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役军人事务员的一天

“老战友,请提供一下您的身份证、退役证,还有其他立功受奖材料。”广州市荔湾区逢源街道退役军人服务站里,副站长杨威一大早就忙碌起来,为退役军人陈刚办理优待证。“你以前在哪儿服役的?”同是退役军人的杨威,边忙活边跟陈刚拉着家常。

7月25日,我国正式发布“退役军人事务员”这一新职业。从此,杨威多了一重新的职业身份,这让他更有了职业尊荣感和使命感。在广东2.76万个退役军人服务中心(站)中,像杨威这样的退役军人事务员共有4.47万人,他们是如何为广大退役军人提供服务保障的?八一建军节前,记者来到逢源街道退役军人服务站,走进退役军人事务员的一天。

退役军人事务员为退役军人办理优待证

耐心解释办证流程

“把服务对象每件事都当成大事”

早上9点,逢源街道退役军人服务站里,已陆续开始有上门办事的老兵。

“办优待证,一定要把姓名、工作地址、家庭情况、原服役单位都核准了。”杨威叮嘱着,将这些信息录入系统,再打印出来交给陈刚核对。

军人/退役军人优先窗口

今年6月,广东启动优待证申领工作,来服务站的退役军人们,不少是咨询如何办证。杨威耐心解释着,手头的工作一刻也没停下。“刚开始接触这个新系统时,我们帮一位退役军人办证,要花差不多50分钟。”杨威笑着说,为了提高办事效率,他组织街道12个居委专干开展了三次培训,现在熟练后,已经能缩短到半小时了。

“不过,新系统对接起来还不够流畅,我得把几个痛点记下来。”杨威在笔记本上写下几个问题,准备向相关部门反馈优化。

10点左右,前来政务大厅办事的居民逐渐排起长龙,相比之下,退役军人优先窗口显得有些冷清。“其实退役军人都先自己想办法解决困难,尽管我们设了优先窗口,但没有急事,他们就不会主动亮明身份。”逢源街道综合服务中心主任蒋粤斌向记者感慨说,“这也是他们可爱的一面吧。”

临近中午,上门办理业务的人渐渐少了,杨威开始整理一上午的材料,并向记者分享服务退役军人的感受。

“服务退役军人,关键要抓住他们的核心需求,把服务对象的每件事都当成大事。”杨威举例说,今年年初,他发现退役军人谢志强夫妻住的公租房不带厕所,因为患病,独立厕所成了他们的刚需。了解到这一情况后,他翻阅政策、协调荔湾区房管中心等部门,终于为两夫妇争取到了条件更好的住处。

站里服务的退役军人,多数年纪比杨威大,建立起信任后,大家的力量就拧成了一股绳。“平时节日节点,街道都会组织优抚对象开座谈会,大家坐下来说说近况、吃个便饭,一来二去就拉近了距离,与他们的交流,也会帮助我改进工作。”杨威提议说,“下午我们要出去慰问,干脆你跟我一起,让你现场感受一下!”

发掘退役军人新能量

“更有信心提升服务”

退役军人事务员“八一”上门慰问老兵

“关叔,是我!”下午3点,在90多岁的抗美援朝老兵关佑泰家门前,杨威熟悉地敲门打着招呼。

“你来得正好,我有东西要给你。”关佑泰拿出一顶小军帽,原来,暑假期间,逢源街道安排孩子们体验军训生活、参与国防教育课程,还由社工带着孩子们到参战老兵家中,听他们讲当年血战沙场、保家卫国的故事。一名“红苗小兵”在走访老兵时,把小军帽落在了关佑泰家中。

“好,我帮你把帽子还给小朋友。关叔,你最近身体怎么样?”

“我好得很呢!对了,阿威,你拿着手机,帮我再录首歌给他。”关佑泰挂记着“红苗小兵”,面对手机镜头,唱起1958年冬在广州市一中参军时唱的战歌,“勇敢地向前进,青年的朋友们……”飘扬的歌声里,饱含着老兵对下一代的寄望。

退役军人认养绿地

走访完回工作站的路上,记者看到一名老兵正在街道荷池边修剪枝叶、清理池底。“这就是我们常说的‘退役不褪色’。无论在哪个岗位,无论情况多急难险重,只要一声令下,我们退役军人就能立即站出来。”杨威感慨地说,退役军人事务员不仅要服务好退役军人,也在不断发掘退役军人继续服务社会的新能量,逢源街道的老兵们,经常为街坊开展义剪、社区绿化等志愿服务。

根据人社部等三部门的发布,退役军人事务员是国内首次发布为退役军人提供服务保障的新职业,也是首个由退役军人事务部归口管理、纳入国家职业分类体系规范的职业。在杨威看来,退役军人事务员的设置,让他更有信心提升服务水平,对推动退役军人服务保障工作职业化、规范化、标准化建设意义重大。

一直到下午6点,不少退役军人事务员仍在工作着。有些老兵白天上班,退役军人事务员只能利用下班时间上门慰问。

在诸如退役军人事务员等拥军优属力量的共同努力下,我省退役军人服务保障体系不断健全完善。记者从省双拥办相关负责人处了解到,目前,广东已建立5类优抚对象116条优待目录清单,省级设立10亿元退役军人应急救助基金,已救助4821人、拨付资金1.18亿元。未来,广东将以创建新一轮全国双拥模范城(县)为契机,进一步推动广东双拥工作高质量发展。

文字:南方+ 马瑞婕 尚黎阳
图片:南方+ 梁钜聪
编辑:唐祺珍 责任编辑:孙宁
退役军人事务员的一天
南方+ 2022-08-01 10:44

“老战友,请提供一下您的身份证、退役证,还有其他立功受奖材料。”广州市荔湾区逢源街道退役军人服务站里,副站长杨威一大早就忙碌起来,为退役军人陈刚办理优待证。“你以前在哪儿服役的?”同是退役军人的杨威,边忙活边跟陈刚拉着家常。

7月25日,我国正式发布“退役军人事务员”这一新职业。从此,杨威多了一重新的职业身份,这让他更有了职业尊荣感和使命感。在广东2.76万个退役军人服务中心(站)中,像杨威这样的退役军人事务员共有4.47万人,他们是如何为广大退役军人提供服务保障的?八一建军节前,记者来到逢源街道退役军人服务站,走进退役军人事务员的一天。

退役军人事务员为退役军人办理优待证

耐心解释办证流程

“把服务对象每件事都当成大事”

早上9点,逢源街道退役军人服务站里,已陆续开始有上门办事的老兵。

“办优待证,一定要把姓名、工作地址、家庭情况、原服役单位都核准了。”杨威叮嘱着,将这些信息录入系统,再打印出来交给陈刚核对。

军人/退役军人优先窗口

今年6月,广东启动优待证申领工作,来服务站的退役军人们,不少是咨询如何办证。杨威耐心解释着,手头的工作一刻也没停下。“刚开始接触这个新系统时,我们帮一位退役军人办证,要花差不多50分钟。”杨威笑着说,为了提高办事效率,他组织街道12个居委专干开展了三次培训,现在熟练后,已经能缩短到半小时了。

“不过,新系统对接起来还不够流畅,我得把几个痛点记下来。”杨威在笔记本上写下几个问题,准备向相关部门反馈优化。

10点左右,前来政务大厅办事的居民逐渐排起长龙,相比之下,退役军人优先窗口显得有些冷清。“其实退役军人都先自己想办法解决困难,尽管我们设了优先窗口,但没有急事,他们就不会主动亮明身份。”逢源街道综合服务中心主任蒋粤斌向记者感慨说,“这也是他们可爱的一面吧。”

临近中午,上门办理业务的人渐渐少了,杨威开始整理一上午的材料,并向记者分享服务退役军人的感受。

“服务退役军人,关键要抓住他们的核心需求,把服务对象的每件事都当成大事。”杨威举例说,今年年初,他发现退役军人谢志强夫妻住的公租房不带厕所,因为患病,独立厕所成了他们的刚需。了解到这一情况后,他翻阅政策、协调荔湾区房管中心等部门,终于为两夫妇争取到了条件更好的住处。

站里服务的退役军人,多数年纪比杨威大,建立起信任后,大家的力量就拧成了一股绳。“平时节日节点,街道都会组织优抚对象开座谈会,大家坐下来说说近况、吃个便饭,一来二去就拉近了距离,与他们的交流,也会帮助我改进工作。”杨威提议说,“下午我们要出去慰问,干脆你跟我一起,让你现场感受一下!”

发掘退役军人新能量

“更有信心提升服务”

退役军人事务员“八一”上门慰问老兵

“关叔,是我!”下午3点,在90多岁的抗美援朝老兵关佑泰家门前,杨威熟悉地敲门打着招呼。

“你来得正好,我有东西要给你。”关佑泰拿出一顶小军帽,原来,暑假期间,逢源街道安排孩子们体验军训生活、参与国防教育课程,还由社工带着孩子们到参战老兵家中,听他们讲当年血战沙场、保家卫国的故事。一名“红苗小兵”在走访老兵时,把小军帽落在了关佑泰家中。

“好,我帮你把帽子还给小朋友。关叔,你最近身体怎么样?”

“我好得很呢!对了,阿威,你拿着手机,帮我再录首歌给他。”关佑泰挂记着“红苗小兵”,面对手机镜头,唱起1958年冬在广州市一中参军时唱的战歌,“勇敢地向前进,青年的朋友们……”飘扬的歌声里,饱含着老兵对下一代的寄望。

退役军人认养绿地

走访完回工作站的路上,记者看到一名老兵正在街道荷池边修剪枝叶、清理池底。“这就是我们常说的‘退役不褪色’。无论在哪个岗位,无论情况多急难险重,只要一声令下,我们退役军人就能立即站出来。”杨威感慨地说,退役军人事务员不仅要服务好退役军人,也在不断发掘退役军人继续服务社会的新能量,逢源街道的老兵们,经常为街坊开展义剪、社区绿化等志愿服务。

根据人社部等三部门的发布,退役军人事务员是国内首次发布为退役军人提供服务保障的新职业,也是首个由退役军人事务部归口管理、纳入国家职业分类体系规范的职业。在杨威看来,退役军人事务员的设置,让他更有信心提升服务水平,对推动退役军人服务保障工作职业化、规范化、标准化建设意义重大。

一直到下午6点,不少退役军人事务员仍在工作着。有些老兵白天上班,退役军人事务员只能利用下班时间上门慰问。

在诸如退役军人事务员等拥军优属力量的共同努力下,我省退役军人服务保障体系不断健全完善。记者从省双拥办相关负责人处了解到,目前,广东已建立5类优抚对象116条优待目录清单,省级设立10亿元退役军人应急救助基金,已救助4821人、拨付资金1.18亿元。未来,广东将以创建新一轮全国双拥模范城(县)为契机,进一步推动广东双拥工作高质量发展。

文字:南方+ 马瑞婕 尚黎阳
图片:南方+ 梁钜聪
编辑:唐祺珍 责任编辑:孙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