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预报是如何制作的?气象观测手段新增了哪些“黑科技”设备?在世界气象日即将来临之际,3月18日,近600名市民走进珠海市气象局参观了气象科普馆、天气预报区、突发预警信息发布中心、珠海国家气候观测场,深入了解气象知识和天气、气候、水各个因素的相互作用,进一步提高防灾减灾的意识,参与到应对气候变化和水资源保护行动中来。(《珠海特区报》3月19日02版)
气象与人们的工作生活密切相连,而且近年来极端性天气在不断增多,面对暴雨、冰雹、暴雪、高温来袭,只有全民科普气象知识,增强灾害风险意识,积极主动应对,才能把各类风险降到最低。这几年,我市紧紧围绕科普场馆建设、科普产品打造、科普队伍组建,气象科普活动搞得有声有色。在此基础上,要更加注重因时因地因人而异,广泛开展气象科普进校园、进社区、进企业、进家庭活动,既要让公众了解气候变化尤其是极端天气发生的原因,更要掌握各类防灾减灾知识,在切身感受“风云变幻”中增智健脑提能。
置身于新媒体时代,微信、微博、抖音等大行其道,成为公众获取信息的最普遍工具。科普气象知识也是一门技术活,要突出易于接收、互动性强等特点,充分运用现代科技手段,通过3D动漫、全息呈现等方式,让气象知识更潮更萌地“点对点”精准传播,切实提高气象科普的科技含量和艺术水平,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全民气象科学素质。
不得不说,冷、热、干、湿、风、云、雨、雪等气象知识专业词汇颇多,普及气象知识要“接地气”,通俗易懂、让人搞得明白。这就需要我们在拓展科普广度、挖掘知识深度的同时,更加注重生动有趣、喜闻乐见,突出趣味性、互动性和多样性,用最贴近实际、最贴近生活、最贴近群众的方式,化枯燥理论为生动实践,更“潮”、更“萌”地抓住公众眼球。
将气象科普更好地融入生产生活,既要学懂弄通,更要科学应用。职能部门在加大气象科技和服务成果科普化力度的同时,要引导全社会充分运用气象信息和预警,合理安排农业生产、物流配送、交通出行等,把防御工作做在前,把防范措施抓在先,更好地发挥“民生气象”的作用。
今年世界气象日的主题是“天气气候水,代代向未来”,一手抓好气象知识普及,一手抓好气候变化应对,以小习惯汇聚环保大能量,才能守护好我们的美丽家园、蓝色星球。
天气预报是如何制作的?气象观测手段新增了哪些“黑科技”设备?在世界气象日即将来临之际,3月18日,近600名市民走进珠海市气象局参观了气象科普馆、天气预报区、突发预警信息发布中心、珠海国家气候观测场,深入了解气象知识和天气、气候、水各个因素的相互作用,进一步提高防灾减灾的意识,参与到应对气候变化和水资源保护行动中来。(《珠海特区报》3月19日02版)
气象与人们的工作生活密切相连,而且近年来极端性天气在不断增多,面对暴雨、冰雹、暴雪、高温来袭,只有全民科普气象知识,增强灾害风险意识,积极主动应对,才能把各类风险降到最低。这几年,我市紧紧围绕科普场馆建设、科普产品打造、科普队伍组建,气象科普活动搞得有声有色。在此基础上,要更加注重因时因地因人而异,广泛开展气象科普进校园、进社区、进企业、进家庭活动,既要让公众了解气候变化尤其是极端天气发生的原因,更要掌握各类防灾减灾知识,在切身感受“风云变幻”中增智健脑提能。
置身于新媒体时代,微信、微博、抖音等大行其道,成为公众获取信息的最普遍工具。科普气象知识也是一门技术活,要突出易于接收、互动性强等特点,充分运用现代科技手段,通过3D动漫、全息呈现等方式,让气象知识更潮更萌地“点对点”精准传播,切实提高气象科普的科技含量和艺术水平,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全民气象科学素质。
不得不说,冷、热、干、湿、风、云、雨、雪等气象知识专业词汇颇多,普及气象知识要“接地气”,通俗易懂、让人搞得明白。这就需要我们在拓展科普广度、挖掘知识深度的同时,更加注重生动有趣、喜闻乐见,突出趣味性、互动性和多样性,用最贴近实际、最贴近生活、最贴近群众的方式,化枯燥理论为生动实践,更“潮”、更“萌”地抓住公众眼球。
将气象科普更好地融入生产生活,既要学懂弄通,更要科学应用。职能部门在加大气象科技和服务成果科普化力度的同时,要引导全社会充分运用气象信息和预警,合理安排农业生产、物流配送、交通出行等,把防御工作做在前,把防范措施抓在先,更好地发挥“民生气象”的作用。
今年世界气象日的主题是“天气气候水,代代向未来”,一手抓好气象知识普及,一手抓好气候变化应对,以小习惯汇聚环保大能量,才能守护好我们的美丽家园、蓝色星球。
暂时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