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海军首艘两栖攻击舰海南舰赴西太平洋海域完成了首次远海训练。军事专家认为,海南舰的性能和作战能力在此次远海训练中百分百地展示出来,可以预见的是,在不久的将来,我们也可以看到广西舰的远海“首秀”。随着国产两栖攻击舰服役的数量越来越多,它们在维护岛礁利益中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大。
据央视军事报道发布的一条消息显示,由两栖攻击舰海南舰、导弹驱逐舰呼和浩特舰、导弹护卫舰柳州舰和综合补给舰查干湖舰组成的海军远海联合训练编队近日返回广东湛江某军港码头。编队1月下旬从湛江解缆启航,历时30天,航程9000余海里,先后在南海、西太平洋等海域进行远海联合训练。在公开报道中,这是海南舰首次进行远海训练,编队兵力包括海军陆战队、海军航空兵、气垫登陆艇等多个任务分队。
作为我国自主研制的首艘两栖攻击舰,海南舰于2021年4月23日入列,舷号31。入列之后,海南舰先后与多型舰载直升机、装甲车辆和气垫登陆艇进行了多次协同训练。2022年11月一篇官方报道称,海南舰已经完成全训考核,走出了迈向远海大洋的关键一步。
公开信息显示,海南舰本身是一个融合了多种作战要素的平台,既有能自主防御反击的导弹、近防炮等多种火力系统,还有能搭载多型舰载直升机的直通甲板,以及装载多型装甲车辆和气垫登陆艇的内部坞舱,重点训练课目涉及舰艇、海军陆战队和舰载航空兵等海陆空多种作战要素。
报道称,“随舰的海军陆战队、海军航空兵、气垫登陆艇等多个任务分队在训练中深度融合,不断摸索能力生成路径,打通联合训练难点堵点。”从央视的画面中也可以看出,海上演练包括全天候的舰载机起降训练、实弹射击训练、立体投送演练等课目。
一位要求匿名的军事专家接受《环球时报》采访时表示,此次海南舰在西太训练过程中,海南舰的性能和作战能力被百分百地展示出来,这一方面体现出海南舰上的官兵娴熟地掌握这艘先进的、大型化的作战舰艇,另一方面,海南舰也具备和驱逐舰、护卫舰、综合补给舰组成体系化的海上作战编队的能力,可以在远海执行相应的任务,形成合力。
军事专家张学峰2日对《环球时报》表示,远海、远洋训练和在近海训练最大的区别是战场环境的变化,远海、远洋的海洋环境比如洋流、水温、海底地形等和近海是完全不一样的,海洋环境的变化对训练课目影响很大。通过远海训练,可以更熟悉陌生海域的海洋环境、气候气象特点。其次,远海训练特别是远洋训练,对编队全体官兵在心理上是一种历练。在大洋上训练,海上编队远离岸基力量支撑和支援,会面对更多不可预见因素,很可能会面对外军军机、战舰的近距离干扰、骚扰,这时候编队要完全靠自身力量独立处置。他表示,“在大洋上拿敌练兵对官兵的指挥协同能力、心理素质都是一种锻炼,更有利于锤炼部队实战能力。”
海南舰之后另外两艘两栖攻击舰广西舰和安徽舰也公开亮相,而且官方宣布广西舰也已经完成全训合格考核,预计不久的将来同样能看到广西舰的首次远海训练。
上述军事专家表示,中国海军走向远洋的步伐变得越来越快,越来越坚定,包括海南舰在内的海上作战平台,可以更好维护国家的战略利益。随着国产两栖攻击舰服役的数量越来越多,可以更有效地保护我国的岛礁,与此同时,也可以强化和全方位提升两栖作战的能力。这位专家指出,“该型舰还可以执行一系列非战争军事行动,比如沿海区域或岛屿发生地震、海啸等自然灾害,两栖攻击舰可以化身为海上移动的救援基地,利用直升机、气垫登陆艇等高效地投送救灾人员和物资,也可以对受灾区域内的伤员实施快速转运,以便及时救治。因此海南舰等两栖攻击舰未来不仅在国内还可以在海外救灾行动中发挥重要作用,在人道主义救援任务中大显身手。”
近日,中国海军首艘两栖攻击舰海南舰赴西太平洋海域完成了首次远海训练。军事专家认为,海南舰的性能和作战能力在此次远海训练中百分百地展示出来,可以预见的是,在不久的将来,我们也可以看到广西舰的远海“首秀”。随着国产两栖攻击舰服役的数量越来越多,它们在维护岛礁利益中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大。
据央视军事报道发布的一条消息显示,由两栖攻击舰海南舰、导弹驱逐舰呼和浩特舰、导弹护卫舰柳州舰和综合补给舰查干湖舰组成的海军远海联合训练编队近日返回广东湛江某军港码头。编队1月下旬从湛江解缆启航,历时30天,航程9000余海里,先后在南海、西太平洋等海域进行远海联合训练。在公开报道中,这是海南舰首次进行远海训练,编队兵力包括海军陆战队、海军航空兵、气垫登陆艇等多个任务分队。
作为我国自主研制的首艘两栖攻击舰,海南舰于2021年4月23日入列,舷号31。入列之后,海南舰先后与多型舰载直升机、装甲车辆和气垫登陆艇进行了多次协同训练。2022年11月一篇官方报道称,海南舰已经完成全训考核,走出了迈向远海大洋的关键一步。
公开信息显示,海南舰本身是一个融合了多种作战要素的平台,既有能自主防御反击的导弹、近防炮等多种火力系统,还有能搭载多型舰载直升机的直通甲板,以及装载多型装甲车辆和气垫登陆艇的内部坞舱,重点训练课目涉及舰艇、海军陆战队和舰载航空兵等海陆空多种作战要素。
报道称,“随舰的海军陆战队、海军航空兵、气垫登陆艇等多个任务分队在训练中深度融合,不断摸索能力生成路径,打通联合训练难点堵点。”从央视的画面中也可以看出,海上演练包括全天候的舰载机起降训练、实弹射击训练、立体投送演练等课目。
一位要求匿名的军事专家接受《环球时报》采访时表示,此次海南舰在西太训练过程中,海南舰的性能和作战能力被百分百地展示出来,这一方面体现出海南舰上的官兵娴熟地掌握这艘先进的、大型化的作战舰艇,另一方面,海南舰也具备和驱逐舰、护卫舰、综合补给舰组成体系化的海上作战编队的能力,可以在远海执行相应的任务,形成合力。
军事专家张学峰2日对《环球时报》表示,远海、远洋训练和在近海训练最大的区别是战场环境的变化,远海、远洋的海洋环境比如洋流、水温、海底地形等和近海是完全不一样的,海洋环境的变化对训练课目影响很大。通过远海训练,可以更熟悉陌生海域的海洋环境、气候气象特点。其次,远海训练特别是远洋训练,对编队全体官兵在心理上是一种历练。在大洋上训练,海上编队远离岸基力量支撑和支援,会面对更多不可预见因素,很可能会面对外军军机、战舰的近距离干扰、骚扰,这时候编队要完全靠自身力量独立处置。他表示,“在大洋上拿敌练兵对官兵的指挥协同能力、心理素质都是一种锻炼,更有利于锤炼部队实战能力。”
海南舰之后另外两艘两栖攻击舰广西舰和安徽舰也公开亮相,而且官方宣布广西舰也已经完成全训合格考核,预计不久的将来同样能看到广西舰的首次远海训练。
上述军事专家表示,中国海军走向远洋的步伐变得越来越快,越来越坚定,包括海南舰在内的海上作战平台,可以更好维护国家的战略利益。随着国产两栖攻击舰服役的数量越来越多,可以更有效地保护我国的岛礁,与此同时,也可以强化和全方位提升两栖作战的能力。这位专家指出,“该型舰还可以执行一系列非战争军事行动,比如沿海区域或岛屿发生地震、海啸等自然灾害,两栖攻击舰可以化身为海上移动的救援基地,利用直升机、气垫登陆艇等高效地投送救灾人员和物资,也可以对受灾区域内的伤员实施快速转运,以便及时救治。因此海南舰等两栖攻击舰未来不仅在国内还可以在海外救灾行动中发挥重要作用,在人道主义救援任务中大显身手。”
-我已经到底线啦-
暂时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