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成立的斗门生态农业园,规划面积312平方千米,包括莲洲镇和白蕉镇、斗门镇部分区域。
这里沃野千里,水网纵横。经过十年发展,已经焕发出勃勃生机,在自然禀赋之上展现新面貌。
在莲洲核心区,围绕康养文旅产业打造北部生态新城,争创乡村振兴改革实验区和样板:这是生态门户;
在白蕉核心区,围绕智能制造产业和“白蕉海鲈”现代农业,打造滨江智造新城:这是创新之笔;
在斗门镇片区,依托自然风光和人文底蕴,打造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示范片区:这是锦上添花。
三区归一,十年一剑,斗门生态农业园取得阶段性成效,斩获10项国家级荣誉。
作为斗门区构建“大产业”的重要支撑,按照规划部署,斗门生态农业园将抢抓“四区”叠加发展历史机遇,围绕“打造现代农业集聚区”和“建设4.0版现代化园区”,打造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战略拓展区的生态门户,加快建设国家级现代化农业科技园区。
历经十年发展
三大产业布局十项国家级荣誉
沃野千里,水网纵横,山清水秀。
斗门生态农业园给人的第一印象是广阔。从莲洲镇跑到白蕉镇,还在其辖区内;再到斗门镇,还是在其辖区内。
规划面积312平方千米的斗门生态农业园,2011年成立,共涉及57个行政村(斗门区共有101个行政村)、2大农场,约占全市陆地面积的六分之一、斗门区辖区面积的二分之一。
经过10年发展,斗门生态农业园形成三大产业布局。
莲洲核心区:在大沙永利片区,以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生态农业为发展方向,致力打造产业示范、科技展示、观光体验、科普教育、度假养生和诗意憩居为一体的国家农业公园,建设北部生态新城。争创乡村振兴改革实验区和样板区,这是深厚底色。
白蕉核心区:在新港片区,围绕智能制造产业和“白蕉海鲈”现代农业,打造滨江智造新城。今年2月,在斗门智能制造产业园的基础上获批成立的斗门智能制造经济开发区,是珠海市近十年来首个省级经开区,也是省级三个经开区之一,成为斗门区实体产业的重要载体。在一个生态农业园区建设智造新城,这是创新之笔。
斗门镇片区:依托自然风光和人文底蕴,打造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示范片区。精彩文旅项目,这是锦上添花。
三区归一,十年一剑,斗门生态农业园的发展取得阶段性成效,斩获“六区三乡一基地”10项国家级荣誉:国家农业科技园区、中国河口渔业示范区、国家水利风景区、珠海“白蕉海鲈”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国家都市型现代农业示范区、国家级田园综合体、中国海鲈之乡、中国禾虫之乡、中国黄沙蚬之乡、国家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
来之不易的阶段性成效,绘出了斗门生态农业园高质量发展的美好画卷。
未来如何谋划、如何落实、如何实现更高质量发展,也同样摆在了眼前。
9月26日召开的斗门区第五次党代会,提出“以‘大斗门’的崭新姿态奋力打造珠海‘二次创业’加快发展新引擎”的奋斗目标,对斗门区各项事业发展作出了全面部署,对包括斗门生态农业园在内的四大园区建设提出了明确要求。
11月22日召开的斗门区五届人大一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明确:要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区委的决策部署上来,建设富裕斗门、美丽斗门、幸福斗门。毫无疑问,斗门生态农业园作为斗门区的重要一极,产业雄厚、更具活力的富裕,离不开斗门生态农业园的产业支撑;特色鲜明、协调发展的美丽,离不开斗门生态农业园的空间载体;以民为本、善雅向上的幸福,离不开斗门生态农业园的民生改善。
按照规划部署,斗门生态农业园将抢抓“四区”叠加发展历史机遇,围绕“打造现代农业集聚区”和“建设4.0版现代化园区”,打造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的战略拓展区生态门户,加快建设国家级现代化农业科技园区。
按照国家农业公园规划
打造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生态门户
尽管已经迎来了“大雪”节气,岭南的冬天,阳光依然暖热。
戴上旧斗笠,66岁的李悦强把谷粒摊晒在空地上,再用耥板耥得平平的。
今年4月初,李悦强卸任珠海市斗门区莲洲镇石龙村党委书记,当月月底就“毛遂自荐”到岭南大地田园综合体(以下简称岭南大地)“报到”。“有了岭南大地,村集体一年收入从90多万元到现在的400万元,村民户均年入10万元以上,在家门口就能上班,这样的好日子,怎么能歇下来呢!”
李悦强脚下这片淡化了秋冬的岭南大地,因为岭南大地实现了华丽蜕变。
2017年7月,在国务院农村综合改革办公室组织的专家评审会上,岭南大地从全国众多项目中脱颖而出。该项目申报主体为斗门区人民政府,实施主体为珠海市岭南文化投资有限公司,监督主体为斗门生态农业园管委会。
位于斗门生态农业园内的岭南大地,规划总面积11.77平方千米,包含石龙村、东湾村和下栏村三个行政村,其核心区域位于石龙村。
按照规划,岭南大地将分三期建设。其中,一期项目百草园在5月1日正式开园,已接待游客30多万人次。
多年来,石龙村村民靠种植苗木勤劳致富,“石龙苗木”曾是石龙村的一张特色名片。近几年,随着苗木市场开始供大于求,村民靠苗木实现更好的发展变得越来越困难。
变不利为有利,于平常见奇绝。在岭南大地的强势带动下,石龙村紫荆、细叶紫薇、细叶榄仁、香樟、秋枫、黄槐、杜英、木棉等乡土绿化树和观赏性花卉,畅销珠三角、远销云贵川、出口港澳。东湾村以花卉苗木及水产养殖作为其特色生态农业产业,其中蝴蝶兰种植基地、鸡蛋花种植基地都已形成较大规模。下栏村渔业养殖产业已经成为其经济发展的重要项目,未来将向渔业产业链的下游延伸,打造特色品牌。
面貌黝黑,双手粗糙,26岁的石龙村村民朱文乐已经在外打工多年,受够了奔波之苦。今年五一期间,岭南大地首期项目开放,阿乐迫不及待地前来应聘。如今,他已经成长为田园综合体的骨干员工,负责园区物资采购和户外设备管理。“我现在每月工资5000元左右,吃住全包。2019年后村里又有了分红,我父母、姐姐每人10股,我和妻子各分得6股,一年下来一家人仅分红就有8万多元。”说这话时,阿乐眸子里都是光亮。他说这几年装修了房子,买了新车,去年有了一个可爱的女儿,日子越过越红火。
岭南大地率先在广东省探索实施“点状供地”80亩,实现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保障了乡村可持续发展。以石龙村为例,通过“点状供地”模式,村集体获得了2340万元收入,村民们也在土地流转的良性循环中,找到了致富的新路子。截至今年10月,石龙村土地租金及保底分红收入累计达4700万元;已累计直接为当地村民提供了280个就业岗位。村民土地对外承包租金,已由2014的1200元/亩/年,上升到目前的2500元/亩/年,带动花卉苗木、周边餐饮经营、民宿、土特产收入大幅增收。
石龙村由此获评为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
村集体有了钱,村民富裕了,石龙村将闲置的旧民房进行统一规划和整体改造,污水处理池也升级改造为湿地公园。如今,道路变宽敞了、房子变漂亮了、水变清了,环境变美了,村民幸福感成色更足了。旧貌换新颜的农村自然而然有了“精气神儿”。
作为粤港澳大湾区唯一国家级田园综合体试点创建项目,岭南大地以岭南文化为魂,以富民为本,创新发展,开启一二三产业循环发展的现代农业新模式,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重塑中国乡村的美丽田园。
岭南大地,成为斗门区创建全国乡村振兴示范区的强力支撑点。
截至目前,斗门生态农业园的莲洲核心区共引进十大项目,涉及岭南大地田园综合体、逸丰生态农业休闲养生谷、十里莲江国际健康城、停云小镇和桐林度假村等,计划总投资145.96亿元,规划总面积24777.94亩。
按照规划,在莲洲核心区,将以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生态农业为发展方向,紧扣党建引领乡村振兴和农业科技引领乡村产业振兴思路,力争在农旅融合发展、农业科技创新能力提升等方面做出新成绩,打造以点串线,以线带面的乡村振兴示范带,争创全国乡村振兴示范样板。“按照国家农业公园高标准规划,加快打造北部生态新城发展极点,打造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的生态门户,助力斗门区建设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战略拓展区。”斗门区委书记苏虎表示。
长远谋划“园中园”
智能制造产业 助推滨江智造新城
在白蕉核心区,在斗门生态农业园的“园中园”斗门智能制造产业园内,强竞供应链项目的两大冷冻车间,正在开展外墙及内部施工。
截至目前,该项目一号厂房和配电房即将进行验收,二号厂房、加工车间已完成主体建设,预计明年3月竣工。
该项目由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广东强竞农业集团投资建设,拟总投资9亿元,占地面积6.6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1.8万平方米,建设深加工/冷链物流/冷冻仓储中心、农业科技孵化器中心、产学研发中心以及双创示范中心等。设计总储存量12万吨,主要开展海鲈鱼及各类海产品加工生产,年营业额可达14亿元,预计税收达3988万元以上。“项目一期计划明年5月投产。”广东强竞农业集团有关负责人表示。
火热的建设场面远不止如此。
总投资1.8亿元的绿兴冷链物流中心项目已全面建成,其生产车间租赁一空、一间难求。
总投资4亿元的珠海诚丰优品产业园项目,即将进入投产阶段。“产业园的核心是‘销’,这是区别于其他一些产业园的地方,通过产、存、销一体化,形成园区内部闭环,打造‘白蕉海鲈’产业示范基地和我市首个全产业链电商基地。”珠海诚丰优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魏荣娟说。
投资总额2亿元的珠海市精实测控技术增资扩产项目,主体厂房在11月份封顶,这是一家有望在科创板上市的企业。
广州东奥电器有限公司投资10亿元建设的百奥智能温湿度控制设备制造基地,项目(一期)1号厂房主体完成80%;2号厂房主体已完成,预计明年5月竣工、8月投产。
深圳市东升源电气设备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的东升源智能电网设备总部基地,主体工程已经封顶……这些开工、在建、竣工、投产的现代冷链物流园项目,以及新兴制造企业项目,让整个园区动力涌动、蓄势待发。
为何要在斗门生态农业园内,建设斗门智能制造产业园这样一个“园中园”?细细考量,这正是斗门区的长远谋划,正是倾力打造经济社会新增长极的创新之举:提前布局,多点盛开“产业强区”的灿烂之花。今年2月,在斗门智能制造产业园的发展基础上,省政府正式批准成立斗门智能制造经济开发区,这是珠海市近十年来首个省级经开区,也是三个省级经开区之一,成为斗门区实体产业的新载体。
据不完全统计显示,截至目前,斗门智能制造产业园累计引进32个智能制造项目,总投资约205亿元,达产后年产值达211亿元、税收贡献近7亿元。按照规划安排,斗门智能制造产业园将围绕智能制造产业和白蕉海鲈现代农业,打造滨江智造新城,为建设现代化产业园区带来强大效益。主要包括:
水产品深加工产业链。以“白蕉海鲈”特色农产品优势区为抓手,建设一批国际领先水平的水产品深加工、冷链、物流项目。
集群效益。随着越来越多的资金和人才聚集,政府将加大对公共服务的建设投入,将本区域打造成以制造业为核心的多元化的新型产业园区,促进实体经济更好发展。
探索城市更新斗门模式,以产城融合理念建设4.0版园区。整体统筹谋划新港片区三旧改造工作,将商住地块开发、旧村居改造以及园区道路和服务中心、人工智能产业港、公园、学校、医院等配套项目,整体纳入新港片区城市更新项目,腾挪出建设用地,促进产业园加速发展。
2011年成立的斗门生态农业园,规划面积312平方千米,包括莲洲镇和白蕉镇、斗门镇部分区域。
这里沃野千里,水网纵横。经过十年发展,已经焕发出勃勃生机,在自然禀赋之上展现新面貌。
在莲洲核心区,围绕康养文旅产业打造北部生态新城,争创乡村振兴改革实验区和样板:这是生态门户;
在白蕉核心区,围绕智能制造产业和“白蕉海鲈”现代农业,打造滨江智造新城:这是创新之笔;
在斗门镇片区,依托自然风光和人文底蕴,打造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示范片区:这是锦上添花。
三区归一,十年一剑,斗门生态农业园取得阶段性成效,斩获10项国家级荣誉。
作为斗门区构建“大产业”的重要支撑,按照规划部署,斗门生态农业园将抢抓“四区”叠加发展历史机遇,围绕“打造现代农业集聚区”和“建设4.0版现代化园区”,打造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战略拓展区的生态门户,加快建设国家级现代化农业科技园区。
历经十年发展
三大产业布局十项国家级荣誉
沃野千里,水网纵横,山清水秀。
斗门生态农业园给人的第一印象是广阔。从莲洲镇跑到白蕉镇,还在其辖区内;再到斗门镇,还是在其辖区内。
规划面积312平方千米的斗门生态农业园,2011年成立,共涉及57个行政村(斗门区共有101个行政村)、2大农场,约占全市陆地面积的六分之一、斗门区辖区面积的二分之一。
经过10年发展,斗门生态农业园形成三大产业布局。
莲洲核心区:在大沙永利片区,以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生态农业为发展方向,致力打造产业示范、科技展示、观光体验、科普教育、度假养生和诗意憩居为一体的国家农业公园,建设北部生态新城。争创乡村振兴改革实验区和样板区,这是深厚底色。
白蕉核心区:在新港片区,围绕智能制造产业和“白蕉海鲈”现代农业,打造滨江智造新城。今年2月,在斗门智能制造产业园的基础上获批成立的斗门智能制造经济开发区,是珠海市近十年来首个省级经开区,也是省级三个经开区之一,成为斗门区实体产业的重要载体。在一个生态农业园区建设智造新城,这是创新之笔。
斗门镇片区:依托自然风光和人文底蕴,打造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示范片区。精彩文旅项目,这是锦上添花。
三区归一,十年一剑,斗门生态农业园的发展取得阶段性成效,斩获“六区三乡一基地”10项国家级荣誉:国家农业科技园区、中国河口渔业示范区、国家水利风景区、珠海“白蕉海鲈”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国家都市型现代农业示范区、国家级田园综合体、中国海鲈之乡、中国禾虫之乡、中国黄沙蚬之乡、国家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
来之不易的阶段性成效,绘出了斗门生态农业园高质量发展的美好画卷。
未来如何谋划、如何落实、如何实现更高质量发展,也同样摆在了眼前。
9月26日召开的斗门区第五次党代会,提出“以‘大斗门’的崭新姿态奋力打造珠海‘二次创业’加快发展新引擎”的奋斗目标,对斗门区各项事业发展作出了全面部署,对包括斗门生态农业园在内的四大园区建设提出了明确要求。
11月22日召开的斗门区五届人大一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明确:要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区委的决策部署上来,建设富裕斗门、美丽斗门、幸福斗门。毫无疑问,斗门生态农业园作为斗门区的重要一极,产业雄厚、更具活力的富裕,离不开斗门生态农业园的产业支撑;特色鲜明、协调发展的美丽,离不开斗门生态农业园的空间载体;以民为本、善雅向上的幸福,离不开斗门生态农业园的民生改善。
按照规划部署,斗门生态农业园将抢抓“四区”叠加发展历史机遇,围绕“打造现代农业集聚区”和“建设4.0版现代化园区”,打造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的战略拓展区生态门户,加快建设国家级现代化农业科技园区。
按照国家农业公园规划
打造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生态门户
尽管已经迎来了“大雪”节气,岭南的冬天,阳光依然暖热。
戴上旧斗笠,66岁的李悦强把谷粒摊晒在空地上,再用耥板耥得平平的。
今年4月初,李悦强卸任珠海市斗门区莲洲镇石龙村党委书记,当月月底就“毛遂自荐”到岭南大地田园综合体(以下简称岭南大地)“报到”。“有了岭南大地,村集体一年收入从90多万元到现在的400万元,村民户均年入10万元以上,在家门口就能上班,这样的好日子,怎么能歇下来呢!”
李悦强脚下这片淡化了秋冬的岭南大地,因为岭南大地实现了华丽蜕变。
2017年7月,在国务院农村综合改革办公室组织的专家评审会上,岭南大地从全国众多项目中脱颖而出。该项目申报主体为斗门区人民政府,实施主体为珠海市岭南文化投资有限公司,监督主体为斗门生态农业园管委会。
位于斗门生态农业园内的岭南大地,规划总面积11.77平方千米,包含石龙村、东湾村和下栏村三个行政村,其核心区域位于石龙村。
按照规划,岭南大地将分三期建设。其中,一期项目百草园在5月1日正式开园,已接待游客30多万人次。
多年来,石龙村村民靠种植苗木勤劳致富,“石龙苗木”曾是石龙村的一张特色名片。近几年,随着苗木市场开始供大于求,村民靠苗木实现更好的发展变得越来越困难。
变不利为有利,于平常见奇绝。在岭南大地的强势带动下,石龙村紫荆、细叶紫薇、细叶榄仁、香樟、秋枫、黄槐、杜英、木棉等乡土绿化树和观赏性花卉,畅销珠三角、远销云贵川、出口港澳。东湾村以花卉苗木及水产养殖作为其特色生态农业产业,其中蝴蝶兰种植基地、鸡蛋花种植基地都已形成较大规模。下栏村渔业养殖产业已经成为其经济发展的重要项目,未来将向渔业产业链的下游延伸,打造特色品牌。
面貌黝黑,双手粗糙,26岁的石龙村村民朱文乐已经在外打工多年,受够了奔波之苦。今年五一期间,岭南大地首期项目开放,阿乐迫不及待地前来应聘。如今,他已经成长为田园综合体的骨干员工,负责园区物资采购和户外设备管理。“我现在每月工资5000元左右,吃住全包。2019年后村里又有了分红,我父母、姐姐每人10股,我和妻子各分得6股,一年下来一家人仅分红就有8万多元。”说这话时,阿乐眸子里都是光亮。他说这几年装修了房子,买了新车,去年有了一个可爱的女儿,日子越过越红火。
岭南大地率先在广东省探索实施“点状供地”80亩,实现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保障了乡村可持续发展。以石龙村为例,通过“点状供地”模式,村集体获得了2340万元收入,村民们也在土地流转的良性循环中,找到了致富的新路子。截至今年10月,石龙村土地租金及保底分红收入累计达4700万元;已累计直接为当地村民提供了280个就业岗位。村民土地对外承包租金,已由2014的1200元/亩/年,上升到目前的2500元/亩/年,带动花卉苗木、周边餐饮经营、民宿、土特产收入大幅增收。
石龙村由此获评为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
村集体有了钱,村民富裕了,石龙村将闲置的旧民房进行统一规划和整体改造,污水处理池也升级改造为湿地公园。如今,道路变宽敞了、房子变漂亮了、水变清了,环境变美了,村民幸福感成色更足了。旧貌换新颜的农村自然而然有了“精气神儿”。
作为粤港澳大湾区唯一国家级田园综合体试点创建项目,岭南大地以岭南文化为魂,以富民为本,创新发展,开启一二三产业循环发展的现代农业新模式,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重塑中国乡村的美丽田园。
岭南大地,成为斗门区创建全国乡村振兴示范区的强力支撑点。
截至目前,斗门生态农业园的莲洲核心区共引进十大项目,涉及岭南大地田园综合体、逸丰生态农业休闲养生谷、十里莲江国际健康城、停云小镇和桐林度假村等,计划总投资145.96亿元,规划总面积24777.94亩。
按照规划,在莲洲核心区,将以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生态农业为发展方向,紧扣党建引领乡村振兴和农业科技引领乡村产业振兴思路,力争在农旅融合发展、农业科技创新能力提升等方面做出新成绩,打造以点串线,以线带面的乡村振兴示范带,争创全国乡村振兴示范样板。“按照国家农业公园高标准规划,加快打造北部生态新城发展极点,打造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的生态门户,助力斗门区建设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战略拓展区。”斗门区委书记苏虎表示。
长远谋划“园中园”
智能制造产业 助推滨江智造新城
在白蕉核心区,在斗门生态农业园的“园中园”斗门智能制造产业园内,强竞供应链项目的两大冷冻车间,正在开展外墙及内部施工。
截至目前,该项目一号厂房和配电房即将进行验收,二号厂房、加工车间已完成主体建设,预计明年3月竣工。
该项目由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广东强竞农业集团投资建设,拟总投资9亿元,占地面积6.6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1.8万平方米,建设深加工/冷链物流/冷冻仓储中心、农业科技孵化器中心、产学研发中心以及双创示范中心等。设计总储存量12万吨,主要开展海鲈鱼及各类海产品加工生产,年营业额可达14亿元,预计税收达3988万元以上。“项目一期计划明年5月投产。”广东强竞农业集团有关负责人表示。
火热的建设场面远不止如此。
总投资1.8亿元的绿兴冷链物流中心项目已全面建成,其生产车间租赁一空、一间难求。
总投资4亿元的珠海诚丰优品产业园项目,即将进入投产阶段。“产业园的核心是‘销’,这是区别于其他一些产业园的地方,通过产、存、销一体化,形成园区内部闭环,打造‘白蕉海鲈’产业示范基地和我市首个全产业链电商基地。”珠海诚丰优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魏荣娟说。
投资总额2亿元的珠海市精实测控技术增资扩产项目,主体厂房在11月份封顶,这是一家有望在科创板上市的企业。
广州东奥电器有限公司投资10亿元建设的百奥智能温湿度控制设备制造基地,项目(一期)1号厂房主体完成80%;2号厂房主体已完成,预计明年5月竣工、8月投产。
深圳市东升源电气设备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的东升源智能电网设备总部基地,主体工程已经封顶……这些开工、在建、竣工、投产的现代冷链物流园项目,以及新兴制造企业项目,让整个园区动力涌动、蓄势待发。
为何要在斗门生态农业园内,建设斗门智能制造产业园这样一个“园中园”?细细考量,这正是斗门区的长远谋划,正是倾力打造经济社会新增长极的创新之举:提前布局,多点盛开“产业强区”的灿烂之花。今年2月,在斗门智能制造产业园的发展基础上,省政府正式批准成立斗门智能制造经济开发区,这是珠海市近十年来首个省级经开区,也是三个省级经开区之一,成为斗门区实体产业的新载体。
据不完全统计显示,截至目前,斗门智能制造产业园累计引进32个智能制造项目,总投资约205亿元,达产后年产值达211亿元、税收贡献近7亿元。按照规划安排,斗门智能制造产业园将围绕智能制造产业和白蕉海鲈现代农业,打造滨江智造新城,为建设现代化产业园区带来强大效益。主要包括:
水产品深加工产业链。以“白蕉海鲈”特色农产品优势区为抓手,建设一批国际领先水平的水产品深加工、冷链、物流项目。
集群效益。随着越来越多的资金和人才聚集,政府将加大对公共服务的建设投入,将本区域打造成以制造业为核心的多元化的新型产业园区,促进实体经济更好发展。
探索城市更新斗门模式,以产城融合理念建设4.0版园区。整体统筹谋划新港片区三旧改造工作,将商住地块开发、旧村居改造以及园区道路和服务中心、人工智能产业港、公园、学校、医院等配套项目,整体纳入新港片区城市更新项目,腾挪出建设用地,促进产业园加速发展。
暂时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