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全面提升城市能级量级 打造区域重要门户枢纽
珠海特区报 2021-03-30 06:49:02

珠海以西,黄茅海湾。高栏港大桥主墩桩基开钻。白炙的阳光、翻腾的海浪、往复的船只、林立的钻机,粤港澳大湾区新通道的建设如火如荼;

十字门畔,湾区瞩目。2021智慧视觉产业珠海城市峰会上创新涌动,珠海携手华为全力建设创新型智慧城市标杆,描绘数字经济产业新蓝图……

迈向“十四五”,从这个绚烂的春天出发!

昨日,《中共广东省委 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支持珠海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化经济特区的意见》正式发布,支持珠海在更高起点上推进改革开放,努力把珠海经济特区办得更好、办得水平更高,建设成为改革开放的重要窗口、试验平台、开拓者、实干家。

朝着打造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新引擎,珠海奋力奔跑,新的发展力量不断孕育、拔节、生长,新的宏大布局徐徐展开,恰如劲风鼓帆,一往无前——

《意见》赋予珠海“区域重要门户枢纽”“新发展格局重要节点城市”“创新发展先行区”“生态文明新典范”“民生幸福样板城市”等五大战略定位。

其中,明确要求珠海全面提升城市能级量级,建设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商贸物流中心、特色金融中心、文化艺术中心和枢纽型网络化综合交通体系,打造粤港澳深度合作新支点,加快建成珠江口西岸核心城市和沿海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典范。

担子不谓不重,责任不谓不大。但珠海责无旁贷。

“作为区域重要门户枢纽,一座城市必然要在区域发展战略中具有联通内外、牵引突破、盘活棋局的能力,其体现在交通体系、经济体系、生态体系,也反映在国际化水平、精细化治理、文化包容度等方方面面。”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产业规划部部长王福强说。

40年来,珠海经济特区历经“蝶变”与“突围”,南联、西拓、东接、北进、中优,城市空间不断优化、区域发展协调推进,建起了港口、机场、铁路、跨海大桥等“命运工程”,搭建起城市发展的“血脉”和“脊梁”,逐步建设成为一座现代化花园式海滨城市。

但与此同时,珠海发展仍面临不少短板,最突出的是产业、人口规模小,城市能级量级不够,区域辐射带动能力较弱。未来五年,被珠海视为转型发展的窗口期、跨越发展的关键期和破局突围的攻坚期。

特区因何而立?因其初心可鉴。

“‘十四五’期间,珠海要实现从‘小而美’到‘大而强’‘大而优’的跨越,要在‘好’的基础上发展完善,补上‘快”的这一课,为全国全省发展大局发挥更大作用!”市委书记郭永航掷地有声地表示。

循着《意见》擘画的发展路径,紧扣市委八届九次、十次全会的工作部署,珠海展开了一幅波澜壮阔的未来宏图,一张必须以实干书写的时代答卷!

瞄准“珠江口西岸综合交通新枢纽”,珠海要继续发力基础设施“硬联通”,海陆空铁同频共振——

建设珠江口西岸轨道交通中心。规划建设珠海至肇庆高铁、广州至珠海(澳门)高铁、南沙至珠海(中山)城际铁路,深入研究论证深珠城际铁路(伶仃洋通道);

织密内联外拓的高快速路网。加快建成黄茅海通道,完善港珠澳大桥及其西延线周边路网,完善珠海对接深圳、中山、江门等城市交通路网;

打造区域航空航运枢纽。推动将珠海机场第二跑道纳入国家“十四五”规划前期工作项目。加快高栏港集装箱码头三期等深水泊位、深水航道和疏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交通建设是拉开城市框架、提升发展能级、实现区域辐射的先决条件,枢纽型网络化综合交通体系的不断完善,使得珠海有望成为粤港澳大湾区新的‘经济腹地’。”中山大学岭南学院教授林江表示。

立足“粤港澳深度合作新支点”,珠海将聚焦规则体制机制“软联通”,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更加便捷流动——

以横琴为主平台大力推动高水平制度型开放,借鉴延伸澳门自由港部分经济制度和规则;

推动建设粤澳跨境金融合作(珠海)示范区,加强与澳门在跨境金融、绿色金融、中药材现货交易等领域深度合作;

支持珠海加快建成广珠澳科技创新走廊沿线重要节点城市,健全科研资金跨境使用、科技成果跨境转移转化、高层次人才跨境流动等机制。

大力发展口岸物流、冷链物流和保税物流,打造区域商贸物流中心和国际贸易分拨中心;

推进“青春之城、活力之都”城市形象传播,打造一批年轻、新锐的文化节庆活动……

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商贸物流中心、特色金融中心、文化艺术中心,这一个个崭新的目标定位,就像一簇簇新枝绿叶,伴随着现代化国际化经济特区梦想拔节生长,更蕴藏着一座“青春之城、活力之都”生机勃勃的时代内涵。

“展望未来,珠海将凭借强大的创新实力、城市活力和人才动力,发展成为珠江口西岸核心城市和沿海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典范,成为大湾区生产生活生态融合发展的标杆典范。”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副院长曲建说。

文字:钟夏 编辑:庞晓丹 责任编辑:孙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