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商事主体10年增长2倍多,动能来自哪里?

在这美好的人间四月天,深圳喜迎历史性的一刻。

截至3月底,深圳商事主体突破400万户,达到400.51万户,同比增长4.61%,实现历史性跨越。

商事主体总量跃上400万户新台阶,是深圳营商环境持续优化的真实写照,是深圳高质量发展的底气所在、韧性所在、信心所在。

欣欣向荣的深圳,是国内外企业投资的热土,更是商事主体发展壮大的沃土。当下的深圳已经成为全球发展最快、最具活力、最适宜投资的国际化城市之一。

当前,深圳正加快打造更具全球影响力的经济中心城市和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建设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创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城市范例。这为各类商事主体发展打开了更大想象空间。

率先启动商事制度改革,营商环境不断优化

是什么让深圳商事主体量由2013年的130万户增长到如今的400.51万户?又是什么让商事主体面对多重超预期因素冲击却能逆势增长?

答案就在两个字:改革。深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显著优化营商环境,这就是各类商事主体活力迸发的力量之源。

深圳从2013年率先启动商事制度改革,开创国内多项“先河”。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先照后证”改革、加强事中事后监管、为企业松绑减负进一步破解“准入不准营”现象、深化“证照分离”改革……

一项项改革通过制度创新清除市场壁垒,以许可审批制度改革为起点,通过事前审批和事中事后监管方式的根本性变革,着力构建公平开放透明的市场规则,有效降低了市场准入门槛。

商事主体是经济运行的“细胞”,企业注册是市场经济生命的“开始”。深圳不断优化市场准入登记服务,加强商事登记窗口建设,提升窗口服务质量。值得一提的是,深圳率先搭建“开办企业一窗通”平台,推进“一网通办”,个体户和内资有限公司“秒批”登记、外资企业全程网办,都让商事登记从源头上变得简单便捷。今年一季度新登记外资企业972户,同比上升11.21%,增长仅次于以个体户为代表的个体经济。

商事制度改革效能尽显于商事主体“井喷式”增长、市场主体活力澎湃的生动现实。

深圳特区报记者 何龙 摄

经济发展短期靠投入、中期靠政策、长期靠环境。一流营商环境就是生产力、竞争力。近年来,深圳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一号改革工程”,营商环境改革从1.0版进阶到5.0版,全方位、各领域、深层次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

3月23日,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与普华永道联合发布的《机遇之城2023》显示,深圳在技术与创新、营商环境维度上排名第一;《2022年广东省营商环境评价报告》显示,深圳与广州一同被列为一档城市;全国工商联发布的2022年万家民企评营商环境报告显示,深圳市连续三年被全国民营企业评为营商环境最佳口碑城市。

“20+8”产业集群,为商事主体创造更大发展机遇

谋创新就是谋发展,谋产业就是谋未来。

布局新兴产业集群和未来产业,方能让更多产业、企业、资本、人才集聚。去年6月深圳出台《关于发展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和培育发展未来产业的意见》,提出发展以先进制造业为主体的20个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前瞻布局八大未来产业,大力发展先进制造、智能制造、绿色制造、服务型制造,促进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培育若干具有世界级竞争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这无疑为商事主体发展提供了更多赛道和更广阔的上下游合作伙伴,为各类商事主体创造了更大发展机遇。

各区积极响应,纷纷拿出自己的“看家本领”,以真材实料的产业空间、特色鲜明的产业体系、真金白银的惠企政策、长期向好的营商环境,开展“靶向”招商,为各类商事主体创造了更大发展机遇。

在政策加持和主动出击之下,既有龙头大项目、大企业扎根落户深圳,也有不少创业者将深圳视为追逐梦想的“起点”。深圳“创业硬核”吸引力动能强劲。2022年,面对疫情等因素的冲击,深圳商事主体数量逆势增长,新增52.2万户,总量达393.78万户,稳居全国大中城市首位。在疫情防控进入新阶段后,深圳经济社会已恢复常态化运行,商事主体发展按下“快进键”。2023年1月-3月,全市新登记商事主体呈现生机勃勃的发展态势,并于3月底成功突破400万户。

在“全面统筹市场主体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的发展理念下,一大批商事主体相继在深圳生根、发芽、茁壮成长,成为推动深圳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硬核因子”。

把支持商事主体发展放在心上、落实到行动上

培育壮大商事主体是经济发展的基础。深圳对商事主体有“深情”、有“真爱”,始终“高看一眼,厚爱三分”,把商事主体的事情当作自己的事情,想方设法让商事主体多起来、活起来、大起来、强起来。

深圳成立了全市企业服务工作领导小组,书记、市长亲自抓,全市一盘棋。在市级工作部门,由市工信局、市中小企业服务局牵头负责,市各有关部门配合。在各区,设立了企业服务专门机构,为各类企业提供专业化、个性化的服务。

在这一机制引领下,深圳把服务企业摆在更加突出更加重要的位置。培育最好土壤,提供最好服务,给予最好支持,是深圳商事主体蓬勃发展的浓厚底色。2月21日,第二届全国中小企业发展环境论坛发布《2022年度中小企业发展环境评估报告》,深圳综合得分排名全国第一。

各类惠企利企政策须应出尽出。为人津津乐道的是,深圳“政策工具箱”持续发力,推出了一系列直达企业、直抵人心、直接惠及商事主体的政策措施,特别是去年连发5个“30条”,打出一套利企援企稳企安企“组合拳”; 今年以来,市委主要领导带队频密走访国企、民企、外企,召开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及行业协会座谈会,面对面谈发展、心连心听诉求、实打实解难题。结合商事主体关注的热点、难点、痛点问题,在降低成本、提升便利、优化服务、助力升级等方面,积极打出政策“组合拳”,推出《关于进一步支持中小微企业纾困及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等,进一步昭示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更好服务企业,做大做强市场主体的决心。

为让深圳中小企业在发展的不同生命周期都可以得到精准服务,深圳深入开展“万名干部助企行”“我帮企业找市场”行动,广大干部为其找资金、跑手续、找人才、降成本、保供应、办展会,为企业提供更加贴心周到的暖心服务。

深圳还推出了企业的“加油站”“助推器”——“深i企”一站式市场主体培育和服务平台,为企业提供高效、普惠服务,基本实现全市主要商事主体全覆盖。

深圳全力为各商事主体培育最好的土壤、环境和氛围,提供最好的服务,给予最好的支持。在深圳这个创新创业“雨林”里,“气温”适宜、“阳光”和煦、“空气”优良、“水分”充足,商事主体得以茁壮成长,自然在情理之中。据统计,在深圳400.51万户商事主体中,企业249.37万户,个体户151.14万户。大象级企业、规上企业、专精特新、中小微企业、个体户,相互依存,形成梯队,构成蔚为壮观的企业生态。

企业强则城市强,企业稳则大局稳。经济基本面的韧性和潜能系于企业,“有效市场”与“有为政府”的结合点在于企业。因应诸多困难挑战,恒念企业之维艰,体察企业之急需,深圳正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与服务意识,赋能企业高质量发展,积极营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努力成为全球创新创业和投资发展的最佳首选地。 

编辑:庞晓丹 责任编辑:宋显晖
深圳商事主体10年增长2倍多,动能来自哪里?
读特客户端 2023-04-03 13:58

在这美好的人间四月天,深圳喜迎历史性的一刻。

截至3月底,深圳商事主体突破400万户,达到400.51万户,同比增长4.61%,实现历史性跨越。

商事主体总量跃上400万户新台阶,是深圳营商环境持续优化的真实写照,是深圳高质量发展的底气所在、韧性所在、信心所在。

欣欣向荣的深圳,是国内外企业投资的热土,更是商事主体发展壮大的沃土。当下的深圳已经成为全球发展最快、最具活力、最适宜投资的国际化城市之一。

当前,深圳正加快打造更具全球影响力的经济中心城市和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建设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创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城市范例。这为各类商事主体发展打开了更大想象空间。

率先启动商事制度改革,营商环境不断优化

是什么让深圳商事主体量由2013年的130万户增长到如今的400.51万户?又是什么让商事主体面对多重超预期因素冲击却能逆势增长?

答案就在两个字:改革。深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显著优化营商环境,这就是各类商事主体活力迸发的力量之源。

深圳从2013年率先启动商事制度改革,开创国内多项“先河”。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先照后证”改革、加强事中事后监管、为企业松绑减负进一步破解“准入不准营”现象、深化“证照分离”改革……

一项项改革通过制度创新清除市场壁垒,以许可审批制度改革为起点,通过事前审批和事中事后监管方式的根本性变革,着力构建公平开放透明的市场规则,有效降低了市场准入门槛。

商事主体是经济运行的“细胞”,企业注册是市场经济生命的“开始”。深圳不断优化市场准入登记服务,加强商事登记窗口建设,提升窗口服务质量。值得一提的是,深圳率先搭建“开办企业一窗通”平台,推进“一网通办”,个体户和内资有限公司“秒批”登记、外资企业全程网办,都让商事登记从源头上变得简单便捷。今年一季度新登记外资企业972户,同比上升11.21%,增长仅次于以个体户为代表的个体经济。

商事制度改革效能尽显于商事主体“井喷式”增长、市场主体活力澎湃的生动现实。

深圳特区报记者 何龙 摄

经济发展短期靠投入、中期靠政策、长期靠环境。一流营商环境就是生产力、竞争力。近年来,深圳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一号改革工程”,营商环境改革从1.0版进阶到5.0版,全方位、各领域、深层次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

3月23日,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与普华永道联合发布的《机遇之城2023》显示,深圳在技术与创新、营商环境维度上排名第一;《2022年广东省营商环境评价报告》显示,深圳与广州一同被列为一档城市;全国工商联发布的2022年万家民企评营商环境报告显示,深圳市连续三年被全国民营企业评为营商环境最佳口碑城市。

“20+8”产业集群,为商事主体创造更大发展机遇

谋创新就是谋发展,谋产业就是谋未来。

布局新兴产业集群和未来产业,方能让更多产业、企业、资本、人才集聚。去年6月深圳出台《关于发展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和培育发展未来产业的意见》,提出发展以先进制造业为主体的20个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前瞻布局八大未来产业,大力发展先进制造、智能制造、绿色制造、服务型制造,促进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培育若干具有世界级竞争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这无疑为商事主体发展提供了更多赛道和更广阔的上下游合作伙伴,为各类商事主体创造了更大发展机遇。

各区积极响应,纷纷拿出自己的“看家本领”,以真材实料的产业空间、特色鲜明的产业体系、真金白银的惠企政策、长期向好的营商环境,开展“靶向”招商,为各类商事主体创造了更大发展机遇。

在政策加持和主动出击之下,既有龙头大项目、大企业扎根落户深圳,也有不少创业者将深圳视为追逐梦想的“起点”。深圳“创业硬核”吸引力动能强劲。2022年,面对疫情等因素的冲击,深圳商事主体数量逆势增长,新增52.2万户,总量达393.78万户,稳居全国大中城市首位。在疫情防控进入新阶段后,深圳经济社会已恢复常态化运行,商事主体发展按下“快进键”。2023年1月-3月,全市新登记商事主体呈现生机勃勃的发展态势,并于3月底成功突破400万户。

在“全面统筹市场主体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的发展理念下,一大批商事主体相继在深圳生根、发芽、茁壮成长,成为推动深圳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硬核因子”。

把支持商事主体发展放在心上、落实到行动上

培育壮大商事主体是经济发展的基础。深圳对商事主体有“深情”、有“真爱”,始终“高看一眼,厚爱三分”,把商事主体的事情当作自己的事情,想方设法让商事主体多起来、活起来、大起来、强起来。

深圳成立了全市企业服务工作领导小组,书记、市长亲自抓,全市一盘棋。在市级工作部门,由市工信局、市中小企业服务局牵头负责,市各有关部门配合。在各区,设立了企业服务专门机构,为各类企业提供专业化、个性化的服务。

在这一机制引领下,深圳把服务企业摆在更加突出更加重要的位置。培育最好土壤,提供最好服务,给予最好支持,是深圳商事主体蓬勃发展的浓厚底色。2月21日,第二届全国中小企业发展环境论坛发布《2022年度中小企业发展环境评估报告》,深圳综合得分排名全国第一。

各类惠企利企政策须应出尽出。为人津津乐道的是,深圳“政策工具箱”持续发力,推出了一系列直达企业、直抵人心、直接惠及商事主体的政策措施,特别是去年连发5个“30条”,打出一套利企援企稳企安企“组合拳”; 今年以来,市委主要领导带队频密走访国企、民企、外企,召开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及行业协会座谈会,面对面谈发展、心连心听诉求、实打实解难题。结合商事主体关注的热点、难点、痛点问题,在降低成本、提升便利、优化服务、助力升级等方面,积极打出政策“组合拳”,推出《关于进一步支持中小微企业纾困及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等,进一步昭示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更好服务企业,做大做强市场主体的决心。

为让深圳中小企业在发展的不同生命周期都可以得到精准服务,深圳深入开展“万名干部助企行”“我帮企业找市场”行动,广大干部为其找资金、跑手续、找人才、降成本、保供应、办展会,为企业提供更加贴心周到的暖心服务。

深圳还推出了企业的“加油站”“助推器”——“深i企”一站式市场主体培育和服务平台,为企业提供高效、普惠服务,基本实现全市主要商事主体全覆盖。

深圳全力为各商事主体培育最好的土壤、环境和氛围,提供最好的服务,给予最好的支持。在深圳这个创新创业“雨林”里,“气温”适宜、“阳光”和煦、“空气”优良、“水分”充足,商事主体得以茁壮成长,自然在情理之中。据统计,在深圳400.51万户商事主体中,企业249.37万户,个体户151.14万户。大象级企业、规上企业、专精特新、中小微企业、个体户,相互依存,形成梯队,构成蔚为壮观的企业生态。

企业强则城市强,企业稳则大局稳。经济基本面的韧性和潜能系于企业,“有效市场”与“有为政府”的结合点在于企业。因应诸多困难挑战,恒念企业之维艰,体察企业之急需,深圳正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与服务意识,赋能企业高质量发展,积极营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努力成为全球创新创业和投资发展的最佳首选地。 

编辑:庞晓丹 责任编辑:宋显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