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一定要植入起搏器!珠海这类患者多了新选择

以往,症状性心动过缓的患者,都要植入起搏器进行治疗。然而,年轻患者植入起搏器后,需要经历多次更换,且在一定程度上人体活动受限,影响了生活质量。

现在,珠海的这类型患者,多了一种可选择的手术方式!9月28日,记者从中大五院获悉,近日,该院心血管病二科王欢主任团队完成了心脏迷走神经局部消融术,该技术能有效改良患者神经功能,延缓甚至避免植入起搏器,为患者带来福音。

30岁的珠海患者姚女士,3年前频繁突发晕厥。她经常在不经意转动颈部时,毫无征兆地出现头晕、恶心、出冷汗等症状,随后晕倒在地,后被医生被诊断为“血管迷走神经反射性晕厥”。

王欢主任手术团队采用改良后的迷走神经电位标测法,在探明患者心脏中迷走神经的分布后进行了精确局灶消融。

这期间,姚女士反复住院,但没有得到有效的治疗,近日,她到中大五院就诊,检查提示,她的心脏并未出现实质病变,但心脏上的迷走神经张力显著增高。

“患者疾病发作时心率骤降,导致脑供血不足,引发晕厥,这个病是因为患者体内迷走神经兴奋性较高引起的,目前没有有效的治疗药物。”中大五院心血管病二科主任王欢介绍,如果证实姚女士的晕厥发作,与心跳显著减慢相关,通常需要植入起搏器。

“但是姚女士年纪较轻,植入起搏器后,未来她需要多次更换起搏器,且在一定程度上活动受限,为了让患者获得更好的生活质量,团队决定为她开展治疗迷走神经性晕厥的新技术,也就是心脏迷走神经消融术。”王欢表示。

据悉,心脏迷走神经消融术采用导管消融的方法,对心脏上附着的迷走神经进行一定程度的破坏,从而降低神经兴奋性。这项手术难度较大,国内仅有少数大型心电生理中心能够常规开展。

在手术中,王欢主任手术团队采用改良后的迷走神经电位标测法,在探明患者心脏中迷走神经的分布后,进行了精确的局灶消融。

记者了解到,与传统全麻迷走神经消融术相比,新的技术方法仅需局部麻醉,手术仅耗时1小时,术后患者平均心率比术前增快了20%,迷走神经张力也大幅度回落。术后6小时,姚女士就可以下床活动,再没有出现晕倒的情况。

王欢表示,迷走神经张力过高是血管迷走性晕厥的主要原因,许多患者表现为显著心动过缓,这类患者的心脏没有器质性病变,但因没有有效的治疗药物,需要植入永久起搏器,患者往往较为抗拒,难以接受。如今,迷走神经消融技术的开展,能有效改良患者神经功能,能延缓甚至避免植入起搏器。

王欢提醒,中青年人群突发头晕、胸闷、出汗,甚至晕倒时,要立即现场测量血压及脉搏,如果低血压和(或)脉搏减慢(脉搏低于每分钟60次),要尽快到正规医院心律失常及电生理专科,接受心律和心脏神经评估,明确晕厥原因。

文字:王帆 图片:程霖 编辑:庞晓丹 责任编辑:帅云
不一定要植入起搏器!珠海这类患者多了新选择
观海融媒 2022-09-28 15:48

以往,症状性心动过缓的患者,都要植入起搏器进行治疗。然而,年轻患者植入起搏器后,需要经历多次更换,且在一定程度上人体活动受限,影响了生活质量。

现在,珠海的这类型患者,多了一种可选择的手术方式!9月28日,记者从中大五院获悉,近日,该院心血管病二科王欢主任团队完成了心脏迷走神经局部消融术,该技术能有效改良患者神经功能,延缓甚至避免植入起搏器,为患者带来福音。

30岁的珠海患者姚女士,3年前频繁突发晕厥。她经常在不经意转动颈部时,毫无征兆地出现头晕、恶心、出冷汗等症状,随后晕倒在地,后被医生被诊断为“血管迷走神经反射性晕厥”。

王欢主任手术团队采用改良后的迷走神经电位标测法,在探明患者心脏中迷走神经的分布后进行了精确局灶消融。

这期间,姚女士反复住院,但没有得到有效的治疗,近日,她到中大五院就诊,检查提示,她的心脏并未出现实质病变,但心脏上的迷走神经张力显著增高。

“患者疾病发作时心率骤降,导致脑供血不足,引发晕厥,这个病是因为患者体内迷走神经兴奋性较高引起的,目前没有有效的治疗药物。”中大五院心血管病二科主任王欢介绍,如果证实姚女士的晕厥发作,与心跳显著减慢相关,通常需要植入起搏器。

“但是姚女士年纪较轻,植入起搏器后,未来她需要多次更换起搏器,且在一定程度上活动受限,为了让患者获得更好的生活质量,团队决定为她开展治疗迷走神经性晕厥的新技术,也就是心脏迷走神经消融术。”王欢表示。

据悉,心脏迷走神经消融术采用导管消融的方法,对心脏上附着的迷走神经进行一定程度的破坏,从而降低神经兴奋性。这项手术难度较大,国内仅有少数大型心电生理中心能够常规开展。

在手术中,王欢主任手术团队采用改良后的迷走神经电位标测法,在探明患者心脏中迷走神经的分布后,进行了精确的局灶消融。

记者了解到,与传统全麻迷走神经消融术相比,新的技术方法仅需局部麻醉,手术仅耗时1小时,术后患者平均心率比术前增快了20%,迷走神经张力也大幅度回落。术后6小时,姚女士就可以下床活动,再没有出现晕倒的情况。

王欢表示,迷走神经张力过高是血管迷走性晕厥的主要原因,许多患者表现为显著心动过缓,这类患者的心脏没有器质性病变,但因没有有效的治疗药物,需要植入永久起搏器,患者往往较为抗拒,难以接受。如今,迷走神经消融技术的开展,能有效改良患者神经功能,能延缓甚至避免植入起搏器。

王欢提醒,中青年人群突发头晕、胸闷、出汗,甚至晕倒时,要立即现场测量血压及脉搏,如果低血压和(或)脉搏减慢(脉搏低于每分钟60次),要尽快到正规医院心律失常及电生理专科,接受心律和心脏神经评估,明确晕厥原因。

文字:王帆 图片:程霖 编辑:庞晓丹 责任编辑:帅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