆着一册大部头的签名簿,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排着长队,依次在上面写下自己的留言或姓名,用这种常见却朴素感人的方式向伟大的诗人表达自己由衷的敬仰。我也不想脱俗,用比较工整的汉字在上面写上:“一个来自遥远东方的农民之子,跨越时空前来朝拜”,并且签了自己的名字。我徘徊在故居里面,一边瞻仰文学巨人留下的遗物,一边浮想联翩:我曾在伦敦西敏寺的诗人角瞻仰过他那原身一般魁伟的站立式雕像,也曾在丹麦哈姆雷特城堡的墙壁上端详过他的半身浮雕,我想,出生在这幢并不豪华富丽的小楼里的莎士比亚,当初肯定没有想到他后来会成为一位举世敬仰的伟大人物吧!

莎翁故居后院的小花园里种植着风铃草、紫罗兰、迷迭香、金盏花等花草,还有几株桑树、胡桃,以及一棵有着伞状巨冠的青松——据说这棵松树是莎士比亚亲手栽种的。郁郁葱葱的小花园仿佛象征着莎士比亚的生命常青不老。我站在花园一角莎士比亚的半身雕像旁边,心里固执地翻转着一个念头:这座小花园虽然色彩缤纷,但莎士比亚创造的文学世界更加丰富多彩、包罗万象。读大学的时候,我曾在一本英文书里读到一句话,一直深深铭刻在心:人性中所具有的一切,在莎士比亚这里全都存在。

沿着亨利街往东南不远,在静静流淌的埃温河旁边坐落着皇家莎士比亚剧院。剧院斜后方,隔着埃温河,一座教堂的尖塔巍峨挺拔。那里就是圣三一教堂,既是莎士比亚降生人世后接受洗礼的地方,也是他人生的最后一站,他真正的埋骨之地。这位戏剧诗人晚年从他奋斗了大半辈子的伦敦戏剧舞台返回故乡,安享了几年平静的生活,最后于1616年他生日那天彻底告别了纷扰的人世。莎士比亚墓地就在圣三一教堂庄严肃穆的圣坛上。墓地上方的壁龛里有一尊莎士比亚的半身雕像,据说是在他逝世之后不久建造的,惟妙惟肖地再现了他本人的相貌;他那微微突出的额头仿佛在告诉世人,那里面的确蕴藏着浩瀚无比的天赋和惊人的创造力。

在皇家莎士比亚剧院的前方,隔着埃温河,有一座名叫班克拉福特的大花园。那里有莎士比亚和他戏剧中的著名人物的青铜塑像。这位不需要冠冕和权杖的人性之王,身披中世纪的长袍,左手握纸,右手执笔,以一种凛然的姿态坐在有青铜桂冠环绕的纪念碑顶部的一把椅子上。在纪念碑的四周,是他创造的四个有代表性的人物:手托骷髅头、沉思生死问题的哈姆雷特王子,心理阴暗、又深爱丈夫的麦克白斯夫人,贪杯好色、喜欢吹嘘、大腹便便的约翰·福斯塔夫爵士,以及朝气蓬勃、双手托举王冠的哈利王子。我抚摸着这些雕像,为突然之间跟莎士比亚戏剧长廊里的这些著名人物贴得这么近而兴奋。莎士比亚毕生创作了39部戏剧,除了历史剧,其他很多剧本都是采用异国素材创作的;但是在这个洒满阳光、充满生机的花园里,在这个有远处的教堂尖塔俯瞰的地方,环绕莎士比亚塑像的四个人物除了来自北国丹麦的哈姆雷特王子,其他三位没有一个不是来自英国本土。不过,我想,莎士比亚所创造的人物应该并不在意被雕成几尊僵硬的塑像,因为他们早已活在、并且将永远活在世界上千千万万的人的心里。

春季的莎士比亚故乡宁静、明媚、宜人。倘佯在这位文学巨人曾经生活过的土地上,我心里笼罩着岁月悠悠和不朽事物就在周围的空气与遗迹中的复杂感触。我一边遥想十六世纪斯特拉特福镇美丽如画的乡村风貌,一边默默地感谢这方圣土,这个地方为整个世界养育了永远也读不完的莎士比亚。

曹元勇 著名出版人。现任浙江文艺出版社常务副社长,KEY-可以文化创始人。出版有翻译作品十余部、评论随笔集两部。

夏花

(油画)

金凡 作品

苌 楚

□ 朱 蕊

珠海传媒集团 刘轶男摄

朋友圈看到友人贴出猕猴桃图片,猕猴桃装在竹篮里,一个摞着一个,层层叠叠一篮子,像刚刚从枝上摘下的样子,与我们在水果店买来一颗一颗被分装在塑料格子里又装在礼品盒里的样子迥异。友人说:“又尝到了儿时的味道。亲们猜,这是什么?”有点奇怪了,猕猴桃不是什么难见到的东西,为何要猜?难不成不是猕猴桃?放大照片看,确认无误。

友人年龄与我相仿,我与她的童年应该是一个时代,但我在儿时确然是没有尝过猕猴桃味道的,因为上海的水果店里没有这款水果。那时,苹果是黄焦和青焦,还有国光,装在竹编的小果篮里出售,竹篮盖子里覆一张红纸,纸上是商店名称,这是礼品包装了,一般自己吃的就简装,称好放进纸袋里。梨有鸭梨砀山梨莱阳梨等,品种蛮多,还有香蕉橘子诸类。比较特别的是那时跟妈妈到她闺蜜家玩,那阿姨家有院子,院子里有无花果树,来得巧时,无花果正好成熟,阿姨就摘了无花果给我们吃,这感觉好新奇,突然与一棵植物有了直接的联系。其它,季节性的水果有枇杷,苏州东山枇杷上市时,总也是要买来吃的,为了剥枇杷皮,总是被汁水染褐了指甲……至于现在都能吃到的南北果品,比如新鲜大枣芒果荔枝榴莲菠萝蜜山竹等,那时只能存在于书本或者图片中。能吃到东山枇杷,也是因为苏州近吧。

搜遍记忆,确实没有猕猴桃。吃到猕猴桃的时候,它叫奇异果,是新西兰进口的,被赋予维C之王的美称,几元钱一颗,买一大盒也就十几二十颗的样子,着实不便宜。但却是友人儿时的味道,只能说我和她不在同一时空吧!或者,同时间却不同空间。她的家乡有土地有植物,她的儿时可以尝到植物丰厚的产出,比如猕猴桃,那时中国人还没有将它视作水果(商品),它仅仅只是“野果子”。

而猕猴桃其实几千年来一直生长在我们的土地上,甚至它的形象美丽地存在于《诗经》里,在《诗经》里它有着好看好听的名字,叫“苌楚”,看到这两个字,就会有美好的联想,似乎是长长的藤蔓,摇曳着楚楚动人的身姿……“隰有苌楚,猗傩其枝,夭之沃沃,乐子之无知。隰有苌楚,猗傩其华,夭之沃沃。乐子之无家。隰有苌楚,猗傩其实,夭之沃沃。乐子之无室。”诗意一唱三叹:低洼地上长着猕猴桃,蔓长藤绕枝叶繁茂,鲜嫩润泽长势大好,羡慕你无知无识无烦恼。低洼地上长着猕猴桃,婀娜多姿花儿美丽,鲜嫩润泽长势大好,羡慕你没有家室拖累。低洼地上长着猕猴桃,果实累累挂满蔓条,鲜嫩润泽长势大好,羡慕你不需要照顾家室。这是先秦的创作者在慨叹人不如草木快乐。但用子非鱼焉知鱼之乐的观点来说,子非苌楚,焉知苌楚一定快乐?苌楚亦有愁绪也未可知。这好像是要和古人抬杠了。

因为有了古人的赞美苌楚,我们知道苌楚在我国生长的历史之悠久。此诗录于《诗经·桧风》,桧应该在河南一带,也有人说苌楚本来是生长在秦岭山区的一种野果。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说猕猴桃“其形如梨,其色如桃,而猕猴喜食,故有诸名”。据说19世纪初,英国“植物猎人”威尔逊发现了这个藤本植物,带回去培植却一直没有结果。后来一个新西兰女教师伊莎贝尔在湖北宜昌得到了一包猕猴桃的种子,并带回了新西兰,交给专家培育。幸运的是,这包种子里,既有雌性种子,也有雄性种子,猕猴桃很快就开花结果了。新西兰人将此果命名为“奇异果”。上世纪90年代此果出口到中国,使一般食客以为它是外国果。

现在我国各地都有猕猴桃的种植,记得前几年去四川参观过猕猴桃的种植基地,中国农村在改革开放的进程中加大经济植物的种植,那次去看到,满山漫坡的苌楚,婀娜摇曳着曼妙的枝蔓,并盛开着嫩黄色的花朵,景色漂亮极了。当地的农民脸上也笑开了花,有着等待丰收的满满喜悦。

有都江堰的诗人朋友,他自己家种植猕猴桃,我每年都能吃上都江堰的红心猕猴桃。陕西西安周至更是猕猴桃之乡,西安的朋友也会寄来她家乡的“最好的猕猴桃”。每年到了这个季节,吃着朋友们送的猕猴桃,甜甜的,想象着苌楚的样子,美美的。

只是,一直好像有一种遗憾,似乎错过了什么。这也是我一直羡慕与土地和植物有亲密关系之人的缘故。

朱蕊 高级编辑;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中国世界华文文学学会理事、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上海作家协会理事、散文报告文学专业创作委员会副主任;上海诗词学会理事。

西域:寥廓情思

      (组诗)

 □ 彭惊宇

珠海传媒集团 刘轶男摄

交河故城

 

叹嘘:一片历史的落叶

一艘泰坦尼克号似的大海沉船

 

这是一条黄土所砌垒的时光甬道

晴空如碧,如浩漫之水,如伤逝的歌谣

我被它突如其来的明媚与婉唱所击中

 

此间此刻,我要说,大地的苍凉是无尽的

何止是一座荒芜的家园,废弃的城池呢

 

曾经那么金黄的一片叶子,让我每每看见

车师前国的国王,像一只肥硕的蚕蛹醒来

身穿褴褛兽皮的子民,背负柴草迤逦而行

 

五征车师的烽火映红了西域天空

成吉思汗子孙们的铁蹄映红了西域天空

后人怆然凭吊,

那些兵燹灼烧后赭红的残垣

 

我走下安西都护府遗址的宽大台阶

我走进幻想之中的曲深街巷、市井人家

我听见手工作坊的叮当声,

 

——前已不见古人,只见夕阳残照之下

这片历史的落叶,仿佛满目疮痍的故园

那般幽静远奥,那般让人久久不能释怀呀

 

黄昏饮马傍交河,是唐人的名句吧

而我只见交河依依杨柳的浅水之畔

自由自在地,凫动着几只雪白雪白的鸭鹅

 

艾比湖:抑或天鹅的绝唱

 

湛蓝的勿忘我消失了,无边无际的盐漠

只留下一个,曾经那么美丽动人的传说

 

不,这已不再是我们心目之中的艾比湖

黄的沙,白的碱,枯死的柽柳和胡杨

仿佛无数生灵扭曲的残骸,

凸现给灰蒙蒙的远天

 

湛蓝的勿忘我消失了,天鹅折颈而死

它的绝唱是一支悲怆曲,泪尽继之以殷血

那殷红的血迹滴答在盐枝上,

在日月的瞳孔里

 

湛蓝的勿忘我消失了,

艾比湖桦只在梦境中

逆风倾斜低低的身子。

沙百灵呜咽着歌唱

扑进了一片白与黑堆积的涅槃之火

 

湛蓝的勿忘我消失了,

在艾比湖空旷的盐场

人们面向太阳,黑黝黝的脸孔始终洋溢着

白贝齿般的微笑,

载重机车装走成吨成吨的芒硝

 

湛蓝的勿忘我消失了,

大地变成了一群群遗鸥

腌制的影像。

 

南疆之路

 

我将沿途记下这样一些风景

托克逊,浑黄大地上的风车

此刻正慵懒地晒着金秋的太阳

干沟,天山地质册页中的一节时光隧道

怪石磊磊,没有一只翔动的苍鹰

它铁青喑哑的皴岩,间或挂起如瀑流沙

一闪而过的库米什,岔向泥色辙痕的远方

似有昨夜星辰在那神秘的天穹依稀闪耀

 

南疆之路,由此通向了无垠的辽阔

白炽灯的烈日高悬于浮尘的人间

它曾一滴一滴汲干了远古的塔里木海

汲着人类的血液,

发出遥不可及的低切呼喊

 

我看见,南天山宛如一溜青铜冶炼的遗址

赤地烟烧,旷世的冶工早已不知去往何处

千里铺展的砾石戈壁,只有一点两点星绿

 

我内心的荒芜,是乌什塔拉的荒芜

是古轮台废墟的荒芜,

是汉唐戍卒远征的荒芜

是克孜尔尕哈烽燧千年伫望昆仑的荒芜

 

帕米尔高原那崇峻的雪岭垒似神的天堂

而我们还远在它举首召唤的路上。

在暮晚的惶惑里

一群黑桑葚的面孔,

正匆匆卸下今生的尘土

彭惊宇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诗歌学会常务理事,新疆兵团作家协会副主席,《绿风》诗刊社长、主编。曾进修并结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鲁迅文学院第五届高研班。在《诗刊》《星星》《诗探索》《飞天》《延河》《长江文艺》《作品》《朔方》《中华诗词》《文艺报》等报刊杂志发表作品。诗歌多年入选不同版本的中国年度诗选。出版诗集《苍蓝的太阳》《最高的星辰》《西域诗草》,文学评论集《北国诗品》等。诗集《最高的星辰》荣获昌耀诗歌奖、新疆政府奖天山文艺奖。对其文学创作论述,编入《新疆当代文学史》等。

莱蒙湖畔的老人

□ 张 鸿

珠海传媒集团 刘轶男摄

这一天的傍晚,一如前几天,我在洛桑的莱蒙湖畔散步。

左边是湖,右边是奥林匹克公园。那位优雅的老人又在长椅上坐着,专注地注视着远处的山水。

我走近她,她友善地对我招招手,说:“Hello!”我们聊天气,聊美好的山水,聊低空飞翔的海鸥和湖水中的天鹅,当然还有那停泊岸边的豪华游艇。

老人从来没有到过中国,但她知道北京,知道北京烤鸭。她听说我是作家,爽朗地笑了起来,说从小她就想成为一个作家,如今看来这真是一个梦想。

老人是英国人,上大学时遇上了一位英俊的男人,深深地坠入了爱河,她放弃学业,跟着爱人来到了他的家乡——瑞士。几十年过去,瑞士成为她的故乡,她爱着这里的一切。退休后,她和先生每天都会在这个时段来湖边散步,风雨无阻。可惜的是,前年,她的先生去世了,但她仍然坚持每天来散步,喂海鸟,静静地坐上一阵子。

我问老人知道韩素音吗?老人不知道,于是我讲了一个故事。

韩素音是一个国际知名的作家,中比混血,父亲是中国第一代留学生,母亲出生于比利时的贵族家庭。她就读过燕京大学,在布鲁塞尔大学留过学,在重庆当过助产士、在马来西亚开过药房。

她非常美丽,让很多人着迷。韩女士有三次婚姻,第三位是印度陆军上校,两人后来定居洛桑,相濡以沫40多年。

这位学贯中西的女作家,写就了很多佳作。20世纪40年代,她的自传体长篇小说《瑰宝》被好莱坞拍摄成电影《生死恋》,闻名于世。

韩素音对中国感情厚重,曾经在2009年写着:“我虽客居烟波千顷的瑞士莱蒙湖畔,又因身体原因,已十余年没有回到中国看看了,但这丝毫不能冲淡我对她的感情,因为中国是我的祖国,是我的骨肉,我的灵魂,我的生命。”

当听说韩素音于2012年11月2日在洛桑去世,落葬于家附近的墓地时,她发出了惋惜之声。

老人问我韩素音葬在哪里,她要去献花。当得知我不知道时,她表示明天就去了解,一定要找到这位奇女子的墓地。对我第二天就要离开洛桑,她感到遗憾。老人认真地告诉我,她一定会读韩女士的书,将用文字记录下自己的感受。我也认真地对她说:“May be you will become a writer.”

张鸿 女,一级作家、出版策划人、资深文学编辑。已出版作品集《指尖上的复调》《香巴拉的背影》《没错,我是一个女巫》等。现任广州市文艺报刊社副社长兼副主编,广州市作家协会副主席。

编辑:唐祺珍 责任编辑:帅云
湾韵|大家(2023年7月3日)
珠海特区报 2023-07-03 12:48

 

探访莎士比亚故乡

□ 曹元勇

珠海传媒集团 刘轶男摄

三月下旬的英格兰村镇,虽然天空还免不了飘浮着一些云雾,但冬天的寒意早已逃逸得无影无踪。大西洋的暖风从不列颠岛的西面吹拂而来,给大地披上了青葱翠绿的衣装;点缀其间的是五颜六色、朝气蓬勃的蓓蕾和花朵,吐露着馥郁的芬芳,让人感到温馨宜人的季节已经到来。我就是在这时候来到了憧憬已久的莎士比亚故乡,埃温河上的斯特拉特福小城,探访这位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大师诞生和生活过的地方。

斯特拉特福小城位于英国工业重镇曼彻斯特城和牛津大学城之间,从曼彻斯特乘车两个多小时即到。英国人把这座小城称为“莎士比亚的世界”,因为这里有莎士比亚故居、莎士比亚展览中心、皇家莎士比亚剧院、莎士比亚学会、莎士比亚书店、安葬莎士比亚的教堂,等等。据说这座小城的本地人口只有六万,但是因为莎士比亚的宏名,每年有两百万左右的游客从世界各地来到这里,探访这位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英国文学巨匠。

莎士比亚故居坐落在斯特拉特福小城的亨利街上。这是一幢普通的带阁楼的两层建筑,典型的十六世纪英式风格,木质结构的房屋框架,斜坡瓦顶,泥土原色的外墙,凸出墙外的窗户和门廓。在临街的极其普通、甚至显得矮小的故居门口一侧挂着一块木牌,上面有英文的“威廉·莎士比亚故居”字样。莎翁故居的右边是一幢现代化的豪华建筑,这就是莎士比亚展览中心。慕名而来的参观者首先要参观展览中心,然后才能进入文学巨人的故居。在展览中心,迎面是一张巨幅的莎士比亚画像,戏剧诗人明亮的额头、睿智的眼神让人肃然起敬。展览中心的玻璃橱柜里陈列着莎士比亚的大量手稿、图片和信件,还有根据他的戏剧人物塑造的蜡像群。我在留着莎士比亚墨迹的泛黄而珍贵手稿前作短暂停留,遐想着这位伟大戏剧诗人怎样赢得缪斯女神的垂青,在四百年前的油灯下用鹅毛笔写出了一幕幕不朽的剧情,复仇的哈姆雷特王子、疯癫的李尔王、用死亡来歌颂青春与爱情的罗密欧和朱丽叶,等等。

出了展览中心,就是莎士比亚故居的后院,一个伊丽莎白时代风格的小花园。穿过石砖铺的小径,从故居右侧山墙开的一道小门走进莎士比亚诞生于斯、成长于斯的故居内部,一种敬畏的情绪立刻将我俘获,仿佛伟人的气息穿越了数百年,仍然弥漫在四周。故居的底楼有厨房、客厅、卧室和莎士比亚父亲当年加工羊毛皮革的工作间,所有设备都显得简单朴素,毫无奢华铺张的迹象。沿着吱吱作响的楼梯上到二楼,首先看到的是主卧室,里面有一张挂着红绿幔帐的双人床和一张木制婴儿床;1564年4月23日,莎士比亚就是在这里降生的。主卧室隔壁是一间小屋,靠墙边摆着一张小小写字桌,据说这是莎士比亚离开故乡到伦敦谋生前读书写作的地方。主卧室另一侧是一间宽敞的展览室,陈列着莎士比亚家族的世系表、莎士比亚当年创作的手迹和他辞世之前亲笔写的遗书;另外还有一张方桌,上面摆着一册大部头的签名簿,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排着长队,依次在上面写下自己的留言或姓名,用这种常见却朴素感人的方式向伟大的诗人表达自己由衷的敬仰。我也不想脱俗,用比较工整的汉字在上面写上:“一个来自遥远东方的农民之子,跨越时空前来朝拜”,并且签了自己的名字。我徘徊在故居里面,一边瞻仰文学巨人留下的遗物,一边浮想联翩:我曾在伦敦西敏寺的诗人角瞻仰过他那原身一般魁伟的站立式雕像,也曾在丹麦哈姆雷特城堡的墙壁上端详过他的半身浮雕,我想,出生在这幢并不豪华富丽的小楼里的莎士比亚,当初肯定没有想到他后来会成为一位举世敬仰的伟大人物吧!

莎翁故居后院的小花园里种植着风铃草、紫罗兰、迷迭香、金盏花等花草,还有几株桑树、胡桃,以及一棵有着伞状巨冠的青松——据说这棵松树是莎士比亚亲手栽种的。郁郁葱葱的小花园仿佛象征着莎士比亚的生命常青不老。我站在花园一角莎士比亚的半身雕像旁边,心里固执地翻转着一个念头:这座小花园虽然色彩缤纷,但莎士比亚创造的文学世界更加丰富多彩、包罗万象。读大学的时候,我曾在一本英文书里读到一句话,一直深深铭刻在心:人性中所具有的一切,在莎士比亚这里全都存在。

沿着亨利街往东南不远,在静静流淌的埃温河旁边坐落着皇家莎士比亚剧院。剧院斜后方,隔着埃温河,一座教堂的尖塔巍峨挺拔。那里就是圣三一教堂,既是莎士比亚降生人世后接受洗礼的地方,也是他人生的最后一站,他真正的埋骨之地。这位戏剧诗人晚年从他奋斗了大半辈子的伦敦戏剧舞台返回故乡,安享了几年平静的生活,最后于1616年他生日那天彻底告别了纷扰的人世。莎士比亚墓地就在圣三一教堂庄严肃穆的圣坛上。墓地上方的壁龛里有一尊莎士比亚的半身雕像,据说是在他逝世之后不久建造的,惟妙惟肖地再现了他本人的相貌;他那微微突出的额头仿佛在告诉世人,那里面的确蕴藏着浩瀚无比的天赋和惊人的创造力。

在皇家莎士比亚剧院的前方,隔着埃温河,有一座名叫班克拉福特的大花园。那里有莎士比亚和他戏剧中的著名人物的青铜塑像。这位不需要冠冕和权杖的人性之王,身披中世纪的长袍,左手握纸,右手执笔,以一种凛然的姿态坐在有青铜桂冠环绕的纪念碑顶部的一把椅子上。在纪念碑的四周,是他创造的四个有代表性的人物:手托骷髅头、沉思生死问题的哈姆雷特王子,心理阴暗、又深爱丈夫的麦克白斯夫人,贪杯好色、喜欢吹嘘、大腹便便的约翰·福斯塔夫爵士,以及朝气蓬勃、双手托举王冠的哈利王子。我抚摸着这些雕像,为突然之间跟莎士比亚戏剧长廊里的这些著名人物贴得这么近而兴奋。莎士比亚毕生创作了39部戏剧,除了历史剧,其他很多剧本都是采用异国素材创作的;但是在这个洒满阳光、充满生机的花园里,在这个有远处的教堂尖塔俯瞰的地方,环绕莎士比亚塑像的四个人物除了来自北国丹麦的哈姆雷特王子,其他三位没有一个不是来自英国本土。不过,我想,莎士比亚所创造的人物应该并不在意被雕成几尊僵硬的塑像,因为他们早已活在、并且将永远活在世界上千千万万的人的心里。

春季的莎士比亚故乡宁静、明媚、宜人。倘佯在这位文学巨人曾经生活过的土地上,我心里笼罩着岁月悠悠和不朽事物就在周围的空气与遗迹中的复杂感触。我一边遥想十六世纪斯特拉特福镇美丽如画的乡村风貌,一边默默地感谢这方圣土,这个地方为整个世界养育了永远也读不完的莎士比亚。

曹元勇 著名出版人。现任浙江文艺出版社常务副社长,KEY-可以文化创始人。出版有翻译作品十余部、评论随笔集两部。

夏花

(油画)

金凡 作品

苌 楚

□ 朱 蕊

珠海传媒集团 刘轶男摄

朋友圈看到友人贴出猕猴桃图片,猕猴桃装在竹篮里,一个摞着一个,层层叠叠一篮子,像刚刚从枝上摘下的样子,与我们在水果店买来一颗一颗被分装在塑料格子里又装在礼品盒里的样子迥异。友人说:“又尝到了儿时的味道。亲们猜,这是什么?”有点奇怪了,猕猴桃不是什么难见到的东西,为何要猜?难不成不是猕猴桃?放大照片看,确认无误。

友人年龄与我相仿,我与她的童年应该是一个时代,但我在儿时确然是没有尝过猕猴桃味道的,因为上海的水果店里没有这款水果。那时,苹果是黄焦和青焦,还有国光,装在竹编的小果篮里出售,竹篮盖子里覆一张红纸,纸上是商店名称,这是礼品包装了,一般自己吃的就简装,称好放进纸袋里。梨有鸭梨砀山梨莱阳梨等,品种蛮多,还有香蕉橘子诸类。比较特别的是那时跟妈妈到她闺蜜家玩,那阿姨家有院子,院子里有无花果树,来得巧时,无花果正好成熟,阿姨就摘了无花果给我们吃,这感觉好新奇,突然与一棵植物有了直接的联系。其它,季节性的水果有枇杷,苏州东山枇杷上市时,总也是要买来吃的,为了剥枇杷皮,总是被汁水染褐了指甲……至于现在都能吃到的南北果品,比如新鲜大枣芒果荔枝榴莲菠萝蜜山竹等,那时只能存在于书本或者图片中。能吃到东山枇杷,也是因为苏州近吧。

搜遍记忆,确实没有猕猴桃。吃到猕猴桃的时候,它叫奇异果,是新西兰进口的,被赋予维C之王的美称,几元钱一颗,买一大盒也就十几二十颗的样子,着实不便宜。但却是友人儿时的味道,只能说我和她不在同一时空吧!或者,同时间却不同空间。她的家乡有土地有植物,她的儿时可以尝到植物丰厚的产出,比如猕猴桃,那时中国人还没有将它视作水果(商品),它仅仅只是“野果子”。

而猕猴桃其实几千年来一直生长在我们的土地上,甚至它的形象美丽地存在于《诗经》里,在《诗经》里它有着好看好听的名字,叫“苌楚”,看到这两个字,就会有美好的联想,似乎是长长的藤蔓,摇曳着楚楚动人的身姿……“隰有苌楚,猗傩其枝,夭之沃沃,乐子之无知。隰有苌楚,猗傩其华,夭之沃沃。乐子之无家。隰有苌楚,猗傩其实,夭之沃沃。乐子之无室。”诗意一唱三叹:低洼地上长着猕猴桃,蔓长藤绕枝叶繁茂,鲜嫩润泽长势大好,羡慕你无知无识无烦恼。低洼地上长着猕猴桃,婀娜多姿花儿美丽,鲜嫩润泽长势大好,羡慕你没有家室拖累。低洼地上长着猕猴桃,果实累累挂满蔓条,鲜嫩润泽长势大好,羡慕你不需要照顾家室。这是先秦的创作者在慨叹人不如草木快乐。但用子非鱼焉知鱼之乐的观点来说,子非苌楚,焉知苌楚一定快乐?苌楚亦有愁绪也未可知。这好像是要和古人抬杠了。

因为有了古人的赞美苌楚,我们知道苌楚在我国生长的历史之悠久。此诗录于《诗经·桧风》,桧应该在河南一带,也有人说苌楚本来是生长在秦岭山区的一种野果。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说猕猴桃“其形如梨,其色如桃,而猕猴喜食,故有诸名”。据说19世纪初,英国“植物猎人”威尔逊发现了这个藤本植物,带回去培植却一直没有结果。后来一个新西兰女教师伊莎贝尔在湖北宜昌得到了一包猕猴桃的种子,并带回了新西兰,交给专家培育。幸运的是,这包种子里,既有雌性种子,也有雄性种子,猕猴桃很快就开花结果了。新西兰人将此果命名为“奇异果”。上世纪90年代此果出口到中国,使一般食客以为它是外国果。

现在我国各地都有猕猴桃的种植,记得前几年去四川参观过猕猴桃的种植基地,中国农村在改革开放的进程中加大经济植物的种植,那次去看到,满山漫坡的苌楚,婀娜摇曳着曼妙的枝蔓,并盛开着嫩黄色的花朵,景色漂亮极了。当地的农民脸上也笑开了花,有着等待丰收的满满喜悦。

有都江堰的诗人朋友,他自己家种植猕猴桃,我每年都能吃上都江堰的红心猕猴桃。陕西西安周至更是猕猴桃之乡,西安的朋友也会寄来她家乡的“最好的猕猴桃”。每年到了这个季节,吃着朋友们送的猕猴桃,甜甜的,想象着苌楚的样子,美美的。

只是,一直好像有一种遗憾,似乎错过了什么。这也是我一直羡慕与土地和植物有亲密关系之人的缘故。

朱蕊 高级编辑;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中国世界华文文学学会理事、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上海作家协会理事、散文报告文学专业创作委员会副主任;上海诗词学会理事。

西域:寥廓情思

      (组诗)

 □ 彭惊宇

珠海传媒集团 刘轶男摄

交河故城

 

叹嘘:一片历史的落叶

一艘泰坦尼克号似的大海沉船

 

这是一条黄土所砌垒的时光甬道

晴空如碧,如浩漫之水,如伤逝的歌谣

我被它突如其来的明媚与婉唱所击中

 

此间此刻,我要说,大地的苍凉是无尽的

何止是一座荒芜的家园,废弃的城池呢

 

曾经那么金黄的一片叶子,让我每每看见

车师前国的国王,像一只肥硕的蚕蛹醒来

身穿褴褛兽皮的子民,背负柴草迤逦而行

 

五征车师的烽火映红了西域天空

成吉思汗子孙们的铁蹄映红了西域天空

后人怆然凭吊,

那些兵燹灼烧后赭红的残垣

 

我走下安西都护府遗址的宽大台阶

我走进幻想之中的曲深街巷、市井人家

我听见手工作坊的叮当声,

 

——前已不见古人,只见夕阳残照之下

这片历史的落叶,仿佛满目疮痍的故园

那般幽静远奥,那般让人久久不能释怀呀

 

黄昏饮马傍交河,是唐人的名句吧

而我只见交河依依杨柳的浅水之畔

自由自在地,凫动着几只雪白雪白的鸭鹅

 

艾比湖:抑或天鹅的绝唱

 

湛蓝的勿忘我消失了,无边无际的盐漠

只留下一个,曾经那么美丽动人的传说

 

不,这已不再是我们心目之中的艾比湖

黄的沙,白的碱,枯死的柽柳和胡杨

仿佛无数生灵扭曲的残骸,

凸现给灰蒙蒙的远天

 

湛蓝的勿忘我消失了,天鹅折颈而死

它的绝唱是一支悲怆曲,泪尽继之以殷血

那殷红的血迹滴答在盐枝上,

在日月的瞳孔里

 

湛蓝的勿忘我消失了,

艾比湖桦只在梦境中

逆风倾斜低低的身子。

沙百灵呜咽着歌唱

扑进了一片白与黑堆积的涅槃之火

 

湛蓝的勿忘我消失了,

在艾比湖空旷的盐场

人们面向太阳,黑黝黝的脸孔始终洋溢着

白贝齿般的微笑,

载重机车装走成吨成吨的芒硝

 

湛蓝的勿忘我消失了,

大地变成了一群群遗鸥

腌制的影像。

 

南疆之路

 

我将沿途记下这样一些风景

托克逊,浑黄大地上的风车

此刻正慵懒地晒着金秋的太阳

干沟,天山地质册页中的一节时光隧道

怪石磊磊,没有一只翔动的苍鹰

它铁青喑哑的皴岩,间或挂起如瀑流沙

一闪而过的库米什,岔向泥色辙痕的远方

似有昨夜星辰在那神秘的天穹依稀闪耀

 

南疆之路,由此通向了无垠的辽阔

白炽灯的烈日高悬于浮尘的人间

它曾一滴一滴汲干了远古的塔里木海

汲着人类的血液,

发出遥不可及的低切呼喊

 

我看见,南天山宛如一溜青铜冶炼的遗址

赤地烟烧,旷世的冶工早已不知去往何处

千里铺展的砾石戈壁,只有一点两点星绿

 

我内心的荒芜,是乌什塔拉的荒芜

是古轮台废墟的荒芜,

是汉唐戍卒远征的荒芜

是克孜尔尕哈烽燧千年伫望昆仑的荒芜

 

帕米尔高原那崇峻的雪岭垒似神的天堂

而我们还远在它举首召唤的路上。

在暮晚的惶惑里

一群黑桑葚的面孔,

正匆匆卸下今生的尘土

彭惊宇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诗歌学会常务理事,新疆兵团作家协会副主席,《绿风》诗刊社长、主编。曾进修并结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鲁迅文学院第五届高研班。在《诗刊》《星星》《诗探索》《飞天》《延河》《长江文艺》《作品》《朔方》《中华诗词》《文艺报》等报刊杂志发表作品。诗歌多年入选不同版本的中国年度诗选。出版诗集《苍蓝的太阳》《最高的星辰》《西域诗草》,文学评论集《北国诗品》等。诗集《最高的星辰》荣获昌耀诗歌奖、新疆政府奖天山文艺奖。对其文学创作论述,编入《新疆当代文学史》等。

莱蒙湖畔的老人

□ 张 鸿

珠海传媒集团 刘轶男摄

这一天的傍晚,一如前几天,我在洛桑的莱蒙湖畔散步。

左边是湖,右边是奥林匹克公园。那位优雅的老人又在长椅上坐着,专注地注视着远处的山水。

我走近她,她友善地对我招招手,说:“Hello!”我们聊天气,聊美好的山水,聊低空飞翔的海鸥和湖水中的天鹅,当然还有那停泊岸边的豪华游艇。

老人从来没有到过中国,但她知道北京,知道北京烤鸭。她听说我是作家,爽朗地笑了起来,说从小她就想成为一个作家,如今看来这真是一个梦想。

老人是英国人,上大学时遇上了一位英俊的男人,深深地坠入了爱河,她放弃学业,跟着爱人来到了他的家乡——瑞士。几十年过去,瑞士成为她的故乡,她爱着这里的一切。退休后,她和先生每天都会在这个时段来湖边散步,风雨无阻。可惜的是,前年,她的先生去世了,但她仍然坚持每天来散步,喂海鸟,静静地坐上一阵子。

我问老人知道韩素音吗?老人不知道,于是我讲了一个故事。

韩素音是一个国际知名的作家,中比混血,父亲是中国第一代留学生,母亲出生于比利时的贵族家庭。她就读过燕京大学,在布鲁塞尔大学留过学,在重庆当过助产士、在马来西亚开过药房。

她非常美丽,让很多人着迷。韩女士有三次婚姻,第三位是印度陆军上校,两人后来定居洛桑,相濡以沫40多年。

这位学贯中西的女作家,写就了很多佳作。20世纪40年代,她的自传体长篇小说《瑰宝》被好莱坞拍摄成电影《生死恋》,闻名于世。

韩素音对中国感情厚重,曾经在2009年写着:“我虽客居烟波千顷的瑞士莱蒙湖畔,又因身体原因,已十余年没有回到中国看看了,但这丝毫不能冲淡我对她的感情,因为中国是我的祖国,是我的骨肉,我的灵魂,我的生命。”

当听说韩素音于2012年11月2日在洛桑去世,落葬于家附近的墓地时,她发出了惋惜之声。

老人问我韩素音葬在哪里,她要去献花。当得知我不知道时,她表示明天就去了解,一定要找到这位奇女子的墓地。对我第二天就要离开洛桑,她感到遗憾。老人认真地告诉我,她一定会读韩女士的书,将用文字记录下自己的感受。我也认真地对她说:“May be you will become a writer.”

张鸿 女,一级作家、出版策划人、资深文学编辑。已出版作品集《指尖上的复调》《香巴拉的背影》《没错,我是一个女巫》等。现任广州市文艺报刊社副社长兼副主编,广州市作家协会副主席。

编辑:唐祺珍 责任编辑:帅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