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更贴心、更暖心!斗门区接续推进乡村文化振兴

12日晚,2022年“文艺大篷车”戏剧曲艺进乡村慰问演出走进莲洲镇,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琼霞、崔玉梅等人倾情献演:村民们分享着越来越多的优质文化服务供给;

依托活化利用斗门镇新乡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一年开展文化活动71场+257场“民生微实事”项目:家门口的基层阵地让村民享受文化生活更便捷;

理论夜校、文化繁星点亮计划、村级文化中心星级评定、善雅书房系列新型阅读空间:多个本土特色文化项目源源不断提供优质服务内容;

斗门区新时代文明实践“智慧一公里”进一步推进数字乡村建设:多样的传播渠道和多彩的文化产品为文化振兴注入强大动力。

服务更贴心,阵地更强大,项目更有效,渠道更多样。

斗门区在深入推进乡村振兴中既塑形又铸魂,大力发展文化振兴,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通过丰富乡村文化生活,培育挖掘乡土文化人才,构建适合本土需求的项目及机制,推进数字乡村建设,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村民精神风貌得到进一步改善,乡村文明焕发出新气象,近22万村民在拥有绿水青山的自然禀赋之外,在享受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成果之际,不断满足其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获得感更加贴心更加温暖更加充实。

戏曲走进南门小学。

■丰富供给

分享越来越多的优质文化服务

6月12日晚,“产业第一·文艺赋能”2022年“文艺大篷车”,“开过”水波浩荡的磨刀门水道,进入莲洲镇岭南大地百草园,开展戏剧曲艺进乡村慰问演出。

演出现场,周边村子的村民和游客早早就坐下来,等着开唱。曲韵悠扬,锣鼓铿锵。国家一级演员、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红线女关门弟子琼霞,带来了新创现代粤剧小戏《家访》,为大家倾情献唱。此外,《鲲鹏展翅跟党走》《昭君出塞》《荔枝颂》等节目轮番上演,韵味十足的唱腔+娴熟动听的伴奏,让现场观众过足戏瘾。“我从小就对戏剧曲艺本身感兴趣,琼霞老师的实力摆在那,《家访》这个节目把扶贫的内容融入其中,更容易让人接受。”观众李平说。

“今天晚上,广东粤剧促进会常务副会长、国家一级编剧何笃忠,国家一级演员、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崔玉梅,广州粤剧院副院长苏华等人,特意从广州赶来参加慰问演出。”琼霞表示,艺术家们下沉到莲洲,既可以发挥艺术家引领作用,传承戏剧曲艺文化,又能把优秀节目送到村民家门口,为群众提供优质产品及服务。

为广大村民提供高质量的精神食粮,是推动乡村文化振兴的题中应有之义,也是斗门区践行乡村振兴推动文化振兴的重要举措。

675平方千米的斗门区,拥有不同于其他区域的区情。

江河相连、路桥相通、绿水青山:这是斗门区的自然禀赋。在经济社会方面,全区目前有101个行政村,农村总人口近22万人,占全市农村人口近9成,基本农田面积占全市的7成,是全市乡村振兴的主战场。

经过多年的系统谋划、精准施策、接续发力,尤其是在实施乡村文化振兴过程中,斗门区建立起以大型文化活动为支撑、节庆活动为基础、镇村活动全面发展的文化活动格局,为村民提供形式丰富、喜闻乐见的优秀文化服务:观看民间艺术大巡游;参与“斗门水上婚嫁”集体婚礼、观赏南门村赵氏家族祭礼原生态活动;参与织鱼笼及装泥鱼大赛、“白蕉海鲈”旅游文化节、莲洲禾虫文化节、虾山村美食节;学唱沙田民歌、品味本土非遗美食……一年四季文化活动不断。这些文化活动,融民间艺术、民俗展演、比赛竞技、民俗婚庆、非遗展示等为一体,依托文化节、体育节、旅游节、美食节等四大文化品牌,不断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斗门区围绕疫情防控、健康生活、民俗文化、非遗美食、文艺知识等主题,线上线下融合开展,村民足不出户即可共享服务。

来自斗门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数据统计:在丰富乡村文化生活中,全区仅仅在公益培训、艺术讲座、阅读、惠民演出等各类公益活动方面,全年就达到了2500多场次,惠及群众50万人次。

■创新项目

本土特质文化服务更接地气

锣鼓铿锵、扬琴悠长、高胡婉转……

晚上8时,乾务镇荔山村龙雅堂粤剧团(以下简称龙雅堂)准点开唱。

翻看资料可知,隐于村内一隅安静之处的龙雅堂始建于1895年,至今已有127年历史。晚上8时开唱,11时结束,多年来几乎没有间断过,荔山村的粤曲就这样代代传承下来。在2021年群众性文艺团体星级评定中,这所村级粤剧团获评3星级,获得政府扶持。

斗门区是“中国曲艺之乡”,全区目前有60多个曲艺社团和3000多名曲艺骨干,成为村级公共文化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更好地规范曲艺社团管理,鼓励其满足自娱自乐之外,积极参与基层公共文化服务,斗门区出台并完善了公共文体服务评比激励机制。

该机制包括两大亮点,一大亮点是对群众文体团体评星定级,激励群众文体力量蓬勃发展,提升基层服务供给,繁荣基层文化生活。另一个亮点,是村级文化中心运行管理定星级激励机制,根据授予的星级牌匾,给予年度运行管理补助经费,促进更多村级文化中心不断提升。

好机制带来好成效,助力乡村文化振兴更具活力。除了好的机制,乡村文化振兴的接续推进,还需要什么?

功以才成,业由才广。乡村文化振兴的高质量发展需要文化人才,尤其是乡村基层人才。为此,斗门区出台“黄杨英才”系列政策,通过制定实施“文化繁星点亮计划”,积极推动文化艺术人才深入乡村开展多种培训。据统计,该项目实施3年来,在全区开展公益课程超8000场次(截至2021年10月底),直接服务群众10万多人次,获得“2019年全国人才工作创新案例优秀案例”“2020年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优秀案例”。

斗门区“文化繁星点亮计划”可借鉴之处在于:通过“聚星”,解决城乡基层文化人才缺乏现状;通过“亮星”,解决乡村基层公共文化服务薄弱问题,直接将文化服务送至村级“最后一公里”。“聚星”+“亮星”,让乡村文化人才大施所能、大展才华、大显身手。

斗门区乡村文化振兴之路要成就康庄大道,探索创新必不可少。正是探索创新让文化服务更接地气、更加惠民,并深深地具备本土特质:理论夜校即为其一。

理论夜校,是斗门区创新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宣讲的探索,目前已经在129个村居宣讲了129场。接下来,将在全覆盖基础上精益求精精选推进。今年理论夜校首场活动时间已经确定,将于本周五晚7时30分在井岸镇草朗村开讲。

去年3月1日,珠海市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召开,对全市范围内开展党史学习教育进行动员部署。斗门区有101个行政村和28个社区,如何根据实际做好村居党史学习教育,成为一项具有挑战性的创新之举。去年4月份,斗门区探索新形式新路径开办理论夜校,组建由党史专家、道德模范、基层先进等30余名宣讲员组成的宣讲团,将党史学习教育送到基层群众家门口。“虽然是理论夜校,但不能单纯地讲党的创新理论,要通过创新方式,讲村民身边的历史、人物、故事;要丰富宣讲方式,通过演出、音频、视频、互动、电影等内容,让村民受到感染明白道理:听党话跟党走,日子才会越过越红火。”斗门区委宣传部有关负责人说。

在田间地头、在池塘边榕树下,“变白天讲为晚上讲”,把干巴巴的理论变成生动鲜活的讲故事,用村民听得懂的语言、愿意听的方式,讲清楚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斗门区理论夜校走出了一条党史学习教育的“农村”路子,让党史学习教育直抵村民心中。

斗门镇八甲村黄沙坑队十二巷6号的农村“家庭党校”开课。

■拓展空间

共用+活用+新用村级文化阵地

斗门镇新乡村背靠郁郁葱葱的竹仔岭,一条8米多宽的沥岐涌环绕全村。在乡村振兴战略中,新乡村经过“三清三拆三整治”实现旧貌换新颜:道旁古榕参天,村居错落有致,街巷干净整洁。

新乡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去年年初完成升级并投入使用,该站建筑总面积240平方米,包括舞蹈室、少儿活动室、长者活动室、图书阅览室、电子阅览室等功能场所,全部免费向村民开放,并引入斗门区蒲公英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开展活动,如今已成为村民文明实践的舞台和“快乐大本营”。

“村里的志愿服务队有300多位村民加入,协助开展文明实践活动。”斗门区蒲公英社会工作服务中心有关负责人刘雪萍介绍,去年至今,通过活化利用村里的实践站开展各类活动,完成公共文化服务项目71场,以及4个民生微实事项目257场,共计328场次。

开展各种文化活动,让村民享有更加充实、更为丰富的文化生活,新乡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成为不可或缺的阵地,而不断优化提升村级公共文化设施,成为斗门区全力推进乡村文化振兴的生动实践。

有阵地,方能战。斗门区持久发力、对标创建,一方面,扎实完成全区101个行政村文化中心全覆盖,并按照省标准达标建设,确保村民在家门口即可享受丰富便捷的文化服务。另一方面,斗门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在创建全国试点过程中,建成1个区级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6个镇街级新时代文明实践所、101个村级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实现区、镇街、村三级中心、所、站全覆盖,形成纵向涵盖区镇村、横向覆盖党政群的文明实践网络。在这样的基础上,斗门区再将丰富多彩的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进一步向村级实践站延伸,让村民与文化服务更近一步,让乡村文化振兴更上一层楼。这是村级文化阵地的共用。

好阵地,更能战。斗门区为此优中选优,打造示范空间。在完成村级文化中心全覆盖基础上,完成29个村级文化中心示范提升;探索建成新乡村、沙石村等一批集文化活动、文明实践、村民集会议事等多功能于一体的村级文化阵地,提供更优质的文化体验空间。这是村级文化阵地的活用。

新阵地,新空间。在乡村文化振兴中,斗门区启动乡村新型阅读空间打造计划,收获颇丰。斗门镇“斗门旧街粤书吧”、虾山村“虾山大院粤书吧”等6个文旅融合的新型阅读空间项目,被列入省级“粤书吧”建设试点;对百年历史的“毓秀洋楼”升级改造,打造乡村文旅书店“毓秀书房”;在井岸镇黄金村打造善雅书房·黄金屋……书吧、书房、书屋,这些弥漫着文化之香的新空间,让村民在家门口多了一处文化所在,乡风文明、善雅斗门触手可及。这是村级文化阵地的新用。

黄金村善雅书房·黄金屋。

■数字建设

智慧手段为文化振兴 注入强大动力

“乡村振兴,我满意!村里卫生清洁,这样的环境,我满意;设施越来越完善,这样的建设,我满意;城里的便利在村里也享有,这样的公共服务,我满意;治安好,风气正,这样的乡村,我满意……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

6月15日上午,乾务镇南山村户外电子大屏正在播放《乡村振兴我满意》,吸引不少村民驻足观看。袁阿姨说:“我还经常听村里的大喇叭,疫情防控在家里听斗门话广播,很有用。”

户外电子大屏和村村通广播系统,是斗门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全国试点建设“智慧一公里”项目的智慧手段之一。全区101个行政村的村民街坊,正通过一个个户外电子大屏和村村通广播,了解散发着本土芳香的历史文化。

以智慧手段推进数字乡村建设,必将为乡村文化振兴注入强大动力,迸发持久活力,展现无穷魅力。

据介绍,户外电子大屏的播放内容主要有两部分。一部分是充分利用“学习强国”学习平台,提供实时更新的“海量资源”,由斗门区融媒体中心进行编排,将“学习强国”中的微电影、红色电影、纪录片、农业科普栏目等内容,从线上导出到线下,从手机电脑导出到广场大屏,既创新学习方式,解决了村民不善上网的问题;又创新学习场景,符合群众的生活习惯。

孩子们的公益培训。

另外一部分,来自斗门区融媒体中心精心制作的本地新闻资讯、自办生活栏目和公益宣传广告,让地方党委政府的最新精神,通过“智慧一公里”平台,直达榕树下、广场上、田间地头,有效夯实基层宣传思想文化阵地基础。

“智慧一公里”还通过村村通广播系统嫁接斗门电台的优质节目资源,每天用斗门话播出“小故事大道理”栏目,用老百姓听得懂的语言、听得进的案例,讲述蕴含新思想、传播新风尚的历史典故、身边事例,让村民在潜移默化中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提高思想觉悟、文明素质。

以“学习强国”学习平台为内容支撑,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为阵地抓手,以县级融媒体中心为指挥中枢,“两中心一平台”实现资源共享、融合发展,斗门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全国试点建设不断进行探索创新,不断提高乡村数字文化产品质量,为乡村文化振兴提供多样的传播渠道和多彩的文化产品,让乡村文化服务更贴心、更暖心。

文字:张帆 图片:张帆 余浩然 通讯员 斗宣 编辑:周晓晴 责任编辑:赵思华
服务更贴心、更暖心!斗门区接续推进乡村文化振兴
珠海特区报 2022-06-16 13:25

12日晚,2022年“文艺大篷车”戏剧曲艺进乡村慰问演出走进莲洲镇,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琼霞、崔玉梅等人倾情献演:村民们分享着越来越多的优质文化服务供给;

依托活化利用斗门镇新乡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一年开展文化活动71场+257场“民生微实事”项目:家门口的基层阵地让村民享受文化生活更便捷;

理论夜校、文化繁星点亮计划、村级文化中心星级评定、善雅书房系列新型阅读空间:多个本土特色文化项目源源不断提供优质服务内容;

斗门区新时代文明实践“智慧一公里”进一步推进数字乡村建设:多样的传播渠道和多彩的文化产品为文化振兴注入强大动力。

服务更贴心,阵地更强大,项目更有效,渠道更多样。

斗门区在深入推进乡村振兴中既塑形又铸魂,大力发展文化振兴,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通过丰富乡村文化生活,培育挖掘乡土文化人才,构建适合本土需求的项目及机制,推进数字乡村建设,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村民精神风貌得到进一步改善,乡村文明焕发出新气象,近22万村民在拥有绿水青山的自然禀赋之外,在享受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成果之际,不断满足其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获得感更加贴心更加温暖更加充实。

戏曲走进南门小学。

■丰富供给

分享越来越多的优质文化服务

6月12日晚,“产业第一·文艺赋能”2022年“文艺大篷车”,“开过”水波浩荡的磨刀门水道,进入莲洲镇岭南大地百草园,开展戏剧曲艺进乡村慰问演出。

演出现场,周边村子的村民和游客早早就坐下来,等着开唱。曲韵悠扬,锣鼓铿锵。国家一级演员、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红线女关门弟子琼霞,带来了新创现代粤剧小戏《家访》,为大家倾情献唱。此外,《鲲鹏展翅跟党走》《昭君出塞》《荔枝颂》等节目轮番上演,韵味十足的唱腔+娴熟动听的伴奏,让现场观众过足戏瘾。“我从小就对戏剧曲艺本身感兴趣,琼霞老师的实力摆在那,《家访》这个节目把扶贫的内容融入其中,更容易让人接受。”观众李平说。

“今天晚上,广东粤剧促进会常务副会长、国家一级编剧何笃忠,国家一级演员、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崔玉梅,广州粤剧院副院长苏华等人,特意从广州赶来参加慰问演出。”琼霞表示,艺术家们下沉到莲洲,既可以发挥艺术家引领作用,传承戏剧曲艺文化,又能把优秀节目送到村民家门口,为群众提供优质产品及服务。

为广大村民提供高质量的精神食粮,是推动乡村文化振兴的题中应有之义,也是斗门区践行乡村振兴推动文化振兴的重要举措。

675平方千米的斗门区,拥有不同于其他区域的区情。

江河相连、路桥相通、绿水青山:这是斗门区的自然禀赋。在经济社会方面,全区目前有101个行政村,农村总人口近22万人,占全市农村人口近9成,基本农田面积占全市的7成,是全市乡村振兴的主战场。

经过多年的系统谋划、精准施策、接续发力,尤其是在实施乡村文化振兴过程中,斗门区建立起以大型文化活动为支撑、节庆活动为基础、镇村活动全面发展的文化活动格局,为村民提供形式丰富、喜闻乐见的优秀文化服务:观看民间艺术大巡游;参与“斗门水上婚嫁”集体婚礼、观赏南门村赵氏家族祭礼原生态活动;参与织鱼笼及装泥鱼大赛、“白蕉海鲈”旅游文化节、莲洲禾虫文化节、虾山村美食节;学唱沙田民歌、品味本土非遗美食……一年四季文化活动不断。这些文化活动,融民间艺术、民俗展演、比赛竞技、民俗婚庆、非遗展示等为一体,依托文化节、体育节、旅游节、美食节等四大文化品牌,不断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斗门区围绕疫情防控、健康生活、民俗文化、非遗美食、文艺知识等主题,线上线下融合开展,村民足不出户即可共享服务。

来自斗门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数据统计:在丰富乡村文化生活中,全区仅仅在公益培训、艺术讲座、阅读、惠民演出等各类公益活动方面,全年就达到了2500多场次,惠及群众50万人次。

■创新项目

本土特质文化服务更接地气

锣鼓铿锵、扬琴悠长、高胡婉转……

晚上8时,乾务镇荔山村龙雅堂粤剧团(以下简称龙雅堂)准点开唱。

翻看资料可知,隐于村内一隅安静之处的龙雅堂始建于1895年,至今已有127年历史。晚上8时开唱,11时结束,多年来几乎没有间断过,荔山村的粤曲就这样代代传承下来。在2021年群众性文艺团体星级评定中,这所村级粤剧团获评3星级,获得政府扶持。

斗门区是“中国曲艺之乡”,全区目前有60多个曲艺社团和3000多名曲艺骨干,成为村级公共文化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更好地规范曲艺社团管理,鼓励其满足自娱自乐之外,积极参与基层公共文化服务,斗门区出台并完善了公共文体服务评比激励机制。

该机制包括两大亮点,一大亮点是对群众文体团体评星定级,激励群众文体力量蓬勃发展,提升基层服务供给,繁荣基层文化生活。另一个亮点,是村级文化中心运行管理定星级激励机制,根据授予的星级牌匾,给予年度运行管理补助经费,促进更多村级文化中心不断提升。

好机制带来好成效,助力乡村文化振兴更具活力。除了好的机制,乡村文化振兴的接续推进,还需要什么?

功以才成,业由才广。乡村文化振兴的高质量发展需要文化人才,尤其是乡村基层人才。为此,斗门区出台“黄杨英才”系列政策,通过制定实施“文化繁星点亮计划”,积极推动文化艺术人才深入乡村开展多种培训。据统计,该项目实施3年来,在全区开展公益课程超8000场次(截至2021年10月底),直接服务群众10万多人次,获得“2019年全国人才工作创新案例优秀案例”“2020年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优秀案例”。

斗门区“文化繁星点亮计划”可借鉴之处在于:通过“聚星”,解决城乡基层文化人才缺乏现状;通过“亮星”,解决乡村基层公共文化服务薄弱问题,直接将文化服务送至村级“最后一公里”。“聚星”+“亮星”,让乡村文化人才大施所能、大展才华、大显身手。

斗门区乡村文化振兴之路要成就康庄大道,探索创新必不可少。正是探索创新让文化服务更接地气、更加惠民,并深深地具备本土特质:理论夜校即为其一。

理论夜校,是斗门区创新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宣讲的探索,目前已经在129个村居宣讲了129场。接下来,将在全覆盖基础上精益求精精选推进。今年理论夜校首场活动时间已经确定,将于本周五晚7时30分在井岸镇草朗村开讲。

去年3月1日,珠海市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召开,对全市范围内开展党史学习教育进行动员部署。斗门区有101个行政村和28个社区,如何根据实际做好村居党史学习教育,成为一项具有挑战性的创新之举。去年4月份,斗门区探索新形式新路径开办理论夜校,组建由党史专家、道德模范、基层先进等30余名宣讲员组成的宣讲团,将党史学习教育送到基层群众家门口。“虽然是理论夜校,但不能单纯地讲党的创新理论,要通过创新方式,讲村民身边的历史、人物、故事;要丰富宣讲方式,通过演出、音频、视频、互动、电影等内容,让村民受到感染明白道理:听党话跟党走,日子才会越过越红火。”斗门区委宣传部有关负责人说。

在田间地头、在池塘边榕树下,“变白天讲为晚上讲”,把干巴巴的理论变成生动鲜活的讲故事,用村民听得懂的语言、愿意听的方式,讲清楚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斗门区理论夜校走出了一条党史学习教育的“农村”路子,让党史学习教育直抵村民心中。

斗门镇八甲村黄沙坑队十二巷6号的农村“家庭党校”开课。

■拓展空间

共用+活用+新用村级文化阵地

斗门镇新乡村背靠郁郁葱葱的竹仔岭,一条8米多宽的沥岐涌环绕全村。在乡村振兴战略中,新乡村经过“三清三拆三整治”实现旧貌换新颜:道旁古榕参天,村居错落有致,街巷干净整洁。

新乡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去年年初完成升级并投入使用,该站建筑总面积240平方米,包括舞蹈室、少儿活动室、长者活动室、图书阅览室、电子阅览室等功能场所,全部免费向村民开放,并引入斗门区蒲公英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开展活动,如今已成为村民文明实践的舞台和“快乐大本营”。

“村里的志愿服务队有300多位村民加入,协助开展文明实践活动。”斗门区蒲公英社会工作服务中心有关负责人刘雪萍介绍,去年至今,通过活化利用村里的实践站开展各类活动,完成公共文化服务项目71场,以及4个民生微实事项目257场,共计328场次。

开展各种文化活动,让村民享有更加充实、更为丰富的文化生活,新乡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成为不可或缺的阵地,而不断优化提升村级公共文化设施,成为斗门区全力推进乡村文化振兴的生动实践。

有阵地,方能战。斗门区持久发力、对标创建,一方面,扎实完成全区101个行政村文化中心全覆盖,并按照省标准达标建设,确保村民在家门口即可享受丰富便捷的文化服务。另一方面,斗门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在创建全国试点过程中,建成1个区级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6个镇街级新时代文明实践所、101个村级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实现区、镇街、村三级中心、所、站全覆盖,形成纵向涵盖区镇村、横向覆盖党政群的文明实践网络。在这样的基础上,斗门区再将丰富多彩的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进一步向村级实践站延伸,让村民与文化服务更近一步,让乡村文化振兴更上一层楼。这是村级文化阵地的共用。

好阵地,更能战。斗门区为此优中选优,打造示范空间。在完成村级文化中心全覆盖基础上,完成29个村级文化中心示范提升;探索建成新乡村、沙石村等一批集文化活动、文明实践、村民集会议事等多功能于一体的村级文化阵地,提供更优质的文化体验空间。这是村级文化阵地的活用。

新阵地,新空间。在乡村文化振兴中,斗门区启动乡村新型阅读空间打造计划,收获颇丰。斗门镇“斗门旧街粤书吧”、虾山村“虾山大院粤书吧”等6个文旅融合的新型阅读空间项目,被列入省级“粤书吧”建设试点;对百年历史的“毓秀洋楼”升级改造,打造乡村文旅书店“毓秀书房”;在井岸镇黄金村打造善雅书房·黄金屋……书吧、书房、书屋,这些弥漫着文化之香的新空间,让村民在家门口多了一处文化所在,乡风文明、善雅斗门触手可及。这是村级文化阵地的新用。

黄金村善雅书房·黄金屋。

■数字建设

智慧手段为文化振兴 注入强大动力

“乡村振兴,我满意!村里卫生清洁,这样的环境,我满意;设施越来越完善,这样的建设,我满意;城里的便利在村里也享有,这样的公共服务,我满意;治安好,风气正,这样的乡村,我满意……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

6月15日上午,乾务镇南山村户外电子大屏正在播放《乡村振兴我满意》,吸引不少村民驻足观看。袁阿姨说:“我还经常听村里的大喇叭,疫情防控在家里听斗门话广播,很有用。”

户外电子大屏和村村通广播系统,是斗门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全国试点建设“智慧一公里”项目的智慧手段之一。全区101个行政村的村民街坊,正通过一个个户外电子大屏和村村通广播,了解散发着本土芳香的历史文化。

以智慧手段推进数字乡村建设,必将为乡村文化振兴注入强大动力,迸发持久活力,展现无穷魅力。

据介绍,户外电子大屏的播放内容主要有两部分。一部分是充分利用“学习强国”学习平台,提供实时更新的“海量资源”,由斗门区融媒体中心进行编排,将“学习强国”中的微电影、红色电影、纪录片、农业科普栏目等内容,从线上导出到线下,从手机电脑导出到广场大屏,既创新学习方式,解决了村民不善上网的问题;又创新学习场景,符合群众的生活习惯。

孩子们的公益培训。

另外一部分,来自斗门区融媒体中心精心制作的本地新闻资讯、自办生活栏目和公益宣传广告,让地方党委政府的最新精神,通过“智慧一公里”平台,直达榕树下、广场上、田间地头,有效夯实基层宣传思想文化阵地基础。

“智慧一公里”还通过村村通广播系统嫁接斗门电台的优质节目资源,每天用斗门话播出“小故事大道理”栏目,用老百姓听得懂的语言、听得进的案例,讲述蕴含新思想、传播新风尚的历史典故、身边事例,让村民在潜移默化中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提高思想觉悟、文明素质。

以“学习强国”学习平台为内容支撑,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为阵地抓手,以县级融媒体中心为指挥中枢,“两中心一平台”实现资源共享、融合发展,斗门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全国试点建设不断进行探索创新,不断提高乡村数字文化产品质量,为乡村文化振兴提供多样的传播渠道和多彩的文化产品,让乡村文化服务更贴心、更暖心。

文字:张帆 图片:张帆 余浩然 通讯员 斗宣 编辑:周晓晴 责任编辑:赵思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