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学校名单公布 斗门两所学校上榜

教育部近日公布第三批全国中小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学校名单。其中,斗门区乾务镇五山中心小学凭借国家级非遗项目“装泥鱼习俗”、白蕉镇灯笼中心小学凭借区级非遗项目“沙田民歌”,分别上榜。

2015年起,在斗门区“非遗进校园”的氛围中,在乾务镇文化站的支持下,乾务镇五山中心小学开展“装泥鱼习俗”传承活动,让学生感受本土优秀民俗文化的魅力。目前,该活动已成为该校最主要的特色课程。

乾务镇文化站站长周永燊介绍,“装泥鱼习俗”是极富乾务特色的一项优秀民俗文化,包括织鱼笼、装泥鱼等内容,已有两百多年历史,2010年该项目被列入国家级非遗名录。该习俗源于乾务镇虎山、荔山、网山等村,这里的“装”在粤语中有“诱捕”之意,织好鱼笼去装鱼,凝聚着群众的劳动智慧,极具保护和传承价值。

“装泥鱼习俗”传承培训。

“装泥鱼习俗”为孩子们德智体美劳的和谐发展助能。该校原创舞蹈《织鱼笼》,参加广东省第五届中小学艺术展演活动艺术表演类,获得小学甲组二等奖;该校连续三年获邀参展中国教育创新成果公益博览会,“装泥鱼习俗”登上了国际舞台。

为保护和传承“沙田民歌”,白蕉镇灯笼中心小学从2016年开始,将“沙田民歌”定为学校的特色教育项目,在校内建设了活动中心,广东咸水歌研究会常务理事黄华欢,获邀担任该项目的教学顾问和教材主编。6年来,学校通过科普、教唱、组织比赛演出等方式,激发师生对“沙田民歌”的学习热情。如今,白蕉镇灯笼中心小学拥有自己的“沙田民歌”教材,开办了“沙田民歌”特色实验班,每年都举办“沙田民歌”校园歌手比赛,并通过不断培养学生歌手、录制民歌歌碟、编排歌唱节目参加市内外比赛活动,让“沙田民歌”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焕发新的生命力,增强优秀民俗文化自信心。

文字:张帆 图片:张帆 编辑:庞晓丹 责任编辑:田海
全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学校名单公布 斗门两所学校上榜
珠海特区报 2022-01-11 09:58

教育部近日公布第三批全国中小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学校名单。其中,斗门区乾务镇五山中心小学凭借国家级非遗项目“装泥鱼习俗”、白蕉镇灯笼中心小学凭借区级非遗项目“沙田民歌”,分别上榜。

2015年起,在斗门区“非遗进校园”的氛围中,在乾务镇文化站的支持下,乾务镇五山中心小学开展“装泥鱼习俗”传承活动,让学生感受本土优秀民俗文化的魅力。目前,该活动已成为该校最主要的特色课程。

乾务镇文化站站长周永燊介绍,“装泥鱼习俗”是极富乾务特色的一项优秀民俗文化,包括织鱼笼、装泥鱼等内容,已有两百多年历史,2010年该项目被列入国家级非遗名录。该习俗源于乾务镇虎山、荔山、网山等村,这里的“装”在粤语中有“诱捕”之意,织好鱼笼去装鱼,凝聚着群众的劳动智慧,极具保护和传承价值。

“装泥鱼习俗”传承培训。

“装泥鱼习俗”为孩子们德智体美劳的和谐发展助能。该校原创舞蹈《织鱼笼》,参加广东省第五届中小学艺术展演活动艺术表演类,获得小学甲组二等奖;该校连续三年获邀参展中国教育创新成果公益博览会,“装泥鱼习俗”登上了国际舞台。

为保护和传承“沙田民歌”,白蕉镇灯笼中心小学从2016年开始,将“沙田民歌”定为学校的特色教育项目,在校内建设了活动中心,广东咸水歌研究会常务理事黄华欢,获邀担任该项目的教学顾问和教材主编。6年来,学校通过科普、教唱、组织比赛演出等方式,激发师生对“沙田民歌”的学习热情。如今,白蕉镇灯笼中心小学拥有自己的“沙田民歌”教材,开办了“沙田民歌”特色实验班,每年都举办“沙田民歌”校园歌手比赛,并通过不断培养学生歌手、录制民歌歌碟、编排歌唱节目参加市内外比赛活动,让“沙田民歌”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焕发新的生命力,增强优秀民俗文化自信心。

文字:张帆 图片:张帆 编辑:庞晓丹 责任编辑:田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