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活大桥经济,舞动大城格局!香海大桥与珠海大桥合力发挥“承东启西”重要作用

磨刀门水道东流入海,将珠海东西部天然割裂开来。

大桥,连接时空,带动发展,实现梦想。对于地处珠海西部的斗门区经济社会发展,至关重要。

这一“天堑”最先被珠海大桥打破,成为斗门区发轫的一大推力。

好事定要成双,比翼齐飞更高。11月6日,跨越磨刀门水道、连接珠海东西城区的香海大桥正式通车,与珠海大桥、港珠澳大桥组成大桥通道群,打开斗门区向上发展的崭新空间。

1993年11月通车的珠海大桥,29年来成为东西交通主动脉,助力斗门区实现历史性跨越;携跨江越海之势而来的香海大桥,一头连着拥有广阔产业腹地的斗门,一头连着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城区,将进一步发挥“承东启西”的重要作用。随着磨刀门水道上香海大桥和珠海大桥两条“长龙”合力,将会在“产业第一、交通提升、城市跨越”等方面带来难以估量的升腾,对斗门区全力打造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战略拓展区,构建“大产业、大城市、大交通”发展格局,加快打造富裕、美丽、幸福的“大斗门”,其作用不言而喻、助推磅礴有力、影响广泛深远。

珠海大桥和香海大桥双桥赋能,为斗门打开新发展空间。

做大做强“大产业”有了左膀右臂

11月6日,磨刀门水道再添“长龙”,连接珠海东西城区的香海大桥正式通车。自此,斗门至新香洲的通勤时间,缩短至最快15分钟。

跨江越海的大桥,对于地处珠海西部的斗门经济社会发展,至关重要。

一方面,磨刀门水道东流入海,将珠海东西部天然割裂开来,过去相当长一段时间,东西部衔接通道极为单一;一方面,斗门区是典型的岭南水乡,在675平方千米的范围内,河道纵横、河网相连。交通问题尤其是路桥建设,成为实体经济向前发展、民生福祉不断提升的关键因素。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中期,斗门提出大办交通大筑路桥的策略。此后,1987年新环大桥、1988年井岸大桥和上横大桥、1990年斗门大桥、1992年莲溪大桥及南门大桥等相继通车……辖区内建起近百座大大小小的桥梁,结束了交通靠摆渡的历史,既方便了群众出行,又为“工业立区”、推动实体经济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1993年11月通车的珠海大桥,成为打通珠海东西部的第一条交通“长龙”。开通至今已有29年的这座大桥,助力斗门区实现了历史性跨越,在现代产业集聚发展方面更是取得阶段性成效。

数据显示,2021年,斗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68亿元,增长4.1%;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847亿元,增长2.2%;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93.5亿元,增长4.4%。而今年前三季度,斗门区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702.46亿元和增加值156.84亿元,分别同比增长6.3%和5.4%。

2018年10月23日港珠澳大桥的开通,再次为斗门插上了腾飞的翅膀。央视纪录片《港珠澳大桥》写道:港珠澳大桥,连接起中国的内地、香港和澳门,也将中国与世界连在了一起。借用央视纪录片的这句话,港珠澳大桥,连接起香港、珠海和澳门,也把斗门区与粤港澳大湾区连在了一起。

“随着港珠澳大桥的开通,未来通达路网将连接起香港、深圳和珠海、中山、江门,形成圆环形经济圈,创新资源流动效率将大幅提升。”暨南大学广东产业发展与粤港澳经济研究中心常务主任陈恩表示,珠海、中山、江门三地之间有可能出现一条珠江西岸“创新走廊”。

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机遇摆在眼前,珠海全市一盘棋的发展机遇摆在眼前,珠江西岸“创新走廊”也摆在眼前。

事实上,依托大桥机遇乘势而上的佳话,早已注入国内众多现代化城市的基因。比如说,2013年开通的嘉绍大桥,打破钱塘江之隔,也打开嘉兴海宁市的发展新局面。近十年间,海宁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和地区生产总值均翻近5倍,实现了从万亩围垦滩涂跃升为百亿经济平台,并向千亿级产业平台奋进的新跨度。

珠海市第九次党代会明确将“产业第一”作为工作总抓手之一,为大力发展实体经济锚定“规划图”“路线图”。今年9月,《珠海市人民政府关于支持珠海西部地区加快建设打造高质量发展新引擎的意见》明确,到2025年,西部地区工业总产值超8000亿元,工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不低于50%;到2035年,经济总量接近全市的1/2。这其中,需要斗门区贡献强劲的区域力量。

做大做强西部地区工业总产值,一个关键因素是安全、便捷、高效的交通条件。贯穿斗门、中山而过的香海大桥,必将与珠海大桥合力成为斗门区落实“产业第一”的左膀右臂,在缩短时空、促进物流、资源创新、要素整合、人才聚集等方面,进一步助推斗门区着力构建以富山工业园、新青科技工业园、斗门智能制造经济开发区、斗门生态农业园为重点的四大园区发展格局,高质量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和现代农业等产业集群,产城深度融合,做大做强斗门“大产业”。

构建“大交通”格局的关键“一横”

“上周末,我驾车从香海大桥去了一趟新香洲,从湖心路到人民西路用了15分钟左右。”家住湖心路群兴社区的肖强说,当时一看时间吓了一跳,这也太快了。

如果没有香海大桥,从斗门到新香洲要多久?

导航显示有两条路线,一条经湖心路进入珠海大道,跨过珠海大桥、前山大桥接入城区主干路网,耗时50分钟;另一条向北借道中山,经西部沿海高速、广澳高速、谷都大道进入市区,耗时55分钟。而这只是道路通畅情况下的计算,在早晚高峰期,上述两条路线所用的时间更多。七年磨一剑的香海大桥就不一样了,相当于在斗门和香洲之间拉了一条直线,路线直路程短自然用时就少。

据统计,开通至今,香海大桥日均车流量约2.1万辆次,已成东西通勤“新宠”。

香海大桥已成东西通勤“新宠”。

“交通提升”是时之必然、势之所趋,是每一个地区发展的先决条件。

去年年底,珠海市第九次党代会将“交通提升”作为工作总抓手之一,通过大力推进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拓展更大城市空间,支撑城市中心向外延伸,支持经济社会实现高质量发展。

今年,珠海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优化提升交通效能。此后,市交通运输局发布的《珠海市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十四五”规划》摘要版提出,到2025年初步建成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形成“3060通勤圈”和“12312交通时空圈”。“3060通勤圈”即:中心城区30分钟时空圈全覆盖,高峰时段东西城区60分钟互达;“12312交通时空圈”即:港、澳、湾区西岸城市1小时可达,湾区东岸城市2小时可达,省内其他城市和全国主要城市3小时可达,全球主要城市12小时可达。

交通是发展“先行官”,这已经成为时代共识。为落实“交通提升”构建斗门区“大交通”全新格局,斗门区出台《“大交通”建设三年行动方案(2022-2024)》,提出“一核双港、三桥四轨、八横八纵、六大攻坚”战略目标。其中“八横八纵”所涉及的内容,是香海大桥、香海北路、莲鹤大道、莲洲大道、机场北快线等辖区内骨干路网。

从这个意义上讲,香海大桥在珠海“3060通勤圈”构建中,在斗门区“八横八纵”的骨干路网中,无疑均扛起了关键“一横”,成为主要角色之一。

“香海大桥改变了城市格局,让西部地区从边缘成为枢纽。”专注交通工程研究的北理工珠海学院工业自动化学院院长助理邓荣峰分析称,作为城市发展重要“一横”,香海大桥犹如一条直线,连接起斗门与主城区,不但开辟出东西互通快速走廊,还将汇聚东西发展强大的聚合力。

不止如此。香海大桥将搭起斗门与广佛江珠高速、中山西环高速、珠三角环线高速连接的新通道,进一步提升斗门区位优势。通过金琴快线和深中通道至珠海连接线,与深中通道直接相连,未来更多深珠融合发展的可能,有望在斗门实现。

香海大桥的新晋力量、珠海大桥的持久力量,双桥合力,为斗门区构建“内联外畅”高质量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珠江口西岸交通枢纽之城蓄势赋能,斗门区“大交通”格局将增添蓬勃动能。

助力湖心新城打造城市新中心

近代人文地理学奠基人拉采尔曾说:交通是城市形成的力。香海大桥这份“城市形成的力”,让湖心新城直接获益。

湖心新城位于斗门白藤街道辖区,面积4.02平方千米,是西部生态新城起步区的城中之城,东至湖心路、西至双湖路、南至红心路,北至幸福河。

三河六岸、楼宇林立、交通便利、教育兴起、生态优渥……湖心新城已初具规模。

今年市政府工作报告明确:将着力落实好市第九次党代会部署,坚持“产业第一、交通提升、城市跨越、民生为要”的工作总抓手,重点抓好十方面工作。

坚持“城市跨越”的空间在哪里?将视线西移,湖心新城正是落实“城市跨越”、加快构建东西“双城”架构的片区之一。

有长远未来,更重要的,还要有当下的脚踏实地。

今年斗门区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快构建“大产业、大城市、大交通”发展格局。为实现上述目标,斗门区将重点抓好八个方面工作,其中一方面工作就是精准发力提升城市功能品质,推动主城区东进西拓,加快建成西部中心城区先导区,建设斗门城市新中心。

西部中心城区先导区说的就是湖心新城。

“香海大桥的开通全面提升了便捷度,从湖心明荟、湖心明悦到新香洲各处,只要二十多分钟。”招商蛇口珠中公司珠海事业部项目管理总监张磊表示。

招商局集团是中央直接管理的国有重要骨干企业,其下属企业——招商局蛇口工业区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是负责城市综合开发运营板块的旗舰企业,湖心明荟项目是招商蛇口和华发合作开发,湖心明悦项目是招商蛇口、华发、卓越合作开发。张磊表示,香海大桥通车让现在的湖心新城,不光是享受其规划配套,就连市区的山姆会员店、奥园广场、新香洲万佳、前山沃尔玛等均在20分钟车程左右,和从拱北、前山过去的时间差不多,真正实现半小时生活圈。“这么方便的交通,我都想在斗门买房了。”张磊表示。

今年1月-9月份斗门区主要经济指标显示:前三季度,全区商品房销售面积达90.55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9%。另一份数据显示:珠海近日出让的7宗涉宅地,总成交额达50亿元,其中3宗位于斗门,均地处湖心新城。香海大桥带来的时空便捷,为湖心新城打造滨江特色生态宜居示范新区,增加更多“宜居”内涵,并以此为中心,辐射黄杨河一河两岸、尖峰南片区、白蕉片区等。

便捷的交通方式,协调与平衡就业机会、居住空间、出行便利等要素,凝聚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香海大桥同样也不例外。

香海大桥的开通,使得湖心新城的交通网络更完善更顺畅。

白藤街道作为全市西进门户的“第一站”,已成为承担市区刚需外溢居住需求的首选区域,吸引了大量教育水平高、综合素质强的居民。资料显示:白藤街道刚成立时常住人口约3万人,十年间增至目前的6.59万人,其中大学以上学历人数占常住人口(不含14周岁以下人群)30.53%(全市为25.75%,斗门区为13.53%)。

今年市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未来五年全市常住人口达到300万以上的城市规模;斗门区则提出2025年全区常住人口超过100万的目标。

人口布局,聚拢人气,发展商贸,香海大桥将助湖心新城一臂之力,加快湖心新城片区人口集聚效益,为辖区高质量发展提供基础,进一步激发城市创新活力,加快打造片区级商贸文化中心,厚积斗门区构建“大城市”内涵。

此外,香海大桥的加盟,将使得湖心新城的交通格局发生变化,变得更完善更顺畅。

湖心新城东部毗邻正在推进中的珠海中心站(鹤洲)高铁枢纽,南通金湾机场,西通高栏港,交通条件便利。斗门区交通运输局有关负责人介绍,湖心新城与珠海中心站(鹤洲)高铁枢纽的直线距离约为4000米,可以说湖心新城是高铁新城的“发展腹地”;此外,在湖心新城片区内,将形成“七纵五横”交通格局。香海大桥作为新晋交通力量,将连通高铁枢纽与“七纵五横”,形成片区新交通中心,并建设斗门城市新中心。

文字:张帆 图片:梁冠贤 编辑:唐祺珍 责任编辑:赵思华
激活大桥经济,舞动大城格局!香海大桥与珠海大桥合力发挥“承东启西”重要作用
珠海特区报 2022-11-17 11:35

磨刀门水道东流入海,将珠海东西部天然割裂开来。

大桥,连接时空,带动发展,实现梦想。对于地处珠海西部的斗门区经济社会发展,至关重要。

这一“天堑”最先被珠海大桥打破,成为斗门区发轫的一大推力。

好事定要成双,比翼齐飞更高。11月6日,跨越磨刀门水道、连接珠海东西城区的香海大桥正式通车,与珠海大桥、港珠澳大桥组成大桥通道群,打开斗门区向上发展的崭新空间。

1993年11月通车的珠海大桥,29年来成为东西交通主动脉,助力斗门区实现历史性跨越;携跨江越海之势而来的香海大桥,一头连着拥有广阔产业腹地的斗门,一头连着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城区,将进一步发挥“承东启西”的重要作用。随着磨刀门水道上香海大桥和珠海大桥两条“长龙”合力,将会在“产业第一、交通提升、城市跨越”等方面带来难以估量的升腾,对斗门区全力打造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战略拓展区,构建“大产业、大城市、大交通”发展格局,加快打造富裕、美丽、幸福的“大斗门”,其作用不言而喻、助推磅礴有力、影响广泛深远。

珠海大桥和香海大桥双桥赋能,为斗门打开新发展空间。

做大做强“大产业”有了左膀右臂

11月6日,磨刀门水道再添“长龙”,连接珠海东西城区的香海大桥正式通车。自此,斗门至新香洲的通勤时间,缩短至最快15分钟。

跨江越海的大桥,对于地处珠海西部的斗门经济社会发展,至关重要。

一方面,磨刀门水道东流入海,将珠海东西部天然割裂开来,过去相当长一段时间,东西部衔接通道极为单一;一方面,斗门区是典型的岭南水乡,在675平方千米的范围内,河道纵横、河网相连。交通问题尤其是路桥建设,成为实体经济向前发展、民生福祉不断提升的关键因素。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中期,斗门提出大办交通大筑路桥的策略。此后,1987年新环大桥、1988年井岸大桥和上横大桥、1990年斗门大桥、1992年莲溪大桥及南门大桥等相继通车……辖区内建起近百座大大小小的桥梁,结束了交通靠摆渡的历史,既方便了群众出行,又为“工业立区”、推动实体经济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1993年11月通车的珠海大桥,成为打通珠海东西部的第一条交通“长龙”。开通至今已有29年的这座大桥,助力斗门区实现了历史性跨越,在现代产业集聚发展方面更是取得阶段性成效。

数据显示,2021年,斗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68亿元,增长4.1%;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847亿元,增长2.2%;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93.5亿元,增长4.4%。而今年前三季度,斗门区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702.46亿元和增加值156.84亿元,分别同比增长6.3%和5.4%。

2018年10月23日港珠澳大桥的开通,再次为斗门插上了腾飞的翅膀。央视纪录片《港珠澳大桥》写道:港珠澳大桥,连接起中国的内地、香港和澳门,也将中国与世界连在了一起。借用央视纪录片的这句话,港珠澳大桥,连接起香港、珠海和澳门,也把斗门区与粤港澳大湾区连在了一起。

“随着港珠澳大桥的开通,未来通达路网将连接起香港、深圳和珠海、中山、江门,形成圆环形经济圈,创新资源流动效率将大幅提升。”暨南大学广东产业发展与粤港澳经济研究中心常务主任陈恩表示,珠海、中山、江门三地之间有可能出现一条珠江西岸“创新走廊”。

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机遇摆在眼前,珠海全市一盘棋的发展机遇摆在眼前,珠江西岸“创新走廊”也摆在眼前。

事实上,依托大桥机遇乘势而上的佳话,早已注入国内众多现代化城市的基因。比如说,2013年开通的嘉绍大桥,打破钱塘江之隔,也打开嘉兴海宁市的发展新局面。近十年间,海宁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和地区生产总值均翻近5倍,实现了从万亩围垦滩涂跃升为百亿经济平台,并向千亿级产业平台奋进的新跨度。

珠海市第九次党代会明确将“产业第一”作为工作总抓手之一,为大力发展实体经济锚定“规划图”“路线图”。今年9月,《珠海市人民政府关于支持珠海西部地区加快建设打造高质量发展新引擎的意见》明确,到2025年,西部地区工业总产值超8000亿元,工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不低于50%;到2035年,经济总量接近全市的1/2。这其中,需要斗门区贡献强劲的区域力量。

做大做强西部地区工业总产值,一个关键因素是安全、便捷、高效的交通条件。贯穿斗门、中山而过的香海大桥,必将与珠海大桥合力成为斗门区落实“产业第一”的左膀右臂,在缩短时空、促进物流、资源创新、要素整合、人才聚集等方面,进一步助推斗门区着力构建以富山工业园、新青科技工业园、斗门智能制造经济开发区、斗门生态农业园为重点的四大园区发展格局,高质量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和现代农业等产业集群,产城深度融合,做大做强斗门“大产业”。

构建“大交通”格局的关键“一横”

“上周末,我驾车从香海大桥去了一趟新香洲,从湖心路到人民西路用了15分钟左右。”家住湖心路群兴社区的肖强说,当时一看时间吓了一跳,这也太快了。

如果没有香海大桥,从斗门到新香洲要多久?

导航显示有两条路线,一条经湖心路进入珠海大道,跨过珠海大桥、前山大桥接入城区主干路网,耗时50分钟;另一条向北借道中山,经西部沿海高速、广澳高速、谷都大道进入市区,耗时55分钟。而这只是道路通畅情况下的计算,在早晚高峰期,上述两条路线所用的时间更多。七年磨一剑的香海大桥就不一样了,相当于在斗门和香洲之间拉了一条直线,路线直路程短自然用时就少。

据统计,开通至今,香海大桥日均车流量约2.1万辆次,已成东西通勤“新宠”。

香海大桥已成东西通勤“新宠”。

“交通提升”是时之必然、势之所趋,是每一个地区发展的先决条件。

去年年底,珠海市第九次党代会将“交通提升”作为工作总抓手之一,通过大力推进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拓展更大城市空间,支撑城市中心向外延伸,支持经济社会实现高质量发展。

今年,珠海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优化提升交通效能。此后,市交通运输局发布的《珠海市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十四五”规划》摘要版提出,到2025年初步建成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形成“3060通勤圈”和“12312交通时空圈”。“3060通勤圈”即:中心城区30分钟时空圈全覆盖,高峰时段东西城区60分钟互达;“12312交通时空圈”即:港、澳、湾区西岸城市1小时可达,湾区东岸城市2小时可达,省内其他城市和全国主要城市3小时可达,全球主要城市12小时可达。

交通是发展“先行官”,这已经成为时代共识。为落实“交通提升”构建斗门区“大交通”全新格局,斗门区出台《“大交通”建设三年行动方案(2022-2024)》,提出“一核双港、三桥四轨、八横八纵、六大攻坚”战略目标。其中“八横八纵”所涉及的内容,是香海大桥、香海北路、莲鹤大道、莲洲大道、机场北快线等辖区内骨干路网。

从这个意义上讲,香海大桥在珠海“3060通勤圈”构建中,在斗门区“八横八纵”的骨干路网中,无疑均扛起了关键“一横”,成为主要角色之一。

“香海大桥改变了城市格局,让西部地区从边缘成为枢纽。”专注交通工程研究的北理工珠海学院工业自动化学院院长助理邓荣峰分析称,作为城市发展重要“一横”,香海大桥犹如一条直线,连接起斗门与主城区,不但开辟出东西互通快速走廊,还将汇聚东西发展强大的聚合力。

不止如此。香海大桥将搭起斗门与广佛江珠高速、中山西环高速、珠三角环线高速连接的新通道,进一步提升斗门区位优势。通过金琴快线和深中通道至珠海连接线,与深中通道直接相连,未来更多深珠融合发展的可能,有望在斗门实现。

香海大桥的新晋力量、珠海大桥的持久力量,双桥合力,为斗门区构建“内联外畅”高质量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珠江口西岸交通枢纽之城蓄势赋能,斗门区“大交通”格局将增添蓬勃动能。

助力湖心新城打造城市新中心

近代人文地理学奠基人拉采尔曾说:交通是城市形成的力。香海大桥这份“城市形成的力”,让湖心新城直接获益。

湖心新城位于斗门白藤街道辖区,面积4.02平方千米,是西部生态新城起步区的城中之城,东至湖心路、西至双湖路、南至红心路,北至幸福河。

三河六岸、楼宇林立、交通便利、教育兴起、生态优渥……湖心新城已初具规模。

今年市政府工作报告明确:将着力落实好市第九次党代会部署,坚持“产业第一、交通提升、城市跨越、民生为要”的工作总抓手,重点抓好十方面工作。

坚持“城市跨越”的空间在哪里?将视线西移,湖心新城正是落实“城市跨越”、加快构建东西“双城”架构的片区之一。

有长远未来,更重要的,还要有当下的脚踏实地。

今年斗门区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快构建“大产业、大城市、大交通”发展格局。为实现上述目标,斗门区将重点抓好八个方面工作,其中一方面工作就是精准发力提升城市功能品质,推动主城区东进西拓,加快建成西部中心城区先导区,建设斗门城市新中心。

西部中心城区先导区说的就是湖心新城。

“香海大桥的开通全面提升了便捷度,从湖心明荟、湖心明悦到新香洲各处,只要二十多分钟。”招商蛇口珠中公司珠海事业部项目管理总监张磊表示。

招商局集团是中央直接管理的国有重要骨干企业,其下属企业——招商局蛇口工业区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是负责城市综合开发运营板块的旗舰企业,湖心明荟项目是招商蛇口和华发合作开发,湖心明悦项目是招商蛇口、华发、卓越合作开发。张磊表示,香海大桥通车让现在的湖心新城,不光是享受其规划配套,就连市区的山姆会员店、奥园广场、新香洲万佳、前山沃尔玛等均在20分钟车程左右,和从拱北、前山过去的时间差不多,真正实现半小时生活圈。“这么方便的交通,我都想在斗门买房了。”张磊表示。

今年1月-9月份斗门区主要经济指标显示:前三季度,全区商品房销售面积达90.55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9%。另一份数据显示:珠海近日出让的7宗涉宅地,总成交额达50亿元,其中3宗位于斗门,均地处湖心新城。香海大桥带来的时空便捷,为湖心新城打造滨江特色生态宜居示范新区,增加更多“宜居”内涵,并以此为中心,辐射黄杨河一河两岸、尖峰南片区、白蕉片区等。

便捷的交通方式,协调与平衡就业机会、居住空间、出行便利等要素,凝聚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香海大桥同样也不例外。

香海大桥的开通,使得湖心新城的交通网络更完善更顺畅。

白藤街道作为全市西进门户的“第一站”,已成为承担市区刚需外溢居住需求的首选区域,吸引了大量教育水平高、综合素质强的居民。资料显示:白藤街道刚成立时常住人口约3万人,十年间增至目前的6.59万人,其中大学以上学历人数占常住人口(不含14周岁以下人群)30.53%(全市为25.75%,斗门区为13.53%)。

今年市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未来五年全市常住人口达到300万以上的城市规模;斗门区则提出2025年全区常住人口超过100万的目标。

人口布局,聚拢人气,发展商贸,香海大桥将助湖心新城一臂之力,加快湖心新城片区人口集聚效益,为辖区高质量发展提供基础,进一步激发城市创新活力,加快打造片区级商贸文化中心,厚积斗门区构建“大城市”内涵。

此外,香海大桥的加盟,将使得湖心新城的交通格局发生变化,变得更完善更顺畅。

湖心新城东部毗邻正在推进中的珠海中心站(鹤洲)高铁枢纽,南通金湾机场,西通高栏港,交通条件便利。斗门区交通运输局有关负责人介绍,湖心新城与珠海中心站(鹤洲)高铁枢纽的直线距离约为4000米,可以说湖心新城是高铁新城的“发展腹地”;此外,在湖心新城片区内,将形成“七纵五横”交通格局。香海大桥作为新晋交通力量,将连通高铁枢纽与“七纵五横”,形成片区新交通中心,并建设斗门城市新中心。

文字:张帆 图片:梁冠贤 编辑:唐祺珍 责任编辑:赵思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