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吹响“产业第一”冲锋号角,珠海加快打造大湾区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七月的珠海,草木勃发,走进珠海各大工业园区,生产线上,机器开足马力奋力运转,处处是热火朝天的奋斗场景。

2019年2月1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对粤港澳大湾区的战略定位、发展目标、空间布局等作全面规划,其中明确提出,要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三年多来,珠海举全市之力积极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奋力打造粤港澳大湾区重要门户枢纽、珠江口西岸核心城市和沿海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典范,在新的赶考之路上续写经济特区新篇章。

立足新起点、把握新要求、担当新使命。当前,珠海正以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和风雨无阻的精神状态,勇担使命、加快发展、当好尖兵,全面吹响“产业第一”的冲锋号角,加快打造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资料图。吴长赋 摄

开局起势

全力打好产业发展攻坚战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产业发展,围绕建设制造强国、做强实体经济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特别是在视察珠海时指出,先进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一个关键,经济发展任何时候都不能脱实向虚。

省委、省政府支持珠海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化经济特区,对珠海提出的七大重点任务中就包括“增强产业发展新动能”。

事实上,作为我国最早设立的经济特区之一,早在2006年,珠海就将“工业强市”写入战略规划中。近年来,珠海经济发展一路劈波斩浪,彰显出强大的韧劲和活力。2021年,珠海地区生产总值3881.75亿元,全省排名升至第6位,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超2100家。

但审视当下,珠海实体经济总体规模仍然不大不强,土地、人才、核心技术等要素禀赋不足,经济结构亟待优化,能级量级亟待提高,产业基础偏薄弱。

发展不等人,要完成总书记、党中央及省委省政府赋予的使命任务,要突破发展的瓶颈藩篱,动力在产业,潜力也在产业,突破口更在产业。

一往无前、向实而行的新征程在脚下开启。

2021年12月,中国共产党珠海市第九次代表大会召开, 明确把“产业第一”摆在全市工作总抓手的首位,这在珠海发展史上是第一次,极具标志性意义。

在随后召开的珠海两会上,“产业第一”被浓墨重彩写进珠海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干出加速度”“干出高质量”。

2022年4月24日,市委市政府高规格召开全市产业发展大会,重磅发布“1+5+3”产业发展系列政策文件,以更清晰的路线图、更明确的任务书、更紧迫的时间表,吹响加快推动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冲锋号。

强产业的信号从未如此清晰。“十四五”时期,珠海将聚焦做大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与健康四大主导产业,做强智能家电、装备制造、精细化工三大优势产业,加快构建现代产业发展格局。

坚定不移、持之以恒打好产业发展攻坚战,是一场需要保持耐力的“长跑”,珠海须臾未敢懈怠,一切工作力量、一切要素资源、一切服务向产业倾斜,全面激发起高质量发展的活力动力。

为了发展产业,珠海有多拼,可以从一幅图看出来。

走进珠海市委市政府机关大院,“珠海‘产业第一’四项工作进度图”被摆放在醒目位置——全市重点项目投资完成情况、招商引资进展情况、工业园区重点配套项目投资完成情况,产业新空间建设进度情况一目了然。它如同一面战鼓,时时催促着路过的领导干部,前进的脚步要加快、再加快。

领导干部不再坐守办公室,而是纷纷组成工作专班,走进工地车间,主动作为、靠前服务,为企业、个体工商户、困难群众纾困解难;

在各级办事大厅,“办不成事”反映窗口,集中受理企业和群众遇到的“没人办”“不能办”事项,高效解决群众的办事难点。

“香十条”“七个一”“八大礼包”一系列政策大礼包连续不断,全市上下以前所未有的决心、前所未有的力度,齐心协力抓产业谋产业强产业……

上半年,面对复杂的国际环境和国内疫情带来的冲击,珠海有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今年1-5月,全市已完成重点项目投资533.08亿元,以46.2%的完成比例超过预定目标,全市实现工业投资157.63亿元,同比增长27.2%。稳中求进的发展态势清晰可见。

滚烫的产业浪潮,奋进的发展脚步,全面吹响“产业第一”冲锋号角的珠海,干劲十足、热力奔腾,奋楫扬帆正当时。

争分夺秒

加速推进5.0产业新空间建设

6月17日,由格力集团投资打造的三溪科创小镇启动区三期项目——格创·智造正式动工,成为珠海首个真正意义上实现“拿地即开工”“只租不售”的5.0产业新空间项目。

格创·智造项目效果图。

十多天后,珠海大湾区智造产业园D区和大数据中心二期正式动工,总规模约95万平方米5.0产业新空间全面拉开建设序幕。5.0产业新空间建设,正在珠海多点开花。

园区是招商引资的主力军,是项目建设和产业培育的主战场。规划建设大型产业园区,是广东打造全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新增长极的一项新部署。2022年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到,要打造高水平产业发展平台。

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珠海坚持把最宝贵的空间要素资源用在发展产业上,优化存量、做大增量,打好园区建设“组合拳”,多措并举推动产业园区扩容提质——

聚焦园区建设,珠海按照1年100亿、5年不少于500亿的标准,实施园区配套计划;土地储备方面,5年内统筹新增和盘活工业用地约50平方公里,首年熟地整备不少于7000亩,保障重点项目用地需求……

土地是产业发展之基,也是束缚很多城市产业发展的一道“紧箍”。六月初,《珠海经济特区工业用地控制线管理规定》正式施行,这是珠海首次对工业控制线进行立法管控。

“珠海市区别于周边城市,即不是将工业控制线以区片化进行划定,而是创新性提出将规划和权属结合的做法,精准落实到具体地块。”珠海市自然资源局党组成员、总规划师李清说。

一边如火如荼开工建设产业载体,一边精益求精地提升现有园区的软硬件设施。5.0产业新空间正是珠海迅速提升园区配套和服务能力的重要载体。

按照“低成本、高标准、规模化、配套好、服务全、运营优”的标准,珠海坚持高标准建设,紧盯企业发展需求量身定制工业厂房,满足企业生产的布局、荷载、层高、污水处理等要求,坚持生产与生活需求并重,全力打造既有高标准硬设施、又有高水平软服务的5.0产业新空间。

以大湾区智造产业园D区为例,项目实现“一站式”完善配套,其中多种类型的员工宿舍约5.5万平方米、1146间;员工食堂约0.6万平方米,提供传统中餐、特色地方风味等多元菜品,满足4000人同时就餐;平价超市、室内健身房、室外篮球场等设施一应俱全。

建设与招商同步、运营与服务并重,园区招商工作同步紧锣密鼓地开展。在珠海已建成的规模最大、配套最齐全的现代化、智慧化园区华发·科创产业园,今年,对标5.0产业新空间建设标准和企业需求,园区全面开展优化提升,获得了进驻企业的点赞认可。

总部位于深圳的全球纳米银材料产业领军企业——华科创智,公司团队在参观华发·科创产业园后,一周内就下定决心将重要研发团队落户珠海,开展基于纳米透明电极技术的新产品研发。

不断增强产业发展竞争力,加速推进5.0产业新空间建设,一个具有珠海特色的产业发展模式,正在大湾区西岸缓缓崛起。

向实而行

加快成为全省又一重要引擎

6月27日下午,珠海市人民政府与矩阵数据科技(上海)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这是珠海新能源产业链精准招商的又一案例。

今年以来,欣旺达、新宙邦、锐骏半导体、联东U谷、奥松半导体等一大批优质项目相继落地珠海,打开了“精准招商”的良好局面。

事实上,招商引资正是珠海当前产业攻坚的重头戏。

3月31日,珠海市投资促进中心更名为珠海市招商署,由市政府直属管理,旨在从市级层面统筹全市资源,聚焦重点产业,形成规范有序、高质高效的招商引资工作体系,构建全市“一盘棋”招商新格局。

市招商署会同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精准绘制的产业发展“全景图”、招商引资“索引图”、重点产业“强链补链图”,助力各区靶向精准招商。

主动出击开展投资促进工作成为常态。6月中旬,在深圳举办的香洲区产业空间招商推介会上,中兴系统集成、翰亚微电子、沃信达科技等30个高成长创新型项目签约落地,项目囊括光电、新能源、集成电路等重点产业方向,签约载体面积共计13.22万平方米。

从“企业找政策”到“政策找企业”,服务理念在不停转变!

4月,《珠海市全面深化改革2022年工作要点》印发,明确全市今年全面深改的66项改革举措。其中,就有26项务实举措是围绕产业发展而展开,不断为做强产业集群、壮大实体经济营造良好的制度和政策环境。

今年以来,受原材料价格上涨、订单不足、应收账款回款慢等因素影响,部分企业经营困难加剧。4月,《珠海市帮助市场主体纾困解难促进困难行业恢复发展若干措施》印发,持续加大“六稳”“六保”工作力度。

“当我们还在研究怎样做才能享受政策时,税务人员主动对接我们,今年以来,我们已经申请到退税款940多万元。”绿竹生物制药财务负责人朱眉生表示,公司将把退税资金用于推动新产品的研发和生产,加快产品上市时间。

“如果不是市疫情供应链保障专班的协调,我们企业都停工了。”谈起疫情带来的供应链受阻,高新区一家新能源企业负责人为珠海疫情供应链保障专班点赞。数据显示,今年3月至5月,珠海疫情供应链保障专班累计为60家工业企业解决供应链诉求事项387项。

重大创新载体在这里拔地而起,重大产业项目纷纷落地建设,科技创新成果不断加快产业化……一条产业加速崛起的“珠海路径”正在形成,不断为推动大湾区世界级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作出新的贡献。

省第十三次党代会报告多处提及珠海和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指出珠海正成长为我省又一重要引擎,这既是一份荣誉,更是沉甸甸的责任,时刻激励着珠海要勇担使命、加快发展、当好尖兵,拿出更加过硬的成绩说话。

“要坚持‘产业第一’不动摇,牢牢抓住产业发展这个‘牛鼻子’,不断加大产业招商力度,坚守工业用地红线,培育壮大主导产业,切实把产业链条、产业集群、产业生态做起来,在加快成为全省新的重要增长极中展现新担当新作为。”市委书记、省委横琴工委书记吕玉印强调。

全面吹响“产业第一”的冲锋号角,加快打造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新引擎,珠海,在加速奔跑。

文字:李森 编辑:庞晓丹 宋显晖 责任编辑:宋显晖
全面吹响“产业第一”冲锋号角,珠海加快打造大湾区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珠海特区报 2022-07-07 07:37

七月的珠海,草木勃发,走进珠海各大工业园区,生产线上,机器开足马力奋力运转,处处是热火朝天的奋斗场景。

2019年2月1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对粤港澳大湾区的战略定位、发展目标、空间布局等作全面规划,其中明确提出,要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三年多来,珠海举全市之力积极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奋力打造粤港澳大湾区重要门户枢纽、珠江口西岸核心城市和沿海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典范,在新的赶考之路上续写经济特区新篇章。

立足新起点、把握新要求、担当新使命。当前,珠海正以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和风雨无阻的精神状态,勇担使命、加快发展、当好尖兵,全面吹响“产业第一”的冲锋号角,加快打造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资料图。吴长赋 摄

开局起势

全力打好产业发展攻坚战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产业发展,围绕建设制造强国、做强实体经济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特别是在视察珠海时指出,先进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一个关键,经济发展任何时候都不能脱实向虚。

省委、省政府支持珠海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化经济特区,对珠海提出的七大重点任务中就包括“增强产业发展新动能”。

事实上,作为我国最早设立的经济特区之一,早在2006年,珠海就将“工业强市”写入战略规划中。近年来,珠海经济发展一路劈波斩浪,彰显出强大的韧劲和活力。2021年,珠海地区生产总值3881.75亿元,全省排名升至第6位,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超2100家。

但审视当下,珠海实体经济总体规模仍然不大不强,土地、人才、核心技术等要素禀赋不足,经济结构亟待优化,能级量级亟待提高,产业基础偏薄弱。

发展不等人,要完成总书记、党中央及省委省政府赋予的使命任务,要突破发展的瓶颈藩篱,动力在产业,潜力也在产业,突破口更在产业。

一往无前、向实而行的新征程在脚下开启。

2021年12月,中国共产党珠海市第九次代表大会召开, 明确把“产业第一”摆在全市工作总抓手的首位,这在珠海发展史上是第一次,极具标志性意义。

在随后召开的珠海两会上,“产业第一”被浓墨重彩写进珠海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干出加速度”“干出高质量”。

2022年4月24日,市委市政府高规格召开全市产业发展大会,重磅发布“1+5+3”产业发展系列政策文件,以更清晰的路线图、更明确的任务书、更紧迫的时间表,吹响加快推动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冲锋号。

强产业的信号从未如此清晰。“十四五”时期,珠海将聚焦做大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与健康四大主导产业,做强智能家电、装备制造、精细化工三大优势产业,加快构建现代产业发展格局。

坚定不移、持之以恒打好产业发展攻坚战,是一场需要保持耐力的“长跑”,珠海须臾未敢懈怠,一切工作力量、一切要素资源、一切服务向产业倾斜,全面激发起高质量发展的活力动力。

为了发展产业,珠海有多拼,可以从一幅图看出来。

走进珠海市委市政府机关大院,“珠海‘产业第一’四项工作进度图”被摆放在醒目位置——全市重点项目投资完成情况、招商引资进展情况、工业园区重点配套项目投资完成情况,产业新空间建设进度情况一目了然。它如同一面战鼓,时时催促着路过的领导干部,前进的脚步要加快、再加快。

领导干部不再坐守办公室,而是纷纷组成工作专班,走进工地车间,主动作为、靠前服务,为企业、个体工商户、困难群众纾困解难;

在各级办事大厅,“办不成事”反映窗口,集中受理企业和群众遇到的“没人办”“不能办”事项,高效解决群众的办事难点。

“香十条”“七个一”“八大礼包”一系列政策大礼包连续不断,全市上下以前所未有的决心、前所未有的力度,齐心协力抓产业谋产业强产业……

上半年,面对复杂的国际环境和国内疫情带来的冲击,珠海有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今年1-5月,全市已完成重点项目投资533.08亿元,以46.2%的完成比例超过预定目标,全市实现工业投资157.63亿元,同比增长27.2%。稳中求进的发展态势清晰可见。

滚烫的产业浪潮,奋进的发展脚步,全面吹响“产业第一”冲锋号角的珠海,干劲十足、热力奔腾,奋楫扬帆正当时。

争分夺秒

加速推进5.0产业新空间建设

6月17日,由格力集团投资打造的三溪科创小镇启动区三期项目——格创·智造正式动工,成为珠海首个真正意义上实现“拿地即开工”“只租不售”的5.0产业新空间项目。

格创·智造项目效果图。

十多天后,珠海大湾区智造产业园D区和大数据中心二期正式动工,总规模约95万平方米5.0产业新空间全面拉开建设序幕。5.0产业新空间建设,正在珠海多点开花。

园区是招商引资的主力军,是项目建设和产业培育的主战场。规划建设大型产业园区,是广东打造全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新增长极的一项新部署。2022年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到,要打造高水平产业发展平台。

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珠海坚持把最宝贵的空间要素资源用在发展产业上,优化存量、做大增量,打好园区建设“组合拳”,多措并举推动产业园区扩容提质——

聚焦园区建设,珠海按照1年100亿、5年不少于500亿的标准,实施园区配套计划;土地储备方面,5年内统筹新增和盘活工业用地约50平方公里,首年熟地整备不少于7000亩,保障重点项目用地需求……

土地是产业发展之基,也是束缚很多城市产业发展的一道“紧箍”。六月初,《珠海经济特区工业用地控制线管理规定》正式施行,这是珠海首次对工业控制线进行立法管控。

“珠海市区别于周边城市,即不是将工业控制线以区片化进行划定,而是创新性提出将规划和权属结合的做法,精准落实到具体地块。”珠海市自然资源局党组成员、总规划师李清说。

一边如火如荼开工建设产业载体,一边精益求精地提升现有园区的软硬件设施。5.0产业新空间正是珠海迅速提升园区配套和服务能力的重要载体。

按照“低成本、高标准、规模化、配套好、服务全、运营优”的标准,珠海坚持高标准建设,紧盯企业发展需求量身定制工业厂房,满足企业生产的布局、荷载、层高、污水处理等要求,坚持生产与生活需求并重,全力打造既有高标准硬设施、又有高水平软服务的5.0产业新空间。

以大湾区智造产业园D区为例,项目实现“一站式”完善配套,其中多种类型的员工宿舍约5.5万平方米、1146间;员工食堂约0.6万平方米,提供传统中餐、特色地方风味等多元菜品,满足4000人同时就餐;平价超市、室内健身房、室外篮球场等设施一应俱全。

建设与招商同步、运营与服务并重,园区招商工作同步紧锣密鼓地开展。在珠海已建成的规模最大、配套最齐全的现代化、智慧化园区华发·科创产业园,今年,对标5.0产业新空间建设标准和企业需求,园区全面开展优化提升,获得了进驻企业的点赞认可。

总部位于深圳的全球纳米银材料产业领军企业——华科创智,公司团队在参观华发·科创产业园后,一周内就下定决心将重要研发团队落户珠海,开展基于纳米透明电极技术的新产品研发。

不断增强产业发展竞争力,加速推进5.0产业新空间建设,一个具有珠海特色的产业发展模式,正在大湾区西岸缓缓崛起。

向实而行

加快成为全省又一重要引擎

6月27日下午,珠海市人民政府与矩阵数据科技(上海)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这是珠海新能源产业链精准招商的又一案例。

今年以来,欣旺达、新宙邦、锐骏半导体、联东U谷、奥松半导体等一大批优质项目相继落地珠海,打开了“精准招商”的良好局面。

事实上,招商引资正是珠海当前产业攻坚的重头戏。

3月31日,珠海市投资促进中心更名为珠海市招商署,由市政府直属管理,旨在从市级层面统筹全市资源,聚焦重点产业,形成规范有序、高质高效的招商引资工作体系,构建全市“一盘棋”招商新格局。

市招商署会同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精准绘制的产业发展“全景图”、招商引资“索引图”、重点产业“强链补链图”,助力各区靶向精准招商。

主动出击开展投资促进工作成为常态。6月中旬,在深圳举办的香洲区产业空间招商推介会上,中兴系统集成、翰亚微电子、沃信达科技等30个高成长创新型项目签约落地,项目囊括光电、新能源、集成电路等重点产业方向,签约载体面积共计13.22万平方米。

从“企业找政策”到“政策找企业”,服务理念在不停转变!

4月,《珠海市全面深化改革2022年工作要点》印发,明确全市今年全面深改的66项改革举措。其中,就有26项务实举措是围绕产业发展而展开,不断为做强产业集群、壮大实体经济营造良好的制度和政策环境。

今年以来,受原材料价格上涨、订单不足、应收账款回款慢等因素影响,部分企业经营困难加剧。4月,《珠海市帮助市场主体纾困解难促进困难行业恢复发展若干措施》印发,持续加大“六稳”“六保”工作力度。

“当我们还在研究怎样做才能享受政策时,税务人员主动对接我们,今年以来,我们已经申请到退税款940多万元。”绿竹生物制药财务负责人朱眉生表示,公司将把退税资金用于推动新产品的研发和生产,加快产品上市时间。

“如果不是市疫情供应链保障专班的协调,我们企业都停工了。”谈起疫情带来的供应链受阻,高新区一家新能源企业负责人为珠海疫情供应链保障专班点赞。数据显示,今年3月至5月,珠海疫情供应链保障专班累计为60家工业企业解决供应链诉求事项387项。

重大创新载体在这里拔地而起,重大产业项目纷纷落地建设,科技创新成果不断加快产业化……一条产业加速崛起的“珠海路径”正在形成,不断为推动大湾区世界级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作出新的贡献。

省第十三次党代会报告多处提及珠海和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指出珠海正成长为我省又一重要引擎,这既是一份荣誉,更是沉甸甸的责任,时刻激励着珠海要勇担使命、加快发展、当好尖兵,拿出更加过硬的成绩说话。

“要坚持‘产业第一’不动摇,牢牢抓住产业发展这个‘牛鼻子’,不断加大产业招商力度,坚守工业用地红线,培育壮大主导产业,切实把产业链条、产业集群、产业生态做起来,在加快成为全省新的重要增长极中展现新担当新作为。”市委书记、省委横琴工委书记吕玉印强调。

全面吹响“产业第一”的冲锋号角,加快打造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新引擎,珠海,在加速奔跑。

文字:李森 编辑:庞晓丹 宋显晖 责任编辑:宋显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