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新观察|如何让非遗项目走得更远?

经国务院批准,自2017年起,每年6月的第二个星期六设立为“文化和自然遗产日”。近年来,对非遗的宣传越来越多、越来越广,但由于种种原因,很多人都只把非遗当作兴趣爱好,真正愿意加入传承团队的人依然是少数,这也导致了许多非遗项目依然面临着“失传”的困境。

想要把非遗项目传承下去并发扬光大,该怎么做?想做好非遗项目的保护和传承,需要得到哪些方面的支持?非遗项目要想“飞”得更高更远,到底应该怎么“飞”?本期《民生新观察》节目邀请珠海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翟名和斗门区政协委员、大赤坎明火叉烧烧排骨第四代非遗传承人赵志文,共同探讨相关话题。

两位嘉宾(左:赵志文,中:翟名)做客演播室,探讨非遗项目保护传承相关话题。曾遥 摄

焦点一:

非遗项目如何薪火相传

珠海有许多非遗项目,其中“三灶鹤舞”大家应该都不陌生,它是我市传统舞蹈类最具代表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之一,已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近日,在金湾区三灶镇海澄小学的操场上,四年级的学生们正拿着道具模仿鹤群在田野草地间觅食。给孩子们授课的,是“三灶鹤舞”的第十一代传承人谈森荣。

谈森荣是三灶本地人,今年57岁,从小就对村里迎春接福、贺老拜寿的传统鹤舞耳濡目染。谈森荣说,鹤舞是三灶镇的传统民俗舞蹈,至今已有700多年的历史,2011年被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但是现在对鹤舞感兴趣的年轻人越来越少,想把它当作“谋生门路”的更是寥寥无几,目前仅剩下他和另一位55岁的传承人。

早在2008年,谈森荣的师父就与海澄小学合作举办了鹤舞培训班。师父去世后,他和另一位传承人依然坚持轮流来学校进行授课。

资料图:海澄小学学生在排练三灶鹤舞。张洲 摄

海澄小学的鹤舞培训班自2008年开班以来,累计共有近千名学生参加学习。2010年,海澄小学被评为三灶鹤舞传承基地和金湾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先进集体。该校老师说,开展非遗文化进校园活动,不仅想让学生接触民间艺术、感受文化气息,更是想让非遗走进课本、走进家庭、走进同学们的生活中,让孩子们成为中华文明的薪火传承人和拓新者。

如何更好地传承?

搭建更多非遗项目展示平台

赵志文表示,作为大赤坎明火叉烧烧排骨这个非遗项目的第四代传承人,他并不担心这项传统技艺后继无人。因为大赤坎明火叉烧烧排骨属于吃的东西,从他的太爷爷开始创立品牌一直传承至第四代,经过多年的积累,深受当地百姓的喜爱,已经成为大家耳熟能详的传统美食“招牌”。接下来,他希望进一步把产品做好、把产业做大,并为此规划了大赤坎明火叉烧烧排骨技艺传承基地,在保留传统技艺的同时,不断进行创新和拓展,让更多的人了解这一非遗项目以及当地的饮食文化。

资料图:赵志文正将烧味从炉中拎起。陈佳哲 摄

赵志文认为,非遗传承需要让更多的年轻人了解当地的传统文化、传统习俗,融入更多的文创元素、带动更多当地的剩余劳动力,更多地活化非遗,让更多的年轻人和周边的市民加入到传承非遗的行列。

翟名指出,要成为代表性非遗项目传承人需要满足3个条件:一是要长期从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且熟练掌握其传承的项目知识和核心技艺,有意愿、有能力去持续开展传承工作;二是长期居住或工作在代表性非遗项目的所在地;三是传承的项目在某一领域具有代表性或具有较大的影响力,能够起到核心、带头或者示范的作用。

翟名表示,在现实生活中,代表性非遗项目传承人普遍是以“兼职”的状态从事非遗传承工作。因为非遗项目形式多样、各具特点,除了“一指禅”“横山鸭扎包”“大赤坎明火叉烧烧排骨”等部分适合开展产业化的非遗项目之外,像“三灶鹤舞”“装泥鱼”“乾务飘色”等非遗项目往往需要依托重要的民俗节日或者重大的节庆活动作为平台开展传承工作,所以代表性非遗项目传承人“兼职”的现象较为普遍。各级文化和旅游主管部门也希望通过搭建活动平台或者组织宣传推广,包括开展研习培训等多种方式,能够对非遗项目传承、传播的活动在平台上给予支持和鼓励。

翟名认为,“非遗进校园”对于非遗项目的传承有较大的帮助。首先要让大家知道非遗项目,然后让大家喜欢它。现在提倡的“非遗进校园”,让学生知道、喜欢非遗项目,然后愿意从事这个项目、学习这个项目。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就能传承非遗项目,并进行活化利用。近年来,我市通过成立培训班、传承基地、传习所等多种形式加强非遗项目传承工作。截至目前,全市已经有70多个传承基地,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基本上形成了中小学重传承弘扬、高校重创新发展的新格局。

焦点二:

非遗项目保护传承关键在人

前不久,2023年珠海市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宣传展示活动启动,今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的主题是“加强非遗系统性保护、促进可持续发展”。

沙田民歌、现代粤剧、狮舞表演、古琴表演,由非遗传承人和文艺工作者联合创编的节目轮番亮相。

据了解,目前珠海各级非遗项目名录共有54项,涉及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戏剧、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民俗等9大门类。其中国家级项目4项、省级项目14项。但并不是所有的非遗项目都能得到很好的保护和传承,一些传统项目也面临着失传。

为了加强“非遗”系统性保护、促进其可持续发展,今年,珠海市文化馆已经与珠海市城市职业技术学院、珠海市第一中等职业学校等院校展开合作,通过非遗项目进入职业学校,对非遗传承人进行系统化、职业化的培养。

如何更好地传播?

用年轻人喜欢的方式诠释非遗

翟名表示,非遗作为一种传统文化,是老百姓生活、工作中长期以来形成的一种技艺或生活方式、食物、载体等,在传承的过程中需要更多年轻化的表达,用年轻人更容易接受的、听得懂的、看得懂的符号或语言诠释。在探索非遗新的传播模式、非遗新的教学模式、非遗新的活动开展模式等方面,与年轻人更喜欢的形式和表达方式相结合,让非遗文化更好地融入年轻人的工作和生活中,使其得到更有效的传承。

翟名认为,非遗传承可以探索“跨界融合”的路径,非遗的新传播模式中就包含“非遗+文创”,合理利用非遗的某些元素、资源进行文艺作品的创作,向社会进行更好的传播。非遗的传承可以根据时代的变迁加以创新、变通,“但灵魂的东西不能变”。

翟名建议,对于一些专业性较强、地域属性较强的非遗项目传承过程中面临更多局限的问题,可以更多利用公共文化服务设施中的非遗展示空间,让老百姓更直观地看到、更多地了解这些非遗项目,然后让非遗项目传承人现场进行一些演示,让公众在节假日可以参与学习、体验。赵志文建议,可以在一些非遗项目展示场所,开展文创产品的展示,让外来的游客通过购买相关文创产品带回家的方式加深对珠海非遗文化的了解。

翟名认为,要进一步完善非遗传承的政策法规体系,从制度化、规范化上保障非遗传承工作;同时,进一步加强非遗传承保护的基础性工作,从政策、资金、平台、培训等方面强化代表性非遗项目传承人的扶持工作,加强非遗文化的交流与合作。

文字:郑振华 图片:曾遥 张洲 陈佳哲 编辑:庞晓丹 责任编辑:宋显晖
民生新观察|如何让非遗项目走得更远?

经国务院批准,自2017年起,每年6月的第二个星期六设立为“文化和自然遗产日”。近年来,对非遗的宣传越来越多、越来越广,但由于种种原因,很多人都只把非遗当作兴趣爱好,真正愿意加入传承团队的人依然是少数,这也导致了许多非遗项目依然面临着“失传”的困境。

想要把非遗项目传承下去并发扬光大,该怎么做?想做好非遗项目的保护和传承,需要得到哪些方面的支持?非遗项目要想“飞”得更高更远,到底应该怎么“飞”?本期《民生新观察》节目邀请珠海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翟名和斗门区政协委员、大赤坎明火叉烧烧排骨第四代非遗传承人赵志文,共同探讨相关话题。

两位嘉宾(左:赵志文,中:翟名)做客演播室,探讨非遗项目保护传承相关话题。曾遥 摄

焦点一:

非遗项目如何薪火相传

珠海有许多非遗项目,其中“三灶鹤舞”大家应该都不陌生,它是我市传统舞蹈类最具代表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之一,已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近日,在金湾区三灶镇海澄小学的操场上,四年级的学生们正拿着道具模仿鹤群在田野草地间觅食。给孩子们授课的,是“三灶鹤舞”的第十一代传承人谈森荣。

谈森荣是三灶本地人,今年57岁,从小就对村里迎春接福、贺老拜寿的传统鹤舞耳濡目染。谈森荣说,鹤舞是三灶镇的传统民俗舞蹈,至今已有700多年的历史,2011年被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但是现在对鹤舞感兴趣的年轻人越来越少,想把它当作“谋生门路”的更是寥寥无几,目前仅剩下他和另一位55岁的传承人。

早在2008年,谈森荣的师父就与海澄小学合作举办了鹤舞培训班。师父去世后,他和另一位传承人依然坚持轮流来学校进行授课。

资料图:海澄小学学生在排练三灶鹤舞。张洲 摄

海澄小学的鹤舞培训班自2008年开班以来,累计共有近千名学生参加学习。2010年,海澄小学被评为三灶鹤舞传承基地和金湾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先进集体。该校老师说,开展非遗文化进校园活动,不仅想让学生接触民间艺术、感受文化气息,更是想让非遗走进课本、走进家庭、走进同学们的生活中,让孩子们成为中华文明的薪火传承人和拓新者。

如何更好地传承?

搭建更多非遗项目展示平台

赵志文表示,作为大赤坎明火叉烧烧排骨这个非遗项目的第四代传承人,他并不担心这项传统技艺后继无人。因为大赤坎明火叉烧烧排骨属于吃的东西,从他的太爷爷开始创立品牌一直传承至第四代,经过多年的积累,深受当地百姓的喜爱,已经成为大家耳熟能详的传统美食“招牌”。接下来,他希望进一步把产品做好、把产业做大,并为此规划了大赤坎明火叉烧烧排骨技艺传承基地,在保留传统技艺的同时,不断进行创新和拓展,让更多的人了解这一非遗项目以及当地的饮食文化。

资料图:赵志文正将烧味从炉中拎起。陈佳哲 摄

赵志文认为,非遗传承需要让更多的年轻人了解当地的传统文化、传统习俗,融入更多的文创元素、带动更多当地的剩余劳动力,更多地活化非遗,让更多的年轻人和周边的市民加入到传承非遗的行列。

翟名指出,要成为代表性非遗项目传承人需要满足3个条件:一是要长期从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且熟练掌握其传承的项目知识和核心技艺,有意愿、有能力去持续开展传承工作;二是长期居住或工作在代表性非遗项目的所在地;三是传承的项目在某一领域具有代表性或具有较大的影响力,能够起到核心、带头或者示范的作用。

翟名表示,在现实生活中,代表性非遗项目传承人普遍是以“兼职”的状态从事非遗传承工作。因为非遗项目形式多样、各具特点,除了“一指禅”“横山鸭扎包”“大赤坎明火叉烧烧排骨”等部分适合开展产业化的非遗项目之外,像“三灶鹤舞”“装泥鱼”“乾务飘色”等非遗项目往往需要依托重要的民俗节日或者重大的节庆活动作为平台开展传承工作,所以代表性非遗项目传承人“兼职”的现象较为普遍。各级文化和旅游主管部门也希望通过搭建活动平台或者组织宣传推广,包括开展研习培训等多种方式,能够对非遗项目传承、传播的活动在平台上给予支持和鼓励。

翟名认为,“非遗进校园”对于非遗项目的传承有较大的帮助。首先要让大家知道非遗项目,然后让大家喜欢它。现在提倡的“非遗进校园”,让学生知道、喜欢非遗项目,然后愿意从事这个项目、学习这个项目。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就能传承非遗项目,并进行活化利用。近年来,我市通过成立培训班、传承基地、传习所等多种形式加强非遗项目传承工作。截至目前,全市已经有70多个传承基地,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基本上形成了中小学重传承弘扬、高校重创新发展的新格局。

焦点二:

非遗项目保护传承关键在人

前不久,2023年珠海市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宣传展示活动启动,今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的主题是“加强非遗系统性保护、促进可持续发展”。

沙田民歌、现代粤剧、狮舞表演、古琴表演,由非遗传承人和文艺工作者联合创编的节目轮番亮相。

据了解,目前珠海各级非遗项目名录共有54项,涉及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戏剧、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民俗等9大门类。其中国家级项目4项、省级项目14项。但并不是所有的非遗项目都能得到很好的保护和传承,一些传统项目也面临着失传。

为了加强“非遗”系统性保护、促进其可持续发展,今年,珠海市文化馆已经与珠海市城市职业技术学院、珠海市第一中等职业学校等院校展开合作,通过非遗项目进入职业学校,对非遗传承人进行系统化、职业化的培养。

如何更好地传播?

用年轻人喜欢的方式诠释非遗

翟名表示,非遗作为一种传统文化,是老百姓生活、工作中长期以来形成的一种技艺或生活方式、食物、载体等,在传承的过程中需要更多年轻化的表达,用年轻人更容易接受的、听得懂的、看得懂的符号或语言诠释。在探索非遗新的传播模式、非遗新的教学模式、非遗新的活动开展模式等方面,与年轻人更喜欢的形式和表达方式相结合,让非遗文化更好地融入年轻人的工作和生活中,使其得到更有效的传承。

翟名认为,非遗传承可以探索“跨界融合”的路径,非遗的新传播模式中就包含“非遗+文创”,合理利用非遗的某些元素、资源进行文艺作品的创作,向社会进行更好的传播。非遗的传承可以根据时代的变迁加以创新、变通,“但灵魂的东西不能变”。

翟名建议,对于一些专业性较强、地域属性较强的非遗项目传承过程中面临更多局限的问题,可以更多利用公共文化服务设施中的非遗展示空间,让老百姓更直观地看到、更多地了解这些非遗项目,然后让非遗项目传承人现场进行一些演示,让公众在节假日可以参与学习、体验。赵志文建议,可以在一些非遗项目展示场所,开展文创产品的展示,让外来的游客通过购买相关文创产品带回家的方式加深对珠海非遗文化的了解。

翟名认为,要进一步完善非遗传承的政策法规体系,从制度化、规范化上保障非遗传承工作;同时,进一步加强非遗传承保护的基础性工作,从政策、资金、平台、培训等方面强化代表性非遗项目传承人的扶持工作,加强非遗文化的交流与合作。

文字:郑振华 图片:曾遥 张洲 陈佳哲 编辑:庞晓丹 责任编辑:宋显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