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2022年金湾区前三季度成绩单正式出炉,产业发展数据格外引人注目——金湾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962.05亿元,同比增长10.4%;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444.59亿元,同比增长9.2%。其中,新入库企业共计完成产值78.79亿元,同比增长187.7%,带动先进制造业、装备制造业、高技术制造业实现快速增长。
金湾区产业发展呈现稳中向好态势,展现了强大的发展后劲。金湾区产业发展的后劲何来?底气何在?答案,在于高质量的招商工作的开展,以及在招商格局、方式、思维上的巨大转变。
招商之“变”引领产业质变,并非虚言。作为珠海最年轻的行政区,建区初期的金湾区一直在不断尝试、探索,吸引了珠海最早的一批生物医药、智能制造企业落户,奠定了后续产业发展的坚实基础。
现在,“产业第一”春风正劲,奋进的金湾招商人步履不停。
围绕珠海市“4+3”、金湾区“5+2+N”现代产业体系,金湾区“全员招商”“多元招商”“精准招商”新格局逐渐成型。今年1月至10月,金湾区新引进产业项目429个,完成进度113%,投资额898亿元。
招商格局之变
从“粗放型招商”到“合作共赢”
将时间的指针拨回至1999年3月。三灶科技工业园挂牌成立,开启了珠海西部地区产业园区化发展的新篇章。4年之后的2003年,位于红旗镇的联港工业区挂牌成立,进一步扩大了金湾区产业载体的空间。
有了空间、有了载体,还要有企业来。发展产业、向外招商,势在必行。然而,彼时的金湾区方才建区不久,园区道路、水电等硬件设施尚不完善;学校、住宅等生活配套也跟不上企业的需求。
“与广、深、莞等地相比,客观条件上存在的差异掣肘了我们开展招商工作。”一位曾经的金湾招商工作人员向记者回忆道。没有筹码,金湾区在招商过程中就处于劣势。当时的金湾区陷入了“粗放型招商”困局——企业要空间给空间、要配套给配套,招商过程俨然变成了“买方市场”。
随着金湾区20余年来的高速发展,这样的情形一去不复返。现在,金湾城区面貌焕然一新,人才基础不断夯实,产业配套越加完善,上下游产业链逐渐成型。城市格局之变,成就招商格局之变。坐拥湾区交通枢纽位置的金湾区,在招商工作中具有了更大的“议价权”。
近年来,金湾区开始更多地探索开展“以投促引”“以产促投”等手段,寻求股权投资加速产业落地、促进项目孵化。同时,配合珠海、金湾国企资源,加快建设平沙电子电器产业园、珠海西站电子信息产业园等5.0产业新空间,打出“园区+金融+服务”的招商“组合拳”,相继引入了高景太阳能、先导科技等龙头企业,成效显著。
招商思维之变
从“来者皆有意”到“精挑细选”
翻开金湾区今年的“招商成绩单”,一系列招商数据颇为吸睛——今年1月至10月,金湾区新引进亿元以上制造业项目138个,较预期招商计划完成106%,投资额673亿元;新引进10亿元以上项目23个,投资额408亿元。
这些项目得以引进,有赖于金湾区招商工作的新思路。
记者梳理后发现,新引进项目中不仅有新宙邦、科恒实业、兴森电子等行业龙头,也有锐骏半导体、赛纬电子、林工集团等实力企业,涉及新材料、新能源、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智能制造等产业类型,不仅高度匹配金湾区“5+2+N”特色现代产业体系,还无缝衔接珠海“4+3”支柱产业集群,有助于进一步完善珠海、金湾的优势产业链条。
然而,此前的金湾招商,却是另一幅光景。
“十几年前,那时的招商思维还比较传统,‘捡到篮子里的都是菜’,是比较主流的招商政策。”金湾区(开发区)经济发展局一位招商人员介绍道。尽管在起步初期,抢抓世界500强、中国500强的招商思路,实打实地为金湾区创造了不小的红利,但是如何延续龙头企业的影响力,成为发展难点问题。
随着产业链招商的思路深入人心,金湾开始构建属于自己的产业版图。在彼时的高栏港经济区,壳牌、路博润、万华等企业相继落地,完善化工链条;在三灶镇,联邦制药、润都制药、金鸿药业等生物医药企业落地,加速产业集聚……这给金湾区后续的“精准招商”“精挑细选”项目,给出了明确的导向。
招商方式之变
从“稳坐钓鱼台”到“主动出击”
金湾区从不缺乏产业发展的土壤——面朝湾区、通江达海,丰富的产业配套资源与开阔的产业发展空间,成就了金湾区“敢为天下先”的远见视野,也打开了“广迎天下客”的开阔胸怀。
然而,如何为这片“土壤”,匹配合适的“种子”并非易事。
1993年,彼时的三灶岛率先引进了当地的第一个产业项目“奔腾摩托车厂”,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其后,联邦制药、飞利浦等项目也顺利落地。然而,受制于当时的客观发展状况,以及相对落后的招商体系,招商信息的壁垒曾长期横亘在金湾区与来自全国、甚至全球的优质项目之间。
金湾无法“走出去”,项目无法“走进来”,直接对后续的产业发展造成了负面影响。金湾招商人意识到:“稳坐钓鱼台”是行不通的!主动出击走出去,打破壁垒找项目,就是金湾招商人的“破局之道”。
近年来,金湾区持续举行各类精准招商推介活动,将金湾招商信息带到北、广、深及长三角、成渝地区等产业发展领先地区。同时,招聘专业招商人士,组建专业招商队伍,派专人前往各大城市进行精准招商。
同时,金湾区还在今年加速打造区、镇、街多级招商体系,配合华发集团、格力集团等龙头国企招商团队,打通信息传递渠道,促进招商信息共享,形成“招商一盘棋”联动机制,抢抓好项目,争创新机遇,不断优化、更新招商工作模式与方法。
招商服务之变
从“三天两头跑”到“一次通办”
今年5月,金湾区携手华发集团迅速锚定了建设平沙电子电器产业园、珠海西站电子信息产业园的建设方案。6月24日,两个园区如期拿到施工许可,并在两天后迅速入场施工,实现“拿地即开工”。
“金湾速度”源于“金湾效率”。据了解,为加快建设进度,金湾区组成了由科工信、经发、发改、自然资源、住建、财政、港口及平沙镇等多个单位和部门组成的专项工作组,对项目划拨前公示、供地审批等多个环节实行并联审批,项目审批全面提速。
这样的例子在金湾区并非个例。去年落地的高景太阳能一期项目也创造了140天内实现落地、建设、投产的“超高效率”。这些鲜活的实践案例为金湾区的招商形象增了光,也强化了不少企业选择金湾、投资金湾、落户金湾的信心。“以前企业办个事要三天两头跑的情况,从此不复存在了!”金湾区经发局相关负责人说。
这样的变化源于信息化技术的运用,也源于在宏观层面的整体布局。
近年来,金湾区引入“粤省事”“粤商通”等智能系统,联同多个部门形成服务合力,打通企业在办事、办证、购地、落户等招商引资领域的难点、痛点、堵点,让企业少操心、让项目更放心,尽可能地实现“跑一次就把事办成”。
良好的招商服务与营商环境给招商成绩加了分——今年1月至10月,金湾区新增开工项目265个,完成进度171%;年度新增竣工项目151个,完成进度116%。
近日,2022年金湾区前三季度成绩单正式出炉,产业发展数据格外引人注目——金湾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962.05亿元,同比增长10.4%;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444.59亿元,同比增长9.2%。其中,新入库企业共计完成产值78.79亿元,同比增长187.7%,带动先进制造业、装备制造业、高技术制造业实现快速增长。
金湾区产业发展呈现稳中向好态势,展现了强大的发展后劲。金湾区产业发展的后劲何来?底气何在?答案,在于高质量的招商工作的开展,以及在招商格局、方式、思维上的巨大转变。
招商之“变”引领产业质变,并非虚言。作为珠海最年轻的行政区,建区初期的金湾区一直在不断尝试、探索,吸引了珠海最早的一批生物医药、智能制造企业落户,奠定了后续产业发展的坚实基础。
现在,“产业第一”春风正劲,奋进的金湾招商人步履不停。
围绕珠海市“4+3”、金湾区“5+2+N”现代产业体系,金湾区“全员招商”“多元招商”“精准招商”新格局逐渐成型。今年1月至10月,金湾区新引进产业项目429个,完成进度113%,投资额898亿元。
招商格局之变
从“粗放型招商”到“合作共赢”
将时间的指针拨回至1999年3月。三灶科技工业园挂牌成立,开启了珠海西部地区产业园区化发展的新篇章。4年之后的2003年,位于红旗镇的联港工业区挂牌成立,进一步扩大了金湾区产业载体的空间。
有了空间、有了载体,还要有企业来。发展产业、向外招商,势在必行。然而,彼时的金湾区方才建区不久,园区道路、水电等硬件设施尚不完善;学校、住宅等生活配套也跟不上企业的需求。
“与广、深、莞等地相比,客观条件上存在的差异掣肘了我们开展招商工作。”一位曾经的金湾招商工作人员向记者回忆道。没有筹码,金湾区在招商过程中就处于劣势。当时的金湾区陷入了“粗放型招商”困局——企业要空间给空间、要配套给配套,招商过程俨然变成了“买方市场”。
随着金湾区20余年来的高速发展,这样的情形一去不复返。现在,金湾城区面貌焕然一新,人才基础不断夯实,产业配套越加完善,上下游产业链逐渐成型。城市格局之变,成就招商格局之变。坐拥湾区交通枢纽位置的金湾区,在招商工作中具有了更大的“议价权”。
近年来,金湾区开始更多地探索开展“以投促引”“以产促投”等手段,寻求股权投资加速产业落地、促进项目孵化。同时,配合珠海、金湾国企资源,加快建设平沙电子电器产业园、珠海西站电子信息产业园等5.0产业新空间,打出“园区+金融+服务”的招商“组合拳”,相继引入了高景太阳能、先导科技等龙头企业,成效显著。
招商思维之变
从“来者皆有意”到“精挑细选”
翻开金湾区今年的“招商成绩单”,一系列招商数据颇为吸睛——今年1月至10月,金湾区新引进亿元以上制造业项目138个,较预期招商计划完成106%,投资额673亿元;新引进10亿元以上项目23个,投资额408亿元。
这些项目得以引进,有赖于金湾区招商工作的新思路。
记者梳理后发现,新引进项目中不仅有新宙邦、科恒实业、兴森电子等行业龙头,也有锐骏半导体、赛纬电子、林工集团等实力企业,涉及新材料、新能源、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智能制造等产业类型,不仅高度匹配金湾区“5+2+N”特色现代产业体系,还无缝衔接珠海“4+3”支柱产业集群,有助于进一步完善珠海、金湾的优势产业链条。
然而,此前的金湾招商,却是另一幅光景。
“十几年前,那时的招商思维还比较传统,‘捡到篮子里的都是菜’,是比较主流的招商政策。”金湾区(开发区)经济发展局一位招商人员介绍道。尽管在起步初期,抢抓世界500强、中国500强的招商思路,实打实地为金湾区创造了不小的红利,但是如何延续龙头企业的影响力,成为发展难点问题。
随着产业链招商的思路深入人心,金湾开始构建属于自己的产业版图。在彼时的高栏港经济区,壳牌、路博润、万华等企业相继落地,完善化工链条;在三灶镇,联邦制药、润都制药、金鸿药业等生物医药企业落地,加速产业集聚……这给金湾区后续的“精准招商”“精挑细选”项目,给出了明确的导向。
招商方式之变
从“稳坐钓鱼台”到“主动出击”
金湾区从不缺乏产业发展的土壤——面朝湾区、通江达海,丰富的产业配套资源与开阔的产业发展空间,成就了金湾区“敢为天下先”的远见视野,也打开了“广迎天下客”的开阔胸怀。
然而,如何为这片“土壤”,匹配合适的“种子”并非易事。
1993年,彼时的三灶岛率先引进了当地的第一个产业项目“奔腾摩托车厂”,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其后,联邦制药、飞利浦等项目也顺利落地。然而,受制于当时的客观发展状况,以及相对落后的招商体系,招商信息的壁垒曾长期横亘在金湾区与来自全国、甚至全球的优质项目之间。
金湾无法“走出去”,项目无法“走进来”,直接对后续的产业发展造成了负面影响。金湾招商人意识到:“稳坐钓鱼台”是行不通的!主动出击走出去,打破壁垒找项目,就是金湾招商人的“破局之道”。
近年来,金湾区持续举行各类精准招商推介活动,将金湾招商信息带到北、广、深及长三角、成渝地区等产业发展领先地区。同时,招聘专业招商人士,组建专业招商队伍,派专人前往各大城市进行精准招商。
同时,金湾区还在今年加速打造区、镇、街多级招商体系,配合华发集团、格力集团等龙头国企招商团队,打通信息传递渠道,促进招商信息共享,形成“招商一盘棋”联动机制,抢抓好项目,争创新机遇,不断优化、更新招商工作模式与方法。
招商服务之变
从“三天两头跑”到“一次通办”
今年5月,金湾区携手华发集团迅速锚定了建设平沙电子电器产业园、珠海西站电子信息产业园的建设方案。6月24日,两个园区如期拿到施工许可,并在两天后迅速入场施工,实现“拿地即开工”。
“金湾速度”源于“金湾效率”。据了解,为加快建设进度,金湾区组成了由科工信、经发、发改、自然资源、住建、财政、港口及平沙镇等多个单位和部门组成的专项工作组,对项目划拨前公示、供地审批等多个环节实行并联审批,项目审批全面提速。
这样的例子在金湾区并非个例。去年落地的高景太阳能一期项目也创造了140天内实现落地、建设、投产的“超高效率”。这些鲜活的实践案例为金湾区的招商形象增了光,也强化了不少企业选择金湾、投资金湾、落户金湾的信心。“以前企业办个事要三天两头跑的情况,从此不复存在了!”金湾区经发局相关负责人说。
这样的变化源于信息化技术的运用,也源于在宏观层面的整体布局。
近年来,金湾区引入“粤省事”“粤商通”等智能系统,联同多个部门形成服务合力,打通企业在办事、办证、购地、落户等招商引资领域的难点、痛点、堵点,让企业少操心、让项目更放心,尽可能地实现“跑一次就把事办成”。
良好的招商服务与营商环境给招商成绩加了分——今年1月至10月,金湾区新增开工项目265个,完成进度171%;年度新增竣工项目151个,完成进度116%。
暂时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