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端访谈|王福强:横琴要当好“压力测试区”,为我国制度型开放探路

9月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公布《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总体方案》,为新形势下粤澳合作开发横琴按下快进键。

《总体方案》有哪些重大突破、重大创新?横琴要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扮演什么新角色?珠海如何支持配合服务好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如何为承接澳门产业多元发展提供更多资源和空间?对此,珠海传媒集团记者专访了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产业规划部部长王福强。

问:您认为《总体方案》的重大突破体现在何处?

王福强:这份“横琴方案”紧紧围绕促进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的初心,立足服务澳门、推动琴澳一体化发展进行谋划和设计,其中最大的亮点就是在管理机制和体制创新上迈开了实质性步伐,是一次重大的制度探索。

《总体方案》提出,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要“健全粤澳共商共建共管共享新体制”,具体包括建立合作区开发管理机构、组建合作区开发执行机构、做好合作区属地管理工作、建立合作区收益共享机制和建立常态化评估机制等,选择这种新体制是基于前期粤澳双方合作的相关经验,并着眼于构建稳定合作关系的综合性考虑,目的就是在实践当中不断发展和完善“一国两制”伟大构想,这是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新体制机制的最大突破点。

在坚持“共商共建共管共享”的前提下,必然会有越来越多的“澳门特色、澳门元素、澳门理念”在横琴治理建设过程中体现,包括允许具有澳门等境外执业资格的专业人才在合作区提供服务、实施"分线管理"模式、实施市场准入承诺即入制等一系列创新举措,有利于横琴营造趋同澳门的软硬环境,让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可以在此自由有序进出,让资质互认、标准对接、治理协同、民生合作可以在此形成突破,在横琴这样一个制度结合部形成一个改革创新高地。

对于澳门来说,未来可以有更大空间、更大力度、更宽广度来承担“一国两制”的探索,来推动制度层面的对接和开放,配合提升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对于国家来说,也有一个全新的对外开放窗口,在改革再出发、开放不止步的当下,承担起牵引构建全面开放新格局、深度参与国际竞争的时代使命。

问: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未来的横琴将发挥怎样的重要作用?

王福强: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新高地,是《总体方案》赋予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的四大战略定位之一。横琴本身就处在粤港澳大湾区重要极点之上,未来在合作区建设中,势必承担起更加重要的使命:在这个大平台上,既要推动澳门产业多元,也要为澳门居民提供优质的生活空间,同时要形成一种包容性、引领性的制度架构,为我国的制度现代化摸索经验,探索路径。

首先来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改革开放也进入“深水区”,到了攻坚克难、爬坡过坎的关键期。其中一个标志,就是从商品要素的流动型开放转入制度型开放的新阶段。

我认为,粤港澳大湾区是我国新一轮改革开放重要的“压力测试区”,相比世界其他湾区,粤港澳大湾区最显著的区别就在于具有三种法律制度、三个关税区,那么在坚守“一国”之本、善用“两制”之利的前提下,可以通过相互借鉴、相互学习,发挥优势,形成协同发展的效应,在此探索制度对接的具体路径,将有助于提升我国制度型开放的整体水平,为后发区域的发展提供先进制度供给。而在横琴这个平台上,更具有优先进行制度型开放的条件,不仅要进行压力测试,更要总结经验,打造标杆,逐步形成一系列引领性、包容性制度体系。

另一方面,目前在粤港澳大湾区、珠江口东西两岸发展依然不平衡,迫切需要提升澳门-珠海这一极的发展能级量级。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建设好合作区,如何通过做好横琴这个“点”,牵引更大“面”的发展,加快把珠江口西岸的发展能级做大,实现区域均衡协调发展,是推进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中的应有之义。

问:如何为服务澳门产业多元发展提供更多资源和空间?

王福强:澳门回归祖国以来,各方面均取得长足发展进步,但仍面临着发展空间有限、产业结构单一、人才资源紧缺等问题。推动澳门长期繁荣稳定,关键就是要为其经济适度多元发展提供空间,横琴约106平方公里的空间意义进一步凸显出来,这里不仅能够为澳门提供更大的物理空间,也能够提供更多资源承接和人才保障,进而支撑澳门向产业链、价值链、创新链、供应链等关键环节发力。

建设横琴新区的初心就是为澳门产业多元发展创造条件。横琴开发建设10多年来,还存在实体经济发展不充分,服务澳门特征还不够明显,与澳门一体化发展还有待加强等问题。《总体方案》明确提出要打造促进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的新平台,就是要立足粤澳资源禀赋和发展基础,围绕澳门产业多元发展主攻方向,有效校正横琴前期发展中存在的偏差,促进双方在粤澳深度合作框架下携手发展科技研发和高端制造产业、中医药等澳门品牌工业、文旅会展商贸产业以及现代金融产业等四大新产业,形成多点开花的产业发展格局,为高质量发展奠定更坚实基础。

举例来说,澳门是世界旅游休闲中心,但是旅游业态相对较单一,旅游线路短,难以留住游客。据统计,2019年游客的平均留宿率只有0.7个晚上,相当于大部分游客是“过而不留”,造成的影响就是无法持续拉动当地经济。如何让旅客留得住、住得久,如何丰富旅游业态,如何创新旅游模式?这些都需要有空间来承载。不仅横琴的旅游业态要更加丰富,也要更加注重和珠海的海岛旅游资源联动发展,共同建设粤港澳大湾区世界级旅游目的地。

近年,横琴的科创产业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这既得益于横琴打造的一系列平台载体,也得益于澳门科创能力的延伸。例如澳门大学等高校的4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已落地横琴,并在集成电路设计、人工智能、中医药等领域为横琴科技创新注入了显著优势。此外,横琴还有着相对充足的科研空间,有着利于促进科创产业发展的一系列激励制度,能够为澳门的科研能力、创新成果转化提供空间支撑、服务保障。这种设计布局,既顺应了区域特点,也实现了优势互补,能够加快集聚全球高端创新资源,加快形成国际化创新策源地,进而有效支撑区域产业融合创新发展。

问:珠海如何支持配合服务好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

王福强:《总体方案》不仅为横琴,更为珠海、广东,甚至是为全国的高水平开放指明了方向。如果说改革开放过去40年,要看珠江口东岸的深圳,那么未来的改革开放再出发,就要看珠江口西岸,以横琴为牵引所带动的珠海及周边广大区域,这个发展新极点,将成为我国改革开放迈上新台阶的标志。

近年来,随着粤港澳大湾区、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现代化国际化经济特区建设等一系列战略机遇赋能,珠海处于“加速度”发展的最好时期。作为经济特区,拥有毗邻港澳的独特优势,珠海同样具有优先进行制度型开放“压力测试”的条件。

珠海是一个经济特区,拥有自己的特区立法权,这个优势要充分发挥出来。在新时期,珠海要充分挖掘立法权的使用空间,真正拟定出支持配合服务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的地方法规,立足横琴改革创新实践需要,根据授权对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作变通规定,只有这样,才能打破自身能级量级的“天花板”。

《总体方案》提到,要支持合作区以清单式申请授权方式,在经济管理、营商环境、市场监管等重点领域深化改革、扩大开放。配合这个授权,珠海也有必要先行制定容错机制和激励措施,探索实施一批创造型、引领型的重大改革举措,在规则机制的联通、贯通、融通上取得更大进展,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这就需要打破既有规则约束,让地方的自主性、能动性得到发挥,让地方干部敢为愿为,真正拿出新时代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坚定决心。

文字:钟夏 编辑:唐祺珍 责任编辑:戴丹梅
高端访谈|王福强:横琴要当好“压力测试区”,为我国制度型开放探路
珠海特区报 2021-09-13 08:13

9月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公布《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总体方案》,为新形势下粤澳合作开发横琴按下快进键。

《总体方案》有哪些重大突破、重大创新?横琴要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扮演什么新角色?珠海如何支持配合服务好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如何为承接澳门产业多元发展提供更多资源和空间?对此,珠海传媒集团记者专访了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产业规划部部长王福强。

问:您认为《总体方案》的重大突破体现在何处?

王福强:这份“横琴方案”紧紧围绕促进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的初心,立足服务澳门、推动琴澳一体化发展进行谋划和设计,其中最大的亮点就是在管理机制和体制创新上迈开了实质性步伐,是一次重大的制度探索。

《总体方案》提出,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要“健全粤澳共商共建共管共享新体制”,具体包括建立合作区开发管理机构、组建合作区开发执行机构、做好合作区属地管理工作、建立合作区收益共享机制和建立常态化评估机制等,选择这种新体制是基于前期粤澳双方合作的相关经验,并着眼于构建稳定合作关系的综合性考虑,目的就是在实践当中不断发展和完善“一国两制”伟大构想,这是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新体制机制的最大突破点。

在坚持“共商共建共管共享”的前提下,必然会有越来越多的“澳门特色、澳门元素、澳门理念”在横琴治理建设过程中体现,包括允许具有澳门等境外执业资格的专业人才在合作区提供服务、实施"分线管理"模式、实施市场准入承诺即入制等一系列创新举措,有利于横琴营造趋同澳门的软硬环境,让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可以在此自由有序进出,让资质互认、标准对接、治理协同、民生合作可以在此形成突破,在横琴这样一个制度结合部形成一个改革创新高地。

对于澳门来说,未来可以有更大空间、更大力度、更宽广度来承担“一国两制”的探索,来推动制度层面的对接和开放,配合提升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对于国家来说,也有一个全新的对外开放窗口,在改革再出发、开放不止步的当下,承担起牵引构建全面开放新格局、深度参与国际竞争的时代使命。

问: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未来的横琴将发挥怎样的重要作用?

王福强: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新高地,是《总体方案》赋予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的四大战略定位之一。横琴本身就处在粤港澳大湾区重要极点之上,未来在合作区建设中,势必承担起更加重要的使命:在这个大平台上,既要推动澳门产业多元,也要为澳门居民提供优质的生活空间,同时要形成一种包容性、引领性的制度架构,为我国的制度现代化摸索经验,探索路径。

首先来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改革开放也进入“深水区”,到了攻坚克难、爬坡过坎的关键期。其中一个标志,就是从商品要素的流动型开放转入制度型开放的新阶段。

我认为,粤港澳大湾区是我国新一轮改革开放重要的“压力测试区”,相比世界其他湾区,粤港澳大湾区最显著的区别就在于具有三种法律制度、三个关税区,那么在坚守“一国”之本、善用“两制”之利的前提下,可以通过相互借鉴、相互学习,发挥优势,形成协同发展的效应,在此探索制度对接的具体路径,将有助于提升我国制度型开放的整体水平,为后发区域的发展提供先进制度供给。而在横琴这个平台上,更具有优先进行制度型开放的条件,不仅要进行压力测试,更要总结经验,打造标杆,逐步形成一系列引领性、包容性制度体系。

另一方面,目前在粤港澳大湾区、珠江口东西两岸发展依然不平衡,迫切需要提升澳门-珠海这一极的发展能级量级。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建设好合作区,如何通过做好横琴这个“点”,牵引更大“面”的发展,加快把珠江口西岸的发展能级做大,实现区域均衡协调发展,是推进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中的应有之义。

问:如何为服务澳门产业多元发展提供更多资源和空间?

王福强:澳门回归祖国以来,各方面均取得长足发展进步,但仍面临着发展空间有限、产业结构单一、人才资源紧缺等问题。推动澳门长期繁荣稳定,关键就是要为其经济适度多元发展提供空间,横琴约106平方公里的空间意义进一步凸显出来,这里不仅能够为澳门提供更大的物理空间,也能够提供更多资源承接和人才保障,进而支撑澳门向产业链、价值链、创新链、供应链等关键环节发力。

建设横琴新区的初心就是为澳门产业多元发展创造条件。横琴开发建设10多年来,还存在实体经济发展不充分,服务澳门特征还不够明显,与澳门一体化发展还有待加强等问题。《总体方案》明确提出要打造促进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的新平台,就是要立足粤澳资源禀赋和发展基础,围绕澳门产业多元发展主攻方向,有效校正横琴前期发展中存在的偏差,促进双方在粤澳深度合作框架下携手发展科技研发和高端制造产业、中医药等澳门品牌工业、文旅会展商贸产业以及现代金融产业等四大新产业,形成多点开花的产业发展格局,为高质量发展奠定更坚实基础。

举例来说,澳门是世界旅游休闲中心,但是旅游业态相对较单一,旅游线路短,难以留住游客。据统计,2019年游客的平均留宿率只有0.7个晚上,相当于大部分游客是“过而不留”,造成的影响就是无法持续拉动当地经济。如何让旅客留得住、住得久,如何丰富旅游业态,如何创新旅游模式?这些都需要有空间来承载。不仅横琴的旅游业态要更加丰富,也要更加注重和珠海的海岛旅游资源联动发展,共同建设粤港澳大湾区世界级旅游目的地。

近年,横琴的科创产业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这既得益于横琴打造的一系列平台载体,也得益于澳门科创能力的延伸。例如澳门大学等高校的4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已落地横琴,并在集成电路设计、人工智能、中医药等领域为横琴科技创新注入了显著优势。此外,横琴还有着相对充足的科研空间,有着利于促进科创产业发展的一系列激励制度,能够为澳门的科研能力、创新成果转化提供空间支撑、服务保障。这种设计布局,既顺应了区域特点,也实现了优势互补,能够加快集聚全球高端创新资源,加快形成国际化创新策源地,进而有效支撑区域产业融合创新发展。

问:珠海如何支持配合服务好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

王福强:《总体方案》不仅为横琴,更为珠海、广东,甚至是为全国的高水平开放指明了方向。如果说改革开放过去40年,要看珠江口东岸的深圳,那么未来的改革开放再出发,就要看珠江口西岸,以横琴为牵引所带动的珠海及周边广大区域,这个发展新极点,将成为我国改革开放迈上新台阶的标志。

近年来,随着粤港澳大湾区、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现代化国际化经济特区建设等一系列战略机遇赋能,珠海处于“加速度”发展的最好时期。作为经济特区,拥有毗邻港澳的独特优势,珠海同样具有优先进行制度型开放“压力测试”的条件。

珠海是一个经济特区,拥有自己的特区立法权,这个优势要充分发挥出来。在新时期,珠海要充分挖掘立法权的使用空间,真正拟定出支持配合服务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的地方法规,立足横琴改革创新实践需要,根据授权对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作变通规定,只有这样,才能打破自身能级量级的“天花板”。

《总体方案》提到,要支持合作区以清单式申请授权方式,在经济管理、营商环境、市场监管等重点领域深化改革、扩大开放。配合这个授权,珠海也有必要先行制定容错机制和激励措施,探索实施一批创造型、引领型的重大改革举措,在规则机制的联通、贯通、融通上取得更大进展,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这就需要打破既有规则约束,让地方的自主性、能动性得到发挥,让地方干部敢为愿为,真正拿出新时代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坚定决心。

文字:钟夏 编辑:唐祺珍 责任编辑:戴丹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