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部门:不得以抢夺、藏匿未成年子女等方式争夺抚养权

2023年5月30日上午,最高人民法院举行新闻发布会,与全国妇联联合发布《关于开展家庭教育指导工作的意见》。最高人民法院研究室主任段农根、全国妇联家庭和儿童工作部副部长何敏出席发布会并回答记者提问,发布会由最高人民法院新闻局副局长王斌主持。

图为发布会现场。
图为发布会现场。

问:请介绍一下本次发布的《意见》有哪些特色和亮点?

答:《意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按照最有利于未成年人的原则,聚焦司法实践中亟需解决的问题,就规范人民法院开展家庭教育指导工作作出规定。在起草过程中,着重把握了以下几点:

一是贯彻立法精神,依法开展家庭教育指导工作。家庭教育促进法的立法目的,是重视家庭教育、家庭家教家风建设这一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以法律的庄严形式唤醒家长重视家庭教育意识。同时,明确政府和社会应当从哪些方面为家长提供支持和帮助。人民法院对家长开展家庭教育指导,主要是引导而非强制、是支持而非管理,把握好这个定位,就不会导致公权力过度干预家庭教育。为此,《意见》明确规定家庭教育指导以支持为主、干预为辅的原则,要求各级人民法院注重引导、帮助,耐心细致、循循善诱开展家庭教育指导工作,尽力减少对家庭教育的过度介入和干预。

二是坚持问题导向,有效解决司法实践中的难题。从调研情况看,家庭教育指导对象具有双重性,直接对象是家长,间接对象和最终保护对象是未成年人。有的未成年人正值青春期,情感、价值观以及认识分析问题的能力发展不成熟,思考问题片面偏激,容易产生抵触家长的情形。此时,如果对双方都进行指导,引导和促进未成年人转变思维、换位思考、理解并尊重家长,将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意见》明确了双向指导原则。各级人民法院在开展家庭教育指导过程中,可以根据情况和需要,吸纳未成年人参与,实行对家长和未成年人的双向辅导,提升家庭教育指导的实效。

三是强调特殊保护,注重保护特定未成年人权益。《意见》坚持最有利于未成年人原则,坚持立德树人标准,传播正确家庭教育理念,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未成年人全面发展、健康成长。对涉留守未成年人、困境未成年人等特殊群体的案件高度关注,人民法院可以主动开展调查评估,必要时依法提供家庭教育指导。对未成年人遭受性侵害、虐待、拐卖、暴力伤害的,人民法院、妇联在开展家庭教育指导过程中应当与有关部门、人民团体、社会组织互相配合,视情采取心理干预、法律援助、司法救助、社会救助、转学安置等保护措施。对于未成年人存在严重不良行为或者实施犯罪行为的,在开展家庭教育指导过程中,应当对未成年人进行跟踪帮教。

四是坚持能动司法,特别关注未成年子女的探望问题。当前,抢夺、藏匿未成年子女已成为离婚案件中的高发事件,这一现象既是司法问题,更是社会问题。人民法院积极能动司法,在《意见》制定过程中,加强调研,认真研究,规定未成年人的父母分居或者离异的,明确告知其在诉讼期间、分居期间或者离婚后,应当相互配合共同履行家庭教育责任,任何一方不得拒绝或者怠于履行家庭教育责任,不得以抢夺、藏匿未成年子女等方式争夺抚养权或者阻碍另一方行使监护权、探望权。对违反规定的,人民法院将对其开展监护职责教育和家庭教育指导。

问:妇联组织如何发挥优势,与人民法院相互配合,共同做好家庭教育指导工作?

答:《意见》明确了人民法院和妇联开展家庭教育指导的职责任务,强调各级人民法院、妇联应当加强协作配合,建立联动机制,共同做好家庭教育指导工作。妇联组织开展家庭教育指导工作有着良好基础和独特优势,全国妇联联合教育部等相关部门已制定实施了六轮家庭教育工作五年规划,推动形成了以家庭教育促进法为核心,以五年规划、指导大纲、家长教育行为规范等为主体的家庭教育工作制度体系。《家庭教育促进法》明确规定,妇联要统筹协调社会资源,协同推进覆盖城乡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建设。下一步,妇联将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与人民法院相互配合,共同做好家庭教育指导工作。

一是建好用好阵地队伍。目前全国各级妇联组织建有49万个城乡社区家长学校、4万多个网络新媒体平台,全国及31个省区市建立了家庭教育学会(研究会)和专家智库,紧密联系一批家庭教育专家和志愿者队伍,通过开设父母课堂、专家讲座、家长沙龙以及推选家教微课等,将科学家教知识送到家长身边。妇联将积极配合人民法院结合实际建立家庭教育指导工作站,扩大不同类型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站点建设,凝聚一支经验丰富、功底扎实、人员稳定的工作队伍,努力打造家长可感可及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网络,为有需求的家庭提供精准管用的家庭教育指导。

二是创设良好家庭环境。妇联组织结合常态化开展寻找“最美家庭”活动、五好家庭评选等家庭文明建设活动,选树了一批尊老爱幼、家庭和睦、科学教子的家庭典型,通过讲好家庭典型故事,示范带动更多家庭跟着学、照着做。妇联将与人民法院进一步加大合作力度,通过以案说法、案例教学等形式开展普法宣传和家风家教活动,引导父母和其他监护人注重言传身教、弘扬家庭美德、树立良好家风,用科学的理念方法教育影响孩子,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营造文明和谐的家庭环境。

三是关心支持特殊群体。发挥妇联执委、巾帼志愿者等作用,对城市流动人口集中地、城乡结合部、农村留守儿童集中地等重点地区,结合寒暑假期儿童关爱服务,广泛开展预防性家庭教育指导工作,加强法治宣传和家庭教育知识普及,提高父母及其他监护人的监护意识、监护能力和法治观念,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和遭受侵害问题发生。

四是强化部门协同联动。通过《意见》实施,将进一步强化部门联动机制,推动各部门进一步加强资源互通、力量互助、工作互促,健全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构建覆盖城乡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

问:下一步,将采取哪些措施确保《意见》得到准确贯彻执行?

答:《意见》对于规范人民法院、妇联开展家庭教育指导工作,促进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依法履行家庭教育责任,维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必将发挥重要作用。下一步,我们将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加强学习培训,依法开展指导。通过举办专题讲座、联合培训等形式,将《意见》作为各级人民法院、妇联的重点培训内容,切实抓好学习。对于各地开展家庭教育指导的好模式好做法,及时发布典型案例、事例,及时转发经验材料,供各地学习参考。通过开展家庭教育指导,让广大家长牢固树立家庭教育主体责任意识,自觉学习家庭教育理念、知识和方法,提高家庭教育的能力和水平,从每一位父母做起,真正把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以及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到实处。

二是健全工作机制,强化工作衔接。指导各地人民法院、妇联结合本地区实际,制定本地实施细则,建立长效工作机制,扎实推进涉案未成年人家庭教育指导工作。指导各级人民法院、妇联探索、完善符合当地工作实际的衔接办法和流程,加强沟通交流,强化执行监督和反馈,确保人民法院、妇联联合开展家庭教育指导工作机制得到不折不扣执行。注重将《意见》的贯彻执行与家庭教育促进法、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法律有机衔接、密切配合,进一步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提供更为完备的法治保障。

三是强化诉源治理,推动社会共治。在开展家庭教育指导工作的同时,人民法院、妇联将加强协作配合,进一步推动建立与有关部门、人民团体和社会组织的联动机制,推动未成年人各项保护制度落实,进一步加强调查研究,及时研究解决家庭教育指导工作领域出现的困难问题,推动法律政策完善。在办理案件过程中,发现有关单位未尽到未成年人教育、管理、救助、看护等保护职责的,及时向有关单位发出司法建议。

人民法院将认真贯彻落实《意见》,强化责任担当,加强家庭教育指导,为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提供强有力司法保障。

编辑:张文单 责任编辑:赵思华
两部门:不得以抢夺、藏匿未成年子女等方式争夺抚养权
最高人民法院 2023-05-30 16:17

2023年5月30日上午,最高人民法院举行新闻发布会,与全国妇联联合发布《关于开展家庭教育指导工作的意见》。最高人民法院研究室主任段农根、全国妇联家庭和儿童工作部副部长何敏出席发布会并回答记者提问,发布会由最高人民法院新闻局副局长王斌主持。

图为发布会现场。
图为发布会现场。

问:请介绍一下本次发布的《意见》有哪些特色和亮点?

答:《意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按照最有利于未成年人的原则,聚焦司法实践中亟需解决的问题,就规范人民法院开展家庭教育指导工作作出规定。在起草过程中,着重把握了以下几点:

一是贯彻立法精神,依法开展家庭教育指导工作。家庭教育促进法的立法目的,是重视家庭教育、家庭家教家风建设这一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以法律的庄严形式唤醒家长重视家庭教育意识。同时,明确政府和社会应当从哪些方面为家长提供支持和帮助。人民法院对家长开展家庭教育指导,主要是引导而非强制、是支持而非管理,把握好这个定位,就不会导致公权力过度干预家庭教育。为此,《意见》明确规定家庭教育指导以支持为主、干预为辅的原则,要求各级人民法院注重引导、帮助,耐心细致、循循善诱开展家庭教育指导工作,尽力减少对家庭教育的过度介入和干预。

二是坚持问题导向,有效解决司法实践中的难题。从调研情况看,家庭教育指导对象具有双重性,直接对象是家长,间接对象和最终保护对象是未成年人。有的未成年人正值青春期,情感、价值观以及认识分析问题的能力发展不成熟,思考问题片面偏激,容易产生抵触家长的情形。此时,如果对双方都进行指导,引导和促进未成年人转变思维、换位思考、理解并尊重家长,将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意见》明确了双向指导原则。各级人民法院在开展家庭教育指导过程中,可以根据情况和需要,吸纳未成年人参与,实行对家长和未成年人的双向辅导,提升家庭教育指导的实效。

三是强调特殊保护,注重保护特定未成年人权益。《意见》坚持最有利于未成年人原则,坚持立德树人标准,传播正确家庭教育理念,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未成年人全面发展、健康成长。对涉留守未成年人、困境未成年人等特殊群体的案件高度关注,人民法院可以主动开展调查评估,必要时依法提供家庭教育指导。对未成年人遭受性侵害、虐待、拐卖、暴力伤害的,人民法院、妇联在开展家庭教育指导过程中应当与有关部门、人民团体、社会组织互相配合,视情采取心理干预、法律援助、司法救助、社会救助、转学安置等保护措施。对于未成年人存在严重不良行为或者实施犯罪行为的,在开展家庭教育指导过程中,应当对未成年人进行跟踪帮教。

四是坚持能动司法,特别关注未成年子女的探望问题。当前,抢夺、藏匿未成年子女已成为离婚案件中的高发事件,这一现象既是司法问题,更是社会问题。人民法院积极能动司法,在《意见》制定过程中,加强调研,认真研究,规定未成年人的父母分居或者离异的,明确告知其在诉讼期间、分居期间或者离婚后,应当相互配合共同履行家庭教育责任,任何一方不得拒绝或者怠于履行家庭教育责任,不得以抢夺、藏匿未成年子女等方式争夺抚养权或者阻碍另一方行使监护权、探望权。对违反规定的,人民法院将对其开展监护职责教育和家庭教育指导。

问:妇联组织如何发挥优势,与人民法院相互配合,共同做好家庭教育指导工作?

答:《意见》明确了人民法院和妇联开展家庭教育指导的职责任务,强调各级人民法院、妇联应当加强协作配合,建立联动机制,共同做好家庭教育指导工作。妇联组织开展家庭教育指导工作有着良好基础和独特优势,全国妇联联合教育部等相关部门已制定实施了六轮家庭教育工作五年规划,推动形成了以家庭教育促进法为核心,以五年规划、指导大纲、家长教育行为规范等为主体的家庭教育工作制度体系。《家庭教育促进法》明确规定,妇联要统筹协调社会资源,协同推进覆盖城乡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建设。下一步,妇联将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与人民法院相互配合,共同做好家庭教育指导工作。

一是建好用好阵地队伍。目前全国各级妇联组织建有49万个城乡社区家长学校、4万多个网络新媒体平台,全国及31个省区市建立了家庭教育学会(研究会)和专家智库,紧密联系一批家庭教育专家和志愿者队伍,通过开设父母课堂、专家讲座、家长沙龙以及推选家教微课等,将科学家教知识送到家长身边。妇联将积极配合人民法院结合实际建立家庭教育指导工作站,扩大不同类型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站点建设,凝聚一支经验丰富、功底扎实、人员稳定的工作队伍,努力打造家长可感可及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网络,为有需求的家庭提供精准管用的家庭教育指导。

二是创设良好家庭环境。妇联组织结合常态化开展寻找“最美家庭”活动、五好家庭评选等家庭文明建设活动,选树了一批尊老爱幼、家庭和睦、科学教子的家庭典型,通过讲好家庭典型故事,示范带动更多家庭跟着学、照着做。妇联将与人民法院进一步加大合作力度,通过以案说法、案例教学等形式开展普法宣传和家风家教活动,引导父母和其他监护人注重言传身教、弘扬家庭美德、树立良好家风,用科学的理念方法教育影响孩子,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营造文明和谐的家庭环境。

三是关心支持特殊群体。发挥妇联执委、巾帼志愿者等作用,对城市流动人口集中地、城乡结合部、农村留守儿童集中地等重点地区,结合寒暑假期儿童关爱服务,广泛开展预防性家庭教育指导工作,加强法治宣传和家庭教育知识普及,提高父母及其他监护人的监护意识、监护能力和法治观念,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和遭受侵害问题发生。

四是强化部门协同联动。通过《意见》实施,将进一步强化部门联动机制,推动各部门进一步加强资源互通、力量互助、工作互促,健全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构建覆盖城乡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

问:下一步,将采取哪些措施确保《意见》得到准确贯彻执行?

答:《意见》对于规范人民法院、妇联开展家庭教育指导工作,促进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依法履行家庭教育责任,维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必将发挥重要作用。下一步,我们将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加强学习培训,依法开展指导。通过举办专题讲座、联合培训等形式,将《意见》作为各级人民法院、妇联的重点培训内容,切实抓好学习。对于各地开展家庭教育指导的好模式好做法,及时发布典型案例、事例,及时转发经验材料,供各地学习参考。通过开展家庭教育指导,让广大家长牢固树立家庭教育主体责任意识,自觉学习家庭教育理念、知识和方法,提高家庭教育的能力和水平,从每一位父母做起,真正把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以及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到实处。

二是健全工作机制,强化工作衔接。指导各地人民法院、妇联结合本地区实际,制定本地实施细则,建立长效工作机制,扎实推进涉案未成年人家庭教育指导工作。指导各级人民法院、妇联探索、完善符合当地工作实际的衔接办法和流程,加强沟通交流,强化执行监督和反馈,确保人民法院、妇联联合开展家庭教育指导工作机制得到不折不扣执行。注重将《意见》的贯彻执行与家庭教育促进法、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法律有机衔接、密切配合,进一步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提供更为完备的法治保障。

三是强化诉源治理,推动社会共治。在开展家庭教育指导工作的同时,人民法院、妇联将加强协作配合,进一步推动建立与有关部门、人民团体和社会组织的联动机制,推动未成年人各项保护制度落实,进一步加强调查研究,及时研究解决家庭教育指导工作领域出现的困难问题,推动法律政策完善。在办理案件过程中,发现有关单位未尽到未成年人教育、管理、救助、看护等保护职责的,及时向有关单位发出司法建议。

人民法院将认真贯彻落实《意见》,强化责任担当,加强家庭教育指导,为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提供强有力司法保障。

编辑:张文单 责任编辑:赵思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