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芯”高地!高新区做大做强半导体与集成电路新兴产业集群

宇航级嵌入式人工智能AI SOC芯片、全球首条8英寸硅基氮化镓生产线、国内首条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磷化铟衬底材料生产线……珠海高新区紧扣“产业第一”,围绕“3+3+1”现代产业体系,深入实施半导体与集成电路产业集聚工程,切实增强“谋划大产业、承接大项目”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始终坚持“以设计为核心,以化合物半导体为突破,以健全封装测试产业链条为抓手”的定位,奋力做大做强半导体与集成电路新兴产业集群,一系列高精尖芯片不断从这里出发,逐浪全球。

精“芯”布局·规模集聚前景优

芯片又叫集成电路,是半导体元件产品的统称。一片芯片的诞生,需要经过设计、制造及封装测试等环节,由此构成了一条完整的集成电路产业链。

一个指甲盖大小的芯片,其中可能深藏着成千上万个晶体管,虽小虽轻,却是现代社会的“工业粮食”,足以搅动全球发展,是不折不扣的“大国重器”。

走进珠海高新区,全志科技、炬芯科技、光库科技、英诺赛科、博雅科技、欧比特、智融科技、长园半导体等行业知名企业群雄林立。在芯片国产化呼声强烈的当下,珠海高新区在集成电路设计、制造、封装等产业链环节均积极布局,始终坚持“以设计为核心,以化合物半导体为突破,以健全封装测试产业链条为抓手”的定位,奋力做大做强半导体与集成电路新兴产业集群,目前已集聚近80家芯片制造企业扛起国产大旗,通过自主创新集聚“中国芯”势力。

高新区深入实施半导体与集成电路产业集聚工程,奋力做大做强半导体与集成电路新兴产业集群。

作为珠海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主阵地,高新区相关企业数量占全市总数近70%,集聚了全志科技、炬芯科技、博雅科技、英集芯等设计类企业,引育了光库科技、英诺赛科、鼎泰芯源等半导体材料制造类企业,以及长园半导体、诚锋电子科技、恒格微电子等设备类企业,拥有珠海南方集成电路设计服务中心、洪启集成电路芯片分析检测等公共服务平台,已初步形成了“设计-制造-封装测试”全产业链体系。

随着高新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不断加大科技研发投入,推动相关企业不断向高端领域发展,集成电路产业呈现出头部企业“加速领跑”、潜力企业“竞相绽放”的景象。

截至目前,高新区集成电路产业共有43家高新技术企业,11个国家、省、市级企业技术中心,14个省、市工程技术中心。其中,博雅科技、欧比特、智融科技等7家企业入选国家、省、市“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炬芯科技、英诺赛科、鼎泰芯源等17家企业入选珠海市独角兽企业培育库。

2021年,高新区集成电路企业研发费用近15亿元,有效发明专利量累计达634项,同比增长22%。随着自主研发实力的不断增强,高新区用“芯”交出一系列亮眼成绩单——

全志科技、炬芯科技、欧比特宇航和英诺赛科4家企业获评第十六届“中国芯”优秀产品;博雅、智融、妙存分别入选国家鼓励的重点集成电路企业名单和国家鼓励的集成电路企业名单;光库科技参与国家科技部“信息光子技术”重点专项,作为子课题牵头单位负责“薄膜铌酸锂无源与有源光电子器件库研究”;英诺赛科参与国家工信部、科技部等重大项目立项,并获得省电子信息行业科学技术一等奖;在近日举行的第十七届“中国芯”集成电路产业促进大会上,珠海高新区6家企业登上“中国芯”集成电路优秀产品榜单,一家企业获颁2006-2022中国芯特别成就奖。

高新区集成电路企业通过自主创新集聚“中国芯”势力。

亮眼成绩背后,是珠海高新区创新“芯”技术,激发“芯”活力,集聚“芯”产业规模化发展的成果。数据显示,近五年来,珠海高新区半导体与集成电路产业实现快速增长,年均增速超22%;2021年实现营业收入62亿元,同比增速61%,已发展成为珠三角重要的半导体与集成电路产业集聚区。

强“芯”补链·政策扶持力度强

产业加速集聚之外,载体升级、以投促引,也成为珠海高新区集成电路产业快速发展的另一个关键趋势。

尤其近两年来,高新区持续深耕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引导撬动社会资本聚集,推动一批延链、补链、强链重点产业项目落地,截至目前已新引进企业约40家,投资总额超200亿元,区内集成电路产业相关基金规模137.03亿元,撬动社会资本达98.6亿元。

一座座厂房拔地而起,一个个项目雏形已现……集成电路建设项目在高新区建设正酣。

港湾1号 IC设计孵化基地。

仅用时9个月,光库科技铌酸锂高速调制器芯片研发及产业化项目建设便于去年8月顺利竣工,预计在今年投产封装测试中心。该项目的落成将填补国内高端光芯片空白并助力国家“新基建”,解决光通讯产业“缺芯少核”的卡脖子难题,同时为粤港澳大湾区光学芯片产业做好补链和积累。

今年以来,高新区持续发力,吹响了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的嘹亮号角,争分夺秒推进5.0产业新空间建设和项目招引,新引进了一批具有全国影响力、竞争力的半导体与集成电路产业重点项目,持续为高新区集成电路产业高质量发展赋能。

其中,泛半导体激光设备研产基地项目拟投资103亿元,拟建设泛半导体激光设备研产基地和三个研发中心,主要面向半导体、微型显示、PCB的设备研发及制造。华灿光电封装基地项目、安士佳物联网模块及云平台研发运营基地项目、全一科技总部基地项目等拟在高新区布局高端LED光源器件及模组、通讯及物联网模块业务、印制电路板(PCB)设计服务等。

从研发到生产,从载体到招商,珠海高新区着力构建“芯芯”向荣的产业生态。一方面,持续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引导产业更好地发挥优势,补足短板及薄弱环节,提高政策精准性和导向性。据统计,高新区2021年对半导体与集成电路产业的财政扶持资金约3500万元,2022年预计对半导体与集成电路产业的专项扶持资金超5000万元。

去年2月印发出台的《珠海高新区促进集成电路产业发展若干政策措施》,以“市、区两级政策相互联动、错位衔接”为定位,以“增特色、加配套、广覆盖”为原则,从“人才引进、企业创新发展、产业链上下游联动发展、保障产业发展空间、支持重大产业项目落户、支持产业创新环境发展”等六个方面全方位支持产业发展。

另一方面,高新区还着力做好产业政策落实工作,围绕“企业创新发展、产业链上下游联动发展、保障产业发展空间、支持重大产业项目落户、支持产业创新环境发展”等5个方面支持企业做大做强,今年以来共拨付扶持资金2366万元,同时积极开展集成电路产业人才入库申报工作。

高新区还专门成立了产业办公室,先后印发出台《珠海高新区集成电路产业发展规划(2020-2025)》《珠海高新区集成电路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20-2022年)》等指导产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根据规划目标,到2025年,高新区集成电路企业年度总营收力争突破300亿元,建成在全国具有较强影响力的集成电路产业集聚区。在此基础上,三年行动计划更进一步明确了具体工作和目标,从明确产业定位、做大产业规模、承接产业转移、培育产业人才、优化空间布局、完善配套服务等六大重点工作着手,通过实施芯片设计突破、化合物半导体提升、产业链延伸、打造人才高地等四大工程,细化工作安排,全力推进半导体与集成电路产业高质量发展。

以芯片为代表的集成电路是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核心,也是高新区产业竞速的新赛道。

攻“芯”有术·人才培养添动力

集成电路产业作为类脑芯片、大数据、人工智能、智能制造等未来科技的技术支撑,成为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关键力量。高新区在积极推动集成电路等产业集聚高质量发展的同时,不忘借助强势的新兴产业,加紧布局未来产业,积极谋划弯道超车。

为打造新形势、新环境下人才培养的新模式,高新区产业办公室充分发挥统筹谋划的优势,借助珠海举办“中国芯”集成电路产业促进大会契机,与中国电子信息研究院、珠海ICC共同签署“中国芯”产教融合基地合作协议,力争通过基地建设培养集成电路产业人才。

同时,高新区依托辖区高校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牵头建设集成电路技术产业学院,以“立足产业,让教学接轨产业”为定位,打造从供给端到需求端的人才培养闭环链条,为区内企业输送人才资源。

高新区还加大集成电路公共技术服务平台的引进力度,探索通过政府扶持、国资支持等相关方式大力支持区内集成电路公共技术服务平台设备更新升级,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扩大平台服务范围,提升平台服务质量,使得平台与企业之间形成合力,共建产业生态。

珠海南方集成电路设计服务中心作为省、市共建的集成电路公共服务示范平台和新型研发机构,以提供服务和产业孵化为目标,目前拥有一个总部中心和两个分中心,覆盖高新区三大孵化载体,包含EDA软件工具、IC测试和仿真、IP服务等七大功能平台,为高新区集成电路企业提供源源不断的技术支持。

与此同时,国内失效分析领域的权威专家张启华博士及其团队建立的洪启(珠海)集成电路检测平台在高新区落地,使得本地企业在芯片失效分析、可靠性测试、质量管理及良率提升方面得到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据透露,高新区接下来将依托“中国芯”产教融合基地、行业平台、龙头企业、高等院校、科技型孵化载体等行业资源,积极探索成立产教融合联盟,构建由区内龙头企业、公共技术平台、科技创新孵化器等组成的产业联盟,聚焦“产教融合、芯机联动、供需贯通、产金协同”等要素,依托联盟开展人才培养、实习实训、研究开发、项目孵化、共享服务等有关活动,助力构建产业人才库、高端项目孵化库,通过对产业人才、市场应用、资本、技术创新与共享服务等进行生态共建,积极营造良好的产业互动氛围。到2025年,高新区力争汇聚超过2万名本科及以上学历的集成电路从业人员。

做强产业,谋划未来。今年4月份召开的珠海市产业发展大会,进一步明确了做大集成电路等四大主导产业。以芯片为代表的集成电路是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核心,也是高新区产业竞速的新赛道。

在用“芯”引才、育才的同时,高新区强链稳链、补链延链,“链”通未来——

积极探索布局中高端消费电子芯片、工业专用芯片、汽车电子芯片、航空航天和军工芯片,重点布局与高新区主导企业乃至大湾区重点产业相适配的芯片方向,比如移动终端、智能家电方向的高端消费类电子芯片,智能电网、电力系统方向的工业专用芯片,新能源汽车、智能驾驶汽车方向的汽车电子芯片等。

在继续做强以化合物半导体为主的产业链上游材料企业基础上,加大对产业链下游企业(即模组器件、系统方案、应用终端方向等)的招商引资。以终端应用的升级推动芯片的研发,形成从集成电路芯片设计到产业化应用的大产业链环境,做大芯片设计产业规模,增强设计业水平。

未来,高新区将进一步驱动创新飞轮,推动集成电路产业集聚高质量发展,为建设未来科技城提供强力支撑,为珠海冲刺千亿级集成电路产业集群抢占未来“芯”高地、贡献“高新”力量。

文字:宋雪梅 图片:吴长赋 通讯员 朱高轩 编辑:周晓晴 责任编辑:丹梅
打造“芯”高地!高新区做大做强半导体与集成电路新兴产业集群
珠海特区报 2022-12-07 10:50

宇航级嵌入式人工智能AI SOC芯片、全球首条8英寸硅基氮化镓生产线、国内首条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磷化铟衬底材料生产线……珠海高新区紧扣“产业第一”,围绕“3+3+1”现代产业体系,深入实施半导体与集成电路产业集聚工程,切实增强“谋划大产业、承接大项目”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始终坚持“以设计为核心,以化合物半导体为突破,以健全封装测试产业链条为抓手”的定位,奋力做大做强半导体与集成电路新兴产业集群,一系列高精尖芯片不断从这里出发,逐浪全球。

精“芯”布局·规模集聚前景优

芯片又叫集成电路,是半导体元件产品的统称。一片芯片的诞生,需要经过设计、制造及封装测试等环节,由此构成了一条完整的集成电路产业链。

一个指甲盖大小的芯片,其中可能深藏着成千上万个晶体管,虽小虽轻,却是现代社会的“工业粮食”,足以搅动全球发展,是不折不扣的“大国重器”。

走进珠海高新区,全志科技、炬芯科技、光库科技、英诺赛科、博雅科技、欧比特、智融科技、长园半导体等行业知名企业群雄林立。在芯片国产化呼声强烈的当下,珠海高新区在集成电路设计、制造、封装等产业链环节均积极布局,始终坚持“以设计为核心,以化合物半导体为突破,以健全封装测试产业链条为抓手”的定位,奋力做大做强半导体与集成电路新兴产业集群,目前已集聚近80家芯片制造企业扛起国产大旗,通过自主创新集聚“中国芯”势力。

高新区深入实施半导体与集成电路产业集聚工程,奋力做大做强半导体与集成电路新兴产业集群。

作为珠海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主阵地,高新区相关企业数量占全市总数近70%,集聚了全志科技、炬芯科技、博雅科技、英集芯等设计类企业,引育了光库科技、英诺赛科、鼎泰芯源等半导体材料制造类企业,以及长园半导体、诚锋电子科技、恒格微电子等设备类企业,拥有珠海南方集成电路设计服务中心、洪启集成电路芯片分析检测等公共服务平台,已初步形成了“设计-制造-封装测试”全产业链体系。

随着高新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不断加大科技研发投入,推动相关企业不断向高端领域发展,集成电路产业呈现出头部企业“加速领跑”、潜力企业“竞相绽放”的景象。

截至目前,高新区集成电路产业共有43家高新技术企业,11个国家、省、市级企业技术中心,14个省、市工程技术中心。其中,博雅科技、欧比特、智融科技等7家企业入选国家、省、市“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炬芯科技、英诺赛科、鼎泰芯源等17家企业入选珠海市独角兽企业培育库。

2021年,高新区集成电路企业研发费用近15亿元,有效发明专利量累计达634项,同比增长22%。随着自主研发实力的不断增强,高新区用“芯”交出一系列亮眼成绩单——

全志科技、炬芯科技、欧比特宇航和英诺赛科4家企业获评第十六届“中国芯”优秀产品;博雅、智融、妙存分别入选国家鼓励的重点集成电路企业名单和国家鼓励的集成电路企业名单;光库科技参与国家科技部“信息光子技术”重点专项,作为子课题牵头单位负责“薄膜铌酸锂无源与有源光电子器件库研究”;英诺赛科参与国家工信部、科技部等重大项目立项,并获得省电子信息行业科学技术一等奖;在近日举行的第十七届“中国芯”集成电路产业促进大会上,珠海高新区6家企业登上“中国芯”集成电路优秀产品榜单,一家企业获颁2006-2022中国芯特别成就奖。

高新区集成电路企业通过自主创新集聚“中国芯”势力。

亮眼成绩背后,是珠海高新区创新“芯”技术,激发“芯”活力,集聚“芯”产业规模化发展的成果。数据显示,近五年来,珠海高新区半导体与集成电路产业实现快速增长,年均增速超22%;2021年实现营业收入62亿元,同比增速61%,已发展成为珠三角重要的半导体与集成电路产业集聚区。

强“芯”补链·政策扶持力度强

产业加速集聚之外,载体升级、以投促引,也成为珠海高新区集成电路产业快速发展的另一个关键趋势。

尤其近两年来,高新区持续深耕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引导撬动社会资本聚集,推动一批延链、补链、强链重点产业项目落地,截至目前已新引进企业约40家,投资总额超200亿元,区内集成电路产业相关基金规模137.03亿元,撬动社会资本达98.6亿元。

一座座厂房拔地而起,一个个项目雏形已现……集成电路建设项目在高新区建设正酣。

港湾1号 IC设计孵化基地。

仅用时9个月,光库科技铌酸锂高速调制器芯片研发及产业化项目建设便于去年8月顺利竣工,预计在今年投产封装测试中心。该项目的落成将填补国内高端光芯片空白并助力国家“新基建”,解决光通讯产业“缺芯少核”的卡脖子难题,同时为粤港澳大湾区光学芯片产业做好补链和积累。

今年以来,高新区持续发力,吹响了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的嘹亮号角,争分夺秒推进5.0产业新空间建设和项目招引,新引进了一批具有全国影响力、竞争力的半导体与集成电路产业重点项目,持续为高新区集成电路产业高质量发展赋能。

其中,泛半导体激光设备研产基地项目拟投资103亿元,拟建设泛半导体激光设备研产基地和三个研发中心,主要面向半导体、微型显示、PCB的设备研发及制造。华灿光电封装基地项目、安士佳物联网模块及云平台研发运营基地项目、全一科技总部基地项目等拟在高新区布局高端LED光源器件及模组、通讯及物联网模块业务、印制电路板(PCB)设计服务等。

从研发到生产,从载体到招商,珠海高新区着力构建“芯芯”向荣的产业生态。一方面,持续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引导产业更好地发挥优势,补足短板及薄弱环节,提高政策精准性和导向性。据统计,高新区2021年对半导体与集成电路产业的财政扶持资金约3500万元,2022年预计对半导体与集成电路产业的专项扶持资金超5000万元。

去年2月印发出台的《珠海高新区促进集成电路产业发展若干政策措施》,以“市、区两级政策相互联动、错位衔接”为定位,以“增特色、加配套、广覆盖”为原则,从“人才引进、企业创新发展、产业链上下游联动发展、保障产业发展空间、支持重大产业项目落户、支持产业创新环境发展”等六个方面全方位支持产业发展。

另一方面,高新区还着力做好产业政策落实工作,围绕“企业创新发展、产业链上下游联动发展、保障产业发展空间、支持重大产业项目落户、支持产业创新环境发展”等5个方面支持企业做大做强,今年以来共拨付扶持资金2366万元,同时积极开展集成电路产业人才入库申报工作。

高新区还专门成立了产业办公室,先后印发出台《珠海高新区集成电路产业发展规划(2020-2025)》《珠海高新区集成电路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20-2022年)》等指导产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根据规划目标,到2025年,高新区集成电路企业年度总营收力争突破300亿元,建成在全国具有较强影响力的集成电路产业集聚区。在此基础上,三年行动计划更进一步明确了具体工作和目标,从明确产业定位、做大产业规模、承接产业转移、培育产业人才、优化空间布局、完善配套服务等六大重点工作着手,通过实施芯片设计突破、化合物半导体提升、产业链延伸、打造人才高地等四大工程,细化工作安排,全力推进半导体与集成电路产业高质量发展。

以芯片为代表的集成电路是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核心,也是高新区产业竞速的新赛道。

攻“芯”有术·人才培养添动力

集成电路产业作为类脑芯片、大数据、人工智能、智能制造等未来科技的技术支撑,成为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关键力量。高新区在积极推动集成电路等产业集聚高质量发展的同时,不忘借助强势的新兴产业,加紧布局未来产业,积极谋划弯道超车。

为打造新形势、新环境下人才培养的新模式,高新区产业办公室充分发挥统筹谋划的优势,借助珠海举办“中国芯”集成电路产业促进大会契机,与中国电子信息研究院、珠海ICC共同签署“中国芯”产教融合基地合作协议,力争通过基地建设培养集成电路产业人才。

同时,高新区依托辖区高校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牵头建设集成电路技术产业学院,以“立足产业,让教学接轨产业”为定位,打造从供给端到需求端的人才培养闭环链条,为区内企业输送人才资源。

高新区还加大集成电路公共技术服务平台的引进力度,探索通过政府扶持、国资支持等相关方式大力支持区内集成电路公共技术服务平台设备更新升级,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扩大平台服务范围,提升平台服务质量,使得平台与企业之间形成合力,共建产业生态。

珠海南方集成电路设计服务中心作为省、市共建的集成电路公共服务示范平台和新型研发机构,以提供服务和产业孵化为目标,目前拥有一个总部中心和两个分中心,覆盖高新区三大孵化载体,包含EDA软件工具、IC测试和仿真、IP服务等七大功能平台,为高新区集成电路企业提供源源不断的技术支持。

与此同时,国内失效分析领域的权威专家张启华博士及其团队建立的洪启(珠海)集成电路检测平台在高新区落地,使得本地企业在芯片失效分析、可靠性测试、质量管理及良率提升方面得到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据透露,高新区接下来将依托“中国芯”产教融合基地、行业平台、龙头企业、高等院校、科技型孵化载体等行业资源,积极探索成立产教融合联盟,构建由区内龙头企业、公共技术平台、科技创新孵化器等组成的产业联盟,聚焦“产教融合、芯机联动、供需贯通、产金协同”等要素,依托联盟开展人才培养、实习实训、研究开发、项目孵化、共享服务等有关活动,助力构建产业人才库、高端项目孵化库,通过对产业人才、市场应用、资本、技术创新与共享服务等进行生态共建,积极营造良好的产业互动氛围。到2025年,高新区力争汇聚超过2万名本科及以上学历的集成电路从业人员。

做强产业,谋划未来。今年4月份召开的珠海市产业发展大会,进一步明确了做大集成电路等四大主导产业。以芯片为代表的集成电路是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核心,也是高新区产业竞速的新赛道。

在用“芯”引才、育才的同时,高新区强链稳链、补链延链,“链”通未来——

积极探索布局中高端消费电子芯片、工业专用芯片、汽车电子芯片、航空航天和军工芯片,重点布局与高新区主导企业乃至大湾区重点产业相适配的芯片方向,比如移动终端、智能家电方向的高端消费类电子芯片,智能电网、电力系统方向的工业专用芯片,新能源汽车、智能驾驶汽车方向的汽车电子芯片等。

在继续做强以化合物半导体为主的产业链上游材料企业基础上,加大对产业链下游企业(即模组器件、系统方案、应用终端方向等)的招商引资。以终端应用的升级推动芯片的研发,形成从集成电路芯片设计到产业化应用的大产业链环境,做大芯片设计产业规模,增强设计业水平。

未来,高新区将进一步驱动创新飞轮,推动集成电路产业集聚高质量发展,为建设未来科技城提供强力支撑,为珠海冲刺千亿级集成电路产业集群抢占未来“芯”高地、贡献“高新”力量。

文字:宋雪梅 图片:吴长赋 通讯员 朱高轩 编辑:周晓晴 责任编辑:丹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