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付出甘之如饴,
所得归于欢喜,
这是梅华中学教师崔艳茹
十多年育人生涯的真实写照。
从刚走上三尺讲台的小心翼翼,
到如今的胸有成竹、游刃有余,
这个成长蝶变的过程
见证了她对教育事业的
热爱、初心与信念。
今天就让我们走近这位
被学生称为有“魔力”的教师,
看看她的故事
↓↓↓
特级教师名片
崔艳茹,珠海市梅华中学语文老师,初三年级组长,曾获“广东省班主任能力大赛二等奖”“广东省名班主任”“珠海市师德先进个人”“珠海市先进教师”“广东省‘百系列’百名优秀德育教师”等荣誉奖项及称号。2021年,崔艳茹获得广东省第十一批特级教师荣誉称号。
“有些成就感,
不做班主任体会不到”
崔艳茹回想起十多年的教师生涯,途中有过风雨,有过苦涩,但沉淀下来最深刻的,却还是来自心底的快乐和满足。
这些年,崔艳茹成为了“广东省第二批名班主任工作室主持人”“珠海市首批名班主任工作室主持人”“香洲区名班主任工作室主持人”。
在她看来,“名班主任”是份荣誉,更是份责任,“我为这份荣誉感到自豪,因为自己的付出得到了肯定与信任,更要为这份责任而自省,期待和学生共同进步”。
她坦言,班主任这份工作,就是要接纳性格各异的学生、接受形形色色的家长,就是要不断与学生、与家长、与同事沟通、协调,所以需要付出十二分的耐心、爱心、细心和慧心,这既是一个倾情付出的过程,更是一个相互促进、不断成长的机会,“每当问题解决之后带来的成就感,不做班主任是体会不到的,所以这个过程虽然辛苦、事情虽然琐碎,但事后却会感到甘之如饴”。
“当好一名班主任,最重要的是走进孩子的内心,得到家长的信赖、同事的支持。”多年的教学经验,让崔艳茹逐渐摸索出一条管理班级之道:在选拔班干部、调动孩子的积极性、培养孩子的荣誉感、加强家校沟通等方面下功夫,从而形成一股教育的合力,共同促进班级秩序的建立。
崔艳茹还十分乐于开展各式各样的班级活动,在此过程中,老师指明方向,孩子准备细节,有意愿的家长参与策划。“通过这种形式培养孩子的责任感、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提升团队协作精神和竞争意识,有助于形成一个良好的班级氛围。”
“不追求尽善尽美,
但一定要有认真的态度”
除了班主任这个身份外,崔艳茹更是一名业务能力出色的语文教师。在教学上,崔艳茹上课时立足于教材,却从来不局限于教材,而是根据学生的特点、接受能力、语文基础,拓展相关知识点,进行延伸学习。同时,她最擅长将课堂内容讲得幽默、轻松活泼,用这个年龄孩子们喜欢的方式“输出”知识,同学们常常笑称她的课是“不打瞌睡的课”。
在崔艳茹看来,“学语文很多时候就是学做人,成绩上我不追求尽善尽美,一件事情有的学生能做得很好,有的学生则不能,但只要他们态度认真、端正,我就会给予鼓励表扬。”她不仅用这句话鼓励学生摆正心态,专注学习,提升自信;更用来鞭策自己,遇到任何困难都不要畏惧,以积极的心态啃下“硬骨头”。
让崔艳茹印象最深刻的是,2008年,在校领导的委托下,她硬着头皮接手了一个规则意识薄弱、学习能力较弱、班级氛围较为紧张的班级。崔艳茹发现,这个班大多数孩子平时虽然自由散漫,但自尊心强,有较为强烈的荣誉感,同时喜欢挑战。于是,在班级管理上,她采用激将法或正话反说的方式,引导孩子们自觉参与到维护班级卫生、课堂秩序和组织校园活动中来;在教学上,她常常采用竞赛的方式,用有奖竞答的形式调动孩子们的积极性,将知识一点点渗透给他们。
以真心换真心,经过两个月的锤炼,这个令人头痛的班级面貌焕然一新,在当年的中考中也取得了令人意外的成绩。从此,崔艳茹“勇挑重担,补差能力强”的能力被同事们认可,而这段带班经历,也为她今后教学工作如鱼得水奠定了基础。

“不怕苦、不怕累;勇于承担、善于反思。”这是崔艳茹的座右铭,她认为,当老师是个“良心活”,要的是实实在在地做事,踏踏实实地修炼自己。
说起对学生们的期待,她说道,孩子们将来想到“崔老师”时能会心一笑,路上偶遇时能打个招呼,自己就很满足了。她真心希望,自己教过的孩子能拥有健康、阳光、乐观的心态,长大后,孩子们能快乐地生活,能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来源:市教育局师资科、珠海市梅华中学、珠江晚报


付出甘之如饴,
所得归于欢喜,
这是梅华中学教师崔艳茹
十多年育人生涯的真实写照。
从刚走上三尺讲台的小心翼翼,
到如今的胸有成竹、游刃有余,
这个成长蝶变的过程
见证了她对教育事业的
热爱、初心与信念。
今天就让我们走近这位
被学生称为有“魔力”的教师,
看看她的故事
↓↓↓
特级教师名片
崔艳茹,珠海市梅华中学语文老师,初三年级组长,曾获“广东省班主任能力大赛二等奖”“广东省名班主任”“珠海市师德先进个人”“珠海市先进教师”“广东省‘百系列’百名优秀德育教师”等荣誉奖项及称号。2021年,崔艳茹获得广东省第十一批特级教师荣誉称号。
“有些成就感,
不做班主任体会不到”
崔艳茹回想起十多年的教师生涯,途中有过风雨,有过苦涩,但沉淀下来最深刻的,却还是来自心底的快乐和满足。
这些年,崔艳茹成为了“广东省第二批名班主任工作室主持人”“珠海市首批名班主任工作室主持人”“香洲区名班主任工作室主持人”。
在她看来,“名班主任”是份荣誉,更是份责任,“我为这份荣誉感到自豪,因为自己的付出得到了肯定与信任,更要为这份责任而自省,期待和学生共同进步”。
她坦言,班主任这份工作,就是要接纳性格各异的学生、接受形形色色的家长,就是要不断与学生、与家长、与同事沟通、协调,所以需要付出十二分的耐心、爱心、细心和慧心,这既是一个倾情付出的过程,更是一个相互促进、不断成长的机会,“每当问题解决之后带来的成就感,不做班主任是体会不到的,所以这个过程虽然辛苦、事情虽然琐碎,但事后却会感到甘之如饴”。
“当好一名班主任,最重要的是走进孩子的内心,得到家长的信赖、同事的支持。”多年的教学经验,让崔艳茹逐渐摸索出一条管理班级之道:在选拔班干部、调动孩子的积极性、培养孩子的荣誉感、加强家校沟通等方面下功夫,从而形成一股教育的合力,共同促进班级秩序的建立。
崔艳茹还十分乐于开展各式各样的班级活动,在此过程中,老师指明方向,孩子准备细节,有意愿的家长参与策划。“通过这种形式培养孩子的责任感、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提升团队协作精神和竞争意识,有助于形成一个良好的班级氛围。”
“不追求尽善尽美,
但一定要有认真的态度”
除了班主任这个身份外,崔艳茹更是一名业务能力出色的语文教师。在教学上,崔艳茹上课时立足于教材,却从来不局限于教材,而是根据学生的特点、接受能力、语文基础,拓展相关知识点,进行延伸学习。同时,她最擅长将课堂内容讲得幽默、轻松活泼,用这个年龄孩子们喜欢的方式“输出”知识,同学们常常笑称她的课是“不打瞌睡的课”。
在崔艳茹看来,“学语文很多时候就是学做人,成绩上我不追求尽善尽美,一件事情有的学生能做得很好,有的学生则不能,但只要他们态度认真、端正,我就会给予鼓励表扬。”她不仅用这句话鼓励学生摆正心态,专注学习,提升自信;更用来鞭策自己,遇到任何困难都不要畏惧,以积极的心态啃下“硬骨头”。
让崔艳茹印象最深刻的是,2008年,在校领导的委托下,她硬着头皮接手了一个规则意识薄弱、学习能力较弱、班级氛围较为紧张的班级。崔艳茹发现,这个班大多数孩子平时虽然自由散漫,但自尊心强,有较为强烈的荣誉感,同时喜欢挑战。于是,在班级管理上,她采用激将法或正话反说的方式,引导孩子们自觉参与到维护班级卫生、课堂秩序和组织校园活动中来;在教学上,她常常采用竞赛的方式,用有奖竞答的形式调动孩子们的积极性,将知识一点点渗透给他们。
以真心换真心,经过两个月的锤炼,这个令人头痛的班级面貌焕然一新,在当年的中考中也取得了令人意外的成绩。从此,崔艳茹“勇挑重担,补差能力强”的能力被同事们认可,而这段带班经历,也为她今后教学工作如鱼得水奠定了基础。

“不怕苦、不怕累;勇于承担、善于反思。”这是崔艳茹的座右铭,她认为,当老师是个“良心活”,要的是实实在在地做事,踏踏实实地修炼自己。
说起对学生们的期待,她说道,孩子们将来想到“崔老师”时能会心一笑,路上偶遇时能打个招呼,自己就很满足了。她真心希望,自己教过的孩子能拥有健康、阳光、乐观的心态,长大后,孩子们能快乐地生活,能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来源:市教育局师资科、珠海市梅华中学、珠江晚报

暂时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