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面孔|游景玉:仿真技术引领者

【游景玉 广东亚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创始人,国家仿真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珠海“科技重奖”获奖者之一,第八、九、十届全国人大代表,党的十五大代表……众多头衔中,令游景玉倍感自豪的还有另一身份——50年党龄的共产党员。如今,老党员游景玉仍然把国家需要放在首位,奋战在仿真技术开发的第一线。】

游景玉接受采访。

在珠海香洲区石花西路56号,坐落着几栋淡雅的白色建筑,这里是国家火炬计划第一批重点高新技术企业——广东亚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所在地。亚仿公司专业从事以网络和嵌入式技术为核心的仿真、控制、IT系统及智能电子产品的研发及工程,其专业仿真系统一直为国内市场之最。

作为企业的创始人,游景玉的名字如今并不被太多人熟知。但翻开她的人生履历,每一页都是大写的传奇:她是改革开放后第一批“海归”,在珠海创立高科技企业;1992年,她与邓小平握手的照片被制成邮票;同年,轰动全国的珠海“百万元重奖科技人才”,她是获奖得主之一;她勇攀高峰,带领我国仿真技术走在世界前列……

国家仿真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哈尔滨工程大学博导,首届中国十大女杰,第八、九、十届全国人大代表,党的十五大代表……众多头衔中,令游景玉倍感自豪的还有另一身份——50年党龄的共产党员。如今,老党员游景玉仍然把国家的需要放在首位,奋战在仿真技术开发的第一线。

“白手起家”南下特区创业

近日,记者在亚仿公司见到了游景玉,她看起来头发黑亮,面色红润,双目炯炯有神,很难想象眼前这位戴着智能手表、伏在长桌前讨论工程进度的老人今年已经82岁。

游景玉初次接触仿真技术,是在20世纪80年代。彼时,由于国家经济的发展,对仿真技术的需求日益迫切。1985年,受当时的电力部委托,游景玉带队赴美学习仿真技术和引进设备。

回国后,游景玉得知,国家要支持珠海经济特区建设,1989年9月,游景玉怀着一腔热忱带领技术团队南下珠海,正式开启创业之路。

改革开放初期的珠海,刚从一个小渔村起步,初来乍到的游景玉很快就被珠海发展的热情所感染。没有房子,她和同事就租住在村民的房子里;没有桌子,就在纸箱上搞设计;没有资金,公司的平均工资水平甚至不如隔壁工厂的制鞋女工。

“要发展一个企业,有诸多困难,能够支撑(我)走到底的是一个信念,我绝对要把民族高科技搞起来,跟美国一样水平,这是我终生的一个追求。”游景玉坚定地说。

在这种信念下,游景玉带着第一代亚仿工程师在机房整整奋斗了三年时间,克服了人员、资金等诸多困难,终于研制并生产出了中国第一台仿进口设备的350MW全范围仿真机,从此我国的仿真技术日渐成熟。

要在世界上占一席之地

走进亚仿公司一楼大厅,这里还基本保留着上世纪90年代的原貌,挂满了邓小平视察公司时的照片。1992年1月25日,对于游景玉来讲,是终身难忘的日子。那天,邓小平视察珠海,来到亚仿公司。20多年过去了,游景玉依旧牢牢记得邓小平当面和她说的一句话,“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小平同志南巡后我们一直想,靠什么去占一席之地?一般的仿真机不行,要把核电站仿真机做出来才算占一席之地,因为全世界只有三个国家能做核电站仿真机。”游景玉回忆说。

游景玉在仿真飞机驾驶舱内。

经过与秦山核电站三年的合作攻关,1995年8月,秦山30万千瓦核电机组全范围仿真机通过国家级火炬计划项目验收,成为国内首台自行研制的核电站全仿真机,用事实回击了“中国做不出核电厂仿真机”的谬论,该项目还与长征二号捆绑式运载火箭发射成功一起,被评为我国“九五”十大科技成就。

从那以后,游景玉不断回应社会发展对仿真技术的呼唤,将仿真技术与通信技术、大数据、云计算等新兴技术结合,推广到核电、航空、智能制造等更广阔的应用领域。

为党的事业贡献力量不分年龄

最近,游景玉带领团队攻关的澳门内港挡潮闸工程仿真验证项目,已到了收尾阶段。“这是澳门很大一个民生工程,要靠科学数据验证为政府决策做参考,来不得半点马虎。”她对记者说。

82岁高龄的她,每天要花10多个小时在这个项目上,经常工作到凌晨,周末也不休息。为了节约时间,她住在办公楼后面的宿舍楼里,“只要有一个小时就可以攻克一点事情,越是时间不多,越要与时间赛跑。”游景玉说。

在国家大力发展大数据应用、人工智能等一系列战略部署中,亚仿公司迎来了新的机遇,游景玉争分夺秒,想在新一代的控制系统研发和高端人才培养上再做些努力。

“共产党员永不退休,为党的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不分年龄,只要身体不垮,我就要一直做下去。”游景玉说。

如今,回忆起青年时期入党的经历,游景玉仍历历在目。那时她白天要扛着设备爬上数十米高的锅炉做实验,夜里哄孩子睡着后,搬了一个小板凳在灯下写了厚厚一沓入党申请书。

“心有所信,方能行远。”共产党员游景玉用数十年如一日的知行合一,为这句话写下了最生动的注脚。

文字:廖明山 佘映薇 图片:钟凡 编辑:庞晓丹 责任编辑:张燕红
今日面孔|游景玉:仿真技术引领者

【游景玉 广东亚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创始人,国家仿真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珠海“科技重奖”获奖者之一,第八、九、十届全国人大代表,党的十五大代表……众多头衔中,令游景玉倍感自豪的还有另一身份——50年党龄的共产党员。如今,老党员游景玉仍然把国家需要放在首位,奋战在仿真技术开发的第一线。】

游景玉接受采访。

在珠海香洲区石花西路56号,坐落着几栋淡雅的白色建筑,这里是国家火炬计划第一批重点高新技术企业——广东亚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所在地。亚仿公司专业从事以网络和嵌入式技术为核心的仿真、控制、IT系统及智能电子产品的研发及工程,其专业仿真系统一直为国内市场之最。

作为企业的创始人,游景玉的名字如今并不被太多人熟知。但翻开她的人生履历,每一页都是大写的传奇:她是改革开放后第一批“海归”,在珠海创立高科技企业;1992年,她与邓小平握手的照片被制成邮票;同年,轰动全国的珠海“百万元重奖科技人才”,她是获奖得主之一;她勇攀高峰,带领我国仿真技术走在世界前列……

国家仿真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哈尔滨工程大学博导,首届中国十大女杰,第八、九、十届全国人大代表,党的十五大代表……众多头衔中,令游景玉倍感自豪的还有另一身份——50年党龄的共产党员。如今,老党员游景玉仍然把国家的需要放在首位,奋战在仿真技术开发的第一线。

“白手起家”南下特区创业

近日,记者在亚仿公司见到了游景玉,她看起来头发黑亮,面色红润,双目炯炯有神,很难想象眼前这位戴着智能手表、伏在长桌前讨论工程进度的老人今年已经82岁。

游景玉初次接触仿真技术,是在20世纪80年代。彼时,由于国家经济的发展,对仿真技术的需求日益迫切。1985年,受当时的电力部委托,游景玉带队赴美学习仿真技术和引进设备。

回国后,游景玉得知,国家要支持珠海经济特区建设,1989年9月,游景玉怀着一腔热忱带领技术团队南下珠海,正式开启创业之路。

改革开放初期的珠海,刚从一个小渔村起步,初来乍到的游景玉很快就被珠海发展的热情所感染。没有房子,她和同事就租住在村民的房子里;没有桌子,就在纸箱上搞设计;没有资金,公司的平均工资水平甚至不如隔壁工厂的制鞋女工。

“要发展一个企业,有诸多困难,能够支撑(我)走到底的是一个信念,我绝对要把民族高科技搞起来,跟美国一样水平,这是我终生的一个追求。”游景玉坚定地说。

在这种信念下,游景玉带着第一代亚仿工程师在机房整整奋斗了三年时间,克服了人员、资金等诸多困难,终于研制并生产出了中国第一台仿进口设备的350MW全范围仿真机,从此我国的仿真技术日渐成熟。

要在世界上占一席之地

走进亚仿公司一楼大厅,这里还基本保留着上世纪90年代的原貌,挂满了邓小平视察公司时的照片。1992年1月25日,对于游景玉来讲,是终身难忘的日子。那天,邓小平视察珠海,来到亚仿公司。20多年过去了,游景玉依旧牢牢记得邓小平当面和她说的一句话,“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小平同志南巡后我们一直想,靠什么去占一席之地?一般的仿真机不行,要把核电站仿真机做出来才算占一席之地,因为全世界只有三个国家能做核电站仿真机。”游景玉回忆说。

游景玉在仿真飞机驾驶舱内。

经过与秦山核电站三年的合作攻关,1995年8月,秦山30万千瓦核电机组全范围仿真机通过国家级火炬计划项目验收,成为国内首台自行研制的核电站全仿真机,用事实回击了“中国做不出核电厂仿真机”的谬论,该项目还与长征二号捆绑式运载火箭发射成功一起,被评为我国“九五”十大科技成就。

从那以后,游景玉不断回应社会发展对仿真技术的呼唤,将仿真技术与通信技术、大数据、云计算等新兴技术结合,推广到核电、航空、智能制造等更广阔的应用领域。

为党的事业贡献力量不分年龄

最近,游景玉带领团队攻关的澳门内港挡潮闸工程仿真验证项目,已到了收尾阶段。“这是澳门很大一个民生工程,要靠科学数据验证为政府决策做参考,来不得半点马虎。”她对记者说。

82岁高龄的她,每天要花10多个小时在这个项目上,经常工作到凌晨,周末也不休息。为了节约时间,她住在办公楼后面的宿舍楼里,“只要有一个小时就可以攻克一点事情,越是时间不多,越要与时间赛跑。”游景玉说。

在国家大力发展大数据应用、人工智能等一系列战略部署中,亚仿公司迎来了新的机遇,游景玉争分夺秒,想在新一代的控制系统研发和高端人才培养上再做些努力。

“共产党员永不退休,为党的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不分年龄,只要身体不垮,我就要一直做下去。”游景玉说。

如今,回忆起青年时期入党的经历,游景玉仍历历在目。那时她白天要扛着设备爬上数十米高的锅炉做实验,夜里哄孩子睡着后,搬了一个小板凳在灯下写了厚厚一沓入党申请书。

“心有所信,方能行远。”共产党员游景玉用数十年如一日的知行合一,为这句话写下了最生动的注脚。

文字:廖明山 佘映薇 图片:钟凡 编辑:庞晓丹 责任编辑:张燕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