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数字经济创新发展,驱动珠海实现“二次创业”

一秒钟可以干什么?数字时代,一秒钟就能利用AI技术完成全车车灯质检,一秒钟就可以完成智能工厂里十台机器的测试运算,一秒钟可以分析企业近三年的经营盈亏点。这些看上去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其实正是数字经济产业发展过程中,我们每一天所经历的。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以下简称《规划》)。作为经济强省的广东,早在2019年就被赋予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的历史使命。今年,作为经济特区的珠海,其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大力发展数字经济”,强化部门、行业、区域数字化发展的联动,努力营造全市数字化一体化发展新态势。

珠海在数字经济发展中走到了哪一步?发展数字经济有哪些基础优势和挑战?发展数字经济未来的方向在哪里,又该怎么走?近日,记者走访珠海数字经济产业链上的一系列企业、行业协会和相关政府部门,直击数字经济这一澎湃新动能的行业一线。

奔图电子于2022年6月启动的自动化码垛机器人为产品进行全自动包装。 奔图电子供图

抢抓战略机遇,率先筑牢支撑数字经济发展“底盘”

对于许多人来说,数字经济是一个过于抽象的概念。根据国家《规划》中的定义,数字经济是继农业经济、工业经济之后的主要经济形态,是以数据资源为关键要素,以现代信息网络为主要载体,以信息通信技术融合应用、全要素数字化转型为重要推动力,促进公平与效率更加统一的新经济形态。

然而,回到日常生活里,数字经济其实就是我们在电商平台上的每一次下单,是我们在购买了智能音箱后呼唤的每一声“你好,小度”,是我们每一部手机里的芯片材料。

当下,新兴数字技术颠覆性创新排浪式涌现,数据成为数字经济发展的关键生产要素。《规划》指出,建设数字中国是数字时代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引擎,是构筑国家竞争新优势的有力支撑。加快数字中国建设,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意义和深远影响。

2019年10月,广东、浙江等6省市被国家赋予了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的历史使命,2021年9月,《广东省数字经济促进条例》正式施行。此时,数字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电子信息制造业集群生态初步形成的珠海,紧紧围绕广东省关于数字经济发展的战略部署,积极建设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在2022年先后完成了《珠海市数字经济发展研究》课题并制定了《珠海市支持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

至此,率先成为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的珠海提出了四个方面的措施和目标:夯实数字基础,抢占数据价值化高地;加快推进数字产业化,形成核心产业竞争优势;全力推动产业数字化,加快优势产业转型升级;持续推动公共服务数字化,全面加强数字经济治理。

“实际上,我市‘十三五’规划就明确指出,以信息化建设开拓发展新空间,加快形成以智能制造为龙头的现代产业体系。”珠海市发展和改革局有关负责人称,按照规划,“十三五”期间珠海的信息化建设主要包括:积极布局5G网络统筹建设智慧城市、建设智慧珠海云计算中心、建设智慧交通网络基础设施等,为智慧城市建设和跨入大数据时代做好充分准备。

根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测算,2020年,珠海数字经济规模达到1569亿元,约占GDP的45.1%,位居全省第5位、全国第58位,进入珠三角数字经济发展第二梯队。培育了“远光软件”“金山办公软件”“纳思达”等行业龙头企业。其中,2019年,国网电商公司(2022年更名为国网数字科技控股有限公司)通过受让部分股权成为远光软件最大股东;2019年11月,金山办公在科创板成功上市;2014年,专注打印显像行业的纳思达在深交所上市。

2021年10月,金山办公为西藏自治区米林县教育系统提供WPS办公软件终身授权。 金山办公供图

信息基础设施是支撑数字经济快速发展的底盘,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珠海始终注重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记者从珠海的有关材料中发现,珠海明确提出,实施新型基础设施提升工程,到2025年,基本建成大湾区重要的信息和创新枢纽,打造一批具有世界领先水平的科技创新平台,全面增强珠海数字经济发展的底座支撑能力。

2019年以来,珠海以5G、光纤、宽带、工业互联网、数据中心等为代表的数字新基建取得快速发展。截至目前,宽带建设发展综合排名全省第一,5G基站占比全省第一,实现5G网络全市(园区)区域连续覆盖、窄带物联网(NB-IoT)市区全覆盖;算力基础设施建设加速推进,建成珠海市大数据中心,达到国家A级机房T3+标准;在建的横琴先进智能计算中心,峰值智能算力全球第二。

打造数字经济创新高地,布局建设各类创新平台,引领支撑科技产业发展,这也是珠海实施新型基础设施中的一大亮点。近年来,珠海紧抓全国重点实验室重组机遇,积极推动格力电器“空调设备及系统运行节能国家重点实验室”重组,顺利实施“天琴计划”等一批重大科研项目,建成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实验室(珠海)、珠海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创新中心等一批重大科研平台。

宝莱特医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利用数字化技术提升产品生产效率。 吴长赋 摄

数字赋能,助力产业高质量发展

畅通数据流,打通信息大动脉,在数字基础设施支撑下蓬勃发展的数字经济正推动珠海各个行业发展的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

走进位于台创园1号门前的特色水果园艺作物物联网展厅,最显眼的就是农耕大数据溯源平台的可视化展示。一块巨大的屏幕上实时显示着不同农企的生产环境监测数据,点击地图上的不同区域,便可以自由切换监测范围。

为了更好地展示物联网的监测功能,技术人员随机选择了一台监测设备,对应监测地块的光照度、大气湿度、风向等数据立马弹出。除了环境监测外,农耕大数据溯源平台还可以进行产销对比、农产品亩产对比、生产农资投入占比计算,对数据进行简单分析。

2021年3月投入使用的金湾区农耕大数据溯源平台,可视化展厅内各项监测数据一目了然。金璐 摄

据珠海市旗云科技有限公司系统集成经理宋磊介绍,这是珠海市投入使用的第一个农耕大数据溯源平台,建立于2020年,一期项目以台创园和周边的一些知名农企作为试点,采用的技术包括物联网技术、加密算法、区块链技术等。目前,二期项目正在推广中,参与其中的农企数量从22家增加到了33家。

该平台将物联网传感以及精准的农耕管理相结合,协助农企实现农作物生长环境数据的采集,并规范和记录农事活动的操作过程。在销售端,客户可以通过扫描二维码,查询农产品的产地以及其他基本信息。

大量的数据从何而来?物联网的最前端又在哪里?记者跟随宋磊离开展厅,走进永呈园艺的青枣种植区。种植棚的一角,两个“托着”太阳能板的“小家伙”静静地矗立着,白色的机器长期固定,用于收集气象数据,黑色的机器可以随时移动,用于收集土壤数据。两台机器尽职尽责,将收集到的数据发回农耕大数据溯源平台,为平台提供分析的基础。

事实上,这只是珠海市在发展数字经济过程中的一小部分应用,除了数字农业,珠海市在智能制造、电子商务、智慧物流、智慧海洋等方面都已经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其中,在智慧海洋的建设上,大万山岛波浪能试验区等4个试验片区有望成为国家海洋综合试验场。而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珠海)在重点打造亚洲首个无人船海上测试场——万山无人船海上测试场,推动以无人船艇、智能船舶为核心的人工智能装备在水面应用领域的快速发展。

据珠海市工业和信息化局提供的有关数据显示,2022年全市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业实现产值1053.2亿元,同比增长8.4%;实现增加值247.7亿元,同比增长6.8%,占全市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16.7%;2022年全市152家软件和信息服务业企业营收实现214.86亿元,同比增长7.1%;2022年全市82家集成电路企业营收实现131.51亿元,同比增长4.5%。同时,遴选培育11家优秀集成电路企业列入珠海市高成长创新型企业(独角兽企业)培育库榜单。

此外,在数字政府建设方面,“粤系列”政务服务平台、智慧市场监管、智慧养老、智慧医疗等平台正在不断得到完善,政府公共服务数字化水平得到提升。截至2022年11月18日,珠海市流动人口“粤居码”持码率31.73%;珠海市智慧市场监管综合服务平台对接6571台视频监控摄像机,人工智能自动发现问题并告警6722次,使市场监管工作逐渐从人工盯梢向人工智能模式转变;实现与贵州遵义、湖北襄阳合作完成472项“跨省通办”政务服务事项。

智慧养老和智慧医疗建设更是让老百姓享受到了数字经济带来的便利。2022年珠海市智慧养老信息平台为全市约7000名老年人提供居家上门服务约4.5万次,实现养老服务需求和供给精准对接;“健康珠海”便民服务门户打造“线上线下一体化”医疗服务新模式,并依托实体医疗机构建设珠海市区域互联网医院平台,在主要三级医院实现从“预约挂号、取号排队、报到就诊、窗口缴费、配药取药、检验检查预约、报告查询、治疗执行等”全诊疗流程的“持码就医”。

实施“十大工程”,积极融入全省数字经济试验区建设

2022年6月,珠海市发展和改革局在课题研究成果基础上,经征求各部门意见,研究制定并报请市政府印发实施《珠海市支持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实施意见》明确了珠海数字经济发展目标,通过实施“十大工程”、22项任务,重点打造新智造、新商贸、新文旅、新海洋、新治理、新服务“六大应用”,全面推进数据价值化、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数字化治理“四化协同”,推动数据链、技术链、产业链、政策链、资金链、人才链“六链融合”,推动珠海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

《实施意见》明确提出,到2025年,全市数字经济进入跨越式发展新阶段,规模以上数字经济核心产业企业增加值突破1200亿元,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20%;推动超过1260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施数字化转型;万人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21件;向社会开放不少于500个公共数据资源集;建成珠江口西岸数字经济高地、国内领先的数字经济发展名城。

实施的“十大工程”包括:新型基础设施提升工程、数字经济核心产业跃升工程、做强软件和集成电路综合集群、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推进工程、数字商贸创新发展工程、智慧文旅重构工程、数字治理能力提升工程、公共服务能力优化工程、智慧海洋提质工程、数据要素价值激发工程、数字经济发展空间布局优化工程。

在数字经济创新发展工作中,市工业和信息化局承载着具体实施的重任。该局有关负责人称,今年珠海将按照《实施意见》给出的发展方向和目标,紧扣“制造业当家、产业第一”,加快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转型,全面构建珠海数字经济发展体系,为将珠海打造为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新引擎和全省新的重要增长极提供坚实支撑。

据市工业和信息化局提供的材料显示,今年珠海在数字经济创新发展中将重点做好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健全数据要素市场体制机制、提升数字产业核心竞争力、开展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试点示范、积极推动数字农业及数字服务业发展、打造人才供给渠道的工作。

尤其是在推动数字服务业发展工作上,主要依托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数字贸易国际枢纽港;加快推进粤港澳物流园、空港国际智慧物流建设,积极发展智慧物流;深化布局港澳跨境电商市场,支持电子商务平台企业发展壮大。

为了进一步落实《实施意见》,确保各项政策措施落地落实,我市充分发挥市加快数字化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和数字经济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对全市数字经济发展的统筹指导作用,建立了跨部门、跨行业的数字经济发展协同推进机制,加强全市数字经济发展的重大决策和工作部署的统筹推进和效果评估,谋划重点项目落地,推动全市政务、行业数据共享开放,加强建立数据法规和管理制度,积极融入全省数字经济试验区建设,以数字经济创新发展驱动珠海实现“二次创业”。

珠海“十四五”时期的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蓝图已经绘就,面对积极融入全省数字经济试验区建设的珠海,曾对珠海数字经济做过深入调研的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也对珠海信心满满: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浪潮中,珠海若能用好珠澳地缘优势和特区制度创新优势,有效释放数据要素价值,加快推动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和数字化发展,就有可能抢占数字经济发展先机,推动珠海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

统筹:陈新年
采写:陈新年 璐
编辑:庞晓丹 责任编辑:孙宁
以数字经济创新发展,驱动珠海实现“二次创业”
珠海特区报 2023-03-02 07:36

一秒钟可以干什么?数字时代,一秒钟就能利用AI技术完成全车车灯质检,一秒钟就可以完成智能工厂里十台机器的测试运算,一秒钟可以分析企业近三年的经营盈亏点。这些看上去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其实正是数字经济产业发展过程中,我们每一天所经历的。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以下简称《规划》)。作为经济强省的广东,早在2019年就被赋予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的历史使命。今年,作为经济特区的珠海,其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大力发展数字经济”,强化部门、行业、区域数字化发展的联动,努力营造全市数字化一体化发展新态势。

珠海在数字经济发展中走到了哪一步?发展数字经济有哪些基础优势和挑战?发展数字经济未来的方向在哪里,又该怎么走?近日,记者走访珠海数字经济产业链上的一系列企业、行业协会和相关政府部门,直击数字经济这一澎湃新动能的行业一线。

奔图电子于2022年6月启动的自动化码垛机器人为产品进行全自动包装。 奔图电子供图

抢抓战略机遇,率先筑牢支撑数字经济发展“底盘”

对于许多人来说,数字经济是一个过于抽象的概念。根据国家《规划》中的定义,数字经济是继农业经济、工业经济之后的主要经济形态,是以数据资源为关键要素,以现代信息网络为主要载体,以信息通信技术融合应用、全要素数字化转型为重要推动力,促进公平与效率更加统一的新经济形态。

然而,回到日常生活里,数字经济其实就是我们在电商平台上的每一次下单,是我们在购买了智能音箱后呼唤的每一声“你好,小度”,是我们每一部手机里的芯片材料。

当下,新兴数字技术颠覆性创新排浪式涌现,数据成为数字经济发展的关键生产要素。《规划》指出,建设数字中国是数字时代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引擎,是构筑国家竞争新优势的有力支撑。加快数字中国建设,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意义和深远影响。

2019年10月,广东、浙江等6省市被国家赋予了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的历史使命,2021年9月,《广东省数字经济促进条例》正式施行。此时,数字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电子信息制造业集群生态初步形成的珠海,紧紧围绕广东省关于数字经济发展的战略部署,积极建设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在2022年先后完成了《珠海市数字经济发展研究》课题并制定了《珠海市支持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

至此,率先成为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的珠海提出了四个方面的措施和目标:夯实数字基础,抢占数据价值化高地;加快推进数字产业化,形成核心产业竞争优势;全力推动产业数字化,加快优势产业转型升级;持续推动公共服务数字化,全面加强数字经济治理。

“实际上,我市‘十三五’规划就明确指出,以信息化建设开拓发展新空间,加快形成以智能制造为龙头的现代产业体系。”珠海市发展和改革局有关负责人称,按照规划,“十三五”期间珠海的信息化建设主要包括:积极布局5G网络统筹建设智慧城市、建设智慧珠海云计算中心、建设智慧交通网络基础设施等,为智慧城市建设和跨入大数据时代做好充分准备。

根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测算,2020年,珠海数字经济规模达到1569亿元,约占GDP的45.1%,位居全省第5位、全国第58位,进入珠三角数字经济发展第二梯队。培育了“远光软件”“金山办公软件”“纳思达”等行业龙头企业。其中,2019年,国网电商公司(2022年更名为国网数字科技控股有限公司)通过受让部分股权成为远光软件最大股东;2019年11月,金山办公在科创板成功上市;2014年,专注打印显像行业的纳思达在深交所上市。

2021年10月,金山办公为西藏自治区米林县教育系统提供WPS办公软件终身授权。 金山办公供图

信息基础设施是支撑数字经济快速发展的底盘,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珠海始终注重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记者从珠海的有关材料中发现,珠海明确提出,实施新型基础设施提升工程,到2025年,基本建成大湾区重要的信息和创新枢纽,打造一批具有世界领先水平的科技创新平台,全面增强珠海数字经济发展的底座支撑能力。

2019年以来,珠海以5G、光纤、宽带、工业互联网、数据中心等为代表的数字新基建取得快速发展。截至目前,宽带建设发展综合排名全省第一,5G基站占比全省第一,实现5G网络全市(园区)区域连续覆盖、窄带物联网(NB-IoT)市区全覆盖;算力基础设施建设加速推进,建成珠海市大数据中心,达到国家A级机房T3+标准;在建的横琴先进智能计算中心,峰值智能算力全球第二。

打造数字经济创新高地,布局建设各类创新平台,引领支撑科技产业发展,这也是珠海实施新型基础设施中的一大亮点。近年来,珠海紧抓全国重点实验室重组机遇,积极推动格力电器“空调设备及系统运行节能国家重点实验室”重组,顺利实施“天琴计划”等一批重大科研项目,建成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实验室(珠海)、珠海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创新中心等一批重大科研平台。

宝莱特医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利用数字化技术提升产品生产效率。 吴长赋 摄

数字赋能,助力产业高质量发展

畅通数据流,打通信息大动脉,在数字基础设施支撑下蓬勃发展的数字经济正推动珠海各个行业发展的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

走进位于台创园1号门前的特色水果园艺作物物联网展厅,最显眼的就是农耕大数据溯源平台的可视化展示。一块巨大的屏幕上实时显示着不同农企的生产环境监测数据,点击地图上的不同区域,便可以自由切换监测范围。

为了更好地展示物联网的监测功能,技术人员随机选择了一台监测设备,对应监测地块的光照度、大气湿度、风向等数据立马弹出。除了环境监测外,农耕大数据溯源平台还可以进行产销对比、农产品亩产对比、生产农资投入占比计算,对数据进行简单分析。

2021年3月投入使用的金湾区农耕大数据溯源平台,可视化展厅内各项监测数据一目了然。金璐 摄

据珠海市旗云科技有限公司系统集成经理宋磊介绍,这是珠海市投入使用的第一个农耕大数据溯源平台,建立于2020年,一期项目以台创园和周边的一些知名农企作为试点,采用的技术包括物联网技术、加密算法、区块链技术等。目前,二期项目正在推广中,参与其中的农企数量从22家增加到了33家。

该平台将物联网传感以及精准的农耕管理相结合,协助农企实现农作物生长环境数据的采集,并规范和记录农事活动的操作过程。在销售端,客户可以通过扫描二维码,查询农产品的产地以及其他基本信息。

大量的数据从何而来?物联网的最前端又在哪里?记者跟随宋磊离开展厅,走进永呈园艺的青枣种植区。种植棚的一角,两个“托着”太阳能板的“小家伙”静静地矗立着,白色的机器长期固定,用于收集气象数据,黑色的机器可以随时移动,用于收集土壤数据。两台机器尽职尽责,将收集到的数据发回农耕大数据溯源平台,为平台提供分析的基础。

事实上,这只是珠海市在发展数字经济过程中的一小部分应用,除了数字农业,珠海市在智能制造、电子商务、智慧物流、智慧海洋等方面都已经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其中,在智慧海洋的建设上,大万山岛波浪能试验区等4个试验片区有望成为国家海洋综合试验场。而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珠海)在重点打造亚洲首个无人船海上测试场——万山无人船海上测试场,推动以无人船艇、智能船舶为核心的人工智能装备在水面应用领域的快速发展。

据珠海市工业和信息化局提供的有关数据显示,2022年全市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业实现产值1053.2亿元,同比增长8.4%;实现增加值247.7亿元,同比增长6.8%,占全市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16.7%;2022年全市152家软件和信息服务业企业营收实现214.86亿元,同比增长7.1%;2022年全市82家集成电路企业营收实现131.51亿元,同比增长4.5%。同时,遴选培育11家优秀集成电路企业列入珠海市高成长创新型企业(独角兽企业)培育库榜单。

此外,在数字政府建设方面,“粤系列”政务服务平台、智慧市场监管、智慧养老、智慧医疗等平台正在不断得到完善,政府公共服务数字化水平得到提升。截至2022年11月18日,珠海市流动人口“粤居码”持码率31.73%;珠海市智慧市场监管综合服务平台对接6571台视频监控摄像机,人工智能自动发现问题并告警6722次,使市场监管工作逐渐从人工盯梢向人工智能模式转变;实现与贵州遵义、湖北襄阳合作完成472项“跨省通办”政务服务事项。

智慧养老和智慧医疗建设更是让老百姓享受到了数字经济带来的便利。2022年珠海市智慧养老信息平台为全市约7000名老年人提供居家上门服务约4.5万次,实现养老服务需求和供给精准对接;“健康珠海”便民服务门户打造“线上线下一体化”医疗服务新模式,并依托实体医疗机构建设珠海市区域互联网医院平台,在主要三级医院实现从“预约挂号、取号排队、报到就诊、窗口缴费、配药取药、检验检查预约、报告查询、治疗执行等”全诊疗流程的“持码就医”。

实施“十大工程”,积极融入全省数字经济试验区建设

2022年6月,珠海市发展和改革局在课题研究成果基础上,经征求各部门意见,研究制定并报请市政府印发实施《珠海市支持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实施意见》明确了珠海数字经济发展目标,通过实施“十大工程”、22项任务,重点打造新智造、新商贸、新文旅、新海洋、新治理、新服务“六大应用”,全面推进数据价值化、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数字化治理“四化协同”,推动数据链、技术链、产业链、政策链、资金链、人才链“六链融合”,推动珠海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

《实施意见》明确提出,到2025年,全市数字经济进入跨越式发展新阶段,规模以上数字经济核心产业企业增加值突破1200亿元,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20%;推动超过1260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施数字化转型;万人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21件;向社会开放不少于500个公共数据资源集;建成珠江口西岸数字经济高地、国内领先的数字经济发展名城。

实施的“十大工程”包括:新型基础设施提升工程、数字经济核心产业跃升工程、做强软件和集成电路综合集群、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推进工程、数字商贸创新发展工程、智慧文旅重构工程、数字治理能力提升工程、公共服务能力优化工程、智慧海洋提质工程、数据要素价值激发工程、数字经济发展空间布局优化工程。

在数字经济创新发展工作中,市工业和信息化局承载着具体实施的重任。该局有关负责人称,今年珠海将按照《实施意见》给出的发展方向和目标,紧扣“制造业当家、产业第一”,加快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转型,全面构建珠海数字经济发展体系,为将珠海打造为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新引擎和全省新的重要增长极提供坚实支撑。

据市工业和信息化局提供的材料显示,今年珠海在数字经济创新发展中将重点做好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健全数据要素市场体制机制、提升数字产业核心竞争力、开展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试点示范、积极推动数字农业及数字服务业发展、打造人才供给渠道的工作。

尤其是在推动数字服务业发展工作上,主要依托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数字贸易国际枢纽港;加快推进粤港澳物流园、空港国际智慧物流建设,积极发展智慧物流;深化布局港澳跨境电商市场,支持电子商务平台企业发展壮大。

为了进一步落实《实施意见》,确保各项政策措施落地落实,我市充分发挥市加快数字化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和数字经济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对全市数字经济发展的统筹指导作用,建立了跨部门、跨行业的数字经济发展协同推进机制,加强全市数字经济发展的重大决策和工作部署的统筹推进和效果评估,谋划重点项目落地,推动全市政务、行业数据共享开放,加强建立数据法规和管理制度,积极融入全省数字经济试验区建设,以数字经济创新发展驱动珠海实现“二次创业”。

珠海“十四五”时期的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蓝图已经绘就,面对积极融入全省数字经济试验区建设的珠海,曾对珠海数字经济做过深入调研的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也对珠海信心满满: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浪潮中,珠海若能用好珠澳地缘优势和特区制度创新优势,有效释放数据要素价值,加快推动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和数字化发展,就有可能抢占数字经济发展先机,推动珠海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

统筹:陈新年
采写:陈新年 璐
编辑:庞晓丹 责任编辑:孙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