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湾区启动集团化办学扩大优质教育资源供给

城市发展,民生为大。民生发展,教育为先。金湾区日前召开教育高质量发展大会,贯彻落实中央及省、市对教育工作的部署要求,总结经验、表彰先进、凝聚共识,全力推进金湾教育高质量发展。

“加快教育强区建设,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这是金湾区对教育工作一以贯之的目标要求。大会上,金湾区布置了下一阶段教育工作的重点任务,包括加快推进学位建设、提高学校建设规划水平、配齐配足优质师资力量、扎实推进集团化办学、严抓严管校园安全、加强职业教育服务“产业第一”决策部署等。

其中,集团化办学作为教育提质增效的重要手段,引发了市民的热切关注与期待。会上,金湾区正式发布了《珠海市金湾区中小学集团化办学工作方案》《珠海市金湾区学前教育共同体办学工作方案》,并现场为两个小学教育集团、12个学前教育共同体揭牌,拉开了金湾区集团化办学的全新序幕。

航空新城小学南校区。

打造两个小学教育集团

优化资源配置 共享发展成果

在当天的大会上,金湾区航空新城小学教育集团、金湾区第二小学教育集团正式成立。记者了解到,金湾区航空新城小学教育集团包含航空新城小学南校区以及去年9月开学的航空新城小学北校区。金湾区第二小学教育集团则包含虹晖小学和今年9月开学的金湾区第二小学(原暂名:双湖小学)。

从这样的校园配置中不难看出,优校带新校是集团化办学的主流——根据《珠海市金湾区中小学集团化办学工作方案》,集团化办学将主要采取“优校+新校”的形式,开展紧密型集团化办学。集团各校区将努力做到四个“一体化”,即管理制度一体化、教育资源一体化、教研培训一体化、教师队伍管理一体化。

在办学模式方面,金湾区将鼓励以“优校+新校”“名校+新校”等形式开展集团化办学。为更好地服务“产业第一”决策部署,金湾区将在产业园区探索建立十二年一贯制教育园,在育人机制、人事管理、经费使用、招生政策等方面开展改革实验。

在队伍建设方面,金湾区将探索发挥名特优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推动紧缺学科教师跨校兼教、任教、支教。同时,教育集团鼓励集团各学校互派管理人员双向交流、互派教师轮岗交流,参与人员不低于核心校人数的10%。

新生在航空新城小学北校区宽敞明亮的教室上课。

在能力提升方面,打造特色化、多样化、优质化集团学校课程体系,促进集团内共享优质特色课程、教学和教科研成果等资源,不断缩小城乡、区域、校际差距,共享发展成果,从而实现“家门口的学校就是好学校”。

根据计划,同一集团直管学校原则上不超过5所(含校区),采用委托管理等形式的集团化办学覆盖学校4-7所(含校区),教育集团办学规模原则上不超过9所(含校区)。

建立12个学前教育共同体

促进均衡发展 实现幼有善育

大会上,首批12个学前教育共同体名单公布。海华幼儿园、航空新城幼儿园、金瀚幼儿园等12所优质公办幼儿园获选为首批核心园。记者了解到,这些学前教育共同体均由公办园、普惠性民办园按照地理位置相近、合理配置教育资源等原则组合而成。每个共同体选定一所优质公办园担任核心园,其他幼儿园统筹安排为共同体成员园。

根据《珠海市金湾区学前教育共同体办学工作方案》,金湾区成立学前教育共同体的目标是,到2022年底,在全区范围内实现“优质园+新园”“优质园+普惠性民办园”全覆盖,公办、民办幼儿园协同发展,初步构建起学前教育现代化办学体系。到2025年,学前教育现代化办学体系运行更加顺畅,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安全优质发展水平整体提高。

学前教育共同体将按照多园协同、抱团发展的形式,帮扶提升薄弱园,强化建设优质园,缩小园际差距,实现公办、民办幼儿园优质均衡发展。

金瀚幼儿园。

记者了解到,每个共同体都将成立共同体办学委员会,作为共同体议事机构,负责协调处理共同体办学事务。共同体办学委员会主要负责人由共同体核心园园长担任,成员由共同体内全体幼儿园园长出任。此外,每个共同体择优遴选至少1名党建指导员、2名教研员和1名培训师,负责共同体日常的运营工作。

在此基础上,这些共同体将定期向教育部门报告本共同体幼儿园办学情况,协助区教育行政部门统计幼儿园相关信息、处理共同体内幼儿园突发事件;同时,组织共同体内幼儿园开展教育教学、保教工作、课程建设等研究,开展幼小衔接活动以及联合备课、联合教研、合作科研、教学竞赛等活动,推广优秀教科研成果,加快实现幼有善育。

用制度护航集团化办学

赋能高质量发展 打造教育强区

“给予教育更强的支持、给予教师更高的荣誉、给予校长更足的信任、给予学生更深的关爱、给予改革更大的宽容。”这是金湾区在此次大会上,针对下一阶段教育高质量发展所提出的“五个更”方针,从中不难看出金湾区加快打造教育强区的信心与底气。

这样的底气,源于金湾区从师资队伍建设、资源配置、制度约束等方面精心设计的规范化制度保障。

优质的师资团队,是建设教育强区的支撑。为此,金湾区正加紧探索完善区域范围内教师编制统筹配置有关政策,推进跨层级划转教师编制改革,向新校建设、人才引进、紧缺学科等领域倾斜优质教师资源,并着力保障参加交流教师的正当权益和工资待遇。

优质的教育资源,是优质教育供给的源泉。近年来,金湾区持续鼓励高校和市、区教研部门举办附属中小学校,组建教育集团。支持和保障优质品牌学校持续发展,发挥优势、办出特色,带动集团创新发展。

完善的考核制度,是教育提质增效的保障。根据《珠海市金湾区关于进一步推进公办中小学幼儿园集团化办学的实施方案》,金湾区将对办学成效好、质量高、社会满意度高的集团给予一定的奖励,在职称评聘、评先评优、提拔任用等方面给予优先考虑。同时,支持教育集团在教学、科研、课程、招生、师生管理、文化建设等方面深化改革,并根据改革需要和成效,给予更多资源保障。

在保障教育资源供给方面,金湾区计划2022年全区立项不少于2个公办中小学(幼儿园)教育集团;2023至2025年,每年新增立项不少于1个公办中小学(幼儿园)教育集团。

更多内容,请点击阅读>>>

文字:甘丰恺 图片:张洲 编辑:唐祺珍 责任编辑:宋显晖
金湾区启动集团化办学扩大优质教育资源供给
珠海特区报 2022-09-28 11:09

城市发展,民生为大。民生发展,教育为先。金湾区日前召开教育高质量发展大会,贯彻落实中央及省、市对教育工作的部署要求,总结经验、表彰先进、凝聚共识,全力推进金湾教育高质量发展。

“加快教育强区建设,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这是金湾区对教育工作一以贯之的目标要求。大会上,金湾区布置了下一阶段教育工作的重点任务,包括加快推进学位建设、提高学校建设规划水平、配齐配足优质师资力量、扎实推进集团化办学、严抓严管校园安全、加强职业教育服务“产业第一”决策部署等。

其中,集团化办学作为教育提质增效的重要手段,引发了市民的热切关注与期待。会上,金湾区正式发布了《珠海市金湾区中小学集团化办学工作方案》《珠海市金湾区学前教育共同体办学工作方案》,并现场为两个小学教育集团、12个学前教育共同体揭牌,拉开了金湾区集团化办学的全新序幕。

航空新城小学南校区。

打造两个小学教育集团

优化资源配置 共享发展成果

在当天的大会上,金湾区航空新城小学教育集团、金湾区第二小学教育集团正式成立。记者了解到,金湾区航空新城小学教育集团包含航空新城小学南校区以及去年9月开学的航空新城小学北校区。金湾区第二小学教育集团则包含虹晖小学和今年9月开学的金湾区第二小学(原暂名:双湖小学)。

从这样的校园配置中不难看出,优校带新校是集团化办学的主流——根据《珠海市金湾区中小学集团化办学工作方案》,集团化办学将主要采取“优校+新校”的形式,开展紧密型集团化办学。集团各校区将努力做到四个“一体化”,即管理制度一体化、教育资源一体化、教研培训一体化、教师队伍管理一体化。

在办学模式方面,金湾区将鼓励以“优校+新校”“名校+新校”等形式开展集团化办学。为更好地服务“产业第一”决策部署,金湾区将在产业园区探索建立十二年一贯制教育园,在育人机制、人事管理、经费使用、招生政策等方面开展改革实验。

在队伍建设方面,金湾区将探索发挥名特优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推动紧缺学科教师跨校兼教、任教、支教。同时,教育集团鼓励集团各学校互派管理人员双向交流、互派教师轮岗交流,参与人员不低于核心校人数的10%。

新生在航空新城小学北校区宽敞明亮的教室上课。

在能力提升方面,打造特色化、多样化、优质化集团学校课程体系,促进集团内共享优质特色课程、教学和教科研成果等资源,不断缩小城乡、区域、校际差距,共享发展成果,从而实现“家门口的学校就是好学校”。

根据计划,同一集团直管学校原则上不超过5所(含校区),采用委托管理等形式的集团化办学覆盖学校4-7所(含校区),教育集团办学规模原则上不超过9所(含校区)。

建立12个学前教育共同体

促进均衡发展 实现幼有善育

大会上,首批12个学前教育共同体名单公布。海华幼儿园、航空新城幼儿园、金瀚幼儿园等12所优质公办幼儿园获选为首批核心园。记者了解到,这些学前教育共同体均由公办园、普惠性民办园按照地理位置相近、合理配置教育资源等原则组合而成。每个共同体选定一所优质公办园担任核心园,其他幼儿园统筹安排为共同体成员园。

根据《珠海市金湾区学前教育共同体办学工作方案》,金湾区成立学前教育共同体的目标是,到2022年底,在全区范围内实现“优质园+新园”“优质园+普惠性民办园”全覆盖,公办、民办幼儿园协同发展,初步构建起学前教育现代化办学体系。到2025年,学前教育现代化办学体系运行更加顺畅,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安全优质发展水平整体提高。

学前教育共同体将按照多园协同、抱团发展的形式,帮扶提升薄弱园,强化建设优质园,缩小园际差距,实现公办、民办幼儿园优质均衡发展。

金瀚幼儿园。

记者了解到,每个共同体都将成立共同体办学委员会,作为共同体议事机构,负责协调处理共同体办学事务。共同体办学委员会主要负责人由共同体核心园园长担任,成员由共同体内全体幼儿园园长出任。此外,每个共同体择优遴选至少1名党建指导员、2名教研员和1名培训师,负责共同体日常的运营工作。

在此基础上,这些共同体将定期向教育部门报告本共同体幼儿园办学情况,协助区教育行政部门统计幼儿园相关信息、处理共同体内幼儿园突发事件;同时,组织共同体内幼儿园开展教育教学、保教工作、课程建设等研究,开展幼小衔接活动以及联合备课、联合教研、合作科研、教学竞赛等活动,推广优秀教科研成果,加快实现幼有善育。

用制度护航集团化办学

赋能高质量发展 打造教育强区

“给予教育更强的支持、给予教师更高的荣誉、给予校长更足的信任、给予学生更深的关爱、给予改革更大的宽容。”这是金湾区在此次大会上,针对下一阶段教育高质量发展所提出的“五个更”方针,从中不难看出金湾区加快打造教育强区的信心与底气。

这样的底气,源于金湾区从师资队伍建设、资源配置、制度约束等方面精心设计的规范化制度保障。

优质的师资团队,是建设教育强区的支撑。为此,金湾区正加紧探索完善区域范围内教师编制统筹配置有关政策,推进跨层级划转教师编制改革,向新校建设、人才引进、紧缺学科等领域倾斜优质教师资源,并着力保障参加交流教师的正当权益和工资待遇。

优质的教育资源,是优质教育供给的源泉。近年来,金湾区持续鼓励高校和市、区教研部门举办附属中小学校,组建教育集团。支持和保障优质品牌学校持续发展,发挥优势、办出特色,带动集团创新发展。

完善的考核制度,是教育提质增效的保障。根据《珠海市金湾区关于进一步推进公办中小学幼儿园集团化办学的实施方案》,金湾区将对办学成效好、质量高、社会满意度高的集团给予一定的奖励,在职称评聘、评先评优、提拔任用等方面给予优先考虑。同时,支持教育集团在教学、科研、课程、招生、师生管理、文化建设等方面深化改革,并根据改革需要和成效,给予更多资源保障。

在保障教育资源供给方面,金湾区计划2022年全区立项不少于2个公办中小学(幼儿园)教育集团;2023至2025年,每年新增立项不少于1个公办中小学(幼儿园)教育集团。

更多内容,请点击阅读>>>

文字:甘丰恺 图片:张洲 编辑:唐祺珍 责任编辑:宋显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