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关住房、收入!未来5年你的生活将有这些变化
人民日报客户端 2021-03-07 07:02:07

3月5日,备受关注的“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草案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审查。纲要草案实化量化了“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和重大任务。这些民生要点,条条与你有关。

教育

加快城镇学校扩容增位,保障农业转移人口随迁子女平等享有基本公共教育服务。

以人口集中流入地、农村地区和“三区三州”为重点,新建、改扩建2万所幼儿园,增加普惠学位400万个以上。

以教育基础薄弱县和人口流入地为重点,新建、改扩建中小学校4000所以上。

提升100所中西部本科高校办学条件。

推进教育类研究生和公费师范生免试认定教师资格改革。

医疗

扩大儿科、全科等短缺医师规模,每千人口拥有注册护士数提高到3.8人。

将符合条件的互联网医疗服务纳入医保支付范围,落实异地就医结算。

力争新增500个县级医院(含中医院)达到三级医院设施条件和服务能力。

打造20个左右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中心,20个左右中西医协同旗舰医院,20个左右中医疫病防治基地,100个左右中医特色重点医院。

住房

有力有序扩大城市租赁住房供给,完善长租房政策,逐步使租购住房在享受公共服务上具有同等权利。

以人口流入多、房价高的城市为重点,扩大保障性租赁住房供给,着力解决困难群体和新市民住房问题。

完成2000年底前建成的21.9万个城镇老旧小区改造。

推进老旧楼宇改造,积极扩建新建停车场、充电桩。

户籍

放开放宽除个别超大城市外的落户限制,试行以经常居住地登记户口制度。

全面取消城区常住人口300万以下的城市落户限制。

全面放宽城区常住人口300万至500万的I型大城市落户条件。

完善城区常住人口500万以上的超大特大城市积分落户政策,鼓励取消年度落户名额限制。

健全以居住证为载体、与居住年限等条件相挂钩的基本公共服务提供机制。

生育

推动生育政策与经济社会政策配套衔接,减轻家庭生育、养育、教育负担。

完善幼儿养育、青少年发展、老人赡养、病残照料等政策和产假制度。

探索实施父母育儿假。

支持150个城市利用社会力量发展综合托育服务机构和社区托育服务设施。

新增示范性普惠托位50万个以上。

养老

扩大养老机构护理型床位供给,养老机构护理型床位占比提高到55%。

按照小步调整、弹性实施、分类推进、统筹兼顾等原则,逐步延迟法定退休年龄。

支持500个区县建设连锁化运营、标准化管理的示范性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网络。

实现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

逐步提高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标准。

就业、收入

广泛开展新业态新模式从业人员技能培训。

建立促进创业带动就业、多渠道灵活就业机制,全面清理各类限制性政策。

积极推行工资集体协商制度。

探索通过土地、资本等要素使用权、收益权增加中低收入群体要素收入。

改革完善体现岗位绩效和分级分类管理的事业单位薪酬制度。

提高技能型人才待遇水平和社会地位。

购物消费

推动汽车等消费品由购买管理向使用管理转变。

鼓励定制、体验、智能、时尚消费等新模式新业态发展。

扩大电子商务进农村覆盖面。

推动教育培训、医疗健康、养老托育、文旅体育等消费提质扩容。

规划建设一批中国特色市内免税店。

休闲娱乐

完善节假日制度,全面落实带薪休假制度。

推进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美术馆、博物馆等公共文化场馆免费开放和数字化发展。

建设长城、大运河、长征、黄河等国家文化公园。

建设一批富有文化底蕴的世界级旅游景区和度假区,打造一批文化特色鲜明的国家级旅游休闲城市和街区。

推进红色旅游、文化遗产旅游、旅游演艺等创新发展,提升度假休闲、乡村旅游等服务品质,完善邮轮游艇、低空旅游等发展政策。

交通出行

依托辐射带动能力较强的中心城市,提高1小时通勤圈协同发展水平。

新增城际铁路和市域(郊)铁路运营里程3000公里。

基本建成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轨道交通网。

新增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里程3000公里。

新改建高速公路里程2.5万公里。

新增民用运输机场30个以上。

数字生活

加快5G网络规模化部署,用户普及率提高到56%,推广升级千兆光纤网络。

积极发展在线课堂、互联网医院、智慧图书馆等。

依托社区数字化平台和线下社区服务机构,建设便民惠民智慧服务圈。

建立无人物流配送体系。

推进政务服务一网通办,推广应用电子证照、电子合同、电子签章、电子发票、电子档案。

乡村振兴

增加农村教育、医疗、养老、文化等服务供给,推进县域内教师医生交流轮岗。

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稳步解决“垃圾围村”和乡村黑臭水体等突出环境问题。

推广以工代赈方式,带动低收入人口就地就近就业。

依法保障进城落户农民农村土地承包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

人居环境

地级及以上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87.5%。

地级及以上城市PM2.5浓度下降10%,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气。

基本消除劣Ⅴ类国控断面和城市黑臭水体。

建设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的生活垃圾处理系统。

体育健身

推进社会体育场地设施建设和学校场馆开放共享。

新建、改扩建1000个左右体育公园,建设户外运动、健身休闲等配套公共基础设施。

探索中国特色足球篮球排球发展路径,持续推进冰雪运动发展。

办好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及杭州亚运会等。

编辑:唐祺珍 责任编辑:范鑫海