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珠江出海口磨刀门与崖门之间的南海之滨,金湾区571平方公里大地上热潮滚滚。
五年时间,坚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实体经济总量空前壮大,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6.7%,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超16万元,位居全市前列——这,就是金湾区过去五年交出成绩单中的亮点之一。
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是珠海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化经济特区的起步之年,也是金湾区建区二十周年,还是金湾区与珠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一体化运作的元年。站在继往开来的新起点,金湾区干劲更足,以快马加鞭的矫健步伐开启了助力珠海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奋力将金湾建设成粤港澳大湾区战略性新兴产业重要增长极、珠江口西岸综合交通枢纽、经济特区活力品质幸福新城。
未来五年,金湾区将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在更高起点上打造珠海产业中心、交通中心和城市新中心,为珠海全面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化经济特区担当更大使命、作出更大贡献,大踏步地走向世界级大湾区的舞台中心。
抓住机遇 实现经济社会跨越发展
顺势而为 把握“四区”叠加机遇
机遇是地区发展的加速器,因为稍纵即逝更显难能可贵。过去五年积累的经验昭示着,创造金湾发展的奇迹,就在于抓住机遇,今后五年,推动金湾发展的动力,仍在于抓住机遇。
金湾区地处珠海几何中心,是珠海市最年轻的行政区,东临深圳、香港、澳门,南连著名的大西国际水道,北靠广州等经济发达的珠江三角洲腹地。2020年底,洪鹤大桥开通后,金湾与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直接相连,最短路程仅需十几分钟。
金湾更是珠海唯一同时拥有机场、港口、铁路、城轨、高速公路所构建的海陆空立体交通网络的区域,是珠海扛鼎枢纽门户的核心战略支点。
透过一组“硬核”的排名数据,可以窥见金湾区过去的发展巨变——
2020年,金湾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00.4亿元,总量较“十二五”末增长66.7%,年均增长7.8%;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95.6%;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支出均连续五年稳居全市前列;常住人口由31.87万人增长到45万人左右,年均增长7.1%;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超过16万元,位居全市前列。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47.6%;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长48.3%。
时序更替,华章日新,岁月记录发展的足迹;风起西岸,潮涌金湾,机遇凝聚奋进的力量。
当前,珠海正处于“十四五”开局起步关键期,珠海通过四十余载不懈奋斗厚积的势能正在源源不断转变成发展机遇。粤港澳大湾区、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化经济特区和自由贸易片区“四区”叠加,港珠澳大桥“一桥”飞架,一系列重大机遇互为促进、互为推动、互为彰显,释放出强大的发展潜力。这同样都是当前推进金湾高质量发展的巨大机遇,必须牢牢把握、充分利用。
勇立潮头担当作为,改革创新接续奋斗。在建区20年基础上,金湾乘着珠海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化经济特区、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东风,已经系统描绘了金湾未来五年乃至更长时期的发展蓝图——
未来五年,金湾区地区生产总值力争达到2000亿元,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三分之一;常住人口达到75万人;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区域辐射带动作用显著增强,城乡人居环境更加优美,公共服务供给更加优质,社会治理能力持续提高,民生福祉达到更高水平,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更好地为全区人民谋幸福,全面实现“十四五”规划制定的发展目标。
不忘来路 坚持实体经济发展导向
阔步向前 夯实“工业立区”基础
实体经济,是金湾立区之本,也是金湾推进改革开放迈向深入的关键一招。回望金湾建区二十年来走过的历程,从一片滩涂到产业之城的蜕变,虽然只是其中一段精彩篇章,但贯穿着这样一条清晰可见的脉络,给人以启迪:改革开放向前推进就会带来产业升级,产业升级不断加速又会推动改革开放。
产业发展,深蕴着经济腾飞的澎湃动能。作为珠海工业版图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串串成绩和数字彰显着金湾区的工业实力——
五年来,金湾区生物医药、高端打印设备、新材料、新能源四大千亿级产业集群雏形初现,航空航天、海洋工程装备产业优势凸显,智能制造、清洁能源、现代港口物流等产业加快发展。全区累计引进亿元以上项目205个,总投资近1300亿元。高新技术企业从86家增加到452家,增幅近4.5倍。
透过数据的聚光灯,我们不难看出金湾区加速产业发展的坚定步伐。在产业领域,金湾区正在擘画更宏大的蓝图,推动园区提质增效扩容,奋力培育现代产业新引擎——
未来五年,金湾区将坚持“工业立区、智造强区”不动摇,把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作为构建“4+2+1”金湾区特色现代产业体系的重点任务,一方面围绕生物医药、高端打印设备、新材料、新能源等主导产业,突出临港、临空特色产业,聚焦现代物流业,加快推进专业产业园等载体建设。另一方面瞄准行业龙头企业、细分领域冠军、产业链高附加值配套项目,开展产业链精准招商,力争“十四五”末实现工业总产值4000亿元,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000家、高新技术企业900家、上市企业10家,着力打造“龙头企业顶天立地、配套企业铺天盖地”的产业集群。
重点项目是经济发展的“生命线”。为此,金湾区将以重大项目为牵引,加快培育生物医药、高端打印设备、新材料和新能源四大千亿级产业集群,壮大航空航天、海洋工程装备、智能制造、电子信息、现代服务业等产业规模,成为珠江口西岸装备制造产业的先行区。
互联互通 努力兑现区位潜力优势
不断发力 打造全市交通中心枢纽
当冬日暖阳洒在洪湾水道的水面上,一条白色优美曲线将横琴西北角与金湾航空新城东海岸串联起来。这条曲线就是全长9.654公里的洪鹤大桥。
过去五年,随着洪鹤大桥等一系列重大交通项目相继投入使用或开工建设,长期只能依赖珠海大道单一通道往来东西城区的交通局面被打破,金湾这个曾经一度是事实上的“交通末梢”正逐步转向中心枢纽。
而这只是金湾区加速迈进“枢纽”时代的一个缩影。作为珠海“一核一极双中心多组团”城市空间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金湾本就有着独特的地理区位优势。海港和空港是建设国际性现代化大都市的两大引擎,而全国沿海主枢纽港之一和珠江口西岸唯一的深水港——高栏港,以及珠江口西岸唯一的“千万级”民航机场——珠海机场均位于金湾辖内,这让金湾成为全市乃至整个大湾区承东启西的重要交通枢纽的底气更足了。
围绕港口和机场的“双港”枢纽,金湾正计划加快高栏港15万吨级粮食码头、集装箱码头三期等一批深水泊位、深水航道和疏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打造国家综合运输体系重要枢纽港和全国沿海主要港口;大力推进机场国际口岸开放、国际航线开通,高质量建设区域性枢纽机场。此外,还将建设以摩天宇航空发动机维修项目为依托的飞机检测维修基地,着力打造空港国际智慧物流园。
从“双港”联动发展这一缩影中,我们不难看出未来五年这片区域的交通大发展——全面融入珠海“南联、西拓、东接、北进、中优”战略布局,推动“一心、两港、四铁、四横六纵”交通格局成熟定型,金湾区正加快打造珠江口西岸综合交通枢纽。
其中,“一心”是金湾综合交通枢纽;“双港”指珠海金湾机场和高栏港;“四铁”包括高铁、城际、普通铁路等多层次轨道;“四横六纵”包含横向的香海大桥及西延线、珠海大道、鹤港高速、金海大桥-金港大桥,纵向的高栏港高速、高栏港快线、机场高速、机场北路、机场东路、江珠高速等高快速通道。
随着一系列交通项目的加快推进,对外主线贯通、对内循环畅通的海陆空立体交通网将逐步完善,金湾将彻底从过去的交通末梢转变成延伸港澳、辐射粤西、通达全国的立体综合交通枢纽,一个更具有发展张力的西部新城呼之欲出。
实干笃行 提升城市功能城市颜值
全力以赴 打造宜居宜业宜游城市
2001年4月,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珠海市金湾区。金湾,如同它的名字一样,是金色港湾。
如今,在这片金色港湾里,“有区无城”的历史面貌彻底改变,城市“颜值”“内涵”实现双提升——
航空新城、平沙新城拔地而起,滨海商务区高规格建设,市民服务中心投入使用,大门口湿地公园、白藤山生态修复湿地公园等生态休闲场所面向居民开放,金山公园、金湖公园、平沙公园、金湾情侣路等综合景观带成为网红打卡点,金湾区档案馆等新建文化设施成为全市公共文化新地标,珠海西部最大的商业综合体金湾华发商都惊艳亮相,天更蓝、水更碧、土更净,焕发更加夺目的新光彩。
未来五年,金湾区将立足“两带两心、双港四片”的城镇发展空间格局,高品质拉开城市框架,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门户枢纽、活力新城、幸福家园。
为此,金湾区将围绕珠海西部生态新城规划,高标准建设滨海商务区、航空新城B片区和平沙新城,推动航空新城C片区提质升级。有序推进城市更新和功能重构,完成一批老旧街区和厂区修补式更新,让老街老巷老厂焕发生机。加快推进四镇产城融合,不断完善镇域公共配套,让四镇发展各美其美、相得益彰。
增进民生福祉,补齐民生短板,是金湾区近年来颇有亮点的工作。随着金湾区“十四五”规划提出的常住人口75万的目标,未来五年,金湾区教育、医疗、养老等公共服务配套提档升级,让金湾居民广泛拥有“此心安处是吾乡”的归属感——
把教育作为加快弥合珠海东西部公共服务差距和补齐民生短板的着力点和突破口,全力推动区域教育质量后发赶超、大幅提升。大力实施医疗卫生品质提升行动,力争五年内建成一家三级医院。落实就业优先政策,提供优质公共就业服务,努力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的就业。
五年来,金湾区的文化建设同样备受瞩目。未来五年,金湾区将大力提升城市品位,加快建成金湾航空城市民艺术中心,加快推进荷包岛旅游资源开发,完善基层文化体育服务站点功能,用好文化馆、图书馆、悦览馆等公共文化空间,串联工业游、乡村游、海岛游等旅游元素,做好红色文化、非遗文化的接续传承和保护利用,打造索卡体育文旅综合产业基地和平沙影视文化小镇,高水平保障第十四届、第十五届中国航展顺利举办,用心画好金湾旅游地图,持续打响金湾知名度。
位于珠江出海口磨刀门与崖门之间的南海之滨,金湾区571平方公里大地上热潮滚滚。
五年时间,坚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实体经济总量空前壮大,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6.7%,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超16万元,位居全市前列——这,就是金湾区过去五年交出成绩单中的亮点之一。
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是珠海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化经济特区的起步之年,也是金湾区建区二十周年,还是金湾区与珠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一体化运作的元年。站在继往开来的新起点,金湾区干劲更足,以快马加鞭的矫健步伐开启了助力珠海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奋力将金湾建设成粤港澳大湾区战略性新兴产业重要增长极、珠江口西岸综合交通枢纽、经济特区活力品质幸福新城。
未来五年,金湾区将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在更高起点上打造珠海产业中心、交通中心和城市新中心,为珠海全面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化经济特区担当更大使命、作出更大贡献,大踏步地走向世界级大湾区的舞台中心。
抓住机遇 实现经济社会跨越发展
顺势而为 把握“四区”叠加机遇
机遇是地区发展的加速器,因为稍纵即逝更显难能可贵。过去五年积累的经验昭示着,创造金湾发展的奇迹,就在于抓住机遇,今后五年,推动金湾发展的动力,仍在于抓住机遇。
金湾区地处珠海几何中心,是珠海市最年轻的行政区,东临深圳、香港、澳门,南连著名的大西国际水道,北靠广州等经济发达的珠江三角洲腹地。2020年底,洪鹤大桥开通后,金湾与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直接相连,最短路程仅需十几分钟。
金湾更是珠海唯一同时拥有机场、港口、铁路、城轨、高速公路所构建的海陆空立体交通网络的区域,是珠海扛鼎枢纽门户的核心战略支点。
透过一组“硬核”的排名数据,可以窥见金湾区过去的发展巨变——
2020年,金湾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00.4亿元,总量较“十二五”末增长66.7%,年均增长7.8%;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95.6%;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支出均连续五年稳居全市前列;常住人口由31.87万人增长到45万人左右,年均增长7.1%;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超过16万元,位居全市前列。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47.6%;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长48.3%。
时序更替,华章日新,岁月记录发展的足迹;风起西岸,潮涌金湾,机遇凝聚奋进的力量。
当前,珠海正处于“十四五”开局起步关键期,珠海通过四十余载不懈奋斗厚积的势能正在源源不断转变成发展机遇。粤港澳大湾区、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化经济特区和自由贸易片区“四区”叠加,港珠澳大桥“一桥”飞架,一系列重大机遇互为促进、互为推动、互为彰显,释放出强大的发展潜力。这同样都是当前推进金湾高质量发展的巨大机遇,必须牢牢把握、充分利用。
勇立潮头担当作为,改革创新接续奋斗。在建区20年基础上,金湾乘着珠海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化经济特区、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东风,已经系统描绘了金湾未来五年乃至更长时期的发展蓝图——
未来五年,金湾区地区生产总值力争达到2000亿元,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三分之一;常住人口达到75万人;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区域辐射带动作用显著增强,城乡人居环境更加优美,公共服务供给更加优质,社会治理能力持续提高,民生福祉达到更高水平,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更好地为全区人民谋幸福,全面实现“十四五”规划制定的发展目标。
不忘来路 坚持实体经济发展导向
阔步向前 夯实“工业立区”基础
实体经济,是金湾立区之本,也是金湾推进改革开放迈向深入的关键一招。回望金湾建区二十年来走过的历程,从一片滩涂到产业之城的蜕变,虽然只是其中一段精彩篇章,但贯穿着这样一条清晰可见的脉络,给人以启迪:改革开放向前推进就会带来产业升级,产业升级不断加速又会推动改革开放。
产业发展,深蕴着经济腾飞的澎湃动能。作为珠海工业版图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串串成绩和数字彰显着金湾区的工业实力——
五年来,金湾区生物医药、高端打印设备、新材料、新能源四大千亿级产业集群雏形初现,航空航天、海洋工程装备产业优势凸显,智能制造、清洁能源、现代港口物流等产业加快发展。全区累计引进亿元以上项目205个,总投资近1300亿元。高新技术企业从86家增加到452家,增幅近4.5倍。
透过数据的聚光灯,我们不难看出金湾区加速产业发展的坚定步伐。在产业领域,金湾区正在擘画更宏大的蓝图,推动园区提质增效扩容,奋力培育现代产业新引擎——
未来五年,金湾区将坚持“工业立区、智造强区”不动摇,把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作为构建“4+2+1”金湾区特色现代产业体系的重点任务,一方面围绕生物医药、高端打印设备、新材料、新能源等主导产业,突出临港、临空特色产业,聚焦现代物流业,加快推进专业产业园等载体建设。另一方面瞄准行业龙头企业、细分领域冠军、产业链高附加值配套项目,开展产业链精准招商,力争“十四五”末实现工业总产值4000亿元,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000家、高新技术企业900家、上市企业10家,着力打造“龙头企业顶天立地、配套企业铺天盖地”的产业集群。
重点项目是经济发展的“生命线”。为此,金湾区将以重大项目为牵引,加快培育生物医药、高端打印设备、新材料和新能源四大千亿级产业集群,壮大航空航天、海洋工程装备、智能制造、电子信息、现代服务业等产业规模,成为珠江口西岸装备制造产业的先行区。
互联互通 努力兑现区位潜力优势
不断发力 打造全市交通中心枢纽
当冬日暖阳洒在洪湾水道的水面上,一条白色优美曲线将横琴西北角与金湾航空新城东海岸串联起来。这条曲线就是全长9.654公里的洪鹤大桥。
过去五年,随着洪鹤大桥等一系列重大交通项目相继投入使用或开工建设,长期只能依赖珠海大道单一通道往来东西城区的交通局面被打破,金湾这个曾经一度是事实上的“交通末梢”正逐步转向中心枢纽。
而这只是金湾区加速迈进“枢纽”时代的一个缩影。作为珠海“一核一极双中心多组团”城市空间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金湾本就有着独特的地理区位优势。海港和空港是建设国际性现代化大都市的两大引擎,而全国沿海主枢纽港之一和珠江口西岸唯一的深水港——高栏港,以及珠江口西岸唯一的“千万级”民航机场——珠海机场均位于金湾辖内,这让金湾成为全市乃至整个大湾区承东启西的重要交通枢纽的底气更足了。
围绕港口和机场的“双港”枢纽,金湾正计划加快高栏港15万吨级粮食码头、集装箱码头三期等一批深水泊位、深水航道和疏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打造国家综合运输体系重要枢纽港和全国沿海主要港口;大力推进机场国际口岸开放、国际航线开通,高质量建设区域性枢纽机场。此外,还将建设以摩天宇航空发动机维修项目为依托的飞机检测维修基地,着力打造空港国际智慧物流园。
从“双港”联动发展这一缩影中,我们不难看出未来五年这片区域的交通大发展——全面融入珠海“南联、西拓、东接、北进、中优”战略布局,推动“一心、两港、四铁、四横六纵”交通格局成熟定型,金湾区正加快打造珠江口西岸综合交通枢纽。
其中,“一心”是金湾综合交通枢纽;“双港”指珠海金湾机场和高栏港;“四铁”包括高铁、城际、普通铁路等多层次轨道;“四横六纵”包含横向的香海大桥及西延线、珠海大道、鹤港高速、金海大桥-金港大桥,纵向的高栏港高速、高栏港快线、机场高速、机场北路、机场东路、江珠高速等高快速通道。
随着一系列交通项目的加快推进,对外主线贯通、对内循环畅通的海陆空立体交通网将逐步完善,金湾将彻底从过去的交通末梢转变成延伸港澳、辐射粤西、通达全国的立体综合交通枢纽,一个更具有发展张力的西部新城呼之欲出。
实干笃行 提升城市功能城市颜值
全力以赴 打造宜居宜业宜游城市
2001年4月,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珠海市金湾区。金湾,如同它的名字一样,是金色港湾。
如今,在这片金色港湾里,“有区无城”的历史面貌彻底改变,城市“颜值”“内涵”实现双提升——
航空新城、平沙新城拔地而起,滨海商务区高规格建设,市民服务中心投入使用,大门口湿地公园、白藤山生态修复湿地公园等生态休闲场所面向居民开放,金山公园、金湖公园、平沙公园、金湾情侣路等综合景观带成为网红打卡点,金湾区档案馆等新建文化设施成为全市公共文化新地标,珠海西部最大的商业综合体金湾华发商都惊艳亮相,天更蓝、水更碧、土更净,焕发更加夺目的新光彩。
未来五年,金湾区将立足“两带两心、双港四片”的城镇发展空间格局,高品质拉开城市框架,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门户枢纽、活力新城、幸福家园。
为此,金湾区将围绕珠海西部生态新城规划,高标准建设滨海商务区、航空新城B片区和平沙新城,推动航空新城C片区提质升级。有序推进城市更新和功能重构,完成一批老旧街区和厂区修补式更新,让老街老巷老厂焕发生机。加快推进四镇产城融合,不断完善镇域公共配套,让四镇发展各美其美、相得益彰。
增进民生福祉,补齐民生短板,是金湾区近年来颇有亮点的工作。随着金湾区“十四五”规划提出的常住人口75万的目标,未来五年,金湾区教育、医疗、养老等公共服务配套提档升级,让金湾居民广泛拥有“此心安处是吾乡”的归属感——
把教育作为加快弥合珠海东西部公共服务差距和补齐民生短板的着力点和突破口,全力推动区域教育质量后发赶超、大幅提升。大力实施医疗卫生品质提升行动,力争五年内建成一家三级医院。落实就业优先政策,提供优质公共就业服务,努力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的就业。
五年来,金湾区的文化建设同样备受瞩目。未来五年,金湾区将大力提升城市品位,加快建成金湾航空城市民艺术中心,加快推进荷包岛旅游资源开发,完善基层文化体育服务站点功能,用好文化馆、图书馆、悦览馆等公共文化空间,串联工业游、乡村游、海岛游等旅游元素,做好红色文化、非遗文化的接续传承和保护利用,打造索卡体育文旅综合产业基地和平沙影视文化小镇,高水平保障第十四届、第十五届中国航展顺利举办,用心画好金湾旅游地图,持续打响金湾知名度。
-我已经到底线啦-
暂时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