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珠海前山河综合治理二期项目也快了

前三季度水质已达优良标准,

流域内5条城市黑臭水体

通过“长制久清”评估!

前山河流域综合整治工作

最新进展情况来了!

11月9日,珠海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新闻发布会,市水务局、市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市生态环境局、香洲区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有关负责人介绍了前山河流域综合整治工作进展情况,并回答了记者提问。

图片

据介绍,经过前几轮综合治理,前山河水环境质量已明显改善,2021年1-9月平均水质达到地表水(Ⅲ类)优良标准,流域内5条城市黑臭水体全部通过住建部“长制久清”评估审核。截至目前,工程一期有关项目进度已达99%;二期项目预计年底前开工,计划工期18个月。

前山河

前山河又名前山水道,流域地广人多,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是珠海市的重点工程,也是香洲区有史以来单个投资项目最大的工程。

据介绍,我市明确香洲区作为前山河流域水环境治理任务的牵头单位、责任主体、建设主体,明确财政、生态环境、水务、城管等市直部门分工,充分发挥河长制统筹协调作用,按照系统治理、源头治污的治水理念,统筹上下游、干支流、左右岸、厂网河同治,治水、治城、治产紧密融合,力争三年内基本实现“正本清源,雨污分流”,远期实现“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目标。

图片

整治成效显现
水环境持续改善

图片

市水务局总工程师梁杰明在会上通报了前山河流域综合整治工作进展情况。

据介绍,我市坚持标本兼治,统筹谋划前山河系统治理工作,2019年度石角咀水闸国考断面水质达标。2020年,我市又投资28.04亿元采用更高效的勘查、设计、施工等工程总承包(EPC)模式,整体推进全流域水体整治、雨污分流及管网建养、正本清源改造、污水处理设施提标拓能、面源污染防治“五个全覆盖”系列工程。

项目主体工程已于2020年底完工,截至目前,一期EPC项目总进度达99.10%;正本清源小区管网建设累计完成603.45公里,市政管网完善工程累计完成41.55公里,市政管网缺陷修复改造工程累计完成24.29公里,污水调配设施累计完成8.15公里,渠道清淤工程累计完成40387.50立方米。

图片

围绕流域内造贝、南屏东、北山、银林、翠屏排洪渠5条黑臭水体“长制久清”,以及其他39条河渠整治达标的重点难点问题,我市注重源头治理、科学治水,引入新理念、新技术解决黑臭水体治理问题,搭建起问题河涌自动监测系统,实施排水泵站水质在线监测项目,并建设了一批智能化设施。

经过两轮的综合治理,目前前山河水环境质量明显改善,2020年前山河石角咀水闸国考断面水质由2019年的地表Ⅳ类水标准提升到Ⅲ类(优良),珠海市进入2020年1-6月全国国考断面水环境质量改善排名前30位城市。2021年1-9月平均水质达到地表水Ⅲ类标准,流域内5条城市黑臭水体全部通过住建部“长制久清”评估审核。随着流域水生态环境不断改善,城市化快速推进,人口集聚效应明显,水、城、产同治初见成效,高质量滨水经济带展现雏形。 

加快推进
综合整治二期项目

“总的来说,前山河一期项目取得较好的效果,但这些效果主要体现在前山河的主渠道,我们的总体管网系统特别是部分主干管仍存在高水位运行问题,雨污分流工作仍存在面源污染没有解决的问题。因此,我们需要开展前山河二期项目。”在新闻发布会上,据香洲区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局长陈辉介绍,前山河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工程(二期)以提升水质为核心,以控制溢流污染为重点,以实现整个前山河流域“长制久清为愿景,实施共包括收污控源工程、活水保质工程、智慧水务工程三大类工程,工期约为18个月

图片

2021年7月,二期工程已完成了全过程造价咨询服务、全过程工程咨询服务及EPC总承包等单位的招标工作。8月,二期项目的项目建议书取得发改部门的批复。目前正在有序开展勘察及初步设计,第一批初设成果已报送香洲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预计今年年底前开工。

与此同时,我市还将加快前山河流域生态廊道、行洪通道、休闲碧道、文化驿道、滨水经济带一体化建设,下一步持续深化流域内黑臭水体和问题河涌治理,加强黑臭水体长效管养,巩固 “长制久清”治理成果;全面加强问题河涌日常巡查保洁,严密排查非法排污口,坚决防止“返黑返臭”;联合中山市,健全流域合作机制和管理模式,加强统筹协作,深化落实闸群联调机制,确保顺利推进治水攻坚任务;高质量推进碧道建设融入流域治理,2021年计划完成前山河碧道建设6.5公里,在巩固治水成效的基础上,高标准建设前山河生态碧道。

图片

后续项目减少扰民
兼顾内涝黑点整治

针对前山河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EPC一期项目中,进小区开展雨污分流工程,对市民工作生活造成影响,以及市民关心的部分城市内涝黑点治理问题,香洲区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局长陈辉结合二期项目作了说明。

“进入小区雨污分流的过程,确实对我们小区,对我们的居民生活造成一定的影响。在接下来的工作中,我们将从三个方面入手,最大程度减少进小区施工对居民生活造成的不便影响。”陈辉表示,目前需要开展雨污分流的小区相关分流工作已基本完成,剩下极少数小区需要在二期项目过程中拾遗补阙。

为减少施工影响,一是会在事前做好协调解释工作,充分向居民解释雨污分流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积极寻求解决办法,尽量采用影响最小的施工方案。二是施工期间保障居民出行,通过在施工现场设置便道、分段施工等方式保障小区居民出行。三是施工完毕后做好恢复工作,针对施工中可能造成的破坏,政府职能部门将督促施工单位做好小区道路路面复原、绿化带复绿等工作,并及时清理施工现场堆积物。

目前,香洲区有关部门已建立施工指挥办公室、施工方和相关镇街的协调小组,对施工问题可及时收集、及时解决,确保文明施工、安全施工。 

图片

在内涝治理方面,据介绍,前山河流域内涝黑点主要集中在前山气库、前山立交桥底等几处地方,逢雨常涝,市民关切。二期项目工程内容就包含了以上两处内涝点的整治工作,有专门的整治方案。对前山气库一带,相关部门将梳理周边雨水管网,新建补充雨水管网、调蓄池等基础设施,加强雨水输送能力,解决当地内涝问题。前山立交桥底,则通过新建泵站,增强雨水输送能力的方式来达到消除内涝的效果。项目实施以后,内涝风险将会明显降低。

相关链接(上下滚动查看):

 

加大水务执法力度

维护水域安全

 

2019年以来,我市城管综合执法部门针对前山河流域共开展水务执法检查4138次,出动12289人次,教育整改违法倾倒、排放废水污水等行为195宗、损坏排水设施行为21宗、向城市河道倾倒垃圾废物36宗;共立案查处倾倒、排放废水污水等行为33宗,罚款20.84万元,通过集中治理,各类违法违规排水行为得到有效控制。

 

市生态环境部门加强工业企业监管,梳理更新前山河流域内重点工业废水排放监管企业名单,建立监管台账。2021年纳入前山河流域重点工业废水排放监管企业共有73家。对纳入重点监管的工业企业实行网格化的监管,集中打击治污设施异常、超标排放等违法排污行为。2021年1月至9月,相关部门共出动检查人员538人次,检查企业214家次,对43家企业现场监测采样,发出责令改正违法行为决定书9份,立案12宗。

 

保洁机制常态化

靓化两岸宜居环境

 

为有效改善前山河水环境,市水务部门每天对前山河整条河道进行水面保洁工作不少于4次,全年清理打捞漂浮物约3000吨。同时加强日常巡查,及时应对突发事件。如今年出现突发死鱼事件1次,及时清理打捞,打捞水域面积约8万平方米,共清理死鱼达7000余斤,避免了水体的二次污染。相关部门还定期开展水面漂浮物集中清理专项行动。每年5月、9月水浮莲泛滥繁殖生长期间,组织力量集中进行水面漂浮物清理专项行动,对水面生活垃圾、水浮莲等漂浮物进行地毯式清理打捞;特别是容易被忽视的跨界河涌水面,我市与中山市协调合作共同进行清理,避免跨界河涌水面漂浮物流入前山河造成污染。

文字:苏振华 图片:刘嘉诚 吴长赋 编辑:庞晓丹 责任编辑:宋显晖
水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珠海前山河综合治理二期项目也快了
观海融媒 2021-11-10 07:25

前三季度水质已达优良标准,

流域内5条城市黑臭水体

通过“长制久清”评估!

前山河流域综合整治工作

最新进展情况来了!

11月9日,珠海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新闻发布会,市水务局、市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市生态环境局、香洲区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有关负责人介绍了前山河流域综合整治工作进展情况,并回答了记者提问。

图片

据介绍,经过前几轮综合治理,前山河水环境质量已明显改善,2021年1-9月平均水质达到地表水(Ⅲ类)优良标准,流域内5条城市黑臭水体全部通过住建部“长制久清”评估审核。截至目前,工程一期有关项目进度已达99%;二期项目预计年底前开工,计划工期18个月。

前山河

前山河又名前山水道,流域地广人多,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是珠海市的重点工程,也是香洲区有史以来单个投资项目最大的工程。

据介绍,我市明确香洲区作为前山河流域水环境治理任务的牵头单位、责任主体、建设主体,明确财政、生态环境、水务、城管等市直部门分工,充分发挥河长制统筹协调作用,按照系统治理、源头治污的治水理念,统筹上下游、干支流、左右岸、厂网河同治,治水、治城、治产紧密融合,力争三年内基本实现“正本清源,雨污分流”,远期实现“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目标。

图片

整治成效显现
水环境持续改善

图片

市水务局总工程师梁杰明在会上通报了前山河流域综合整治工作进展情况。

据介绍,我市坚持标本兼治,统筹谋划前山河系统治理工作,2019年度石角咀水闸国考断面水质达标。2020年,我市又投资28.04亿元采用更高效的勘查、设计、施工等工程总承包(EPC)模式,整体推进全流域水体整治、雨污分流及管网建养、正本清源改造、污水处理设施提标拓能、面源污染防治“五个全覆盖”系列工程。

项目主体工程已于2020年底完工,截至目前,一期EPC项目总进度达99.10%;正本清源小区管网建设累计完成603.45公里,市政管网完善工程累计完成41.55公里,市政管网缺陷修复改造工程累计完成24.29公里,污水调配设施累计完成8.15公里,渠道清淤工程累计完成40387.50立方米。

图片

围绕流域内造贝、南屏东、北山、银林、翠屏排洪渠5条黑臭水体“长制久清”,以及其他39条河渠整治达标的重点难点问题,我市注重源头治理、科学治水,引入新理念、新技术解决黑臭水体治理问题,搭建起问题河涌自动监测系统,实施排水泵站水质在线监测项目,并建设了一批智能化设施。

经过两轮的综合治理,目前前山河水环境质量明显改善,2020年前山河石角咀水闸国考断面水质由2019年的地表Ⅳ类水标准提升到Ⅲ类(优良),珠海市进入2020年1-6月全国国考断面水环境质量改善排名前30位城市。2021年1-9月平均水质达到地表水Ⅲ类标准,流域内5条城市黑臭水体全部通过住建部“长制久清”评估审核。随着流域水生态环境不断改善,城市化快速推进,人口集聚效应明显,水、城、产同治初见成效,高质量滨水经济带展现雏形。 

加快推进
综合整治二期项目

“总的来说,前山河一期项目取得较好的效果,但这些效果主要体现在前山河的主渠道,我们的总体管网系统特别是部分主干管仍存在高水位运行问题,雨污分流工作仍存在面源污染没有解决的问题。因此,我们需要开展前山河二期项目。”在新闻发布会上,据香洲区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局长陈辉介绍,前山河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工程(二期)以提升水质为核心,以控制溢流污染为重点,以实现整个前山河流域“长制久清为愿景,实施共包括收污控源工程、活水保质工程、智慧水务工程三大类工程,工期约为18个月

图片

2021年7月,二期工程已完成了全过程造价咨询服务、全过程工程咨询服务及EPC总承包等单位的招标工作。8月,二期项目的项目建议书取得发改部门的批复。目前正在有序开展勘察及初步设计,第一批初设成果已报送香洲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预计今年年底前开工。

与此同时,我市还将加快前山河流域生态廊道、行洪通道、休闲碧道、文化驿道、滨水经济带一体化建设,下一步持续深化流域内黑臭水体和问题河涌治理,加强黑臭水体长效管养,巩固 “长制久清”治理成果;全面加强问题河涌日常巡查保洁,严密排查非法排污口,坚决防止“返黑返臭”;联合中山市,健全流域合作机制和管理模式,加强统筹协作,深化落实闸群联调机制,确保顺利推进治水攻坚任务;高质量推进碧道建设融入流域治理,2021年计划完成前山河碧道建设6.5公里,在巩固治水成效的基础上,高标准建设前山河生态碧道。

图片

后续项目减少扰民
兼顾内涝黑点整治

针对前山河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EPC一期项目中,进小区开展雨污分流工程,对市民工作生活造成影响,以及市民关心的部分城市内涝黑点治理问题,香洲区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局长陈辉结合二期项目作了说明。

“进入小区雨污分流的过程,确实对我们小区,对我们的居民生活造成一定的影响。在接下来的工作中,我们将从三个方面入手,最大程度减少进小区施工对居民生活造成的不便影响。”陈辉表示,目前需要开展雨污分流的小区相关分流工作已基本完成,剩下极少数小区需要在二期项目过程中拾遗补阙。

为减少施工影响,一是会在事前做好协调解释工作,充分向居民解释雨污分流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积极寻求解决办法,尽量采用影响最小的施工方案。二是施工期间保障居民出行,通过在施工现场设置便道、分段施工等方式保障小区居民出行。三是施工完毕后做好恢复工作,针对施工中可能造成的破坏,政府职能部门将督促施工单位做好小区道路路面复原、绿化带复绿等工作,并及时清理施工现场堆积物。

目前,香洲区有关部门已建立施工指挥办公室、施工方和相关镇街的协调小组,对施工问题可及时收集、及时解决,确保文明施工、安全施工。 

图片

在内涝治理方面,据介绍,前山河流域内涝黑点主要集中在前山气库、前山立交桥底等几处地方,逢雨常涝,市民关切。二期项目工程内容就包含了以上两处内涝点的整治工作,有专门的整治方案。对前山气库一带,相关部门将梳理周边雨水管网,新建补充雨水管网、调蓄池等基础设施,加强雨水输送能力,解决当地内涝问题。前山立交桥底,则通过新建泵站,增强雨水输送能力的方式来达到消除内涝的效果。项目实施以后,内涝风险将会明显降低。

相关链接(上下滚动查看):

 

加大水务执法力度

维护水域安全

 

2019年以来,我市城管综合执法部门针对前山河流域共开展水务执法检查4138次,出动12289人次,教育整改违法倾倒、排放废水污水等行为195宗、损坏排水设施行为21宗、向城市河道倾倒垃圾废物36宗;共立案查处倾倒、排放废水污水等行为33宗,罚款20.84万元,通过集中治理,各类违法违规排水行为得到有效控制。

 

市生态环境部门加强工业企业监管,梳理更新前山河流域内重点工业废水排放监管企业名单,建立监管台账。2021年纳入前山河流域重点工业废水排放监管企业共有73家。对纳入重点监管的工业企业实行网格化的监管,集中打击治污设施异常、超标排放等违法排污行为。2021年1月至9月,相关部门共出动检查人员538人次,检查企业214家次,对43家企业现场监测采样,发出责令改正违法行为决定书9份,立案12宗。

 

保洁机制常态化

靓化两岸宜居环境

 

为有效改善前山河水环境,市水务部门每天对前山河整条河道进行水面保洁工作不少于4次,全年清理打捞漂浮物约3000吨。同时加强日常巡查,及时应对突发事件。如今年出现突发死鱼事件1次,及时清理打捞,打捞水域面积约8万平方米,共清理死鱼达7000余斤,避免了水体的二次污染。相关部门还定期开展水面漂浮物集中清理专项行动。每年5月、9月水浮莲泛滥繁殖生长期间,组织力量集中进行水面漂浮物清理专项行动,对水面生活垃圾、水浮莲等漂浮物进行地毯式清理打捞;特别是容易被忽视的跨界河涌水面,我市与中山市协调合作共同进行清理,避免跨界河涌水面漂浮物流入前山河造成污染。

文字:苏振华 图片:刘嘉诚 吴长赋 编辑:庞晓丹 责任编辑:宋显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