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珠海市公共自行车租赁骑行里程917万公里,减少碳排放量690吨。”6月17日,珠海公共自行车项目被中国道路运输协会城市客运分会授予“全国自行车碳减排卓越贡献奖”。(珠海特区报6月19日02版)
在倡导绿色生活方式的今天,公共自行车是不少市民低碳出行的首选。日前,我市公共自行车项目从200多个城市中脱颖而出,获“全国自行车碳减排卓越贡献奖”,既是对我市利用公共自行车减少城市碳排放的肯定,也是对珠海大力推广绿色交通、低碳出行做法的激励。
在珠海,一到早晚上下班高峰期,一辆辆在城市大街小巷穿梭的公共自行车,成了珠海一道道流动的风景。我市从2012年就把公共自行车项目作为一项重大民生工程来抓,不断增加服务站点和车辆,努力扩大主干道公共自行车覆盖范围,不仅有效解决了市民出行“最后一公里”的问题,而且在缓解城市交通拥堵、机动车辆停车难、早晚高峰期坐车难等问题上,也发挥了积极作用。数据显示,我市公共自行车项目的服务站点和车辆已由最初的195个、5000辆发展到680个、15380辆。
在公共自行车项目建设过程中,自然也不是“一路坦途”。特别是随着共享单车登陆珠海,我市公共自行车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两者相比,共享单车“方便停车、科技加身”等天生优势,让公共自行车感受到了巨大压力。但可喜的是,在两者竞争中,我市公共自行车并没有被“打倒”,而是通过不断升级技术和提高服务水平,让公共自行车在市场站稳了脚跟。比如,在每天免费90分钟的基础上,创新推出手机扫码租车、不需要押金等特色服务,不仅帮市民免去了办理骑行卡手续的麻烦,也体现了公共自行车的公益性,让用户没有了后顾之忧。
如今,在不少地方公共自行车“停运”的情况下,我市公共自行车项目却受到市民的欢迎。越来越多市民成了公共自行车用户,去年我市公共自行车项目的日均租车量达到了1.4万人次,不仅成为市民绿色出行的“好伙伴”,也帮助城市有效减少了碳排放量,为保护城市环境作出了贡献。当然,也要看到,公共自行车在使用过程中,也存在手机用户还车故障多等小毛病,需要相关单位继续加大研发和创新,不断提升市民使用体验。此外,有关部门要加强宣传发动,积极倡导“能走不骑,能骑不坐”的绿色交通理念,培育市民生态文明意识,鼓励和引导市民低碳出行,争当绿色生活方式的践行者,在全社会推动形成节能减碳的浓厚氛围。
在今年全国两会上,碳达峰、碳中和被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节能减排已经上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减少碳排放,选择绿色生活方式,可以说是每个公民的责任和义务。这既是为了给子孙后代留下良好的生存环境,也是为了城市可持续发展。我们要认真践行绿色发展新理念,更好发挥公共自行车低碳出行的作用,自觉履行节能减排义务,努力构建绿色、低碳、环保的城市环境,共同打造美好幸福家园。

“去年,珠海市公共自行车租赁骑行里程917万公里,减少碳排放量690吨。”6月17日,珠海公共自行车项目被中国道路运输协会城市客运分会授予“全国自行车碳减排卓越贡献奖”。(珠海特区报6月19日02版)
在倡导绿色生活方式的今天,公共自行车是不少市民低碳出行的首选。日前,我市公共自行车项目从200多个城市中脱颖而出,获“全国自行车碳减排卓越贡献奖”,既是对我市利用公共自行车减少城市碳排放的肯定,也是对珠海大力推广绿色交通、低碳出行做法的激励。
在珠海,一到早晚上下班高峰期,一辆辆在城市大街小巷穿梭的公共自行车,成了珠海一道道流动的风景。我市从2012年就把公共自行车项目作为一项重大民生工程来抓,不断增加服务站点和车辆,努力扩大主干道公共自行车覆盖范围,不仅有效解决了市民出行“最后一公里”的问题,而且在缓解城市交通拥堵、机动车辆停车难、早晚高峰期坐车难等问题上,也发挥了积极作用。数据显示,我市公共自行车项目的服务站点和车辆已由最初的195个、5000辆发展到680个、15380辆。
在公共自行车项目建设过程中,自然也不是“一路坦途”。特别是随着共享单车登陆珠海,我市公共自行车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两者相比,共享单车“方便停车、科技加身”等天生优势,让公共自行车感受到了巨大压力。但可喜的是,在两者竞争中,我市公共自行车并没有被“打倒”,而是通过不断升级技术和提高服务水平,让公共自行车在市场站稳了脚跟。比如,在每天免费90分钟的基础上,创新推出手机扫码租车、不需要押金等特色服务,不仅帮市民免去了办理骑行卡手续的麻烦,也体现了公共自行车的公益性,让用户没有了后顾之忧。
如今,在不少地方公共自行车“停运”的情况下,我市公共自行车项目却受到市民的欢迎。越来越多市民成了公共自行车用户,去年我市公共自行车项目的日均租车量达到了1.4万人次,不仅成为市民绿色出行的“好伙伴”,也帮助城市有效减少了碳排放量,为保护城市环境作出了贡献。当然,也要看到,公共自行车在使用过程中,也存在手机用户还车故障多等小毛病,需要相关单位继续加大研发和创新,不断提升市民使用体验。此外,有关部门要加强宣传发动,积极倡导“能走不骑,能骑不坐”的绿色交通理念,培育市民生态文明意识,鼓励和引导市民低碳出行,争当绿色生活方式的践行者,在全社会推动形成节能减碳的浓厚氛围。
在今年全国两会上,碳达峰、碳中和被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节能减排已经上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减少碳排放,选择绿色生活方式,可以说是每个公民的责任和义务。这既是为了给子孙后代留下良好的生存环境,也是为了城市可持续发展。我们要认真践行绿色发展新理念,更好发挥公共自行车低碳出行的作用,自觉履行节能减排义务,努力构建绿色、低碳、环保的城市环境,共同打造美好幸福家园。

-我已经到底线啦-
暂时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