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福田巧解超大型城市中心交通拥堵难题
读特客户端 2021-04-07 11:21:11

道路通畅了、乱停乱放不见了……华强北最近突然变了模样,这得益于4月1日起正式实施的华强北“货车限时通行”措施,对进入辖区的货车实行“早十晚十”、每日限四次、每次限一小时的限停规定。记者日前探访华强北商圈看到,交通状况大为改善。

位于上步路、深南大道、华富路、红荔路的片区外围出入口均设有电子围栏,提醒司机正在进入 “限时通行区域”。“以往华强北早晚高峰堵车,往往都是大货车惹的祸。”市民张先生表示,限时通行规定实施后,道路通畅多了。

华强北商圈有企业约2.5万家,个体工商户2万余户,辖区车流、人流量巨大。去年拥堵警情近600宗,日均繁忙时段有5-6宗拥堵警情,严重时长高达1小时。如今,华强北片区货车“赖停”得以解决,商圈通行效率提高15%,拥堵警情下降30%。

这是福田区巧解超大型城市中心城区交通拥堵难题的生动案例。据福田区副区长朱伟华介绍,去年9月起,福田区深入贯彻落实省、市相关部署,创新构建“共”治、“法”治、“精”治、“智”治、“长”治“五治”模式,深入推进交通综合整治“百日行动”和“三年行动计划”。截至2020年底,福田区拥堵警情同比上年下降33.65%。

如今道路交通畅通的华强北片区。

精治:以小切口带动大变化

记者探访华强北片区看到,马路新增了不少标线。辖区交警李卫军介绍,为进一步改善货车“赖停”的拥堵现状,华强北片区通过一系列小微改造提升辖区交通管理与服务水平:创新设立货车“即停即走”专用道,保持道路畅通;增设货车专用车位,推动92个路边货车停车泊位施划及停车场货车停车位设置;推动错峰共享智慧停车改革,预计可提供车位300余个;推进华强北严管区域外围出入口布设电子围栏,完善片区13条道路路段、18个点位的电子警察、卡口设施。

不久前,全国首个“反转通行”交通组织在深南—香梅路口实施,将路段南北行车流引导至北南行车道。对于这个给道路做的小手术,天天走这条路回家的市民深有感触。“再也不用等两三个红绿灯周期才能过了。”

家住东方玫瑰花园的钱先生说,以前晚上下班回家必须要从深南路左转进香梅路,如今,这项小小的改造让他彻底告别了家在眼前却只能在路口干着急的焦虑心情,解决了困扰片区居民出行的大难题。据了解,这项小微改造让路口整体通行效率提升14.3%。

市民体验智慧交通智能设备。

智治:科技手段优化交通环境

去年6月,深圳首个智慧交通体验街区在福田中心区建成。该工程完成5.3平方公里城区、33.5公里道路品质提升,获中国城市规划协会“全国优秀城市规划设计奖”第一名。

走进智慧街区,井然有序、智慧生态的城市交通环境映入眼帘,沿路设置了智能行人检测设备、动态限速牌、路口电子警察等基于智能信号集成控制平台的配套设备。

据介绍,这些智能设施能够实现信号机与平台“云—端”协同,针对不同区域不同时间进行分区分时车辆动态限速,减少人车冲突。设置双向绿波,行人平均等灯时间由原来90秒以上降至60秒以内。布设停车让行显示屏和地面红绿灯,对行人进行过街主动预警。增加红外热成像监测,抓拍行人违章;建设15套慢行动态指引系统,覆盖枢纽、地铁站、道路交叉口等关键交通节点,为出行者提供出行信息服务;在中心书城和会展中心停车场布设782个蓝牙设备,提供最优路径导航。

共治:党建引领实现共治共享

在华强北街道交通整治一线,随处可见党员身影:党员干部带头上路面、守路口;街道机关和社区工作站党员领导干部担任队长,化身“交通安全劝导员”;商户扩大“门前三包”内容和范围,将市政路边非机动车有序停放纳入“门前三包”统一管理。目前,华强北街道累计出动交通劝导人员13370人次。

上下一盘棋,全员一条心,福田区突出“党建引领”,强化党委在交通治理工作中的领导核心作用。成立交通综合整治行动领导小组,区主要领导任组长,各街道、各部门成立专项工作组,建立“每日一盘点、每周一汇总、每月一总结”机制。以党史学习教育为重要契机,发动全区上下共同推动交通治理,组织辖区志愿者、义工及其他群众在66个重点交通路口开展交通文明劝导活动,共计参加25280人次。

目前,福田区完成全区重点路段24个综治节点的周边交通改善工程;完成26.3公里非机动车道,73个机非混行严重隐患点和9条主要路段“机非分离”整治工作。同时,规范道路占挖举措取得成效,减少1671条重复开挖计划。

文字:深圳特区报记者 许依妍 图片:深圳特区报记者 许依妍 编辑:梁蔼欣 责任编辑:蓝辉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