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围合式管理,狮山街道为老旧小区居民筑起安全“防护墙”

面对今年突如其来的本土新冠肺炎疫情,狮山街道迎着问题上,盯着问题干,坚持问题导向,因地制宜对辖区内的散居民楼、无物业、开放式小区出入口等通过加装围栏、铁门、道闸等方式,开展围合式管理,突破老旧小区管理上的“瓶颈”,为小区居民筑起安全“防护墙”,织密基层防控一张网。

南厦一街、三街围合后。

长远谋划,规范管理

“狮山街道辖区无物业管理的老旧散居民楼较多,人员流动管理成为疫情防控中的重点和难点,我们因地制宜采取多方式开展围合式管理,减少不必要出入口,做好疫情防控常态化。”狮山街道办副主任吴铃说。

狮山街道作为香洲区老城区,辖区内老旧小区居多,大都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建造,其中物业小区18个,无物业小区102个。

为进一步落实香洲区“防疫三件事”工作方案,狮山街道迅速成立工作小组走访调研辖区出入口,本着既便于有效管控、又便于群众出行的原则,因地制宜采取多方式开展围合式管理,减少不必要出入口、节约卡口人力。目前已通过围挡、铁门、铁马、警戒带等封闭无物业小区208个出入口,设置值守点93个,物业小区设置值守点35个,围合率100%。同时成立三人工作小组保持通讯24小时畅通,做好疫情防控常态化。

狮山街道疫情防控监测点。

量体裁衣,合理布局

吴铃说:“街道还根据不同群体的利益诉求制定多元围合方案,从三个方面进行围合。”

一是固定化围合,对出入口众多的小区和已安装铁门、护栏但因年久失修、破损无法封闭的情况,如胡湾路一巷到四巷的沿街居民楼组、桃园路2号与桃园路28号之间的破损铁门和夏美路137号的护栏等,在征得居民意见后,采用安装或更换铁门、护栏等方式进行“固定”围合。

二是常态化围合,在道路出入口、商铺与居民楼共存等地方,采取“定人、定时、定岗”的方式设置值守点,落实防疫“三件事”。

狮山街道疫情防控监测点。

三是网格化围合,按照“连片共管”思路,把“小散独”小区连成一片,重新围合。如南夏一街29-35号、37-43号等多个小区,依托“民生微实事”发动居民自主筹资安装道闸、监控等,采取“道闸+围挡”的方式实现“网格化”管理,让“小院”变“大院”。

多方参与,齐头并进

吴铃说:“我们还发动党员、志愿者、楼长、网格长、社区社会组织等力量参与,通过构建小区‘大闭环’,不仅在疫情防控中减轻了人员管控压力,小区管理模式也将得到改善,逐步推动小区居民从管理变成治理。”

狮山街道绿码通行证。

一是围绕重点场所、农贸市场、香洲总站、商场超市、娱乐场所、药店等,除了加强物理隔离外,要求必须配备立式测温仪和使用场所码,将行程轨迹精确到三公里范围。

二是发动党员、志愿者、楼长、网格长、社区社会组织等力量参与卡口值守,实施“2+1”(2个固定+1个应急)值守模式,配齐测温仪、场所码、消毒液、帐篷、横幅、扩音器、移动音箱等物资,对人员进行岗前培训。同时督促辖区物业企业积极作为,安排专职人员24小时值班,加强小区人员和车辆通行管理,切实做到“有人守,有人管,严格管”。

三是为便于绿码居民出行,东风、教育、胡湾、南香等社区先行先试印发了一批绿色通行标签供绿码居民出入使用,有效减少了查验时间,防止了人员聚集和车辆堵塞。

文字:纪瑾 图片:曾遥 编辑:唐祺珍 责任编辑:赵思华
开展围合式管理,狮山街道为老旧小区居民筑起安全“防护墙”
珠江晚报 2022-03-18 13:22

面对今年突如其来的本土新冠肺炎疫情,狮山街道迎着问题上,盯着问题干,坚持问题导向,因地制宜对辖区内的散居民楼、无物业、开放式小区出入口等通过加装围栏、铁门、道闸等方式,开展围合式管理,突破老旧小区管理上的“瓶颈”,为小区居民筑起安全“防护墙”,织密基层防控一张网。

南厦一街、三街围合后。

长远谋划,规范管理

“狮山街道辖区无物业管理的老旧散居民楼较多,人员流动管理成为疫情防控中的重点和难点,我们因地制宜采取多方式开展围合式管理,减少不必要出入口,做好疫情防控常态化。”狮山街道办副主任吴铃说。

狮山街道作为香洲区老城区,辖区内老旧小区居多,大都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建造,其中物业小区18个,无物业小区102个。

为进一步落实香洲区“防疫三件事”工作方案,狮山街道迅速成立工作小组走访调研辖区出入口,本着既便于有效管控、又便于群众出行的原则,因地制宜采取多方式开展围合式管理,减少不必要出入口、节约卡口人力。目前已通过围挡、铁门、铁马、警戒带等封闭无物业小区208个出入口,设置值守点93个,物业小区设置值守点35个,围合率100%。同时成立三人工作小组保持通讯24小时畅通,做好疫情防控常态化。

狮山街道疫情防控监测点。

量体裁衣,合理布局

吴铃说:“街道还根据不同群体的利益诉求制定多元围合方案,从三个方面进行围合。”

一是固定化围合,对出入口众多的小区和已安装铁门、护栏但因年久失修、破损无法封闭的情况,如胡湾路一巷到四巷的沿街居民楼组、桃园路2号与桃园路28号之间的破损铁门和夏美路137号的护栏等,在征得居民意见后,采用安装或更换铁门、护栏等方式进行“固定”围合。

二是常态化围合,在道路出入口、商铺与居民楼共存等地方,采取“定人、定时、定岗”的方式设置值守点,落实防疫“三件事”。

狮山街道疫情防控监测点。

三是网格化围合,按照“连片共管”思路,把“小散独”小区连成一片,重新围合。如南夏一街29-35号、37-43号等多个小区,依托“民生微实事”发动居民自主筹资安装道闸、监控等,采取“道闸+围挡”的方式实现“网格化”管理,让“小院”变“大院”。

多方参与,齐头并进

吴铃说:“我们还发动党员、志愿者、楼长、网格长、社区社会组织等力量参与,通过构建小区‘大闭环’,不仅在疫情防控中减轻了人员管控压力,小区管理模式也将得到改善,逐步推动小区居民从管理变成治理。”

狮山街道绿码通行证。

一是围绕重点场所、农贸市场、香洲总站、商场超市、娱乐场所、药店等,除了加强物理隔离外,要求必须配备立式测温仪和使用场所码,将行程轨迹精确到三公里范围。

二是发动党员、志愿者、楼长、网格长、社区社会组织等力量参与卡口值守,实施“2+1”(2个固定+1个应急)值守模式,配齐测温仪、场所码、消毒液、帐篷、横幅、扩音器、移动音箱等物资,对人员进行岗前培训。同时督促辖区物业企业积极作为,安排专职人员24小时值班,加强小区人员和车辆通行管理,切实做到“有人守,有人管,严格管”。

三是为便于绿码居民出行,东风、教育、胡湾、南香等社区先行先试印发了一批绿色通行标签供绿码居民出入使用,有效减少了查验时间,防止了人员聚集和车辆堵塞。

文字:纪瑾 图片:曾遥 编辑:唐祺珍 责任编辑:赵思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