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
锚定“产业第一” 聚力向实而行
——写在全市产业发展大会召开一个月之际
时间过去的每一天、每一小时、每一秒,都在用看得见的改变,为这座城市书写全新的篇章。
就在一个月前——4月24日上午,市委市政府高规格召开全市产业发展大会,高位谋划、强力推进,以更清晰的路线图、更明确的任务书、更紧迫的时间表,吹响坚持“产业第一”,加快推动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冲锋号。
一往无前、向实而行的新征程在脚下开启。一个月来,从生产车间到产业园区,从招商一线到项目现场,全市上下瞄准目标、加足马力,时不我待抓招商抓项目,争分夺秒延链补链强链,加快构建产业集群,打造产业生态,奋力推动产业实现大发展大提升。新气象、新变化扑面而来令人振奋。
新征程上的珠海,顺势而为,乘势而上,正全力跑起来,拼起来,燃起来!
以“跑”的姿态加速发力
在市委市政府机关大院内,“珠海‘产业第一’四项工作进度图”被摆放在醒目位置——全市重点项目投资完成情况、招商引资进展情况、工业园区重点配套项目投资完成情况,产业新空间建设进度情况一目了然。
它如同一面战鼓,时时催促着路过的领导干部,前进的脚步要加快、再加快。
5月16日至17日,一支由香洲区招商部门、重点园区、龙头企业组成的精锐小队,马不停蹄奔赴东莞、深圳开展投资促进工作,连续举办两场工业载体和投资环境推介交流会。
主动出击的效果立竿见影。东莞、深圳近40家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家电和装备制造类企业纷至沓来。推介交流会刚刚落幕,深圳市派图视觉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袁继侠已制定行程,迫不及待要到香洲区各工业载体实地调研,寻找心仪厂房。
企业为何如此青睐香洲区?这和香洲全力以赴抓产业、抓创新、抓项目的信心和决心分不开。在市产业发展大会上,香洲曾喊出口号:争当落实“产业第一”主力军。而记者了解到,香洲区产业发展大会即将召开。
5月7日,金湾区(珠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产业发展大会暨重点项目签约仪式举行。63个重点项目在会上集中签约动工,总投资超过1800亿元。
作为一季度生产总值增速最高的斗门区,走进各大企业、在建项目、工业园区,处处是大干快上抓产业的奋斗场景,“熟地”整备工作也正开展得如火如荼。
5月16日,高新区召开产业发展大会,瞄准“3+3+1”产业主攻方向,提出要实施“八大工程”,锚定建设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的战略目标,高标准建设未来科技城,力争三年内唐家湾主园区工业总产值突破1000亿元,远期突破5000亿元。
4天后,《珠海高新区重点产品目录》及珠海首个“重点产品推广平台”重磅推出,166个重点产品、303个推荐产品正式“上架”,助力企业实现高效对接。
与此同时,在鹤洲一体化区域,多个重点项目正全力以赴加快建设,项目洽谈、落户和跟踪“一站式”服务,“拿地即开工”制度,专班、专员“一对一”领导挂点服务机制等系列举措稳步推进实施。
土地是产业发展之基,也是束缚很多城市产业发展的一道“紧箍”。
5月10日,市人大常委会召开新闻发布会,解读《珠海经济特区工业用地控制线管理规定》。这是我市首次对工业用地控制线进行立法管控,该法规也是全国首部专门规范工业用地控制线的地方性法规。为推动产业项目快速落地,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绘制《珠海市工业项目“拿地即开工”流程图》,推动印发《推进产业项目“拿地即开工”改革实施方案》,推动项目实现“拿地即开工”。
产业发展离不开好项目,但好项目从来不是等来盼来的,只有跑出门,才能敲开门、引进门。当前,全市各区各有关单位正在紧扣“产业第一”开展“全域全员全链条”招商。
市招商委推动出台了市四套班子挂点联系、重大项目落地投产专项督导、市级招商引资服务工作专班等制度措施。
市招商署会同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精准绘制的产业发展“全景图”、招商引资“索引图”、重点产业“强链补链图”、目标企业“作战图”,助力各区靶向精准招商。
5月7日,珠海市驻深圳招商局(市招商署驻深圳招商部)正式挂牌运作;5月16日,市招商署驻成都招商部挂牌成立。
5月18日,市委书记吕玉印,市委副书记、市长黄志豪召开市招商委员会会议,对招商引资工作再部署、再推动、再鼓劲。会议强调,全市上下要切实增强抓招商抓项目抓产业的使命感紧迫感,加速推进招商引资工作,谋划新上一批新兴产业项目,不断积蓄壮大发展势能,加快推动产业实现大发展大提升。
“以更高站位、更严要求、更实举措、更大担当”去干,“干出快节奏、干出高质量”,正在成为这座城市产业发展的主基调。
领导干部不再坐守办公室,而是纷纷组成工作专班,走进工地车间,主动作为、靠前服务,为企业、个体工商户、困难群众纾困解难,想干、敢干、会干、快干的氛围越发浓厚。
“香十条”“七个一”“财金十条”“八大礼包”等一系列政策红包连续不断,全市上下正以前所未有的决心、前所未有的力度,齐心协力抓产业谋产业强产业……这种不待扬鞭自奋蹄的精气神,正是当下珠海呈现出来的状态。
发展和安全,如鸟之两翼,彼此支撑。
当前,疫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复杂,知重负重、知责担责,以“双统筹”实现“双胜利”,一直是这座城市上下同心、同频共振的呼声和行动。
对承租国有房屋的制造业、服务业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减免6个月租金,对受疫情严重影响无法正常生产经营的中小微企业实施一次性留工培训补助,开设因疫情受困企业融资“绿色通道”……4月28日,就在市产业发展大会召开4天后,珠海印发《促进困难行业恢复发展的若干措施》,用真招实招为市场主体纾困减负。
有专家指出,正是因为珠海疫情防控形势相对平稳,使得“产业第一”系列措施加快实施,推动了珠海在要素供给、服务效能、产业生态等方面的新优势逐步显现。
以“拼”的劲头奋进不休
走进珠海的产业园区,到处是一派繁忙的生产景象。5月17日上午,珠海松下马达有限公司FA伺服3000万台生产达成仪式在南屏科技工业园举行。公司副总经理胡新宇介绍,这是公司的拳头产品,预计今年实现产值50亿元。
企业家敢打敢拼的信心与力量来自哪里?
胡新宇说,像许多来这里的企业一样,松下马达有限公司入驻南屏科技工业园后,在多部门助力和政策扶持下不断创新发展,积极推进增容扩建,实现了飞跃式的成长。
此时此刻,在南屏科技工业园内,珠海第一家产业园区中学——容国团中学正在加紧建设中,计划明年开始招生。根据园区规划,未来园区周边还将新建1所初中、1所小学、3所幼儿园;通过新建、租赁、配建等方式,为企业人才配套邻里中心和1800套人才公寓。
企业家敢打敢拼的信心与力量来自哪里?
斗门区富山工业园中小企业园内,越芯高端射频及FCBGA封装载板生产制造项目现场,两栋已经封顶的大厂房颇为醒目。正是在这里,实现了16天时间“拿地即开工”的珠海速度。
“50天实现首栋厂房封顶,90天实现第二栋厂房封顶,计划今年7月具备投产条件。”在项目建设现场,珠海越亚有关负责人兴奋地介绍。
如今,这种“超级速度”正在全市接续上演。
4月29日上午,博创新型高效储能研产基地在高新区举行开工仪式,就在前一天,项目才通过网上竞价获得土地,次日项目即获得施工许可批复,迅速动工建设。这是珠海效率创新的又一生动案例。
身处珠海,来到珠海,人们的信心与力量来自很多地方。
丽珠医药的财务负责人庄健莹算了一笔企业的减税账:“今年以来,丽珠医药集团共享受增值税留抵退税额超5000万元,仅集团旗下一家控股子公司享受的增值税留抵退税额就超4520万元。”
庄健莹说,企业准备把退税款投入到后续的技术研发中,“税收优惠‘真金白银’的支持让我们企业创新发展的底气更足。”
“让人眼前一亮的产业特别多!”“坚持‘产业第一’,珠海在全速奔跑!”“每次来都见新变化,每次来都有新惊喜。”5月18日到19日,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等20多家中央、省、市媒体组成的采访团,在近距离观察与感受珠海“产业第一”迸发出的澎湃热力后,发出由衷感慨。
人民日报广东分社采访部副主任、主任记者贺林平说,坚持“产业第一”,不仅是珠海掷地有声的承诺,更成为这座城市上下同心、矢志不渝的行动。
以“创”的精神迈进高端
5月18日,全国首艘智能型无人系统母船在广州下水。该船隶属的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珠海),是由珠海市人民政府举办、中山大学牵头建设和管理的第二批广东省实验室之一。
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为产业发展增添新动能。当下的珠海,从市场主体到产业集群再到产业链培育,无一不在全面发力,加速向产业链价值链高端迈进。
走进高景太阳能珠海金湾生产基地,超过2000名生产人员坚守在岗位上,维持着生产机器的高速运转。
这家由华发集团联合IDG资本创办、总投资约170亿元的光伏企业正在抢抓新能源革命机遇,向全球光伏硅片领域标杆企业的目标进军,预计全部投产后年产值将达350亿元。高景太阳能副总经理孙彬告诉记者:“现在每日能产出780万—830万片高精度大尺寸硅片,但仍供不应求,订单已经排到明年。”
产业集聚人才、人才引领创新、创新驱动发展,三者相辅相成、密不可分。在市产业发展大会后重磅发布的产业“人才十条”措施,聚焦珠海重点发展产业和科技创新领域布局“人才链”,效应已然在显现。
不久前,在广东省博士和博士后创新创业(珠海)孵化基地,28名来自国内外知名高校的博士、博士后入驻。珠海高新区现场颁发“企业服务卡”,同时安排专人对接,为人才提供全方位的落地服务。
“目前港湾1号科创园共有560家高新技术企业在这里安家落户,聚集了8000多名产业人才。”珠海市高新建设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潘峰说,他和园区内许多企业家、科研人才长谈过,能真切地感觉到从市第九次党代会到市产业发展大会,随着珠海把发展产业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大家真真正正把心沉下来、扎下来了。
有形的改变在拔节生长,无形的浸润在扎根伸展。在一派勃勃生机中,更多的攀登与跨越正在积蓄、酝酿,亟待喷薄——
5月20日,格力集团旗下产业基金集群传来喜讯,其参与投资的国内CMOS传感器芯片领军企业——思特威(上海)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正式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挂牌上市,成为格力集团今年以来成功培育上市的第10家企业,在国有资本赋能优质企业上市方面驶入“快车道”。
当下,华发集团正全力推进向实体产业的战略转型,战略投资、财务投资、产业园区“三驾马车”同向发力,构建起“投资+产业园+实业”协同发展的新格局。围绕包括“4+3”支柱产业在内的前瞻性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华发集团累计投资超过360个项目,97个已上市或过会。
正在有计划、有节奏地布局动力锂电池市场,珠海冠宇电池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徐延铭说,在当前珠海持续加快推动产业实现大发展大提升之下,相信产业链会越聚越强,发展后劲会越来越足。
汤臣倍健首席运营官蔡良平告诉记者,今年,汤臣倍健正式提出要向“强科技型”企业转型。“我们会不断用实际行动,用企业的快速发展,为全市打好产业发展攻坚战贡献更多力量。”
起步决定后势,开局关系全局。
当前,珠海正处在乘势而上加快发展的黄金窗口期。新的赛程已经铺开,提高发展加速度,实现产业真正起飞,容不得半点的观望等待。
想要赢得主动,就必须牢牢抓住产业发展这个“牛鼻子”,在不断加大产业招商力度,培育壮大支柱产业,加快推动产业实现大发展大提升上再加码、再发力、再冲刺。
5月22日,中国共产党广东省第十三次代表大会在广州开幕。大会报告提出,建设更具国际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扩内需稳外需并举塑造强大市场优势,全面加强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建设,不断塑造高质量发展新的战略优势。
“大力发展实体经济,坚持‘产业第一’,坚决守住工业用地红线,加快完善产业链、构建产业集群、打造产业生态。”省党代表、珠海市委书记、省委横琴工委书记吕玉印参加珠海市和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代表团分组讨论时指出。
省党代表、珠海市委副书记、市长黄志豪参加分组讨论时指出,打好产业发展攻坚战,紧扣“产业第一、制造业优先”,聚焦“4+3”支柱产业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实施好园区投入倍增工程,推动工业投资倍增,不断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
行而不辍,未来可期。秉承初心、牢记使命、砥砺奋进,我们更加笃定:锚定“产业第一”,珠海将沿着自己选择的正确道路,一往无前。
原标题:
锚定“产业第一” 聚力向实而行
——写在全市产业发展大会召开一个月之际
时间过去的每一天、每一小时、每一秒,都在用看得见的改变,为这座城市书写全新的篇章。
就在一个月前——4月24日上午,市委市政府高规格召开全市产业发展大会,高位谋划、强力推进,以更清晰的路线图、更明确的任务书、更紧迫的时间表,吹响坚持“产业第一”,加快推动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冲锋号。
一往无前、向实而行的新征程在脚下开启。一个月来,从生产车间到产业园区,从招商一线到项目现场,全市上下瞄准目标、加足马力,时不我待抓招商抓项目,争分夺秒延链补链强链,加快构建产业集群,打造产业生态,奋力推动产业实现大发展大提升。新气象、新变化扑面而来令人振奋。
新征程上的珠海,顺势而为,乘势而上,正全力跑起来,拼起来,燃起来!
以“跑”的姿态加速发力
在市委市政府机关大院内,“珠海‘产业第一’四项工作进度图”被摆放在醒目位置——全市重点项目投资完成情况、招商引资进展情况、工业园区重点配套项目投资完成情况,产业新空间建设进度情况一目了然。
它如同一面战鼓,时时催促着路过的领导干部,前进的脚步要加快、再加快。
5月16日至17日,一支由香洲区招商部门、重点园区、龙头企业组成的精锐小队,马不停蹄奔赴东莞、深圳开展投资促进工作,连续举办两场工业载体和投资环境推介交流会。
主动出击的效果立竿见影。东莞、深圳近40家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家电和装备制造类企业纷至沓来。推介交流会刚刚落幕,深圳市派图视觉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袁继侠已制定行程,迫不及待要到香洲区各工业载体实地调研,寻找心仪厂房。
企业为何如此青睐香洲区?这和香洲全力以赴抓产业、抓创新、抓项目的信心和决心分不开。在市产业发展大会上,香洲曾喊出口号:争当落实“产业第一”主力军。而记者了解到,香洲区产业发展大会即将召开。
5月7日,金湾区(珠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产业发展大会暨重点项目签约仪式举行。63个重点项目在会上集中签约动工,总投资超过1800亿元。
作为一季度生产总值增速最高的斗门区,走进各大企业、在建项目、工业园区,处处是大干快上抓产业的奋斗场景,“熟地”整备工作也正开展得如火如荼。
5月16日,高新区召开产业发展大会,瞄准“3+3+1”产业主攻方向,提出要实施“八大工程”,锚定建设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的战略目标,高标准建设未来科技城,力争三年内唐家湾主园区工业总产值突破1000亿元,远期突破5000亿元。
4天后,《珠海高新区重点产品目录》及珠海首个“重点产品推广平台”重磅推出,166个重点产品、303个推荐产品正式“上架”,助力企业实现高效对接。
与此同时,在鹤洲一体化区域,多个重点项目正全力以赴加快建设,项目洽谈、落户和跟踪“一站式”服务,“拿地即开工”制度,专班、专员“一对一”领导挂点服务机制等系列举措稳步推进实施。
土地是产业发展之基,也是束缚很多城市产业发展的一道“紧箍”。
5月10日,市人大常委会召开新闻发布会,解读《珠海经济特区工业用地控制线管理规定》。这是我市首次对工业用地控制线进行立法管控,该法规也是全国首部专门规范工业用地控制线的地方性法规。为推动产业项目快速落地,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绘制《珠海市工业项目“拿地即开工”流程图》,推动印发《推进产业项目“拿地即开工”改革实施方案》,推动项目实现“拿地即开工”。
产业发展离不开好项目,但好项目从来不是等来盼来的,只有跑出门,才能敲开门、引进门。当前,全市各区各有关单位正在紧扣“产业第一”开展“全域全员全链条”招商。
市招商委推动出台了市四套班子挂点联系、重大项目落地投产专项督导、市级招商引资服务工作专班等制度措施。
市招商署会同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精准绘制的产业发展“全景图”、招商引资“索引图”、重点产业“强链补链图”、目标企业“作战图”,助力各区靶向精准招商。
5月7日,珠海市驻深圳招商局(市招商署驻深圳招商部)正式挂牌运作;5月16日,市招商署驻成都招商部挂牌成立。
5月18日,市委书记吕玉印,市委副书记、市长黄志豪召开市招商委员会会议,对招商引资工作再部署、再推动、再鼓劲。会议强调,全市上下要切实增强抓招商抓项目抓产业的使命感紧迫感,加速推进招商引资工作,谋划新上一批新兴产业项目,不断积蓄壮大发展势能,加快推动产业实现大发展大提升。
“以更高站位、更严要求、更实举措、更大担当”去干,“干出快节奏、干出高质量”,正在成为这座城市产业发展的主基调。
领导干部不再坐守办公室,而是纷纷组成工作专班,走进工地车间,主动作为、靠前服务,为企业、个体工商户、困难群众纾困解难,想干、敢干、会干、快干的氛围越发浓厚。
“香十条”“七个一”“财金十条”“八大礼包”等一系列政策红包连续不断,全市上下正以前所未有的决心、前所未有的力度,齐心协力抓产业谋产业强产业……这种不待扬鞭自奋蹄的精气神,正是当下珠海呈现出来的状态。
发展和安全,如鸟之两翼,彼此支撑。
当前,疫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复杂,知重负重、知责担责,以“双统筹”实现“双胜利”,一直是这座城市上下同心、同频共振的呼声和行动。
对承租国有房屋的制造业、服务业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减免6个月租金,对受疫情严重影响无法正常生产经营的中小微企业实施一次性留工培训补助,开设因疫情受困企业融资“绿色通道”……4月28日,就在市产业发展大会召开4天后,珠海印发《促进困难行业恢复发展的若干措施》,用真招实招为市场主体纾困减负。
有专家指出,正是因为珠海疫情防控形势相对平稳,使得“产业第一”系列措施加快实施,推动了珠海在要素供给、服务效能、产业生态等方面的新优势逐步显现。
以“拼”的劲头奋进不休
走进珠海的产业园区,到处是一派繁忙的生产景象。5月17日上午,珠海松下马达有限公司FA伺服3000万台生产达成仪式在南屏科技工业园举行。公司副总经理胡新宇介绍,这是公司的拳头产品,预计今年实现产值50亿元。
企业家敢打敢拼的信心与力量来自哪里?
胡新宇说,像许多来这里的企业一样,松下马达有限公司入驻南屏科技工业园后,在多部门助力和政策扶持下不断创新发展,积极推进增容扩建,实现了飞跃式的成长。
此时此刻,在南屏科技工业园内,珠海第一家产业园区中学——容国团中学正在加紧建设中,计划明年开始招生。根据园区规划,未来园区周边还将新建1所初中、1所小学、3所幼儿园;通过新建、租赁、配建等方式,为企业人才配套邻里中心和1800套人才公寓。
企业家敢打敢拼的信心与力量来自哪里?
斗门区富山工业园中小企业园内,越芯高端射频及FCBGA封装载板生产制造项目现场,两栋已经封顶的大厂房颇为醒目。正是在这里,实现了16天时间“拿地即开工”的珠海速度。
“50天实现首栋厂房封顶,90天实现第二栋厂房封顶,计划今年7月具备投产条件。”在项目建设现场,珠海越亚有关负责人兴奋地介绍。
如今,这种“超级速度”正在全市接续上演。
4月29日上午,博创新型高效储能研产基地在高新区举行开工仪式,就在前一天,项目才通过网上竞价获得土地,次日项目即获得施工许可批复,迅速动工建设。这是珠海效率创新的又一生动案例。
身处珠海,来到珠海,人们的信心与力量来自很多地方。
丽珠医药的财务负责人庄健莹算了一笔企业的减税账:“今年以来,丽珠医药集团共享受增值税留抵退税额超5000万元,仅集团旗下一家控股子公司享受的增值税留抵退税额就超4520万元。”
庄健莹说,企业准备把退税款投入到后续的技术研发中,“税收优惠‘真金白银’的支持让我们企业创新发展的底气更足。”
“让人眼前一亮的产业特别多!”“坚持‘产业第一’,珠海在全速奔跑!”“每次来都见新变化,每次来都有新惊喜。”5月18日到19日,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等20多家中央、省、市媒体组成的采访团,在近距离观察与感受珠海“产业第一”迸发出的澎湃热力后,发出由衷感慨。
人民日报广东分社采访部副主任、主任记者贺林平说,坚持“产业第一”,不仅是珠海掷地有声的承诺,更成为这座城市上下同心、矢志不渝的行动。
以“创”的精神迈进高端
5月18日,全国首艘智能型无人系统母船在广州下水。该船隶属的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珠海),是由珠海市人民政府举办、中山大学牵头建设和管理的第二批广东省实验室之一。
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为产业发展增添新动能。当下的珠海,从市场主体到产业集群再到产业链培育,无一不在全面发力,加速向产业链价值链高端迈进。
走进高景太阳能珠海金湾生产基地,超过2000名生产人员坚守在岗位上,维持着生产机器的高速运转。
这家由华发集团联合IDG资本创办、总投资约170亿元的光伏企业正在抢抓新能源革命机遇,向全球光伏硅片领域标杆企业的目标进军,预计全部投产后年产值将达350亿元。高景太阳能副总经理孙彬告诉记者:“现在每日能产出780万—830万片高精度大尺寸硅片,但仍供不应求,订单已经排到明年。”
产业集聚人才、人才引领创新、创新驱动发展,三者相辅相成、密不可分。在市产业发展大会后重磅发布的产业“人才十条”措施,聚焦珠海重点发展产业和科技创新领域布局“人才链”,效应已然在显现。
不久前,在广东省博士和博士后创新创业(珠海)孵化基地,28名来自国内外知名高校的博士、博士后入驻。珠海高新区现场颁发“企业服务卡”,同时安排专人对接,为人才提供全方位的落地服务。
“目前港湾1号科创园共有560家高新技术企业在这里安家落户,聚集了8000多名产业人才。”珠海市高新建设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潘峰说,他和园区内许多企业家、科研人才长谈过,能真切地感觉到从市第九次党代会到市产业发展大会,随着珠海把发展产业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大家真真正正把心沉下来、扎下来了。
有形的改变在拔节生长,无形的浸润在扎根伸展。在一派勃勃生机中,更多的攀登与跨越正在积蓄、酝酿,亟待喷薄——
5月20日,格力集团旗下产业基金集群传来喜讯,其参与投资的国内CMOS传感器芯片领军企业——思特威(上海)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正式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挂牌上市,成为格力集团今年以来成功培育上市的第10家企业,在国有资本赋能优质企业上市方面驶入“快车道”。
当下,华发集团正全力推进向实体产业的战略转型,战略投资、财务投资、产业园区“三驾马车”同向发力,构建起“投资+产业园+实业”协同发展的新格局。围绕包括“4+3”支柱产业在内的前瞻性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华发集团累计投资超过360个项目,97个已上市或过会。
正在有计划、有节奏地布局动力锂电池市场,珠海冠宇电池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徐延铭说,在当前珠海持续加快推动产业实现大发展大提升之下,相信产业链会越聚越强,发展后劲会越来越足。
汤臣倍健首席运营官蔡良平告诉记者,今年,汤臣倍健正式提出要向“强科技型”企业转型。“我们会不断用实际行动,用企业的快速发展,为全市打好产业发展攻坚战贡献更多力量。”
起步决定后势,开局关系全局。
当前,珠海正处在乘势而上加快发展的黄金窗口期。新的赛程已经铺开,提高发展加速度,实现产业真正起飞,容不得半点的观望等待。
想要赢得主动,就必须牢牢抓住产业发展这个“牛鼻子”,在不断加大产业招商力度,培育壮大支柱产业,加快推动产业实现大发展大提升上再加码、再发力、再冲刺。
5月22日,中国共产党广东省第十三次代表大会在广州开幕。大会报告提出,建设更具国际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扩内需稳外需并举塑造强大市场优势,全面加强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建设,不断塑造高质量发展新的战略优势。
“大力发展实体经济,坚持‘产业第一’,坚决守住工业用地红线,加快完善产业链、构建产业集群、打造产业生态。”省党代表、珠海市委书记、省委横琴工委书记吕玉印参加珠海市和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代表团分组讨论时指出。
省党代表、珠海市委副书记、市长黄志豪参加分组讨论时指出,打好产业发展攻坚战,紧扣“产业第一、制造业优先”,聚焦“4+3”支柱产业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实施好园区投入倍增工程,推动工业投资倍增,不断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
行而不辍,未来可期。秉承初心、牢记使命、砥砺奋进,我们更加笃定:锚定“产业第一”,珠海将沿着自己选择的正确道路,一往无前。
暂时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